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将眼下的工作保住,平平稳稳地退休一事显得更具紧迫性。
这个年龄层的人在公司里要面对的问题可谓形形色色,其中普遍认为最难处理的就是人际关系。因为这个年龄层的人通常位居公司的中间管理阶层,上面有上司要讨好,下面有下
属要拉拢,自己却成了“夹层”,想想看就够难做的了。做这个位置的人比起做实际工作来,处理好上下关系显得更为重要。只要你能让上司满意,使下属驯服,别人对你的工作的评价自然就好。所以说处理好上下关系才是这个年龄层职场生存技巧的关键所在。
当然,中间管理层这个位子自古以来就不好做,但是跟二三十年前相比,如今这个位子尤其难做了。
因为如今以四十多岁为分界线,年龄在这之上和以下的两个群体的个性迥然不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们之间整整差了一百八十度,几乎没有一点共通之处。
但是时间退回到二三十年前,也就是如今四十多岁的这批人刚从学校毕业进入公司的时候,他们与当时四十多岁的上司之间却有着很多的共同点。当然了,不管在哪个年代,年轻人和中年人之间的代沟永远存在,所以两方的口诛笔伐从来没有停止过。一方说“现在的年轻人简直是不像话”,而另一方则说“这帮老家伙脑筋死板,真够烦人的”。但归根到本质的话,他们其实都还是一类人,性质完全相同。
在我看来,所有的日本人可以以是在一九六五年之前还是之后出生划分为两种类型,它们具有截然相反的个性。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来讲,现在年龄不足三十七八岁的人跟年龄在三十七八岁以上的人根本就不属于一类人。
而且,二者的差异在各个层面都有体现。所以,很多四十多岁的人跟二十几岁的年轻职员打过交道之后都会有“就好像在跟外星人说话一样”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如今的中间管理阶层的日子比以前可要难过得多了。
第三部分:职场生存技巧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上不来
不过,两个年龄层之间存在的这种显著差异对我们这些中年人来说也不尽是坏事。在本书的第一章中我曾提到过,如今四十多岁的人还属于年轻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日本人口年龄构成情况的变化自然是其中一个因素,但并不是全部因素。
但是无论中年人占总人口的比率怎么变,只要底下的年轻人的工作能力上来了,年龄比他们大的四十多岁的人就无论如何也不能称作“年轻人”了。如果二三十岁的人精明能干, 锐不可当,能对四十多岁的人构成威胁,那么“新生力量”的王冠自然应该戴在他们的头上,再怎么也轮不到四十多岁的人。四十多岁的人只能“上行”为“中坚力量”。
但如今的现实情况却是无论什么领域,年轻人根本就顶不起来。正因为二三十岁的这批人工作能力不行,所以四十多岁的人就一直被当做“年轻人”看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成熟,而是因为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消极,他们精神上萎靡不振,缺乏竞争意识和个性,根本没有那种显示自己,超越别人,独占鳌头的愿望,关于这一点我在后面还要进行详细的阐述。相比之下,四十多岁的人当中倒有很多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所以他们才会成为这代年轻人无法超越的屏障,牢牢保住他们作为“新生力量”的地位。
比方说在音乐这个领域,虽然很多歌星都很年轻,但你要知道如今在这个领域中真正有实权,拥有主宰地位的并不是他们,而是那些幕后的制作人。而他们大多是四十多岁。像小室哲哉、长户大幸、村库等人都是跺跺脚,整个音乐界都要晃三晃的顶级人物。应该说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制作人独领风骚。
以前大家关注的都只是歌星本人,制作人都是用来陪衬的。大家通常只知道歌星的名字,却并不知道他(她)的制作人是谁,而且也不想知道。
但是现在的情形却完全不同了。比如“早安少女”这个组合,很多人根本叫不出它的成员的名字,但却知道它的制作人是村库。再比如,所有小室哲哉负责制作的歌星都被统称为“小室家族”,可见如今的时代,真正总揽全局的是那些幕后的制作人。以前,歌星本人处于主宰地位,但现在却沦为制作人所创造的“音乐文化”的一个载体。
而且,年龄都在四十上下的这些金牌制作人之所以可以如此随心所欲,那也是因为如今年轻的歌星自己缺乏主见,不足以威胁到他们,所以他们才可以放心地把歌星当做“符号”来用。只要听听村库的发言你就会觉察到,事实上在她的眼中,“早安少女”的成员就好像机器的零件一样,可以随时更换而无关大局。而再看看那些被当做“符号”使用的歌星们,她们自己好像也并没有觉得制作人如此对待自己有何不妥。因为他们这代年轻人根本没有自我,自然也就不会为了实现自我而去奋力抗争了
第三部分:职场生存技巧精神分裂症型个性和躁狂抑郁症型个性
那么,为什么如今的年轻人的竞争意识如此薄弱,毫无自我呢?在展开具体分析以前,首先要先介绍一下我从心理学角度对人的两大分类。在我看来,从心理特征来看,人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精神分裂症型”和“躁狂抑郁症型”。一九六五年前出生的人的个性特征偏向于“躁狂抑郁症型”,而一九六五年之后出生的人的个性特征则偏向于“精神分裂症型”。
根据这个分类,我们这个年龄层的人恰巧位于两种类型的分界线的位置。了解自己这个年龄层的心理特征,将有助于我们总结出适合于自己的职场生存之道。
下面,我先来具体介绍一下两种个性。
精神分裂症型不用说了,大家或多或少对此有些了解。而“躁狂抑郁症型”一词是个复合词,其部分词源的原意为“抑郁症”,即“躁狂抑郁症型”的人的个性具有某些“抑郁症”的特征(最近,日本精神神经学会调整了部分学名,将“精神分裂症”改称为“综合失调症”,但考虑到读者朋友们对前一种说法更为熟悉,因此在此不做改动)。
虽然我给这两类人采用了这样的名称,但并不是说这两种类型的人都得了精神病。这只是一种心理学方面的分析,而且这两种类型的人在各个层面都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单从个性特征的角度来看,完全健康的人也大致可以分为这两类。
也许有的读者要问了,“难道只有这两种类型吗?”的确,“精神病”的症状可谓多样,患者会有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表现。但如果我们把范围缩小到“内源性精神病”,实际上就只有这两种。而且这一划分方式放之世界而皆准。当人的心灵受到伤害,精神崩溃以后,通常也只会出现“精神分裂症型”和“躁狂抑郁症型”这两种趋势。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心灵扭曲了,扭曲后的心灵从特征上来看,也只能分为这两种类型。
在精神病学这一领域,自从大约二三十年前把癫痫从精神病的领域中区分出去,归入神经病一类以后,这种两分法就成为主流意见。全世界的人类除了在文化和人种方面有差异以外,其本质都是相通的,因此可以说这种两分法适用于全人类。要是这样看的话,“分裂”和“躁狂抑郁”应该是人的心灵的两个基本发展方向。正常人的心灵是居中的,但当受到伤害时就会朝着某个方向发生偏离,所以精神病才只表现为这两种类型。
第三部分:职场生存技巧两种妄想类型形成鲜明的对照
那么这两种类型的精神病是怎样影响着人的个性发展的呢?首先我们要从这两种类型的患者的妄想内容的差异入手展开分析。不管你得的是何种类型的精神病,都要饱受“妄想”的折磨,而不同类型精神病的患者,他们妄想的类型是截然不同的。
精神分裂症型患者的妄想虽然具体内容多种多样,但其基本模式都差不多。大多都是“有人要杀我”或者“我接收到了某种电波,是它命令我去杀人”等等,即在这些妄想当中, “自己”总是充当着被动的角色。也就是说,在“妄想”的虚幻世界里,主角不是“自己”,而是“他人”。在这一点上,它跟躁狂抑郁症型的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而在躁狂抑郁症型的人的妄想当中,通常“自己”才是主角。妄想的内容虽然存在差异,但它的基本症状都是“躁狂”和“忧郁”状态彼此往复,周而复始。
抑郁症患者比较有代表性的妄想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即“犯罪妄想”、“疑病症”和“贫困妄想”。所谓“犯罪妄想”即自己实际上也没干什么坏事,但却始终摆脱不了罪恶感,“疑病症”的人则是明明没有病,各项检查都显示正常,却总觉得自己得了癌症或是艾滋病之类的绝症,“贫困幻想”的人的症状表现在虽然生活富足,却总想着自己有一天会破产,走投无路。
以上即抑郁症患者的三大幻想类型。显而易见,它们的主语都是“自己”。他们幻想自己做了坏事也好,得病了也好,贫穷了也好,都没有转嫁责任,而是认为责任在自己。躁狂症患者在表层特征上则跟他们恰恰相反。他们无比自信,觉得“我就是正义之神”,“我的身体一级棒,成天不睡觉都没关系”,“我肯定会成功,成为亿万富翁”。但追究到深层,他们与抑郁症患者一样,都十分关注“自我”。
如此一做比较,两种妄想类型的差异便不言而喻了。分裂症患者的症因在于过度关注外部环境,而躁狂抑郁症型患者的症因则在于过度关注自己。
这就是两大精神病的基本特征。如果人的个性也大致可以分为“精神分裂症型”和“躁狂抑郁症型”的话,那么它们的根本区别也在于此。虽然正常人不会产生患者那样的幻想,但从本质上来说,“精神分裂症型”的人在内心深处永远把“他人”摆在第一位,而“躁狂抑郁症型”的人则永远是自己要当主角。
第三部分:职场生存技巧精神分裂症型人没有“自我”
据我观察,以前日本人是“自我意识强”的人居多,而如今则是“他人至上”的人居多。也就是说,以前躁狂抑郁症型是主流,而如今则换成了精神分裂症型是主流。
我之所以这么讲是有根据的。比如你看音乐界,自九十年代以来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这三十几年间,唱片销量能达到一百万张的流行歌曲一年顶多也就那么一两首,但是九十年代以后却数量猛增,仅一九九四年一年销量过百万的流行歌曲就有二 十五首,其数量差不多与前十年的总数持平了。
而且,不仅唱片的销量比过去增加了,明星的类型也不同了,在这个时代再也看不到以前那种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大明星了。以前的流行歌曲,像“黑猫探戈”、“快游,鲷鱼形豆沙馅点心”这些热销一时的歌曲,随便拿出一首来无论男女老少谁都能哼上两句,其渗透范围极广。但如今的热销歌曲,即便销量再好,通常也只有年轻人才会唱。也就是说,同样是销售一百万张,其对象却不同了。以前的一百万张是卖给各个年龄层的,而如今的一百万张却只卖给了年轻人。二者相比,哪个对年轻人的渗透力大一望便知。现在的年轻人每天所听的几乎都是一样的歌曲。
这是因为在他们的心中,“他人”即“自己周围的人”占了主宰地位。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所以才热衷于赶时髦,别人穿什么自己也穿什么,别人干什么自己也干什么。他们已经丧失了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和标准,所以只能把周围人的价值观和标准拿过来用,人云亦云,毫无主见。
只要周围人说“对”的他们也认为对,大家说“酷”的他们就认为酷,其实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判断能力。他们总是观察着周围的动向,不断修正自己来迎合他人。因此他们喜欢的东西通常不能持久,也不能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举个例子来说,日本举办足球世界杯的时候一下子也不知道从哪儿冒出那么多的“铁杆球迷”来,整天为这个队那个队摇旗呐喊助威。可等到世界杯结束以后,棒球明星松井先生的转会问题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时,他们又摇身一变成了棒球通,对此指指点点,说人家的选择多么不明智,俨然一副棒球专家的姿态。前后变化如此明显,一点常性都没有,但是他们本人却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因为在“跟周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