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刻十二经于长安国子监门前的石碑上,作为士人传习和考试的文字定本,史称“开成石经”。这十二经就是唐前期的九经再加上《论语》、《孝经》、《尔雅》。
到宋代,由原来的十二经再加上《孟子》,便成为流传至今的十三经。
以上就是儒家“经典”的精简历史,我们可见看出,于丹所说的“《庄子》这本书,历代被奉为经典”一句,是有待商榷的。
“齐物”就是“庄周的密码”吗(1)
——兼说《庄子·齐物论》
文/杨昊鸥
《于丹〈庄子〉心得》第32页这样说:
这就是庄子在《齐物论》里面提出的观点:世界的一切,以它自己的角度去观察,永远都有它自身的密码。这个密码是看不破的。
在前面很多文章当中,我们不断地重复着一个意思:请于丹教授在讲孔子是这个意思、庄子是那个意思的时候,拿出相关的元典引文佐证。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着重谈谈作为《庄子》核心篇目的《齐物论》究竟在说些什么。读者自可两相对照,若有收获,岂不快哉?
《齐物论》乃是《庄子》全书枢纽之枢纽、核心之核心,是打开《庄子》的最为捷径的一把钥匙。笔者在数年前读《庄子》时曾随手笔录“读庄小札”数十则,其中一条仅录于下:
逍遥而不本于齐物,无所恃也;齐物而不出于逍遥,理必无也。
关于《齐物论》篇名释义以及“逍遥”与“齐物”两者关系的问题,请读者参见本书的另一篇文章:《“谈笑论生死”是庄子的生死观吗》。我们现在来具体看看,在《齐物论》这一篇里,庄子到底告诉了我们些什么。
在《齐物论》的一开篇,讲述的是南郭子綦和弟子颜成子游讨论“人籁”、“地籁”和“天籁”的问题。这个故事似乎和本篇的主旨并无太大关联,前代已经有许多学者质疑《齐物论》是否在写作之初就作为一个整篇。因为其中内容过于零散,而很难按照一般的解读方法对它的逻辑脉络进行归纳和整理。在这个地方,笔者是不同意这种质疑的。人、地、天三籁的讨论最终指向的是“自身”,这是一个连接“逍遥”和“齐物”的重要命题。
在这一段的结尾,庄子借南郭子綦和弟子之口的这样说:
子游曰:“地簌则众窍是已,人簌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簌。”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结合上下文,这段话大概的意思是,颜成子游已经明白了“人籁”和“地籁”都是要有所凭借才能够发出声音,比如人要凭借乐器,自然界的声音要凭借山川河流,但他仍然不明白什么叫做“天籁”,于是向老师发问。南郭子綦向弟子解释说,作为最高境界的“天籁”,就是可以不凭借外物,自然而然可以发声的一种状态。
在本书另一篇文章《何谓“逍遥游”》中,笔者已经详细说明,庄子所谓“逍遥游”,实际上是在说不能逍遥;而不能逍遥的本质,就在于天地万物都有所凭借;正是因为有所凭借,才令得我们时时刻刻处于困顿之中。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熟知牛顿三大定律的最后一条: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我们要从地面上跳起来,必须要借助地面的反作用力,在这个时候,地面就是我们“跳”这个行为的凭借。也正是因为这个凭借,使得我们如果被悬挂在空中两脚踩着空气,就无法实施“跳”这个行为,这就让我们受困。
庄子在《齐物论》的第一篇提出了这样一种理想状态,那就是不凭借于任何外物而自己可以发声的“天籁”,这是一种哲学假设,并不是一种物理论证。那么,庄子为何要做这样一种假设?
紧接下来,庄子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困的现实状态进行了一番描述。他说,他们将心思存留心底就好像盟约誓言坚守不渝,那就是说持守胸臆坐待胜机。他们衰败犹如秋冬的草木,这说明他们日益销毁;他们沉湎于所从事的各种事情,致使他们不可能再恢复到原有的情状;他们心灵闭塞好像被绳索缚住,这说明他们衰老颓败,没法使他们恢复生气。他们欣喜、愤怒、悲哀、欢乐,他们忧思、叹惋、反复、恐惧,他们躁动轻浮、奢华放纵、情张欲狂、造姿作态。好像乐声从中空的乐管中发出,又像菌类由地气蒸腾而成。这种种情态日夜在面前相互对应地更换与替代,却不知道是怎么萌生的。最后,他感慨说:
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如果说庄子在《逍遥游》整篇和《齐物论》到此为止的文字是在展现人们受困于自身和内心的现实状况,那么在下面的段落中,庄子罕有地用论述的方法深入讨论了人们为何受困的根源。他把这个根源推到了人们无法认识事物矛盾的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凭借的。就像我之前所举的例子,人们往往看到大地对双脚的束缚,却看不到没有大地我们无法行走、无法跑跳一样。
这种盲见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在我们往往被自己的观念所束缚。所谓一种观念,不仅仅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一定要求,还表现在和另一种观念的对立上。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四川人喜欢吃辣椒,这是一种饮食观念。偏重于麻辣口味就意味着必然对其他的口味有所排斥。笔者自己是四川人,刚到广东读大学的时候几乎吃不下饭。当时觉得广东人做菜很不可思议,要不就弄得酸酸甜甜,要不就弄得少盐寡味,不好吃。当我作为一个四川人来品评菜肴的时候,我有我自己的观念和立场,那就是麻辣味的东西好吃,酸甜和清淡的东西不好吃,这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种优劣的判断。后来有一次假期,我和几个广东的同学回四川玩,为了招待同学,我带他们去吃正宗的成都小吃和重庆火锅。他们的普遍反映和我当初如出一辙——川菜不好吃。请注意,这是一个完全对立的优劣判断,同样出自于观念和立场,你能说谁对,谁错?对于这个问题,庄子这样评论: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追随业已形成的偏执己见并把它当做老师,那么谁会没有老师呢?)
当然,菜好不好吃固然只是小事,在生活中,许许多多困扰我们的问题也同样来自于我们自身的观念和立场。庄子特别指出,在先秦时代儒家和墨家的争论,就是这样一种基于各自不同的立场而展开的毫无意义的对立。他说: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这段看起来像绕口令一样的话其实只要抓住其中最关键的一句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可以通篇理解。我们和对立的一方各自有各自的标准,就像饮食口味,四川人以麻辣为好,广东人以清淡为好一样,对问题判断的标准都不同,还怎么可能坐在一起真正把问题讨论清楚呢!
在不同的标准基础上徒劳地讨论问题只是庄子特别提出的一个特例,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体现着观念和形式对我们的束缚。我想起了一个很有趣的寓言小故事。有一天,一个富翁在海滩边度假,他在海滩上晒太阳的时候看见旁边有一个穷渔夫支着破渔网也在晒太阳。他对渔夫说:“你为什么不去努力打鱼,反倒在这里晒太阳呢?”渔夫问他:“为什么要去努力打鱼?”富翁说:“你打了鱼,就可以给自己买一张新的渔网呀。”渔夫问:“为什么要买新渔网?”富翁说:“你买了新渔网,就可以打更多的鱼卖掉。然后就可以买一只像样的渔船,大规模地捕鱼,就可以赚很多很多的钱。”渔夫问:“赚了那么多钱干吗?”富翁说:“你赚了很多钱,就可以像我一样在沙滩边晒太阳啊!”渔夫白了他一眼,说:“那我现在不是正晒着太阳嘛。”
这个故事就是在讲述一对观念的矛盾。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像故事里那么睿智的渔夫并不多见。如果不是寓言故事,真实的情景很可能是富翁偶然得闲,坐在沙滩边羡慕着渔夫自由自在打鱼的生活;渔夫在海里拼命打鱼,渴望着有一天能过上像富翁一样衣食无忧的日子。
我上面举的例子相对于庄子的本意来说,仍然显得肤浅而局部。我不希望读者因为我上述文字而把《庄子》理解为“今天天气哈哈哈”这样和稀泥的废纸。我希望能由小到大,把庄子的“齐物论”梳理得更清楚一些,所以下面将要进入更加深入的阐发,那就是庄子试图将“齐物”的观点推广到道德、生死、物我等诸多更为宏观的领域当中。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少明先生在《“齐物”三义——〈庄子·齐物论〉主题分析》(载于《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4期)中这样说道:“齐物论是对各种思想学说,进行一种哲学批判,其重点不在是非的标准,而是对争是非本身的正当性的质疑。齐万物则要求人的世界观的转变,放弃任何自我中心的态度,看待万有的自然性与自足性,把是非转化成有无问题,具有从认识论向本体论过度的意味。齐物我是前二者的深入,它所涉及的心物关系不是认识论而是生存论问题,本体论上化有为无,就是表现在生存论上的丧我与无为,它是导向另一种生活方式的信念基础。”
这个解说在我看来是相当到位的,虽然涉及许多哲学概念,但并不妨碍一般读者的理解。这里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人们为什么要乐生?为什么要哀死?因为在我们的观念中,生是好的,死是不好的。这是一个预先设定好的判断标准,但实际上从来没有人在经历了二者之后再来基于这个标准发表意见。陈少明先生说“(齐物)其重点不在是非的标准,而是对争是非本身的正当性的质疑”,可谓一语中的。我们什么时候会扪心自问:我们在面对世界一切事物的时候,我们的价值标准真的是确凿可信的吗?
回过头来看看于丹教授所说:世界的一切,以它自己的角度去观察,永远都有它自身的密码。这个密码是看不破的。
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理解庄子的意思,我们就会明白——恰恰相反,庄子正是基于这个“密码”的过于确定性以及确定性和确定性之间的不相容(这个确定性就来自于我们自身无法摆脱的束缚),进而否定这个“密码”的真实存在,直面普适价值标准的虚无。所以于丹教授在《庄子》中进一步读出“善待他人”的结论更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果庄子有意要通过“齐物”来倡导“善待他人”,那么必然面临着两难的处境,要么他是虚情假意,要么他又为自己设立了一个“善待他人”的标准——这无异于自己打自己的耳光。
否定一切现行价值标准,放弃一切束缚我们的凭借物,从而引向真正的逍遥,这是庄子通过“齐物”告诉我们的自我救赎之道。正如我们无法脱离地心引力一样,完全意义上的“齐物”和“逍遥”是永远无法实现的。但也正像工业革命时代无数给自己插上翅膀的冒险家试图飞上蓝天一样,庄子同样没有放弃对一切束缚的反抗和对超越束缚的梦想。是的,仅仅是一个梦想,一个注定要引向虚无的梦想。
有一个俄罗斯寓言故事说,一个骑士骑着马掉进了泥潭,眼看就要沉下去了,于是他抓住自己的头发,拼命想把自己往上提。结果可想而知。我们无法离开大地生活,我们也同样无法把自己提起来。就像《齐物论》开篇说到的完全自足的“天籁”。
在《齐物论》的结尾,庄子以诗人般的幻想,虚构了“庄周梦蝶”这个家喻户晓的美丽故事。这个故事也被于丹教授所引用,但是笔者认为她基本上没有读懂这个故事。“庄周梦蝶”实际上是庄子否定了人生在世最底线的一道价值标准。我们在平时骂人到了急的时候,往往会以猪狗来羞辱对方,这是因为我们以作为“人”而感到自豪——这份自豪正是来自于人类以“万物之灵长”自居的价值标准。如果庄子把这个故事设想成“庄周梦狗”,或许在哲学意义上更有助于我们的理解,但却远远不如梦蝶来的美妙、蕴藉、悠远。
“谈笑论生死”是庄子的生死观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