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真是左右逢源,说得买者不由得不信,不由得不买,这就是商贩研究买者心理,深谙推销货物艺术的结果。
古代推销货物的艺术,还体现在印刷术应用以来的广告之中。由于这种广告是印在纸上的,所以它比商贩的口头歌唱显得典雅。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在广州居住的一位美国人亨特,在他的著作《旧中国杂记》里,就曾收录了当时广州这样五种不同的广告。一则是一位个体匠人制作的墨块,用一张印好的广告纸包着,盛放在绢面盒里。亨特将广告纸上的文字比喻为“一种唱戏的调子”,例如:
地质坚实,选料上乘。
墨质细腻,无与伦比。
色泽纯黑,举世无匹。
墨质优良,不惜成本。
别家仿效,纯属徒劳。
万甲难逢,本铺良墨。
别家为得利,本号为美名。
一则是“万寿堂极品午时茶”。作这一广告者,为了调起饮此茶的胃口,先将此茶特点娓娓道来:
气味纯正芳香,性质温和,不寒不热,健脾开胃,止渴生津,祛寒去湿。总之内疾外感,本茶一概适用,岂不神奇
为了滴水不漏,让饮茶人放心,广告者又说:
茶系按本堂主人历代家传之秘方配制而成。所用各药,均经精心挑选,品质超群,不惜工本,饮者无不称便。欢迎各界公众多多采用,即使对疾病一时未见显效,亦属延年益寿的绝妙佳品。
最后广告还有的放矢,强调“午时茶”便于携带:
士绅商旅,出门远行,朝夕宜用此茶。可驱除四时瘴气.抵御恶劣气候。小小一杯茶,效力何神奇!每小包两块,每盒二十包。惠顾君子,请认明招牌。
“同源茂”防假广告
还有两则是专门对付假冒商标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共同之处就是首先亮明自身的“货真价实”,久有声誉。如“益美合记”与“德隆旺记”的熔金铺兼珠宝行的广告是:
本铺自雍正八年开业以来,声誉素著,出售真品,诚实无欺;向以正直为经营之道,务求取信于人,因此驰誉各省,代代相传,遐迩闻名。
“同记和合”绉纱铺的广告是这样写的:
窃以为,绉纱当如义理节操,不容有丝毫瑕疵,具有无可争议之美质。为求制作之尽善尽美,织机、用料、工匠,皆须精心选择。唯有此数项俱佳,方得驰誉各省,历久不衰。
接着对假冒者深恶痛绝,申明自己的特征,以正视听,如“同记和合”所撰词句,尤为严谨:
本号产品,能集此数美于一身,故自开业之始,以迄于今道光□年,历经二十九载而保有可羡之品质。唯今为防他人冒充本号产品,特采用二字新名,见于所有包装,自此使用,不再更改。故若见有所售绉纱纹理疏松,表面粗糙不平者,即此已可断定其为冒牌之劣货,断非本号之织品。数载以来,有人于工艺未能得其要领,而觉模仿我印章为易,以此欺骗顾客。故此本号取名“同记”,以彩色字体印于所有包装,并加“和合”二字。各位贵客,幸予垂顾,认准本号新名。本号买卖公平,绝无欺骗。同记和合[原继昌仁记]
广告者,举史实,讲道理,看上去主要是为了反对假冒自己的商品,实质是通过印在纸上的广告,反驳与揭示假冒者的拙劣,使自己的产品和信誉传得更快,更广泛,招揽到更多的顾客。
徽商文化
货殖撷趣 徽商文化(1) 作者:伊永文
清末许奉恩所著笔记小说《里乘》中有一个“一文钱”的故事:
有甲乙两位安徽商人,挟重资来苏州贸易,两人各恋一妓女,未几,便为此挥霍一空。很快,他们沦落到日则行乞,夜则寄宿古刹。一天晚上,两人就地燃火,相对欷殻А<谆丈堂鼋龃娴囊晃那拥簦一丈碳泵δ米∷担骸拔矣邪旆恕!辈灰换岫一丈袒潮е衿⒉菥ァ⑵浦健⒓ρ济任锕槔础K亩谆丈毯退黄鹩靡晃那蚶吹拿娣郏魉鹘莶衿希缮现剑俦檎臣ρ济还沧隽硕偌鹑蝗缟母髦智菽裰酵婢摺4炝粒滓一丈谈餍庑┣菽裰酵婢咧列罟邸P钏罩菟鹿壑矗乇鹗谴禾欤稳巳缰8救媸咳思滓一丈趟菽瘢晕嵝ぃ蠊郝颍昕叹憔 C烤咔菽袷且允鍪鄣模滓一丈淌杖肓宋迩Ф辔那U馐保一丈滩鸥嫠呒谆丈蹋褐衿⒉菥ァ⑵浦健⒓ρ济允坝谥钍猩希钟媚且晃那虻忝娣郏饩褪侨俊凹业薄薄4撕螅住⒁一丈逃靡晃那吹那砉焊魃秸牛袄醇ρ济穑孕と宋锘ú莸茸础A饺艘辜浞种疲滋毂愕叫罟鄢鍪邸2坏搅侥辏住⒁一丈瘫慊适颉K撬煊谒罩葶衙趴枰汇莶嫉辏煌说晁荆笫椤耙晃那比职裼诿拧4哟耍耙晃那泵锼罩荩馊章
无独有偶,徐珂《清稗类钞》也记录了一个类似的故事,主角是江西南昌籍商人,在明清又称作“江右商”:
一“江右商”因经营不善,在年末只剩下二百钱,债主毕集。于是他到坟间准备自尽,却遇到一位也想自尽者,他急救下,相与慰劳。那人知道“江右商”寻死的原因,嘲笑他二百钱办不了事的观念,便向“江右商”要了那二百钱,买了一坛酒,一块肉,几十件玩具,两人找座古庙,席地饱餐一顿。翌日清晨,那人叫醒“江右商”,告诉他:今日新年,士女嬉游,你去卖玩具,如大人买,可便宜些,如有带小孩,小孩牵衣索买的,可卖贵些。“江右商”按这话去做了,结果发了笔小财,返见那人,并打算再去贩卖玩具,那人却笑他:
此子之所以折阅也。昨尚岁暮,市中玩具价较廉,故贩售之,可以获利。今已新岁,市中玩具价亦涨矣。吾侪成本无多,利货速售,方足以资周转,非若多财善贾者流,可居奇货以待善价也。
徽商是在几乎什么都没有的绝境中,只凭着一文钱,买来面粉,捡来禽毛破纸,依其自身所具备的艺术才能,做成了长者幼童皆喜的玩具,而且他们敢于到玄妙观去和别人竞争。玄妙观在清代确为一商业中心之地,店肆密布,伎艺纷呈,甲、乙徽商却以新美的玩具获巨利,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再看“江右商”,也是走投无路,全靠明白人的指点,自己则缺乏艺术修养,不会动手,只能用二百钱去买玩具再贩卖,才度过难关。而且他还不能审时度势,毫无主见,这就阻碍了自己进一步赚钱。
将“一文钱”与“二百钱”作一比较,有见地的人一眼就可看出,“徽商”要高出“江右商”一筹,差距是很显著的。也许正是基于此,“一文钱”故事又被丹青高手加以图绘,布之于《点石斋画报》。尽管《点石斋画报》中的“一文钱”故事发生在东,与“一文钱”祖本有出入,然而情节大致相同,看来“一文钱”故事在清代流传的范围不小,影响也很大。但这些“一文钱”故事的源流真假究竟如何?笔者认为:“一文钱”著者许朝恩为安徽文士,耳目甚近,撰文真实性较为可信。度之于明清晋、陕、鲁、粤、浙、闽、湘等诸多商帮,他们的经历虽然也是艰苦创业、揣透行市、擅长经营、灵活应变,可就所处的具体物质环境,挥毫舞墨,娱乐遣情的浸染,教育的开化,礼俗的投入等,均不如徽商那样集中而又扎实。明白于此,便找到了“一文钱”的徽商何以能在逆途转衰为胜的关键。现撮主要叙述,先从徽州的具体物质环境谈起。据《歙事闲谭》,明清的徽州,“粉墙矗矗,鸳瓦鳞鳞,棹楔峥嵘,鸱吻耸拔,宛如城郭,殊足观也”。可以说,明清时的徽州人一生下来,就置于一种典雅隽永、装饰秀丽的时空氛围之中。
徽商文化
货殖撷趣 徽商文化(2) 作者:伊永文
他们所居住的楼阁、门罩、廊柱、梁架、栏杆、窗户,雕镂细腻,纹样华美。人物故事、灵兽花卉、神话传说、放牧射猎、挑水劈柴、行走收割、百戏游乐、稚儿玩耍、西湖风景、烟云黄山……无所不包,一砖一物,一栏一事,无处不在,尽收眼底……
还有值得称道的是徽州的牌坊群,如许国牌坊,它是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两侧单间双柱三楼的建筑组成,大块石料,质硬色青,梁枋、栏板、斗拱等上面,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彩凤珍禽、飞龙奇兽,石坊上所有题字,皆是“馆阁体”、“擘窠书”。
类似这种牌坊,如棠樾牌坊、江宅木牌坊,均集书法、雕刻、建筑于一体,造型独特,观赏价值极高。加之村人聚玩憩闲的水口之类的园林,台阁池亭,石刻极精;宝塔卧桥,花木成趣。巍峨的祠堂,幽雅的街厅,奇巧的厅院……从这个角度观察,《丰南志》说徽州是“彬彬乎文物之乡”,是名符其实的。这些建筑是对徽州人最直观最生动的文化熏陶。
徽州人的文化性格的形成,还有赖于得天独厚的纸、墨、笔、砚的开发和制作。像婺源龙尾山所产的龙尾石,石质坚润,呵之即泽,光洁莹亮,徽人便因石取势,雕琢成颇耐观赏的砚台,世称“歙砚”。徽墨的形制、花纹,特别讲究,使墨锭成为一种艺术品。
而“一文钱”故事所说的甲、乙徽商所具备的绘画本领,自明代以来,几乎是徽州人都希望学习掌握的一种技巧,连最低层的农夫住家的檐壁也绘满了图画,富足的图画收藏家则将价值数万的郑板桥、金农的作品粘柱障壁,以至比比皆是。一言以蔽之,徽州人都以绘画为雅事,和体现自身价值的目标,收藏书画则成为最流行的时尚。正因如此,徽州画家之多是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据不完全统计,明清时期这一地区画绩斐然者,就达四百二十余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新安画派”。
直接与之相关联的是徽州的版画。明清一直流传“时人有刻,必求歙工”之说。明代新安黄氏一族,就是其卓越的代表。他们父传子受,数代相继,当时的徽州,作坊刻凿之声,如鼓似筝,彻夜不息。任何一个徽州人,都不可能不受其感染,“一文钱”故事中的徽商自不例外。尤其是明末徽州胡正言所创的“饾板”、“拱花”技法,即用饾饤般大小板块,按画稿位置固定在案上,分别刷以各种颜色,使其有深浅浓淡,显现物象的阴阳向背,成为一张五色缤纷的图画。“拱花”是将刻好的线纹板不刷色,印时用纸压在板面上,使行云隆起,花卉轮廓,禽兽羽毛,流水涟涟……一一凸现在纸面,俊逸纤丽,穷工极巧,绣像绣梓,展卷悦目。这都会给“一文钱”故事中的徽商以深深的影响。
由此要说到的是徽州的刻书。自明以来,徽州出外经商者日多,足迹遍布海内,他们迫切需要了解全国地理自然状况。这正像隆庆年间刻《一统路程图记》的休宁人黄汴,恐天下人像他那样“厄于歧路”,于是,与二京十三省暨边方商贾贸易,得数家《图》,穷其闻见,考其异同,反复校勘,积27年编成了这犹如旅行交通指南的书。由于此书可以为漫漫的商旅行程提供方便,所以接连印刷三次。
此后,万历年间又有陆嘘云的《新刻徽郡原板诸书直音世事通考》问世,其中时令、人物、身体、病症、五谷、荤食、衣冠、首饰、丝帛、靴鞋、百工、杂货等各种常识,一应俱全。这种为商人编写刊刻的日用百科全书,对外出经商的徽人帮助是很大的,使其对各地风土人情、性格喜恶都能有所了解和掌握,“一文钱”故事中的徽商正是在这类书籍的潜移默化下,针对苏州人好玩的习俗,想出制造玩具点子来的。这也和徽州热爱伎艺的风气有一定关系。《休宁碎事》曾记载:万历二十七年,休宁迎春演出的台戏就有109座。又据清代采蘅子《虫鸣漫录》一条史料,也能说明这一问题:金陵上河,是徽州木商的聚居地。每年灯会,他们的仪仗器物,皆剪纸为之,五色粘合,备极灿烂,雕镂纤巧,殆类神工。空其中,可燃烛,人物灯式,宛肖真者,伞灯尤奇,还有穿茉莉结成的,超出想象。徽商制灯的耗费,就不下4000两银子!正是徽商这样的热衷于娱乐活动的素质,触发了“一文钱”故事中那位徽商制作玩具出卖的灵感。
徽商文化
货殖撷趣 徽商文化(3) 作者:伊永文
诸多原因中最为主要的当归结为徽州的教育。仅《康熙徽州府志》统计,当时的“社学”就达562所。《光绪婺源乡土志》这样记载:
婺人喜读书,虽十家村落,亦有讽诵之声,
向科举未停,应童子试者,常至千数百人。
徽州的教育是相当雄厚的,是从基层,从娃娃抓起的。
可是明代徽州却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