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必烈的感叹是真实的,他的军队轮番强攻多日也攻不进鄂州,急切中,他命令留守云南的兀良哈台以最快速赶来支援。兀良哈台立即行动,可是在潭州(今湖南长沙)城下被向士壁拦住。至此形成僵局,蒙古无法得手,而鄂州日渐吃紧。
忽必烈非常苦恼,北方的消息不妙。往常要筹备很长时间的库里台大会不知怎么回事,这么几天居然就要召开了。他的妻子天天派人催他北归,甚至把话挑明到明说的地步——“大鱼的头没有了,在剩下的小鱼中,除了你和阿里不哥,还能有谁呢?你快回来好不好?”
他的幕僚也警告他,哪怕攻下了整个南宋,阿里不哥如果当上蒙古大汗的话,你也只是个臣子。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为什么还要犹豫不决?
忽必烈再也沉不住气,正准备撤军,突然间鄂州城派出了使者。
贾似道要求和谈。
很多史书很多人鄙视贾似道在这种关头抢先和谈,给蒙古人搭桥,主动丧失利益。这让人说什么好呢?白痴才会这么想!
贾似道知道蒙古内情吗?不知道;他有没有守住鄂州?守住了;坚强抵抗之后提议和平,在长江天险丧失之后,这难道不是一个很适宜的决策吗?
仿佛一直打下去,就能把忽必烈干掉一样。甚至不知所谓。
忽必烈派人进鄂州,装腔作势要巨款岁币,贾似道只答应每年20万两白银,这比当年澶渊之盟时还要少三分之一。蒙古使者当时就郁闷了,我们现在过了长江好吧,就这个价儿?可是一扭头,正看见蒙古军中竖起了帅旗,他急忙下城回去。
忽必烈告诉过他,帅旗一举,马上回营,全军要北归了。这次的和谈,只有蒙古使者匆忙间扔下的一句活动话——“他日复议。”
蒙古军急吼吼奔丧似地撤军,让贾似道闻出了些怪味,他派人追击,杀了殿后的乌兰哈达部蒙军170人。贾似道把这一战功夸大,报了上去。
不管怎样,空前的危机在他的主持下被化解了。南宋上下一片庆幸之声,进而对贾似道本人充满了感激。宋理宗赵昀本人亲笔写了一份诏书,进行官方感激——“……似道为吾股肱之臣,隐然殄敌,奋不顾身,吾民赖之而更生,王室有同于再造。”
这至高无上的赞誉给他带来了巨大美好的前程,贾似道成了南宋一颗急剧攀升的政治明星。从这时起,贾似道以及南宋有8年的时光在悠游快乐之中度过。
回望漠北。
忽必烈在北返的同时称汗,建年号“中统”。这是开蒙古之先河的创举。在这之前,蒙古的纪年一律是“成吉思汗元年”、“窝阔台汗十年”、“贵由汗二年”或者“海迷失皇后称制元年”之类,只有名称加时间,从来没有过年号。
可见忽必烈是如何的向往汉学,在蒙古人的眼中,他又是多么的另类。没过多久,漠北深处的和林,阿里不可也随之称汗。
两汗对峙,各自指责,开战在所难免。
要说一下他们双方各自的实力。阿里不可作为拖雷系的灶主,继承了几乎全部的遗产,手里握有60多个蒙古千户,拥有浑都海六盘山的4万铁骑,拥有散处在川陕区域内原蒙哥的一部分军队;忽必烈的军队要少得多,但长年出征,战力强盛,个人威名远超阿里不可。
最重要的是,忽必烈的地盘。他拥有的是漠南、辽右、乐浪、朝鲜、燕云、西夏、秦陇、贵滇以及吐蕃。两相对照,他简直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阿里不哥在这方面输得一败涂地,他的地盘“地穷荒芜,阴寒少水,草薄土瘠,大抵皆沙石也。”这样的破地方,能有多少物资出产,去供养庞大的战场消耗?
最开始时阿里不哥没发愁,他觉得兵强马壮就足够了,蒙古先辈们从来没凭财富打仗,从来都是越富越胆怯,被蒙古人抢得一干二净。
他的逻辑非常错乱,他面对的是战力与之相比只高不低的蒙古本族战士,有这个基数,财富就成了双方的天王山。
4年之后,阿里不可投降。蒙古帝国重新统一,有了新的共主。忽必烈成为世间最大帝国的新主人。空前的猛兽出笼了,不知南宋为之做了些什么准备。
也就在这一年里,南宋改天换地,宋理宗赵昀死了。这个人的一生被理学家们歌功颂德,基于中国人的最大民性——崇拜权威、服从权威,所以历史评价对他也非常的高。说他这样了不起,那样不得了,站在理学家们开天辟地唯一真理的肩膀上,他也神圣无比。
其实他就是命好。
孟珙、余玠、杜杲、王坚、张钰、向士壁都在他的时期内出现,再加上前期的贾似道、吕文德、刘整、夏贵等人。
有了他们,想亡国也难。
看功绩,比如说灭金。更是他的运气好到没道理,等于是蒙古人把肉包子递到了他嘴里,只要上下牙合笼就成功。
好名誉、大功绩,加上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享受,那么多那么多那么多的美女啊,还有极其一般的身世,却登上了人间帝皇的宝座。这多么的古怪加在一起,让人不禁怀疑,他是个穿越人士吧,带着外挂的人生?!
赵昀死了,他选的继承人是个白痴。
一点假都没有,这白痴是胎里养成的。宋度宗赵禥的妈妈,不知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怀他的时候吃了过量的堕胎药,生生地把他搞得大脑发育迟缓,7岁时才会说话,手脚都是软的。
赵昀非常看好他,逢人就说这孩子资质内慧”,聪明着呢。
为什么要选个白痴当皇帝?也实在是迫不得已。赵禥是赵昀弟弟赵与芮的唯一儿子,也就是说,赵昀两兄弟只有这一根苗。只有这根苗当了皇帝,才不会追究当年的宫廷政变,赵昀的帝位合法性才能万古长存。
看到了吧,满口子仁义道德天地人心的理宗陛下,置万民于何地,置国家于何地,从始至终,考虑的都是他自己。
理学,呸!
赵禥的脑子很浑,他的本能委强。这人当上了皇帝,在政治上很有自知之明,彻底撒手,什么也不管,一门心思躲在后宫做他最重要的工作。
传种接代。
他创造了一个纪录。宋朝宫制,嫔妃侍寝,第二天清晨要去閤门谢恩,由宦官记录年月日以备日后怀孕有据可查。某一天早晨,人们惊愕地发现,去谢恩的女人居然有30多个……这是很辛勤的,导致他在别的方面,如政治生活上全盘推掉。
赵昀最后5年的南宋和整个赵禥的南宋都是贾似道的天下。
权臣已经见过很多了,从秦相公到韩相公到史相公再到贾相公,各有特色各有所长,具体到贾相公,他有点综合了韩侂胄、史弥远两人所长的味道。
韩侂胄北伐,想为国立功,也是想给自己树丰碑。贾似道以解鄂州之围,以及之前众多战功达到;史弥远对内部整合的手法居南宋权臣之冠,贾似道做得也非常到位。
他先是把死对头吴潜流放加毒死,以解当初黄州之恨。再揪住皇后谢道清娘家的骄横外戚谢堂一顿胖揍,一搞到底,扔到宫观当闲人之后,还立下了“外戚不得任监司郡守”等实管行政部门长官的规矩。这样,文官、外戚连同皇宫深处,都被他震慑住了。
转向武将。
战争越频繁,武将的地位越高,这帮大老粗们相应的就犯老病——不把文官当人。说来赵匡胤扬文抑武也是有道理的,武官们有时真的是不着调。
比如鄂州之战。
贾似道的表现堪称无可挑剔了吧,可是几乎全体武将都拿他开涮。每一次作战之先,都要在城门口大喊大叫,要贾似道出来鼓舞士气。那就来吧,贾似道不逃避,带着足够的诚意和热情扑面而来,却被武将们集体叫停。
贾相公,你带着个文官的帽子能干什么?还是闪一边儿去,别耽误事。
没这么欺负人的吧?!
这样的事发生了一次又一次,贾似道的心灵渐渐黑暗,他妈的,都找死是吧,很好。也每每就在这种时刻,总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他解围。吕文德,这个樵夫策马而出,大声呵斥军卒,不得对贾宣抚无礼。
贾似道都记在了心里,这时算帐的时候到了。
并不是无缘无故地找茬,贾似道直指武将们的操蛋之处——贪污。他实行了“打算法”,也就是核对军费开支。这些将军们平时虚报开支大吃空额,把国库当提款机用,到哪儿也说不过去,岳飞复活都得砍他们脑袋。当然,贾似道要砍的脑袋只是对他非常无礼的那几颗。
那几颗都完蛋了,赵葵、高达、李曾伯、杜庶、向士壁、曹世雄、史岩之等等,除了赵葵、高达被赵昀保下来之外,其余都被扔进大牢里接受再教育。教育不成功的,如向士壁、曹世雄,直接死亡。成功的都心神恍惚,重新做人。
还有第三种情况的武将存在。惹不起,逃。潼川路安抚副使刘整是个货真价实的倒霉蛋,打仗时有功被压榨,打完仗查帐他帐目不清。
不可能清嘛,让个丘八大爷贪银子的时候还记帐?!
眼见差帐同僚生不如死、直接去死,他一横心以泸州十五州府、三十万户投降蒙古。这在当时严重改变了宋、蒙双方在这一区域内的力量对比,而这还只是小事。再过几年,刘整会把整个南宋葬送!
贾权臣不知道这些,他的计划都完成了。从此之后,他在南宋树大根深无可与抗,赵昀死了之后,他的地位更高。
整个朝廷都要像奴才一样向他表忠心。
某次,他召集百官议事,突然厉声道——“诸君不是似道提拔,怎么能到这地位?”礼部侍郎李伯玉火了,大声回应——“伯玉殿试第二,平章不提拔,也可以到这地位。”
李伯玉罢官。
这样的事很多,最后欺负到了白痴皇帝的头上。赵禥尊他为“师臣”而不名,入朝不拜,退朝时赵禥总是站起来目送其出宫门。让一个白痴这样已经很不仁道了,贾似道偏偏还三天两头的撂挑子,逼白痴给他更多的权力。
某次贾似道再次辞相,白痴吓哭了,当廷连连磕头下拜,求他不要走。执政江万里再也看不下去,这实在有悖君臣大礼。他说——“陛下不可拜,太师不可再言去。”贾似道才借坡下驴。
如此江山,乱糟一团,不亡何为?
权倾朝野,贾似道的神仙生活开始。他每天不用上班,自有三省把文件送到他在葛岭的私第里,由其门客廖莹中、翁应龙处理,他不过在纸尾画押而已。他每天在葛岭的楼台厅阁间与姬娼尼妓寻欢作乐,或者在初秋时与君妾趴在地上斗蟋蟀。
蟋蟀宰相的名头就是这样来的。
或者去西湖上划船。“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据说这样也能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某一天,他与众姬游西湖,一姬偶然见到两位少年公子,脱口而出赞叹“美哉,二少年!”平章大人一笑:“你愿嫁他,我就让他们来聘你。”
潇洒,大度。
不久,他召集众姬,说是少年送来了聘礼,打开一看,里边居然是那个喝彩姬女的人头。这就是后来《红梅阁》、《李慧娘》的蓝本。
贾似道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出事外任为国分忧的了不起的国之小舅子了,他成了一个败类。而敌人,远在漠北的蒙古人则变得更加强大。
忽必烈终于整合了内部,开始向外拓张。所谋求者,不外乎南宋。在当时的世界版图上,在蒙古人马鞭所及之地,也就只有这片土地还坚持着主权。
对此南宋倒是毫不在乎。
贾似道不仅不再把蒙古当回事,甚至早在宋理宗赵昀还没死之前,就开始调戏蒙古了。当时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斗正酣,无力南下,就先派了个使者来要岁币。使者名叫郝经,是忽必烈的重要谋士,可以说,这次的和谈蒙古人是有很大诚意的。
可是贾似道的回应是把郝经扣押,对内不宣称,不外不承认,跟没这回事一样。南宋内部对此当然不敢多说什么,何况知道的人本来就少,忽必烈不干了,他派人来问我的使者呢?作为半个世界的主人,他自己觉得无论谁都得马上回答。
贾似道置之不理。
这种状况一样持续到了公元1275年,那时南宋灭亡在即,郝经通过最原始的鸿雁传信的方式,让蒙古人知道他被关在南宋真州的忠通军营里,才被救了出来。
这简直是外交史上的一大怪事,在中国,尤其是在宋朝这个极端讲究礼仪的时代里发生,让人觉得真是既黑色又荒诞。
至于说为什么会这样,贾似道给出的答应是,不这样当年鄂州主动求和许岁币的事不就露馅了吗?那会毁掉俺伟光正的高大形象的。
忽必烈为人谨慎周密,每次行动前都要完善的计划。这一次伐宋,他采取了全瓣的进攻方案,与之前先蜀川再江南截然不同。
这来自于南宋叛将刘整的建议。
刘整,字武仲,京兆人。曾以18骑袭破金国信阳城,军中称其为“赛存孝”。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