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敌前!
定州城里的军队们更加群情派愤,直到这时,李继隆才表态——军队里的事,还是由军人作主吧(阃外之事,将帅得专焉)。去年,我之所以不在君子馆战死,为的就是今天报答国家。
然后全军出城,向契丹主动迎击,两军在唐河相遇,李继隆的部下眼睛都红了,易州的骑兵们根本就是不要命地冲向了仇人。此战大胜,阵斩契丹一万五千余人,缴获战马一万余匹。
“仁不统兵、义不行贾”,李继隆先对自己人狠,再让契丹人一败涂地,让所有人都看清了他是什么变的。
接下来战争还在继续,辽国人没完没了,这一次上场的是他们的王牌,辽国的战神耶律休哥。这位仁兄在一年之后,宋朝端拱二年的7月份,得到了一个消息。宋军的威虏军粮草不够了,宋朝皇帝亲自下令,要李继隆派大批精锐部队护送粮草辎重,运粮车达到了几千辆。
粮草、粮道……耶律休哥一听就来了精神头。他选了好几万契丹的精锐骑兵,亲自率领出发。目的是不仅要毁了宋军的粮草,还要乘机把李继隆的机动部队全部消灭。
计划是好的,情报也是准确的,只是在行军的路上,出了点小岔子,他非常偶然的遇到了一小队巡逻的宋军。这支宋军步兵和骑兵混杂在一起,最多不过一千人。耶律休哥理都不理,小鱼小虾别捣乱,今天算你们运气好,他率军继续赶路,就当没看见。但是这支宋军的首领可不这么想。
他是宋军的崇仪使、北面缘边都巡检使尹继伦。契丹的大队人员从他身边急匆匆地赶过去,他把手下们召集了起来——看见没?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这些混蛋把咱们当成了肉(彼视我犹鱼肉耳),他们一定是打仗去的。如果赢了,回来顺手就把我们抢到北边去;要是输了,回来也会拿咱们撒气。咱们怎么办?
尹继伦长着一张大黑脸,他的部下们在黑脸面前互相看看,彼此都看到了对方一脸的坏笑。嘿嘿,那还用说吗?全队立即转向,悄悄地跟着契丹人的后面,一直跟到了上次大战的唐河附近。
到了夜里,有马全下马,长家伙的不要,短刀子地干活,但是还不要急,辽国人夜里特别精神,要等到最好的时机……结果就在第二天早晨,天将亮未亮,契丹人刚刚吃早饭的时候,尹继伦和他的一千个部下突然冲进了对方数万人的大营里,见人就砍,并且直接砍向了契丹人的中心要害——帅帐。
耶律休哥正在吃早饭,筷子都还在手里,就被一名宋兵冲到面前,手起一刀……非常可惜,只砍到了他的胳臂,但是这条胳臂差点就断了。耶律休哥突然重伤,据记载,这是他第一次在战场上逃跑。成绩不错,他成功了,但是这时李继隆派来的护粮军也被惊动了。宋朝大军既动,耶律休哥又重伤逃跑,契丹人乱成一团,被追杀出去十余里路,躺倒了一大片。
之后估计这一刀砍得耶律休哥非常爽,他对战场的兴致再也没那么高了。从此之后,有好几年的时间,辽国人对宋朝非常礼貌。
宋朝和辽国之间的关系非常奇妙,它们要么你死我活,要么恩恩爱爱,而且历史证明了还几乎前脚后脚的一起倒霉。
像是同命鸳鸯,还是一对欢喜冤家?反正日子是相当的欢快,一点都不寂寞。但是西北边儿就不是这样的硬朗干脆了,从这时开始直到二、三百年之后,是凡与西夏粘了边,就什么事情都非常的微妙。你要处理,就必须得有卓越的头脑,而且该头脑还得正处于灵敏与经验的巅峰状态。
要不然,你就得有巅峰状态的蒙古铁骑的战斗力,才能把那边的问题连根拔起,斩草除根。
这时候就是,看一下摆在宋朝君臣面前的难题。李继迁反了,已经和辽国打成了一片,而辽国无论如何现在都骑在宋朝的脖子上……那个为所欲为。怎么办?连带着对李继迁也听之任之?
想说不,那好,你出兵?没人;谈话?不听;或者也嫁过去一位宋朝的公主,和辽国的女孩儿在后宫竞争一把,曲线救国把李继迁感化喽?
真是开玩笑了,就算真的办成了,那也是在助长李继迁的气焰,更把西夏惯出了毛病……那么就需要那个既卓越又灵敏还处于巅峰状态的脑袋了。看看同样绝望的局势,在有些人的脑子里会闪出怎样的灵光,来个火中取栗,让李继迁和辽国一起吃鳖。
分析一下,李继迁为什么难以制服?他并不很强,此前并非大宋超一流战将的王侁,以几千宋兵的力量就让他丢盔弃甲地跑路;而且这时他也没什么强大的号召力,西夏的原住民们有听他的,也有当他的话一钱不值的。并且他几次大败,连老娘都保不住,跟随他的人的命运就更加凄惨,所以,肯跟他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一句话,这人还没成精,他之所以让人头疼,就因为他是块癣——总是复发,没完没了。至于原因,只因为他是条地头蛇。
如此而已。
那么换个思维,一定要用我们自己的汉人去西夏满沙漠地乱跑抓人吗?所谓以毒攻毒,能不能找个更大的地头蛇呢?要知道,就在这时的大宋,就有一位西夏的大哥级人物——李继捧。
这个人当初只是不能压制整个党项全族,可是针对于李继迁,李继捧的地位和号召力就是超级的。那好,把他的家眷都留在京城,超一流的待遇,再给他本人更高的待遇。在职称上,与他先祖拓跋思恭拉平,“定难军”恢复番号,他成为了坐镇一方的节度使大人,而且像唐给拓跋思恭的待遇一样,他被赐姓为“赵”,改名为赵保忠。
具体任务,就是回西夏,把不听话的小弟搞定。
处方对症,效果马上出现。宋端拱元年5月,也就是李继隆在唐河痛击辽军那年的前几个月,宋朝把前李继捧现赵保忠先生派回到西夏支援边疆工作,在年底12月,赵先生就回旨报告,李继迁投降了。
目的达到,别管真假(事实上边疆上的事哪个朝代都别想较真),辽国的女婿向宋朝投降了,至少是一个重大的外交胜利。
消息传到大宋的朝堂之上,从皇帝到官员,所有人都看着那颗卓越不凡,但是已经白发苍苍的脑袋,边看边摇头叹气。唉,咋回事呢?都是人生下来的,可差距怎么就这么的大呢?
赵普,你这个老家伙,都已经67岁了,就不能老得糊涂点?
但是没办法,赵普用自己生命最后的几年时光,再次证明了他真的是天生异种。西夏的事算什么?早在两年前,雍熙北伐刚刚开始的5月份,宋军正节节胜利,赵普就在邓州上奏了著名的《谏雍熙北伐》奏疏,通常被叫做《班师疏》。在见利不见弊的时候,就警告皇帝发兵的时机不对,马上撤军,并且立即加强边境警戒,小心契丹人的报复。
之后的事,印证了赵普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他几乎百分之百地预测到了宋、辽之间战争的走向。
什么是实力?全天下的人都像回到了过去的岁数,他们重新想起了一个事实——这颗曾经为宋朝开天辟地的脑袋绝对不会出错。就这样,在雍熙四年的时候,焦头烂额的赵光义把赵普再次召进了开封。两人又一次见面了,回首前尘,百感交集。在赵普,这伟大堂皇的宫殿里留着他几乎一生的印记和心血,本以为永别了,可总是前缘未尽,一次又一次地回来。
在赵光义,再次把这个少年时就以族兄相称,后来又曾反目成仇的人召到身边,是多么的万不得己,甚至是屈辱!
总是得让赵普来给他救急……历史记录下了他的矛盾心态,他明明急需赵普救火,却还是等了多半年,在赵普的请求下,才“批准”他进京的。并且在宣布赵普第三度为相的时候,对赵普说——爱卿,你不要因为官位太高而放纵(勿以位高而自纵),不要因为权力太大而骄傲(勿以权势自骄),要赏罚公平,举荐贤能,军国大事就能治理好了……
这还不算,他还为赵普安排了一位副宰相。这是一颗从开始就以火箭般的速度在官场上迅速冒升的政治新星,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这人是皇帝赵光义的宠儿、亲信,注定了是未来的帝国宰相。
天子门生,龙飞榜第一人——吕蒙正。
但是,赵普只用了极短的时间,就让赵光义明白了他哥哥当年为什么要那样宠着赵普。就算知道此人好财、专权,都让他独相近10年。
因为绝对的实力。历朝历代的第一位开国宰相,像赵普、像李斯,都不是被任命出来的,那是物竞天择,抢出来的!
赵普上任,第一件事是先把枢密院压倒。
枢密院,宋朝官场“二府”之一,名义上与宰相的中书省相提并论。但是,人人都知道,枢密院必须后退半步,以保证军队里政委比司令大的铁律。
可是在这之前的雍熙北伐阶段,事情颠倒了。枢密院权势大盛,全国一盘棋,都得给战争让路。于是枢密院与皇帝紧密配合,把中书省扔到了一边,达到的程度让人瞠目结舌——“一日至六召,中书不预闻。”也就是说,在一天之中,国家级政令发布了6条,宰相却一点都不知道!
这真是前所未闻,当然这里面也有当时的宰相,老善人李昉平日里形象太懦弱的原因。就算李昉突发神勇,做出了平生最强悍的一次举动,把赵光义比做了隋炀帝,说雍熙北伐就像杨广当年东征高丽一样,出大兵图小利,利害不相符(“观陛下又欲事炀帝秦、汉之事”),也无济于事。
烂摊子终究形成,就得有人来收拾。历史证明了,在任何时段,任何职场,同样一个职位,不同的人来干,权限和效果就截然不同。赵普上台,以宋朝开国硕果仅存的元老身份,上来就把枢密院的副使赵昌言废掉,别管他是不是皇帝早年的亲信,如果不是怕做得过火,导致枢密院形象崩溃,拿掉正使柴禹锡又有什么大不了?毕竟由你们主导的战争烂得一败涂地,真正论罪,砍了你的头也是罪有应当!
紧接着第二件事,就非常的奇妙了。赵普只是要杀一个人,这个人的官不大,只是崇仪副使;朝里也没什么背景,没有哪位高官贵人和他是好朋友,但是要动他,连赵普都要使尽九牛二虎之力,最后还差点功败垂成。
这个人的名字叫侯莫陈利用。
据《宋史》记载,这位老兄的人生,就是一部童话。充满了不可思议的过程,他的发迹不能用平步青云来形容,而是一飞冲天,直接跳到了火星上去;他的死亡更是一波三折,连皇帝和宰相都为他接连吵架,你漫天要价一定要他死,我着地还钱一定要留他条命,直到最后皇帝都暴怒了一把——把他给我剐了!
但最后还是收回了成命……这人不一般吧?
侯莫陈利用,成都人,小时候肯定有过奇遇,因为他的本事非常特殊——变幻之术。长大后,他到宋朝的中心开封城去讨生活,结果非常成功,全城的人都被他给晃倒了(言黄白事以惑人),但是还有一点,他的业务很广,还卖药。
结果在太平兴国六年至七年间(公元981-982年),他被当时的枢密承旨陈从信推荐给了皇帝。注意,因为什么推荐的,没交代,可是当天他就和赵光义见了面,而且立即就封官,成了与皇帝近距离接触的殿直。
殿直,从九品,非常低,但是侯莫陈利用迅速高升,在短短几年之间,就先后爬到了崇仪副使、右监门卫将军的高度,真正的出入朝堂,与公卿大臣们同列了。并且敢于向皇帝进言发动战争,在雍熙北伐中又被升为并州驻泊都监、单州刺史。事发前,他是郑州的团练使。
团练使,正五品,这时宋朝也有一个人正当着这个官,对比一下大家或许就有概念了——杨业的儿子杨延昭。以边关百战之功,也不过才只是个团练使而已!
这样的高升,到底是因为什么,以后再说。但是一个问题就先跳了出来。有关我们民族一直都强调的道德礼仪的功能是否必要,即为什么天下要由有德者才能居之?
答案——因为无德者一但得志,就会变得极其的混帐!
侯莫陈利用这个没教养的市井骗子无恶不作,光是杀人罪就犯了10多起,而且在朝廷里拉帮结派,赵光义的那些官儿们,别说抗争,连句多余的话都不敢说。就这样,迎来了赵普的第三次上台。
赵普收集好证据,交给了赵光义。皇帝很犹豫——真有罪啊……但人还是不要杀。
赵普坚持,像当初面对赵匡胤时那样的坚持。但赵光义更坚持,两人对掐了很久,赵普输了。侯莫陈利用被除名流放,并且抄家。但是马上又下旨不抄了。
这个把戏太业余,谁都知道这人很快就会又回到开封城里,一切照旧。很好,赵普再接再厉,这次有了针对性,一些让赵光义绝对没法忍受的猛料出笼——侯莫陈利用在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