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零年代致富记-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似梦似幻的不真实感中,冯笑笑眼睁睁的看着父亲被人盖上了白布。

*

在冯建业的追悼会上,冯笑笑见到了她熟悉又陌生的家人们。爷爷奶奶、大伯、小叔和小姑从宁城外一百多公里的冯家村赶来——那里是父亲的家乡,他们一见到她,就抱着哭作了一团,唯有她挤不出一滴眼泪。

外公和大舅请了假,在追悼会上忙前忙后。

所有人都比冯笑笑印象中年轻了三十多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过是四十多岁的年纪,一头漆黑的头发里偶尔藏着几根银丝,脸上的皮肤有弹性有光泽,腿脚利索。

大舅和大伯是二十五六岁,他们的中年啤酒肚和秃顶消失了,身体精瘦,剃着简单干净的平头。

小叔和小姑不过十来岁模样,村子里来的少年,显得十分怕生,衣服上还有缝缝补补的痕迹。

冯笑笑以烈士遗孀的身份接待了一拨又一拨的宾客,有公安局的领导、外公任职的纺织厂的领导、《宁城晚报》的记者、甚至还有慕名前来悼念的热心市民。

记者对她进行了简短的采访,冯笑笑有一搭没一搭的回了,她隐约记得自己说了“为丈夫骄傲、“心情很沉重”的句子。讽刺的是,外公家的写字桌下一直夹着一块豆腐块大小的新闻报纸,是《宁城晚报》对母亲的采访内容,冯笑笑从小到大不知道看过多少次了,清楚的记得里面母亲的回答——她几乎想也没想,就照搬过来了。

追悼会十分庄严肃穆,在父亲的大幅遗像面前,许多她从未谋面的人发表了令人动容的悼词,对父亲满怀溢美之词。说到动情之处,甚至留下了热泪。

冯笑笑却只是冷静的听着,犹如死者是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

对于父亲,她素未谋面,更谈不上多深的感情。小时候,她经常被学校要求以“烈士后代”的身份发表国旗下的讲话。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矫揉造作的背出一长串早就准备好的对父亲的崇敬之词和“我也要为祖国做贡献”的豪言壮语,可她清楚的知道,那不过是她满足围观群众的拙劣演技,而每次演讲结束,她却只会感到更加的失落与空虚——因为又一次发现自己对父亲的无知。

今天的追悼会,她头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了,父亲的确像母亲说的那样——是个英雄。所有的家人、同事、领导、甚至她素未谋面的陌生人都在流泪,唯有她哭不出来。

她站在父亲的遗像前,觉得所有人都似乎在看着自己,殷切的期盼着她也留下眼泪。可她心里酸酸的,眼泪却无论如何也流不出来。她仿佛觉得自己让所有人失望一般,有些心虚的低着头,接受着众人的哀悼。

这时,只见外婆手里牵着个少年姗姗来迟,冯笑笑的心不禁一颤。

那少年正是她的小舅舅裴西临,他比冯笑笑印象中矮了一个头,穿着白衬衫和黑裤子校服、一双解放牌运动鞋,单肩书包挎在肩上,上面绣着领袖头像和“为人民服务”几个字。他的头发乱七八糟如鸡窝一般,皮肤白皙、眉眼清秀,额头上还长着几个青春痘——他此时只有十五岁。小舅舅和母亲长得很像,两姐弟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上一世,她二十多岁小舅舅就去世了——可此刻却死而复生、健康而红润的站在她面前。冯笑笑又一次觉得自己的双脚有些发软。

裴西临一见到她就哇的哭了,“姐,姐夫真的没了?”

冯笑笑心想,连最熟悉她的小舅舅都以为她是裴月珍,自己这么躲在母亲的皮囊里,怕是没有人能看得出破绽了。

见到死而复生的小舅舅她又惊又喜,虽然他还在哭鼻子,也一点也不帅,可他却如此活生生的站在她面前。她抱住裴西临,他只和自己差不多高。

“别哭,你姐夫是为人民牺牲的。”

裴西临显然没想到二姐这么冷静,眼泪唰的又缩了回去,努力装出一脸坚毅的表情。“姐,别怕,姐夫没了还有我,以后我保护你。”

冯笑笑会心的笑了,她从小没有父亲,小舅舅就是她的“爸爸”,母亲裴月珍忙店里生意的时候,是小舅舅接送她上学,请她吃零食,教她打画片儿和游戏机,有男同学欺负她的时候,是小舅舅挽起袖子,把男同学揍得躺在地上起不来。

“别怕,有你舅在!”那是那时小舅舅经常对自己说的口头禅,只是她已经十几年没有听过。

冯笑笑突然有了想哭的冲动,在父亲冯建业的追悼会上,两行眼泪突然夺眶而出。

小舅舅,我好想你。

作者有话要说:  烈士的后代会是什么心情,想到奇葩说有一期,拯救人类的伟大烈士的后代

☆、第3章 过年

(1984年2月)

追悼会两周后就是除夕,街坊四邻都贴上了红彤彤的春联和福字,唯有裴家门口贴着一对挽联,显得冷冷清清。

裴家人还住在纺织厂的筒子楼里,两室一厅共三十几个平方,厕所是十几户公用。房间四周刷着大白墙,地面是简简单单的水泥地。客厅摆着一张八仙桌、四把条凳,两个房间各住着外公外婆和大舅裴东升一家人,小舅裴西临晚上在客厅睡,一家人住得十分拥挤。

除夕夜的八仙桌上,一家人围坐着。年夜饭显得有些寒酸——两盘猪肉饺子,一碗排骨炖豌豆,好几盘绿油油的蔬菜,一大盆白面馒头——冯笑笑心想,在这个年代,这恐怕已经是一顿奢侈的晚饭了。

可一家人都不动筷子,显得心事重重。

大舅裴东升率先打破沉默:

“二妹,建业走了,你打算以后怎么办?”

裴东升今年二十五岁,在纺织厂已经工作了七八年,是个老员工了。

在七八十年代,纺织厂曾是宁城数一数二的好单位,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有三四十块,宁城所有的中学毕业生都拼命挤进去工作。

“还能怎么办?继续开店做生意呗。”刚回到1984年没多久,她还没有计划过未来。

“你肚子里的孩子还要不要,不要了跟哥说,我在医院有熟人,管他是不是烈士后代……”

大舅妈任慧瞪了裴东升一眼,显然他不该在年夜饭提起这个“犯忌讳”的话题。

任慧是裴东升的老婆,是个外地媳妇儿,自从嫁到裴家就一直没有工作,半年前生了孩子在家喂奶,此时正抱着一个半岁多的男婴坐在他身边。

冯笑笑只是隐约记得这个慈眉善目的女人,她在表哥三四岁时候就和大舅离了婚,从此再也没和裴家人联系过,算起来已然二十多年没见过。

“为什么不要!”冯笑笑被大舅的言论吓到了。

“你才刚二十岁,人生刚刚开始,有个拖油瓶你还怎么改嫁。现在月份还不大,等月份大了就来不及了。”

外婆也在一旁帮腔道:“月珍,你这么年轻漂亮,还有大把的路可以走。可不能就这么想不开一辈子守寡啊。”言下之意,趁着年轻改嫁,孩子能不要最好别要,免得耽误了你的前程。

冯笑笑这才意识到,她这个烈士遗腹子并不是理所应当的来到这个世界上,曾有过这么多人阻挠过自己的出生。

从冯笑笑变成裴月珍的那一刻起,她就深信自己肚子里的孩子也许就装着母亲裴月珍的灵魂,而自己早晚有一天会和母亲换回来,做回她的冯笑笑——因此她没有选择,必须生下肚子里的孩子。

可无论是三十二年前的母亲,还是她的外婆和大舅,却也许有过另一种想法: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嫁人不到两年就守了寡,她何必为了一个已经死去的人葬送自己的一生?一边是单亲妈妈的艰难人生,一边是充满选择的光明未来,每一个利己主义者的选择都似乎显而易见。

那母亲呢?她究竟是怎么想的?她真的毫不犹豫的生下了自己吗?

“你们俩个真奇怪,二姐肚子里的孩子不是你们的外孙、外甥吗?怎么能不要呢?”年轻的裴西临双手托着腮帮子说。

“大人说话,哪有你个小孩插嘴的份儿!”裴东升厉色说,他比这个弟弟大十岁,从来对他都是这般凶巴巴的态度。

冯笑笑心想,好在她最爱的小舅舅还是希望母亲生下自己的,但一想到自己的亲外婆和亲大舅曾经力劝母亲不要自己,她还是感到愤愤不平。

“大哥,你自己的儿子养的好好的,怎敢让我别要自己的孩子。小西说的对,她不是你亲外甥女吗,你这么劝我,狠不狠心啊!”她从小就有点儿不喜欢裴东升,大舅年轻时仗着自己有点小钱,沾花惹草闹得离了婚,对表哥裴聪的生活也爱搭不理的。后来纺织厂破产他下了岗,赖在外公外婆家啃老了一辈子……总之大舅这辈子过得不像话,没个男人的样子。

裴东升被她骂的有些懵,缩了缩脖子,有些心虚的说:“我还不是为了你好,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他本就是有私心,多少怕妹妹生下这个孩子拖累自己。裴东升自小认为二妹性格温柔、优柔寡断,可最近她的表现却让他十分惊讶——冷静、果断、满肚子的主意,简直像换了一个人。

裴西临却笑了:“二姐,你咋知道一定是个女孩儿?”

“……我猜的。”冯笑笑这才发现自己说漏了嘴。

外公赶紧跳出来调和:“大过年的别吵架,把福气都吵没了。你妹妹要不要孩子是她的决定,你们娘俩别管太多了。而且毕竟孩子他爸是个烈士,你们说不要就不要了,政府怎么看我们?她公婆怎么看我们?外人怎么看我们?”

外公虽然是当兵的出身,却是出了名的温和性子,和母亲裴月珍一模一样。两个舅舅和冯笑笑的脾气倒是像外婆,性子烈些。

“给谁看啊!那都是做给外人看的,闺女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这年头,女人带个孩子太难嫁了。”外婆说。

“妈,哥,你们别劝我了,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可我已经决定了,一定会把孩子生下来。”

看到裴月珍字字铿锵,再说下去不免翻脸,一家人都有些惊讶,便都不再多说了。

*

“月珍,你看看谁来了?”

正月初三,裴东升从附近的菜市场买菜回来,身后跟了一个年轻男人。

这人长得白净斯文,一米七五左右的身高,带着一副金丝眼镜,穿着灰色男士夹克和西裤,比这个时代的普通男人穿得要讲究的多。

外婆从厨房探了个头出来,一见到年轻男人就立刻迎了出来,用身上的围裙抹干净了双手。

“呦,这不是崔正奇嘛,好久不见啦!”

崔正奇,这名字冯笑笑听着有些耳熟。

“阿姨好。”崔正奇低头向外婆问好,然后转向冯笑笑。“月珍,好久不见。”

崔正奇用一种殷切暧昧的眼神看着冯笑笑,她立刻意识到,他可能不仅仅只是一个熟人这么简单。

“正奇来啦,大学放假啦?”外公也从卧室里立刻迎了出来,手上的报纸还来不及放下。

“叔叔好,放寒假了,我回来好几天了。”

“好好好,回来了就该来家里坐坐,你阿姨好久没见你了,经常念叨你。”

冯笑笑心想,这个叫崔正奇的,居然和外公外婆这么熟,自己以前怎么从来没见过。母亲长年守寡,身边偶尔也会有几个追求者,但这个崔正奇似乎并不在其中。

“月珍,你怎么傻站着,还不给正奇搬个凳子,拿点糖和瓜子。”外婆嗔怪的对冯笑笑说。

冯笑笑一言不发的搬来凳子,感觉崔正奇的一双眼睛一直跟着她。

“不麻烦了,我就是来看看你们,顺便给二老带点我从江州带回来的年货。”

外婆乐呵呵的接过崔正奇手中的年货,打开一层包装纸,里面是一盒芝麻糖和一盒核桃酥。

“哎呦,真是好东西,这在宁城可不容易买到。多亏你想着我们。你爸爸妈妈可还好?”

“挺好挺好。”

“崔厂长平时对我们老裴和东升都特别照顾,你和月珍又是老同学了,我们两家还要多走动才行。”

“那是、那是。”

“哎,本来以为可以成亲家的,你以前和月珍上高中的时候关系就不错,你不是还挺喜欢我们月珍来着,真是可惜啊~”外婆一脸可惜的说。

崔正奇有些害羞的挠挠头,眼睛依旧盯着冯笑笑,看得她浑身不自在。

“月珍,你还好吧?”崔正奇说。

“好什么好,我丈夫刚去世,怎么会好。”冯笑笑低着头,语气寡淡。

“嗯,我听说了,真是不幸……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我说,我能帮的都会尽力的。”

“谢谢了,多劳你费心。”

几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家常,外婆和外公交换了一个眼神,说:“正奇,干脆今天晚上就在我们家里吃晚饭吧,阿姨家里没什么好吃的,比不上你们干部家伙食好,你可别嫌弃?”

崔正奇立刻摇头道:“阿姨,别客气了,我就是专门来看看你们二老……和月珍的,晚上还要回去呢。”

“对对对,今天该正月初三,过着年呢,那阿姨不留你吃饭了。月珍,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