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蒸汽大宋-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一夜,果然红薯没有丢。办法奏效了,小得意一把,嘻嘻

隔了一天又丢了,还是不灵啊,看来免费红薯诱惑太大了,还得另想办法。

李正石就领人挖了个陷阱,用红薯做诱饵,第二天早上,捉到一只半大野猪。

这只半大公野猪不够大,杀了吃似乎也没什么意思,还是留着吧,做个笼子装起来,弄个架子挂起来,还在这个野猪身上弄出几个伤口,在红薯地周围撒他一圈野猪血。

嗅到血腥气味,野猪会害怕的吧,还有,猛兽嗅到血性气味也会来红薯地附近转悠,有天敌在,野猪应该远远躲开了吧。

和后世野兽栖息地被破坏的时代不同,大宋时代岭南自然环境保护得很好,野猪的食物还是很多的,没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和人类抢食了。

一来二去的,十几天过去,红薯收获了。

没有红薯收割机,只能用人来刨,一亩多,两亩地不到,收获了上万斤。劳动成果啊,不容易。

吃个新鲜,余下的,挖个红薯窖,拣不烂不坏的储存起来,留着吃烤红薯还是晒了吃地瓜干酿酒制糖都能用。

收获大豆,等大豆成熟,用联合收割机,一天就能搞定了。

第二十一章筹建水库

和红薯比起来,大豆种的很不成功,种下去的大豆进入生长期不久,蓝美瑜就发现,大豆的根瘤菌的繁殖状态不对劲,查找原因,根瘤菌不耐酸性土壤,黑龙寨附近的含铝酸性红壤酸性PH值明显超过了大豆根瘤菌的耐受力,靠种大豆养地肥地的希望怕是要落空了。

岭南的气候也和蓝美瑜设想的不一样,大豆生长后期水分不宜过大,偏偏这一次在大豆鼓粒期连绵多雨。看来预期的产量也是达不到了。看着地里大豆那空瘪的豆荚,蓝美瑜真是连哭死的心都有。看来,明年要种大豆还得赶早啊

好在进入伏天连续来了几个晴天,蓝美瑜就下定决心,趁着天气干,把大豆都收获了。

联合收割机下地,一天就收完了,把大豆秸秆摊晒干了,烧成草木灰,播洒到地里,碱性的草木灰整好中和酸性红壤,虽然没能养地肥地也算是完成了土壤改性。

收获了的大豆找李正石弄出穿越时带来的一家粮油加工厂的榨油机榨成豆油,榨油产生的豆粕洒到地里还是可以肥地,豆油用来代替柴油柴油机勉强也能用,植物油裂解了也可以当生物柴油用。

算下来,这一季的庄稼种得倒是不亏本。

收获了大豆,再种玉米是不行了,土地的肥里还是不够,只能种豌豆了,豌豆种子是外事组的司天道去三十里外的县城弄回来的。

豌豆也是豆科作物对土地也有固氮增肥的功效,就是豌豆的用途不多,在大宋时空的经济价值不高,不过蓝美瑜不在意什么经济价值,蓝美瑜认为农民的工作主要不是赚钱,而是经营土地。有了肥沃高产的土地还怕没有收获?

收了豌豆雨季就要过去了,本着经营土地的原则蓝美瑜就又种了苜蓿,苜蓿俗称“三叶草”是一种牧草,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是牲畜的优质饲料,人也可以苜蓿嫩叶做蔬菜食用,营养价值很高,维生素含量丰富。一样可以固氮增肥土地,本身还可以做绿肥。

修建水库的事也纳入了穿越者们的日程。

对于修水库的事情,李正石和萝卜发生了争论。萝卜对李正石提议的修建一条700米长的大坝蓄水发电的设想不以为然。

他认为,这样的工程太过浩大,没有十万劳动力,根本就不可能完工,还是在宁江支流修建梯级电站,更符合穿越者目前的施工能力。

李正石的看法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整个宁江流域面积上万平方公里,如果修建梯级电站需要涉及的土地面积也会有上千平方公里,铺的摊子太大。

穿越者的人数只有六十人,男生才二十五个,管理和防御上千平方公里毫无疑问是有困难的。以目前穿越者的人数和力量很微小,还不宜分散最好是集中力量于一点。

还好水库附近区域都是荒山野岭,没有后世搬迁的麻烦,山高皇帝远的,官府也顾不到了,

按照现代时空的资料,1956-1957年兴宁县政府修建合水水库的时候动员了几万劳动力。李正石的看法是:第一所谓县政府“动员了几万劳动力”的说法是靠不住的,那个大跃进的年代,某党的作风是一贯虚报,夸大不实。

所谓几万劳动力中估计真正能出力干活的壮劳动力恐怕只有一二万罢了,对大宋人的身体素质,李正石的估计是,论干活,像孙家兄弟这样的好劳动力顶现代的南方农民,一个能顶三四个。

如果在大宋有五六千人,按照现代的方式组织施工,一样可以达到1956年一二万人的施工效果。

再说,穿越者中学工程的专业人员不少,虽然工作经验都不多,不过比起1956年那些土专家土技术员还是强的太多了。

当初采购物资的时候,李正石考虑到日后建设的需要,工程机械买得很多,如果都开动起来,一台工程机械能顶几百人力。

有些地方还可以动用炸药爆破施工。经过扩大山洞的工作锻炼,现在就连孙家兄弟都能打眼放炮了。

而且穿越者材料充足,不会有停工待料的别扭事情发生。

事情确定,罗博干起活来,很有专业水准,工作效率倒是奇高。前期的测绘设计工作都是罗博带领的由学过工程的同学们临时组建的工程小组一手包办。罗博忘我投入得都没有时间去陪他那个武藤兰mm,弄得武藤兰险些和他分手

最后的设计还是修建一条700米长十九米高的大坝蓄水发电,发电站建在右岸,泄洪闸建在左岸。溢洪道建在左岸山峰的后面,水库水位超过防洪标准时溢洪道直接溢洪至宁江下游支流黄陂河。

黄陂河宁江和左岸山峰围起来的土地,是一块三角形地带,起名叫三角洲,大约有五万亩。准备全部开垦成稻田,蓝美瑜知道了这个消息乐坏了。五万亩,那得是个多大的地主啊。蓝美瑜从小到大的梦想就是当个地主婆。五万亩旱涝保收的水田啊,能种双季稻,养活十万二十万人都宽绰的啊。这下子发达了

为了保护三角洲不受洪水威胁,三角洲靠黄陂河宁江两岸还需加修两道辅堤加上宁江右岸河堤以及后山黄陂河宁江间的隔堤,一共四道辅堤,比1957年的合水水库的十四道辅堤节约了不少工程量,也缩小了不少库容,防洪能力差了不少,最后估算水库简称后的库容是五千万立方米左右,还是能满足发电灌溉的需求的。

好在,大宋时代宁江流域上游植被状态良好,虽然没有足够的水文记录,李正石认为,这样的设计还是能保证水库的安全运行的。

凡事,不能总往坏了想,如果求稳怕乱,不大干快上,等蒙古人打过来,啥也没有了。

修水库的人员需要支付工钱供应伙食,穿越者带来的粮食都是现代社会机械加工的精制大米,这种大米经过多道工序碾白抛光,没有碎米,颗粒饱满晶莹,比大宋最好的人力加工三四道的雪花精米在外观味道上还要强一倍不止,不过品种不同口感不同。

雪花精米在大宋平时只有富豪大户高级官员才吃得起,普通百姓都是吃是加工两三道的二糙米三糙米,农民平时就是吃简单脱壳加工的头糙米。

孙家兄弟刚到黑龙寨看到穿越者拿着大宋人过年过节才吃的雪花精米做平日的主食都是咋舌不已,这哪像是逃难来的,分明过得是皇帝过的日子吗。

李正石就和司天道商量,把穿越者带来的精制大米拿一批出来换成头糙米准备水库建设开工时供应大宋民工食用。

司天道和张玉玺孙勇一起坐船去了兴宁县城,带了一袋子精制大米做样品,和一家叫大鸿米店的米店的粮行讲好一石精制大米换两石头糙米,打算换上十万斤头糙米回来。就直接在县城收购了五条内河平底船,连船工一起雇用了,回黑龙寨来。

考虑到水库开开工建设工期有些紧张,宁江两岸打算在宁江两岸同时施工,运送物资和设备过河这就要想办法沟通宁江两岸,修桥明显是不可能了,只能搞个渡船了,

罗博搞的渡船是把两艘内河平底船平行连接上面铺好木板,这样就连履带式挖掘机这样的重型机械也能承载得动。

其余三条船,两条船留着在下游往返县城做交通用,三十里路,有船坐总比走路强得多。

再留一条船在上游管理水库水面用

在宁江两岸相对处各修一座塔架,用一根粗钢缆把两端分别固定在塔架上,,经空中跨过河面,再从渡船上牵出根细钢缆用滑轮连接到粗钢缆上,用船舵控制利用水流的推力推动渡船在宁江两岸来回运送人员物资,上游留一条船,还得管理水库水面。

民工就从附近村寨雇佣。五六千人,旱季农闲的时候,孙家寨就出得起。农村农闲的时候农民出来打工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

罗博就让孙家兄弟到附近村寨找人,先要五六百。

这工作不但管饭还能拿工钱,谁不乐意啊?在孙家寨孙家兄弟一时成了热门人物,家里门槛子都快被踩破了,礼物也收到不少,好在孙家兄弟人还实诚,把收到的礼物上交不少,这一段时间穿越者几乎是天天吃鸡蛋鸡肉

为了修建道路,全体穿越者都动员起来,能操作机械的都去和许佛学习开工程机械,连爱动手的女生都操练上阵了。

六十人,就几个后勤组的女生没有用上,干活不够人还得招些客家女来帮忙做饭。

学习开工程机械拿修路练手是个好主意,李正石打算在将来把穿越带来的东方红履带式拖拉机加装钢板改装成装甲车和坦克对付蒙古人的战马,现在算是预先练习了。

要说这东方红履带式拖拉机可是好东西啊,结实耐用,各种地形都能用,装了推土铲就能当推土机用,卸下推土铲当普通的拖拉机也行。

要害部位用钢板加固,就是土坦克,听说特殊时期造反的时候红卫兵就用过这招。

穿越者们的学习热情很高,许佛教了这个教那个,没少吃女生的豆腐,让男生们很不满意。许佛也郁闷啊,怎么着我就像多吃多占了呢,咱们都是为了穿越大业啊

首先修的就是营地到渡口去的路,二十台工程机械五六百民工半个多月就完工了,最后修好的路长约一公里,比地面高两米半,路面宽四米实际上是一条土堤,这条土堤和右岸河堤一起,围出了一块一万亩大小的区域来,李正石打算以后在这块地上建设工业区。

李正石估计着,自己那满满一山洞上万吨的物资,等这个水库修好得用进去一小半,眼泪啊。

物资组从穿越者的物资堆里翻出十三口大铁锅,也不知道是从哪个厂子的食堂里拆下来的,那叫一个大啊,就等着水库工程开工,给工人做饭了

第二十二章水库修建

修好营地到渡口的道路还要继续修渡口到右岸电站的道路,萝卜又让孙家兄弟再去招了几百人,现在民工

人数超过了一千,穿越者操作施工机械的技术也提高了许多,施工进度飞快,十天就修好了从渡口到右岸

电站的两公里长的道路。

听说孙家寨这边修水利,周边各村寨的乡民也都主动找来帮工,民工人数每天都在增加。到工程最高潮的时候民工人数多达七八千人!

好在都是本乡本土的,萝卜就让孙家兄弟把乡民们按照宗族家族,一宗一队一支一队的分队组织起来,跟了施工机械后面去干活。

工钱让孙家兄弟按出工天数记账,穿越者定期核对,防止虚报吃空额这样的事情发生,虽然孙家兄弟的表

现一直中规中矩,该有的规矩还是得有,现代社会过来的穿越者知道,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自律上,

人性这个东西,还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靠得住的。

粮食的消耗很快,司天道张玉玺又去了几次县城,拿精米去换糙米。

萝卜还担心乡民的大规模聚集,会引起官府的注意,让司天道和张玉玺留心官府的官府的动向,司天道和

张玉玺观察县城的结果让穿越者们哭笑不得:

这个小小县城的官府,只有一个破败的衙门,几个管税收的税吏,七八个弓手(警员)。知县在外地没来

上任,做了寄禄官,只委托了两个押司代为属理政务,这兴宁县几乎就是处于无政府状态吗,这也需要担

心啊

再说黑龙寨处在离县城三十里荒山野岭的山沟里,乡下农闲兴修水利在大宋也不是什么稀罕事,谁会多事

管这个呢?

为了备料,萝卜在下游河道开了个砂石厂开采河沙和卵石,左岸山峰开了个采石场开采花岗岩。兴宁盆地

附近山峰多数是红砂岩石灰岩,偶尔有花岗岩。

左岸山峰采石时间久了把山体挖得凹进去一大块,成了个半开放的山洞,到后来,电站就修在山洞里。

宁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