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子非常注重自己思想的传承,毕生都没有停止过教育活动。他带着弟子到列国去周游,本身就开阔了这些学生的眼界,学生的意志也受到了磨炼,这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孔子的弟子中,有些人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其情感之深,胜于父子兄弟。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在孔子的弟子中,有不少人都干出了一番成就,对于当时政治,尤其是对于孔子思想的传播,对于儒家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对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6年。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
孔子虽然怀才不遇,但他对现实政治具有极高的热情和参与精神。他毕生都没有完全放弃对现实政治的关怀和投入,甚至包括生命的最后时刻。不过,孔子的这种投入与参与,并不是以一己的私利为目的,而是通过参与政治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从而达到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孔子创立的早期儒学
孔子的思想学说有集前人之大成的性质。相对于后世那些伟大的思想家来说,孔子的思想贡献是通过那些具体入微的只言片语的讨论,通过那种“述而不作”的著述态度进行古代文献的整理,然而正因为如此,孔子不仅建立起一个包容万象的思想体系,而且为后世儒者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和思维余地。
具体来讲,孔子思想体系大致由两个层面构成:
第一,是性与天道层面。
孔子认为天不仅是宇宙的主宰,而且是万物之“道”的渊源。此外,将性与天道相打通,不仅说明了人性的来源,而且为人性说取得了形而上的依据,尽管其中有玄学的成分,但却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这可能正是孔子思想所未曾涉及之处。
第二,是仁礼中庸层面。
这一层面是这样结构的:以“仁”为支柱的修己之学与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被以“中庸”为基本原理的“中和论”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修己是治人的前提和条件,治人是修己的目标和归宿;而修己和治人两大部分思想内容的构建又是以“中庸”为基本原理的,“和”是完成整体构建的方法论原则和标准。
孔子的儒学就其实质而言是对老子的消极主义的一种超越,他既批判性地吸收了老子对礼制的一些见解,又从根本上放弃消极主义和失望情绪。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过程至为复杂,其思想资源也绝非周太史、老子这一个源头。他除了向老子问过“礼”外,主要得之于他所处的鲁国之思想文化传统。
鲁国在西周初年本是周公之长子伯禽的封国,也是殷遗民的主要聚居地。当伯禽治国之际,便将大批的典章文物带往鲁国,从而使鲁国从一开始就有较高的文化素质。鉴于周公的勋劳,当其去世之后,周王室允准鲁国破格使用天子之礼乐。到了春秋时代,由于周王室的影响力日趋缩小,西周初年所建立的礼乐制度几乎荡然无存,而鲁国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与原因,遂在周王室衰微之后得以保存较为完整的西周典章制度和文物。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孔子目睹列国交争,愈加感到西周以道德为本位、以天子为核心的典章制度礼乐文物给人以肃穆庄重的感染力,从而对周初制度发出由衷的赞叹。似乎可以说,正是孔子面对现实而生发的思周情怀,才使他有条件据鲁而创立儒家学派。
孔子是一个极端勤奋的人,又具有极高的天赋和深刻的思想见解。在他返回鲁国直至他去世的那些年里,他并没有因为政治上的失意而消沉。相反,他却以“不知老之将至”的勤勉态度潜心于培养弟子和整理古代文献,其结果不仅为儒学的发展奠定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和队伍准备,而且为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准备和提供了一套相当完整的智慧资源。后世中国之所以长时期地尊奉孔子以及他亲手所创的早期儒学,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在思想文化上的重要贡献。
第二节 儒家(3)
儒家学派的创建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它既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有一个酝酿、准备和形成的复杂过程,也与孔子本人精神境界的不断升华密切相关。他在生命的最后岁月曾总结自己的思想进程说: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由此看来,孔子虽然在年轻时代即已确立远大的抱负,但实在说来,他在人生境界的进程中也因挫折而产生过迷惘和困惑,他的圣人境界之确立只是其晚年生命之所悟,而儒家学派的创建也应是其晚年的事。
孔子热心参与政治,但并没有把从政作为自己的唯一追求。当他遇到政治上的挫折时,便在内心建立起一种新的平衡,寻求新的人生支撑点。他宣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将个人努力与客观实际效果分开,所强调的是尽人事,至于成功与否,那就不是个人的事了,而是在天命。很明显,孔子从政的目的在于体现儒者应具备的社会责任。
在后世儒者看来,从政与从学一般应分为两个不同的领域,能仕则仕,不仕则隐,隐则学。将仕与学分为两截,并作为一种连续过程。这种见解实际上有违孔子的精神。从孔子的一贯主张看,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主张学而优则仕,但他既不是把学作为仕的准备阶段,也不认为仕必定意味着学的中断。在他看来,学与仕只是形式的不同,就其本质尤其是与人生意义的关联而言,学与仕并无本质区别,而是人生意义之不同形式的展开。
借助于学术以谈政治,是孔子的一大发明,也为后世儒者乃至整个中国知识分子开启了先河。它既是中国知识分子政治上柔弱的突出表现,也是中国知识分子表达、宣泄自己的政治情绪的一种主要方式。中国知识分子之异于西方知识分子,中国传统学士之所以不愿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上下功夫,恐怕都与这一特点密切相关。即学不是为学而学,而是仕的延续,是仕途无奈之后的一种选择。
相关人文景点:孔府、孔庙、孔林
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丰富的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是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2000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历经2400多年而从未停止祭祀,是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庙宇,也是中国现存最为著名的古建筑群之一。孔林延续使用2400多年,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延用时间最长的氏族墓地;孔子嫡孙保有世袭罔替的爵号,历时2100多年,是中国最古老的贵族世家,其府第孔府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最为典型的官衙与宅第合一的建筑群。
孔庙、孔林、孔府的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集中体现在它所保存的文物上。300多座,1300多间金、元、明、清古建筑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建筑规制和特点;1000多件汉画像石、孔子圣迹图、石仪、龙柱等反映了石刻艺术的变化和发展;5000我多块西汉以来的历代碑刻既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经济、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料;十余万座历代墓葬是研究墓葬制度的重要实物;17000余株古树名木是研究古代物候学、气象学、生态学的活文物。十余万件馆藏文物中,以元明衣冠、孔子画像、衍圣公及夫人肖像,祭祀礼器最为著名。其中元明衣冠是中国罕有的传世同类文物,对于研究古代服饰、纺织艺术具有重要价值。30万件孔府明清文书档案是中国为丰富的私家档案,是研究明清历史尤其是经济史的重要资料。“三孔”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汉元帝封孔子十三代孙孔霸为“关内侯,食邑八百户,赐金二百斤,宅一区”。这是封建帝王赐孔子后裔府第的最早记载。现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包括厅、堂、楼、轩等463间,共九进院落,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号称“天下第一人家”的说法。孔府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子孙后代世代居庙旁守庙看管孔子遗物,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已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在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封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现在规模。现在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祠庙。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其故居为庙,岁时奉祀。整个庙宇气势恢宏,布局严谨,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三大古建筑群之一。
孔林又称“至圣林”,占地3000余亩,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已有2500多年历史,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正中大墓为孔子坟地,墓前有巨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东边为其子“泅水侯”孔鲤墓;前为其孙“沂国述圣公”孔芨(子思)墓。据传此种特殊墓穴布局称之为“携子抱孙”。
言论
【原文】
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现实意义】
孔子的名言非常多,古人谓之“半部《论语》治天下”。这里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觉得老师只会给学生灌输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这值得今天的老师在教学中借鉴。
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会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二节 儒家——孟子(1)
——傲岸善辩的亚圣
人物介绍: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他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学派: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家思想的发扬和继承者。
生平
孟子三岁时父亲逝世,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小时候的孟子天资过人却又十分贪玩,孟母痛心之下,用刀割断织布机上正在织的布,教育不懂事的儿子就像残布断匹一样,荒废了学业。“孟子惧”,从此早晚勤学不息。
孟母十分疼爱自己的儿子,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她不畏辛苦,果断地三迁其居,造就了一代圣人。孟子故里原在邹县以北12公里一个名叫凫村的小村落里,其家在山林之中,邻近墓地。孟子看到人们出殡下葬,便喜欢模仿送葬筑埋的游戏,这在当时是对葬者的大不敬,孟母见状,决定迁舍于邹县城内西北区。这里是店商云集的地方,生性好模仿的孟子又顽皮地学起商人的叫卖、交易,孟母无奈之下,再次迁舍,搬至城南门的子思学宫旁。子思,即孔子之孙,孟子时,学宫主要由子思的门人执掌,这一次孟子模仿的只能是诗书礼乐了。孟母终于松下一口气,再没有迁居。
孟子在子思门人的影响下对孔子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立志发展孔子的思想。孟子醉心研究,终于名声大噪,邹国和鲁国国君也时常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可惜邹、鲁这样的小国,很难实施孟子“仁政”的抱负。他决定带着学生到东方大国齐国去。孟子初到齐国,齐王以有病为托辞,不亲自来咨询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