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凡抱住画眉,耳中听着她如同受伤的小兽般哀哀低弃的声音,心中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揪了一下,疼得连呼吸都困难起来。
这个可怜的小女孩,这些年来到底吃了多少苦头,受了多少折磨啊!皇家的出身,尊贵的身份,而她的命运,却比草芥更低贱,更卑微,命运给她开了一个非常恶毒的玩笑,她已被这个玩笑折磨得伤痕累累。
萧画眉仍旧抽噎着低声倾诉:“……逃出燕王府这几年,我什么苦都受过,我也知道燕王曾派出大批人马寻找过我,但我母亲被人逼死的一幕一直在我眼前浮现,我忘不了这仇恨,更痛恨我的生父燕王对我母亲那种漠视其生死的态度,我母亲虽然是侧妃,可毕竟也是夫妻一场啊!他怎么忍得下心逼死她?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便葬送了妻子的性命和名节,所谓天家尊贵,所谓至尊皇族,原来皆是无情绝情之地,我若不逃,迟早会被那些恶毒的妃子们害死!”
萧画眉倾诉的声音渐渐变得尖锐凄厉,如夜枭啼哭,令人颤栗。
内堂的气氛低迷得令人窒息。
萧凡轻轻拍着她的背,温声道:“好了,别说了,你受的苦已经到此为止,今后我们相依为命,我不会再让你受苦,我发誓!”
萧画眉伏在他怀里,终于稍稍平静。
萧凡努力挤出笑脸,轻松的笑道:“以后该叫你常宁郡主了……”
萧画眉飞快的抬起头,直直的望定他,大大的眼中散发出坚定的光芒,她一字一句道:“不,我是画眉,萧画眉,永远都是!常宁郡主早已死了。”
※※※※
奄奄一息的道衍和尚被人抬了回去。
来时如大鸟腾空,天使下凡脸着地,走时如砧板白肉,凄惨落魄欲断魂。
萧凡和朱允炆面带同情的望着抬着道衍的担架消失在府门前,一脸唏嘘感慨。
抬手指了指门口,萧凡悠然道:“殿下可认识这个和尚?”
朱允炆笑道:“不是叫道衍吗?我刚刚才认识的。”
萧凡面色沉静道:“殿下可了解这个和尚?”
朱允炆瞧着萧凡无比严肃的神色,不由楞住,茫然的摇摇头。
萧凡叹了一声,道:“殿下,你若欲削藩,就必须要彻底了解你的敌人,包括你敌人属下的性格,爱好,实力等等,一切都要了解,这样才能知己知彼。”
“这个道衍到底是什么人?”朱允炆眼中浮出深思之色。
萧凡淡淡的笑道:“殿下欲削藩,首必削燕王,若欲削燕王,首必除去这个和尚,留着这个人,必成大患!”
……
……
朱允炆满脸深思的走了。
萧凡又将哭得几欲晕厥的萧画眉搀进了卧房,温声劝慰她几句后,萧画眉终于哭累了,抽噎着沉入了梦乡。
萧凡独自走出卧房,深深呼吸了一口气,暮春的夜晚,凉意深深,后院正中的桃树上,粉色的桃花已快凋谢,地上铺着一层弥漫着淡香的花瓣落英,微风吹拂,落英旋转起舞,如同天使般妙曼的翩翩飞远,煞是眩目。
萧凡却无心欣赏这景色,他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他想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画眉是他内定的老婆,她若是常宁郡主,那么那个很萌很天真的朱允炆岂不是成了自己的大舅子?这倒还罢了,捏捏鼻子可以接受。
最让他纠结的是,燕王朱棣好死不死的,竟成了他萧凡的岳父!
再加上萧凡与朱允炆肝胆相照的朋友关系,朱允炆与朱棣天生的敌对关系,萧凡与朱允炆同仇敌忾的关系,萧画眉与萧凡的夫妻关系,萧画眉与朱棣的父女关系,萧凡与朱棣既是翁婿又是敌人的关系……
乱了吗?
萧凡有种撞南墙把自己一头撞死拉倒的冲动……
这些一团乱麻般的关系,今后该怎么处理才好?
第一百二十章隐形驸马
皇宫武英殿内。
时已暮春。暖阁中的炭火早已撤去。阳光透进朱红色的窗棂,洒在阁内三尺见方的龙案上。
朱元璋穿着一身明黄便服,腿上搭了一条薄薄的毛毯,他的头仰靠在椅背上,刚刚批复完奏本的他,此刻神色显得非常疲惫。
开春以后,他便感觉身子一天不如一天,这残破的身躯如同风中的残烛一般摇曳不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风吹灭。
一个孤独的老人,静静的坐在屋子里,默默的倒数着死亡临近的日子,这种感觉除了他自己,谁能体会得到其中的辛酸苦涩?
这些日子,每当他一闭眼,他的一生便如画卷一般缓缓回放,他想起那个遍地饿殍,赤地横尸的大灾之年,他想起家中长辈和哥哥们相继饿死,为了活命,他不得不出外当和尚,当乞丐。当反贼,他想起了这辈子被他打败过的敌人,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
他更想起了这辈子畅快淋漓杀过的大臣名将,胡惟庸,宋濂,傅友德,蓝玉……
敌人都已不在人世,战友也都已不在人世,世间敢称英雄者,唯他朱元璋耳。
如今英雄迟暮,鬓发斑白,一个人的权力再大,地位再尊,终究逃不过岁月淘沙,逃不过生老病死。
很快,他也许便要下去见那些曾经敌人和战友了。
朱元璋这辈子做过很多不该做的事,杀过很多不该杀人,是非对错,后人自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他并不在乎。
他担心的是,这朱明江山暗里危机四伏,他那单纯年幼的孙儿,能否真正继承这座江山,能否打造出一个光耀千古的大明盛世?
未来太不可测了,贵为皇帝者。亦无法预料未来会怎样。
近日来朱元璋不停的问自己,我还能为允炆做些什么?还有什么人是我不放心,势必诛之以绝后患的?
想来想去,一个魁梧高大的身影总在眼前浮现。
朱棣,他的四皇子,那个表面恭顺至极,背地里却野心勃勃的燕王。
朱元璋眼中迅速掠过一道凌厉的杀机,随即又消逝不见。
如果他是外臣,那么现在他早已死了千遍万遍,可惜,为何他偏偏是自己的儿子,而且是诸皇子中最出色,最有能力,在民间享有最高威望的儿子!
虎毒尚不食子,年已老迈的朱元璋又怎忍心向自己的亲儿子下毒手?外人眼中的朱元璋是残酷的,嗜杀的,冷血的,可朱元璋扪心自问,自己在皇子眼中却实实在在是个好父亲,好祖父,他做了那么多恶事。杀了那么多不该杀的人,目的不就是为了巩固朱家的江山吗?若他为了朱家的江山而弑子,这么多年来所做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可是……朕该拿这个棣儿怎么办呢?
朱元璋轻轻揉着额头,陷入了苦思。
门外轻细的脚步声走进,接着,一双温暖稳定的手按住了他的额头,为他轻轻揉按起来。
朱元璋仍闭着眼,脸上却露出和蔼欣慰的笑容。
“允炆,这些皇子皇孙里,就数你最有孝心,懂得体谅朕的辛苦,在朕的面前尽孝心。”
朱允炆站在朱元璋身后,淡淡的笑:“皇祖父,您可想差了,有孝心可不止孙儿一个,那些皇叔皇兄皇弟们也都想在您膝前尽孝呢,可您呀,老板着一张脸,吓死人了,他们是不敢靠近您,不是不愿尽孝。”
朱元璋哼了哼,不满道:“朕为他们做了这么多,到头来他们还如此怕朕,朕呕心沥血操劳一辈子,为谁辛苦为谁忙?”
朱允炆失笑道:“他们怕您,是因为敬您,皇祖父您这火儿可发得没道理。”
朱元璋哈哈大笑,笑声恢复了几分当年跃马扬鞭的豪迈之态。
目光满含欣慰的瞧着朱允炆,朱元璋心头涌起一阵感慨。
很多时候。他将这个最疼爱的孙儿当成了自己生命的延续,无论是为人处世的道理,还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他都恨不得一股脑儿的全塞给朱允炆,只有朱允炆继承了他的一切,他才能感到自己就算肉体寂灭,灵魂亦会不朽。
“孙儿啊,萧凡遇刺一案,他处置得如何了?”
朱允炆闻言顿时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想想在萧凡手中连连吃瘪的四皇叔和道衍和尚,他就觉得特别解气。
“皇祖父,萧凡遇刺一案,他已处置完了。”
“哦?他是怎么处置的?”
“他……他向四皇叔勒索了三四千两银子,后来……后来又偷了四皇叔别院的一尊玉佛,然后又以八千两的高价将玉佛卖给了四皇叔身边的幕僚……”朱允炆使劲憋着笑道。
朱元璋脸色顿时变得很古怪:“他……居然勒索燕王?前后加起来一万多两银子?”
“是呀。”朱允炆忍不住笑出了声。
朱元璋慨叹:“想不到……一件遇刺的案子落在他手里,竟然成了他发家致富的工具,这人实在是……实在是……”
朱元璋沉吟了许久,始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言辞来评价萧凡,不由面带苦笑的摇摇头。
想了想,朱元璋终于叹了口气,道:“这样也好,萧凡算是领悟了朕的意思,被刺一案。就此揭过吧,无业无果,不增不减,平衡才是正道。”
朱允炆神色有些不自在的道:“皇祖父,孙儿觉得……觉得……”
朱元璋不喜不怒道:“你是不是觉得,刺杀一案如此轻易的揭过,这个结果对萧凡未免有些不公?”
“孙儿确实是这么想的,皇祖父,这可是在天子脚下公然刺杀朝廷命官啊,如此胆大妄为之举,难道就这么轻拿轻放算了?”朱允炆觉得自己应该为萧凡鸣不平。
朱元璋神色颇有些冷漠的道:“不然能怎样?明正典刑的严惩凶手?你要朕为了区区一个外臣。而向自己的儿子下手吗?”
朱允炆一窒,垂头默然不语。
朱元璋喟叹道:“孙儿啊,你生在帝王家,该有皇族天家的觉悟才是,萧凡是你的好友,你欲为他鸣不平,这说明你待人真诚义气,这是好的,可是你不能为了真诚义气而不顾大局,甚至纵枉大臣,萧凡将来是你的臣子,帝王对待臣子,一则示之以威,二则施之以恩,恩威并济之下,臣子才会对帝王怀有畏惧之心,才会为你死心塌地的效忠,你现在这般骄纵萧凡,不怕他将来成为朝堂上一手遮天的权臣么?”
一番不轻不重的话,说得朱允炆冷汗潸潸,俊脸霎时变红了。
暖阁内,祖孙二人沉默良久。
“皇祖父说的,孙儿明白了。可……可四皇叔他确实……确实……”
朱元璋淡淡的道:“确实有不臣之心,对吧?”
“对。”
朱元璋长叹了口气,道:“最近朕也一直在思考这个事情,朕……该拿燕王怎么办呢?杀之不忍,纵之成患,朕如今也为难呀!”
朱允炆鼓起勇气道:“皇祖父,这件事情终究要解决的,晚决不如早决,迟则有变呀。”
朱元璋点点头,道:“不错,是该早点解决,近日诸王已陆续向朕辞行,回封地就藩了,惟独棣儿的辞行奏本朕没有批复,在朕没有想到一个稳妥的办法以前。棣儿……还是让他在京师待着吧,朕现在担心的是,北平无藩王戍守,灭除北元的大业该交由何人接手?不可否认,棣儿戍守北平多年,实乃一员不可多得的良将……”
朱允炆想了想,道:“长兴侯耿炳文奉旨平定西北寇乱,不是已经班师回京了吗?皇祖父何不让他去北平领军?”
朱元璋摇头失笑道:“耿炳文?不不,他不行。”
“为何不行?”
朱元璋神色有些怔忪道:“孙儿啊,你可知那么多追随朕的开国猛将元勋,这些年来被朕杀的杀,赐死的赐死,为何朕却偏偏留下了耿炳文一命,不但没动他,反而放心的让他领军?”
“孙儿愚钝,委实不知。”
朱元璋似苦涩又似无奈的叹道:“朕不杀耿炳文,其奥秘便在耿炳文的爵号之中……”
“长兴侯?”
“对,长兴,朕当年与陈友谅,张士诚争夺江山,征伐四方,命耿炳文驻守长兴城,抵御张士诚的进攻,耿炳文不负朕之期望,一守便是十年,长兴城在他的防御下固若金汤,纹丝不动,极大的牵制了张士诚的兵力,给朕争取了时间和战机,朕能夺下这座江山,耿炳文驻守长兴,功不可没……”
“如此说来,皇祖父封他为长兴侯,却是实至名归了。”
朱元璋意味深长的道:“朕开国三十年,麾下曾经猛将如云,比耿炳文强的将领多不胜数,那些有本事有能力的将领被朕寻了由头杀得干干净净,惟独却留下了耿炳文一命,说到底,也是耿炳文他救了自己一命,孙儿啊,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朱允炆想了想,似有所悟:“因为耿炳文的长处在于防守,并不在进攻,擅长进攻的将领对我大明的江山社稷是有威胁的,万一他们有异心,攻城掠地将战无不胜,必成大患,而擅长防守的将领则不怕他有异心,他再强大,所守无非一城一池之地,所患不大。”
朱元璋点头笑道:“不错,看来你已懂了朕的用意,耿炳文可用,但他只能用来防守城池,不能用来进攻敌人,扫除北元之事,靠耿炳文是绝对不行的,他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