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3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么点钱地方政府还得用在方方面面,要一下子拿出好几千圆来办一个新式学校,哪怕是最低级的初等小说,但是也是很为难的。

所以新式教育制度推行数年以来,一些经济状况比较好的省份已经是基本完成新式学校的开办以及推广,某些富裕地区甚至是超额完成任务。

比如说靠近上海的松江府,依靠上海带来的各种便利,松江府这几年的发展相当快速,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位于江南府县之首,比苏州还要强一些。

而该府按照教育部的制导意见,是应该办一所初等中学的。

但实际上该府一共拥有四所初等中学,而高等小学以及初等小说的数量也是比额定的数字要多得多。

更难得的是。松江府依靠地方财政,自行筹办了松江高等中学。

依靠一府之力,不用中央财政的支持就自行筹办一所高等中学,这其实是相当不容易的。

尽管江南地区的高等中学数量是全国范围内最多的。有着上海高等中学,苏州高等中学,京师高等中学等一共五所。但是这些高等中学基本都是中央财政扶持,然后地方财政配合的模式,另外还有几所就是单纯的民办学校。依靠昂贵的学费来维持开销。

而单纯依靠州府财政就能够办一所官办高等中学,这种事除了上海以及广州外,松江府是第三个。

像松江府这样的富裕地区可以超额完成新式教育的推广任务,但是国内的绝大部分州府还是做不到的。

像一些没有工业的州府,只能依靠传统的农业税维持行政开支,这些州府要精打细算一番,然后才能够腾出来几千圆办学,很多州府一般只有一所初等中学,下面的各县拥有一所高等中学,而初等小学的话基本都是原来的那些民间私塾改个名字。完全官办的初等小学很少,就算有一个县顶多也就只有一所。

至于高等中学嘛,除去国内少数几个工业发展较好的州府外,寻常州府是没有能力自行开办高等中学的,一般都是由省级教育厅出面筹办,由省级财政扶持,同样一个省也就只有一所高等中学而已。

而一些省份实在是穷,比如福建,陕西,贵州之类的省份。往往省级财政都很难补贴高等中学每年十几二十万的办学经费,往往是需要向民间凑集资金。

比如目前福建省唯一的高等中学,即福州高等中学,就是福建全省士绅们捐助善款筹办。

地方有钱就办多几所学校。没钱就少办几所,这是各地方州府的通常做法。

但是站在帝国的角度来看却不能一直这样,不管地方州府再穷,但是好歹一个县要有一所高等小学吧,一个府要有一所初等中学吧。

哪怕是单独某个县、府无力筹办,那么能不能相邻的县。州府合作筹办呢?

为了改善帝国全国范围内的基础教育问题,教育部是打算在186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完善新式教育制度,不仅仅是要在东部的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开办新式学校,也要在贵州,云南,陕西等偏远内陆省份开办新式学校。

为此,教育部这边是准备了每年投入至少五百万圆的教育扶持经费,用以扶持偏远地区的新式学校的筹办工作。

除了完善全国范围内的基础教育外,教育部依旧会保持高等教育的投入。

力争让新筹办,预计1862年才开始招生的三所新大学顺利开学,同时将会筹办更多的师范、技术类学校。

而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是要花钱的,这也好在今年教育部的经费大幅度上涨,达到了空前的两千万之巨,要不然还真满足不了如此巨大的花销。

自1858年以来,帝国对教育的经费投入是越来越大,而且增加幅度是非常大的,1857年帝国初立的时候,别说教育经费了,就算是行政经费也没有多少,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财政收入都用来打仗了。

但是1859年之后,军费比例开始大幅度下降,教育部经费也是得到了增加,后续两年也是快速增加。

去年的时候,教育经费达到了一千万,而今年则是达到了一千八百万,占据中央财政支出的百分之六。(未完待续。)

PS:  又黑又冷又无聊,随便喊一嗓子:同志们辛苦了!(请自行想象**阅兵场面)

第四百七十二章 工业井喷

教育经费占据中央财政支出的百分之六,这个比例也许看上去会觉得非常低,远不如后世的百分之十几,但是具体时代不同,所以肯定不能把二十一世纪的比例直接套用到十九世纪中期上。

此外这里头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比例只是说中央财政支出,并不包括地方财政支出。

根据帝国的税务相关条例,税收由财务部统一收取,其中的大部分会直接上缴国库,一部分则是留给当地财政充当地方经费。

所以说财政收入、支出的时候,得细分中央财政以及地方财政。

而这也是为什么上海、松江府、广州等一些经济较好的地方能够自行发展工业以及兴办教育的原因,因为他们尽管给国库上缴了大量的税收,但是留下来的部分依旧数额庞大。

而帝国内的大部分普通州府的地方财政里头,其中大部分都是行政开支,用以给国家雇员发放薪资补贴等,因为国家雇员的薪资是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家中央财政直接支付,这个是固定的,比如省巡抚的每年八千圆的年薪,另外一部分则是地方财政发放的职位工资,这个根据各地方不同发放标准也不同,当然了具体标准也不是地方可以自行制定,而是财务部会根据各地方的收入、物价水平进行调整给出一个指导标准,地方财政则是在这个标准内给国家雇员发放职位工资。

地方财政的一部分用来发工资了,剩下一部分就是用来修路铺桥,维护水利设施等,而自从推广新式教育后,教育经费却是成为了各地方,尤其是一些县、府财政的大头开支。

每年几千圆的投入对于一个地方财政收入只有几万甚至不足一万的穷州县而言,其教育经费占据财政开支的比例是相当大的。

总体而言,教育经费在各地方财政的开支里头,普遍占据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五左右,一些州府的教育经费支出甚至能够达到财政支出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这倒不是各地方官员有什么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觉悟。而是因为开办新式学校,推广新式学科是政治任务,而且还是非常有含金量的政绩,自古以来‘文风教化’就是地方官员的一大政绩所在。对于帝国而言同样也不例外。

尤其是一些偏远地方的州府,要资源没资源,要工业没工业,甚至要农业都没农业,这些啥都没有的地方官员要想获得政绩可就太难了。工业办不了,而农业方面田地也就那么多,这年头天上又不可能掉下政绩让他们升官,所以一般情况下这些地方的官员是不犯错但是也出不了头。

而如今呢,就算你治理的县啥都没,但是也可以通过兴办教育来摆脱这种困境啊。

咬咬牙办上几所学校,过上几年自己兴许就能够落下一个‘教化有方’的考语,兴许仕途就一片明朗了。

如此也就造成在地方财政上,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是比较大的。

如果结合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的话,虽然具体数据难以统计。但是在整体财政支出上,教育经费的比例应该是会在百分之十左右,兴许还会再多那么一两个百分点。

不过就算帝国对教育投入再大,但是受限于帝国本身的经济发展有限,投入的比例就算大一些,但是也难以满足帝国全国范围内的新式教育开办。

全中国有多大,按面积算可是一千多万平方公里,按人口算的话大约是三点五亿到三点八亿之间,帝国的具体人口有多少,帝国民政部自己也不知道。只能做一个大概的推测。

省级单位就有二十四个,领土以及行政划分基本上沿袭前清时代,不过也有所改变,和前清相比。增加了东北三省,草原蒙古,乌台两省,增设西藏省,而关内十八省则是照旧。

偌大的帝国领土上,需要多少新式学校才能够彻底普及新式教育?

所以哪怕是帝国已经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但是要想真正做到全国性普及,并让所有的适龄孩子都能上学的话估计都得几十年以后了。

如今帝国的教育虽然开始推广新式教育,但是依旧是和封建时期的精英教育一样,帝国的教育资源只对少部分学子开放,而绝大部分的民众是无法享受到帝国的教育资源的。

以前一个县也就一个县学,现在一个县普通也就只有一所高等小学,一个县的高等小学的学生多则数百,少则数十。

而一个县的适龄学童肯定是不止这么多的。

执行精英教育模式是目前帝国的教育现状,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教育经费就这么多,学位就这么点,根本无法让所有适龄学子都能上学。

不过如此也就有了一个好处,那就是学校少了,求学的人又多,相对而言竞争都比较大,通常能够考入高等中学的学子随便拿一个出来都是学霸级的角色,至于那些能够考入帝国大学,江南大学的学子,更是精英中的精英,放在这个时代说是天才也不为过。

这从高等教育学校里,学生们的自学风气非常流行就可以看得出来。

要知道除了帝国大学和江南大学等少数几所大学外,其他学校的教育质量其实相当有限,哪怕是那些高等中学的教学水平也相当有限,更不要说在下面那些州府的初等中学,高等小学了。

这些就读的学生们要想脱颖而出,基本都得需要一颗聪明绝顶的脑袋,老师水平有限教不了你,你就得自学,如果自学学不了,那么就别指望能够考上大学了。

这年岁里,能够考上帝国大学和江南大学的学子们,个个都是学霸,这些学生的水平在报考大学之前,基本上就已经超越了之前教授他们的老师,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从全国那么多考试里脱颖而出。

因此目前状态下的那些帝国大学、江南大学的学生们是和后世的大学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混日子上几年学的人基本没有。

这种经营教育制度下,等到直隶大学、南广大学、上海大学以及数所高等师范学校顺利开办,并顺利提供毕业生的时候。以后每年都可以为帝国供应数千名各类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子,这些人普遍会进入官场。

毕竟数千年来学子读书就是为了当官!

不过也有一部分会进入工商界,尚有一部分会留在教育、学术界里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

这些学子也成为了帝国后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不过每年要提供数千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现在还太早,因为如今直隶大学、南广大学、上海大学都还处于筹办期。首期招生会是在今年的夏季,而等这三所大学的首批学生毕业,那都得四年以后了。

也就是说,未来的这三四年里,帝国的大学生依旧只有帝国大学和江南大学这两所大学的学生。

此外还有几所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以及比较特殊的上海工商学校的学生。

未来数年内。帝国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高等人才还是比较稀少的。

不过现在高端人才少了不代表帝国就会停下发展的脚步。

事实上,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主持负责帝国发展,尤其是工商业发展的还是一些半路出家的人才,他们并没有接受正规的新式教育,但是他们好学,同时很多干脆本身都是工商业出身的。

要知道早年林哲的幕府里,众多幕僚们基本都是从工商界里招募,还有一些南洋地区的华人。

他们兴许不知道怎么炼钢铁,但是他们却是知道钢铁行业的重要性。以及支持钢铁行业的发展。

比如郭龙云,他就是帝国发展工商业的代表人物,但是你要说他多懂得纺织、钢铁这些行业也是不对的,因为他压根就不懂这些。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大力扶持纺织和钢铁业的发展。

这一点对于官员而言尤为重要。

人嘛,不可能是全才,对于一个官员来说,你是不是懂得一些具体行业的知识其实并不重要,你只需要知道那些行业是需要支持的,那些行业是需要发展的就已经足够了。

帝国很多新派官员里,其实都是这种人。说起发展工商业里头头是道,但是你让他说具体怎么筹办一个钢铁厂或者纺纱厂那是肯定要抓瞎的,但是这并不会妨碍组织部给他们一个善于实业的评价。

因为怎么办厂那是商人们需要考虑的事,具体技术是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事。对于官员而言,推出各种政策吸引商人们办厂才是他们所需要考虑的事。

所以你可以看到一个满口之乎者也,句句不离圣人的传统儒家科举出身的官员们大谈特谈如何发展工商业。

进入1862年 后的帝国,兴办工商已经成为了帝国的主要施政方阵,也是官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