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们的头狠狠碰撞笼子,血浸湿了头毛,还在不顾命地碰一撞一往外钻我晃然大悟:原来它们暂时的平静,是为了“越狱”作最后的拼搏,然而此情此景却未激起我同情、怜悯之心,反而不仅幽怨——愤懑,甚而至于愤怒另加副词“已极!”惊叫:“老伴,快拿一张黑布将笼子蒙起来
犹如黑牢不见天
光,看你还想逃!”只有让它们食饮之时,才揭开一丁点儿缝隙。
这样过了些日子,画眉果然驯服了,即使把黑罩子扯掉,它们也不碰,不往外钻,静静地立在笼中。我便得意地冲着它们说:“笼中鸟,笼中鸟,笼中之鸟,你们有翅飞不了永远作我笼中之鸟。”
不料,一天,家里人都外出了。我因熬夜爬格子,睡得晚,次晨大天亮时,我还高枕无忧地睡懒觉。突然几声惊叫:“飞了,飞了”朦胧中,以为是邻居孩子的风筝飞起来了,翻身又迷糊躺着。“飞了!飞了,张××你的画眉飞了!快,快!”我急忙跃下床,冲到晾台上。哇!果然飞了,两只画眉双双飞掉了!
连笼子也不见了!难道它们把笼子都顶跑了?仔细一看,笼子掉在晾台地板上倚着墙“倒立”着,由于倒立,笼门自动开了。
饮水、饲料撒下一大摊。笼子怎么会掉下呢?笼子顶本有个又粗又大的铁钩。铁钩挂铁钩,现两钩完好无损,笼子却掉下“倒立”,真是怪哉又怪哉!
我呆立在晾台上俯瞰,又环眺大院四面高楼,邻居们急呼:“快,快下来看,在那儿啦,它们会回来的。”我欣悦的心绪,蓦然升腾起来了,企翼还能抓住它们。”
我下到院坝顺着邻居手指方向仰视,啊嗬,在六楼晾台盆花丛上上下下,时隐时现,啁啁啾啾。从未发过音的画眉,似乎在交谈,我惊喜地极亲切柔和地唤:“画眉画眉,快飞回来,唏嘘——唏嘘”我看见它们先是立在花盆上,伸颈、俯视我,继而发出“哈,哈,哈”的笑声,又在我头顶上空飞旋了几圈,打着“哈哈”远去了。它们为获得自由而欢歌,凯旋归去了大自然——它们真正的家。而我“情云互”纷繁心
绪中的欣悦全消无遗,升腾起来的是幽怨、愤懑、愤怒。不,而是愧疚、责备,以至沉痛地忏悔,同是大自然的生灵,你为何仗着比它们大的势力,荼毒无过无害的它们!所以,它们拼命搏击,终于使笼子因往上腾起而脱钩,掉下又碰在一个花边上。使笼倒立,门开,飞,获得了回归大自然的权利。
可爱的小生灵啊,我衷心祝贺你们在大自然怀抱中的自山、幸福,更佩服你们酷爱自由并为争取自由幸福不为利诱勇于拼搏、坚韧顽强的精神。
峨眉山上的流动美
从峨眉山五显岗徒步上雷洞坪,曲折盘旋的小路上,沿途可见熙熙攘攘的嫩绿色在上上下下地游动。这是抬滑竿的人,穿着嫩绿色褂子在劳碌奔忙。
有人说,抬滑竿的么,他们“粗犷”“俗”,对旅客“缠”“宰”。我要说,持这些看法的朋友,不是对他们不太了解,就是对他们有偏见。
还是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对待游客的吧。
如果游客与他们迎面而来,抬滑竿的人便笑容可掬地用夹着峨眉土音的普通话,轻声柔气地叫道“先生、小姐、大爷、大娘,累吧,坐滑竿不?上面坡还陡着呢。”“我们空着手都累,你们抬我们爬坡不是很艰难吗?”“我们习惯了,不觉累。”“我们怕你们摔跤,那多危险!”“不会的,峨眉山从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放心吧。”
有的跟在游客后面,一边悠着走,一边叫“先生、小姐坐滑竿吧,坐滑竿不仅能及时消除路途疲劳,速度又快;不仅能更上一层楼看到更多风景,还能体验到坐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所没有的情趣与韵味;要不是来峨眉山,恐怕很难坐上滑竿,来试试吧。”有的游客在他们富有诱惑力的劝说下,心里痒痒的也就潇洒坐一回,可有的游客任他们说得唇焦口燥,陪他上们走几里也不动心。“嫩绿色”们就这样长年累月奔波于峨眉山的游山道上。游客一坐上滑竿,抬滑竿的走起来腿有弹性,两人配合默契,滑竿闪悠闪悠,一上一下,很有节奏,如轻舟拨浪,似秋千晃荡;又如轻柔舞蹈,游客在滑竿里似坐犹躺,两边青山流泉,仰望天空,或蓝天白云,或大树参天,鸟啭蝉鸣,都不断往后移动,又不断映入眼帘,犹如看峨眉山风光片;他们亦可什么都不看,任思想驰骋,亦可什么都不想,恹恹欲睡,何等惬意!
坐滑竿人如着黄、白、红等色衣服与“嫩绿色”构成一体,那乘滑竿就如有绿叶扶着的美丽山花在微风中摇曳飘移;有时十乘八乘结队而行,远远望去,犹如蛟龙在绿海碧波中游走,为秀丽峨眉山增添了一道流动风景。
很久以来,我只注意到坐滑竿的怡然舒畅,抬滑竿的人轻飘自如。有时我想他们果真是特殊材料,一点都不觉得累?于是,一天,我坐在五显岗那边“九老洞管理处”仔细观察抬滑竿的人,从铁索桥过来爬那三、四十米长坡的情景:竹竿压肩,鼓足全力一步一步往上蹬。爬完坡已是气喘嘘嘘,汗流浃背。我想,他们一定要搁下滑竿稍憩再抬吧。意外的是他们竟没作任何停留,仅将滑竿重心移在另一只肩上,另一只手解开嫩绿色褂子让凉风吹拂,象雄鹰亮翅一般,照样闪悠地前去了;我又在清音阁去一线天的陡坡上立有一块“揽胜”石碑处看抬滑竿的人,他们蹬得更为艰辛,但速度并不慢,上坡之后,挥汗如雨,仍未作任何停留,你如走在他们前面,不得不被他们如军人行军的恢宏气势逼得火速闪在路旁,对他们刮目相看并油然而生佩服之情。他们很理解游客急切心情,也为多揽到生意在和时间赛跑。
也许你要说,他们还不是为多挣钱嘛。是的,他们为了生活,为了家,每天忍苦耐劳,流汗挣钱,然而却不“宰客”或乱收费。一位游客曾对我说“从清音阁到中峰寺价格为15元,我觉得两头都是很陡的坡,他们太辛苦,就主动多给10元,可他们执意不收,我感到过意不去。”抬滑竿人,更不是认钱不认人,若遇特殊困难在路途难以下山的游客,他们随时伸出援助的手,把他们抬到五显岗上车,分文不收。如把西安一位工程师从万年寺抬到五显岗,见其有困难,为给他留足返家路费,没收一分钱,此仅是其中一例。
1996年春节期间(正月初二),正是数九寒天,白雪飞扬,龙门洞深潭已是结冰的低度。石汝军、雷贵阳、吴云东等几位抬滑竿人,当天去峨眉山城游耍后回家,正行至龙门洞,忽听得“轰轰轰”几声巨响,跑去一看,啊,不好了:一辆轿车失控从十余米高悬崖摔下水潭四脚朝天,他们奋不顾身和衣跳下潭,好不容易才打开了车门,把车内四人(其中一人已死)一一背上公路,送上车。刺骨的山谷水和阵阵西北风,冻得他们发木、发麻,回家都患了一场重感冒,可他们无怨无悔。
峨眉山抬滑竿人美丽心灵,感人事迹,在峨眉山旅游业发展史上添着闪光的页码。
峨眉山抬滑竿人没有一声豪言壮语,无一句表白,然而到过峨眉山的,谁能忘记那道“嫩绿色”的流动美。虎溪觅踪
数十年的教坛生涯,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难忘的是退休前一年在峨眉山S中学创建“萌芽文学社”。“萌芽文学社”开展了许多活动:如手抄办刊,作品评说等。最令我魂牵梦绕的还是全体萌芽社会员在峨眉山麓虎溪边河石坝举行的那次诗歌朗诵会。
萌芽文学社是全校性不分班次的纯文学组织共三、四十名会员。春末夏初,气候宜人,一天下午,他们沿溪而上,走到“伏虎寺”牌坊附近,跨过草坪来到溪边石坝,自捡石头围坐,拿出自己的作品,白翻翻的稿纸形成了个花环状。大多是诗歌,也有短小散文。以夹杂着峨眉土话的普通话,一个接一个地朗诵:“我是小草/我是萌芽/我是萌芽的小草/在春风春雨中萌芽生长/生命无比强旺。”“我是百花园中/一株小花的萌芽/今天是不起眼的小不点儿/明天将是一朵奇葩。”“萌芽/参天大树始于萌芽/金黄稻菽来自萌芽/人的生命也来自萌芽/明天将是建设祖国栋梁。”
他们的作品虽似那样质朴、鲜明、生动,深映于我的心板,至今不能忘怀。
朗诵会一结束,他们跃上去伏虎寺蜿蜒曲折的林荫小道,携手漫游,时而静听溪流潺潺,时而仰视参天大树,时而沉醉于鸟啭蝉鸣,花香蝶舞胜景中。有的举起相机摄下了看不够的流泉与叠翠。
行至第一座桥,他们仍沉浸于溪边胜景。你们看这是什么桥?他们抬头异口同声:“虎溪桥”,对联是“山月流古雪,风虎浴清泉。”一位女会员跑上虎溪桥倚着栏杆指着桥下清澈的小水凼说:“你们看那不是当年老虎洗过澡的地方!”一个会员说“也许是,难怪这桥叫虎浴桥啊!”
一位初三的会员说:“我在什么书上看到,说这几座桥明朝就修的了,相隔好几百年,哪还能见“虎浴水凼”呢?我说:
“对了,虎浴水凼肯定在这桥下,还过早被泥沙填盖,那水凼是流泉冲刷形成,并不是虎浴之池。”
漫行于第二桥,自然不会再要我提醒,争先恐后地朗读出了廊柱上的对联:黄金世界参龙藏,白玉辉光照虎溪。又齐声朗诵了“虎溪桥”横额。
走过“虎溪桥”拐进了密密丛林掩映下的小径,转弯上台阶又是一桥恰与“虎溪桥”上下相对。他们驻足桥头朗诵着对联:虎啸密林风万壑,鹤眠苍秋月千崖”,一个会员说:这里原来有猛虎啸吼,树枝上还有许许多多白鹤呢,现在能见到点点白鹤立绿枝,多美呀!过了密林掩映小径之后,一条布满石级的宽阔坡路展现,路两旁排列着一株株参天楠树,使人有豁然开朗之感。抬头一望“布金林”三个金光大字赫然入目,学子们困倦畏难情绪顿消,不知谁叫了一声:“登山运动开始,一、二、三,看谁最快!”话音一落,一个个生龙活虎般冲了上去。我正气喘吁吁往上爬,他们已传来琅琅读对联声音:普贤留金迹,伏虎定禅心。我刚一到“布金林”亭,学生挽着我的臂膀:“老师累了吧,我们抬着你走,有几个拽着我往上走完数十个石阶,轻松多了。转瞬间到了伏虎寺山门,他们有的朗读,有的掏出笔记本抄廊柱上的对联:胜迹渺难稽,传有行僧曾伏虎;名山焕新彩,更无羽士再乘龙。”又对“渺难稽”“羽士”“再乘龙”等词作了些分析理解。因时近晚,沿柏油路至天下名山乘车返城
今天,我重游虎溪畔。先去学生们朗诵的石坝拾坐,静谧中,似有“萌芽/我今天是萌芽…又/明天上一朵芬芳的奇葩…
象有一张张童颜在眼前晃动,哗哗溪流似学子们的掌声。我直起身环视什么也没有,蓦然一阵失落感孤独感袭上心头,心灵在呼唤:啊,萌芽,你在哪里?今天你们已不是萌芽,而是参天大树,是奇葩,是栋梁。此时,我欣慰的情愫热呼呼拥上心头,驱走了我的冷寂。我快步跨过草坪步上学子们步过的林荫小径,沿溪向伏虎寺攀登,重温他们的足迹;重诵那些溪桥廊柱的对联,追寻他们的踪影。
我爬至伏虎寺山门下长长的石级上,汗水淋漓。蓦地从寺庙里迎面走来几个青年男女,似曾相识,越来越近了,“张老师!”我被他们亲切而满怀激情的呼叫声震住了。“你们是……”,“我们是萌芽文学社员呢,你忘了。你不记得虎溪桥边那次朗诵会吗?”“你们都长大了,怎么样?”“他从医,我从教”“她从商,我在区文化站,还有他们在”
我终于追寻到了他们的踪影
桃李芬芳遍神州。
思秋坪之行
(一)
舍身岩是峨眉山山势极险要,地质极复杂的地带。
在金顶俯瞰舍身岩,那悬崖峭壁暨如万丈深渊般岩谷,不禁使你倒抽一口冷气,急忙退后三尺。但并不满足,镇镇神,再鸟瞰,可瞬间雾霭升腾,飘散弥漫,不能看到舍生岩的真面目。
去峨眉山不去金顶不算到过峨眉山,到了金顶不探看舍生岩不算到过金顶。人们对舍生岩的心态,犹如在动物园观看斑斓美丽的猛虎,不近观太遗憾,走近呢,又怕舍身。舍身岩就这样引人神往,又叫人望而生畏。
我不敢去舍身岩探险觅奇,也不能象地质学家那样去考究其A、B、C,更没有永庆僧人那样高超武功,向舍身岩飞下又飞回。什么时候能把神神秘秘的金顶单面逆转岩舍身岩看个究竟呢?
听说高桥那边舍身岩下的一座海拔千余米高的思秋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