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赤色黎明-第7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永江是东北军中少有的真正读书人出身的高层,他并不在乎张作霖不高兴,“大帅,日本人这次打进东北是为了占领咱们的东北。绝对不是为了扶植孙中山政权。人民党打进东北也是为了夺取东北。两相比较,我们也只有与人民党联络。好歹我们都是中国人。现在即便是与日本人联络,暂时得到了安宁。那也不是日本人真心想放过咱们,而是他们与人民党对峙之下,完全没有力量来攻打咱们。这等局面下,咱们就算是不搭理日本人,他们也不可能打过来。大帅,您可不能弄错了!”

张作霖当然知道这其中的道道,他沉吟了好一阵才说道,“这本来应该是人民党前来找咱们说事的……”

王永江怎么可能不知道张作霖在想什么,他心里面相当的失望。原本以为张作霖也算是个豪杰,没醒到到了关乎自己身家性命的时候,他还是露出了本来面目。但是既然王永江当了张作霖的部下,王永江也不能不认真的给出正确的建议出来,“大帅所想的只怕还是想继续当奉天督军。”

张作霖脸微微一红,王永江直接说出了张作霖内心的真正想法。其实张作霖也知道,这明显不现实。若是人民党打败日本人夺取了奉天,那么他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有以往的地位。可当过奉天督军之后,哪怕只是当了没多久,张作霖也已经无法放弃曾经的地位。所以只要人民党能够承诺张作霖继续当奉天督军,他就会义无反顾的投奔到人民党旗下去。

“大帅,您这奉天督军是靠您多少努力,给历任都督效力才得来的。但是当下的局面中,您想继续做这奉天督军,就只能继续给最终获胜的一方效力,出力的份量不能比您以前出力的份量更少!”王永江真的是连掏心窝的话都说出来了。

张作霖微微一凛,如果王永江不提及的话,张作霖自己都忘记了以前的日子里面他到底出过多大的力气了。其不说他在辽西建立保安队的时候,为多少人鞍前马后的出过力。就算是各地保安队都是土匪的局面下,张作霖的保安队也是纪律严明,很多时候都是先办事再拿钱。深得辽西地方上的赞誉。若不是如此的话,张作霖也不可能被招安成为辽西官军。

日俄战争时期,张作霖除了要维护境内的治安外,还在盘算如何增强自己的实力。他的原则是谁给我好处,我就帮助谁。一开始,俄军强大,他就接受俄军的枪械和金钱,帮助俄军。后曾被日军俘虏,差点处死。被释放后,他又同日军签订誓约,“立誓援助日本军”。1905年日俄战后,他的部队不但没受损失,反而扩编为3个营。

在那之后,张作霖先是用计干掉了地方上的大土匪杜立三。接着又在洮南剿灭蒙古土匪。洮南一带是广阔无垠的大草原,是蒙古叛军活动的根据地。他们熟悉地形,了解民情,精于骑射,出没无常。他们行踪无定,多用奇袭,打了就跑,渺无踪迹。其中,有几股大的蒙古叛军,如白音大赉、牙仟、陶克陶胡等,都“扰害边疆,至数年之久,此剿彼窜,滋蔓难除,国家视为巨寇”。

张作霖当此重任,开始并不顺利。后来,他采用了强攻和智取两手策略,派人打入蒙古叛军内部,取得情报,而逐渐扭转了劣局。1909年,徐世昌看到张作霖的兵力不足,便给他扩编,增强他的实力。把5个营扩编为7个营,又将驻扎在洮南的孙烈臣部划归张作霖部。这样张作霖的部队增至3500人,成为东北的一支劲旅。

张作霖是个很知道感恩的人。受到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如此青睐、如此器重,他剿匪更加努力。同时,他也在不断地总结剿匪的经验教训,摸索出一套可行的规律。他本人也吃苦耐劳,身先士卒。因此,又经过年余苦战,终于将白音大赉击毙,生擒牙仟,并打败了陶克陶胡。后来追击陶克陶胡800里,一直将陶克陶胡赶到外蒙古。危害东北边疆多年的蒙古叛军之患解除了,打击了蒙古分裂主义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辛亥革命之后,人民党与袁世凯成为了中国当时最强大的两股力量。当时的东三省总督得知知握有兵权的蓝天蔚等革命党人正在酝酿起义时,顿时吓得不知所措,总督表示表示他即将入关,也就是说,准备逃跑了。这时奉天省咨议局副议长袁金铠立即跪求劝阻,并建议重用巡防营旧军。张作霖当时正在外视察,得到东三省总督召见的消息,便急忙赶回奉天,并连夜开会,研究对策。

革命党人的首领蓝天蔚、吴景濂等事先密议,用会议的方式兵不血刃地夺取东北政权。拟由吴景濂以奉天省咨议局议长的名义,召集省城各界领导人开会,在会上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研究了一个方案,以维持治安为名,成立奉天全省保安会,逼走东三省总督,然后推举蓝天蔚为关外都督,吴景濂为奉天省民政长,脱离清廷,宣布独立,完成东三省革命。如果“东北大局既定,继进兵关内,会师燕郊,直捣虏穴”。幼稚的革命党人以为采取会议表决的方式,就可以一举夺得东北大权。

此次会议,张作霖在会场内外布置人马,持枪待命,明施压力。张作霖则持枪赴会,满脸杀气。会场气氛,非常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但是革命党人并没有胆怯,而是慷慨陈词,主张脱离清廷,宣布独立。张作霖急不可耐地跳了出来,把手枪往桌子上一拍,蛮横凶恶地叫道:“我张某身为军人,只知听命保护大帅。倘有不平,我张某虽好交朋友,但我这支手枪它是不交朋友的。”这是个信号,会场四周他的党徒,均立刻抽出手枪,情况极为险恶。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没有办法再讨论下去了。倾向革命的议员,都愤然纷纷离开会场。但这也就等于把这个会议的主动权让给了保皇派。

结果东三省总督执掌了会议的大权,很快就稳定了局面。加上徐世昌很快带兵回到东北,平定了东北的局面。这下张作霖得到了袁世凯的赏识,更是步步高升。终于坐到了奉天督军的宝座上。

但是现在张作霖面对的两个强敌,日本与人民党都是完全依靠自己手中力量来夺取东北。张作霖所擅长的种种中,恰恰最缺乏军事力量。在这个领域,张作霖真的插不进去手去。

“王先生,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张作霖问王永江。

“那得看大帅到底想要什么。”王永江答道。

张作霖知道自己肯定是要最终摊牌,就算是冬天不打仗,可冬天好歹也会过去。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日本人不来人民党也会来。他终于说道:“我是不想再退了,在退能退到哪里去?退到黑龙江?退到辽西?好歹我也得当个长春督军!”

说这话的时候张作霖其实很是心虚,以他当下的兵力根本不足以谋取这个地位。没想到王永江居然连连点头,“也必须得保证长春督军才对。”

听王永江这么说,张作霖觉得心情好了不少。不过怎么保证自己长春督军的地位,这一时还没有商量出一个结果。

但是第二天,也就是1916年1月14日,王永江突然趁着夜色带领自己的亲随出城而去下落不知。留给张作霖的信里面,王永江写道:“英雄见与书生异,书生抱负济何事?”后面是王永江以母亲生病为理由的辞呈。尽管现在张作霖根本不算是什么奉天督军,王永江依旧以下属辞职的方式正式告知张作霖,他不干了。

现在长春城中的东北军,三成以上是跟着王永江的警备司令部的人,王永江这一走,立刻是军心动摇。张作霖的日子更加难过了。

想来想去,张作霖已经不敢再维持自己“光荣孤立”的政策,他决定还是得先依靠一方才行。叫来自己的亲信,张作霖命道,“你去奉天送一封信!”

“给谁?”亲信问道。

“给现在的总统孙中山孙先生。”张作霖声音低沉的说道。

莫道前路无知己一百四十七章血红雪白(八)

王永江一直惊叹于人民党干部的年轻,二十多岁的各种级别干部本来就是人民党的常态。完全靠自己的能力成为师长、军长的更是普遍。但是王永江亲眼看到一个刚超过自己年龄一半的年轻人已经是指挥数万部队纵横东北的时候,依旧感到一种强烈的妒忌。王永江进入仕途的那年才20岁,这时候的穆虎三不过是个出生不久的小娃娃。王永江忍不住想到,现在的人民党主席陈克今年也不过三十六岁,与这些中国当下的风云人物相比,自己实在是太老了。

穆虎三不是来招降王永江的,其实若不是王永江在东北文官中实在是一个相当清廉的另类,穆虎三甚至不会见王永江。人民党对旧上层特别是文人阶层实行的是“弃若敝履”的政策。陈克公开表示过对文人的彻底鄙视与绝望,要求同志们“不要被文人的虚名所惑!”

“王先生,您在金州方面颇有号召力,我们想请您带我们的部队前往金州。不知先生意下如何?”穆虎三开门见山的说道。

王永江一愣,他本以为穆虎三会依仗自己去攻打奉天的。由于自己的判断失误,王永江心中忍不住生出一种被轻视的心情。“不知贵军准备怎么攻打奉天?”

“我们其实不想硬攻沈阳。”穆虎三实话实话,“冬天攻打坚城实在是困难,所以我军倒是希望和敌军野战。所以希望先生能够趁这个时机帮助我们南下。”

在使用王永江的事情上穆虎三也算是力排众议,他不想对王永江封官许愿,却也不认为工农革命军在东北这雪厚林密的大冬天里面搞出什么群众运动来。最有效率的使用办法莫过于让王永江在老家能够帮助工农革命军站住脚。从地理上,工农革命军若是能够稳住自己在金州的存在,就等于控制了辽东半岛。

王永江去考虑穆虎三的想法,他见识过工农革命军的冬季营地,倒是稍微能够理解了拥有在雪地环境下大规模驻扎的工农革命军愿意野战的想法。不管是东北军也好,或者是日军也好,当下都只能驻扎在东北的城市地区。他接着问:“贵军有自信能与日军一较高下?”

“战争瞬息万变,日本人会怎么打我们也不知道。当下的情况我们能够打好自己的仗就行。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把日本人从东北给挤出去。”穆虎三虽然绝对不可能重用王永江,但是他也不认为说实话有什么问题。若是不能让王永江这种人理解到工农革命军的战略,反倒对未来的合作有很大的负面作用。

“贵军真的是有战意!”王永江赞道。东北军面对日军一触即溃的局面让王永江感到嫉妒的羞耻和无奈,面对数量只有自己三分之一的日军,奉天的东北军一触即溃,这实在是可耻,“若是穆军长相信在下,在下愿意效犬马之劳。”

穆虎三送走了王永江之后,立刻开始继续布置当下的工作。正如方才所说,工农革命军并没有冬季进攻沈阳的打算。一来是冬季进攻不力,二来是工农革命军还是有着围点打援的计划。如果能够以沈阳敌军为诱饵诱使朝鲜的日军增援的话,一场野战实在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不过这个计划的关键就是兵力问题。

14军的增援实在是再及时不过的,18军正在把自己已经控制的地区全部转让给14军。穆虎三其实希望15军能够接掌盘锦地区的任务,最好能够把进军金州的工作也接下来。但是这遇到一个问题,同样作为军长的穆虎三是没有资格指挥15军的军长。这就需要东北军区司令蒲观水负责这件事的调整。不过蒲观水此时并不在东北。几天前,穆虎三已经发了一份措辞讲究的电报给蒲观水,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之后,还是婉转的请求蒲观水能够坐镇第一线。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收到回电。

18军军部的同志们此时求战的情绪倒是很高,即便是没有得到军区的命令,同志们依旧做着各种准备。让18军一个军同时实施围点打援是不可能的,所以18军的作战计划就是14军接下18军构筑的包围圈后,挥军南下。当然,有15军协助一起南下那是最好的。

然而蒲观水并没有让穆虎三久等,就在王永江到了鞍山的第二天,蒲观水的军令就抵达了鞍山,同意穆虎三的作战建议。而且蒲观水还告知穆虎三,东北军区的司令部将在最短时间内转移到盘锦地区。

得到了这个消息,18军上下都是精神一振。只要军区司令部能够转移到东北来,部队协调工作就有了保障。虽然日本的突然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工农革命军的战略。不过靠着18军的奋战,在原本只能干耗着的冬季,东北战役的进程正一步一步的被18军推动。

不过日军仿佛也有心灵感应一般,就在穆虎三准备下令构筑丹东与沈阳之间阻击线的时候,突然得到了情报,沈阳日军开始大量驱逐沈阳城内的中国居民。

“日本人想要干什么?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