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46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代科学研究的“暗物质”、“反物质”没有也不可能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因为“暗物质”、“反物质”也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所以“暗物质”和“反物质”同样符合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要求。“暗物质”与“反物质”跟我们传统所见到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表明物质世界本身具有无限的多样性,所以,“暗物质”和“反物质”的发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的丰富。    
    物质总是客观实在性与形式的多样性的统一。世界是统一的,统一于物质,这个统一性又是多样性的统一,“暗物质”和“反物质”充分证明了世界物质多样性统一的基本原理。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总是在不断发展的,还会不断地发现各种物质的具体的新的形式,所有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丰富和发展。    
    2【答案要点】(一)实践主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实践主体是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它担负着提出实践目的、操纵实践工具、改造实践客体,从而驾驭和控制实践活动的多种任务。主体完成这些任务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实践主体的能力结构包括:(1)人本身的自然力,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物质基础;(2)主体实际掌握、运用的知识和经验,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智力因素;(3)主体的情感和意志,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动力因素。主体能力结构中的这些要素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社会性和实践性是其本质属性。    
    从社会构成看,实践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种形式,这几种不同的主体之间也发生着相互关系。    
    (二)实践客体。客体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实在。是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一切对象,也就是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客体并不等于客观事物,而是纳入到人的对象性活动中的客观事物。可以从以下两下方面对客体进行理解:一方面,客体首先是一种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是客体自身的客观性方面。另一方面,客体又不是与客观事实相等同的概念,只有那些进入主体实践活动范围、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才是现实的客体。    
    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哪些客观事物能够成为客体, 不仅取决于这些客观事物的自在本性,同时也取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程度和水平。所以客体与主体一样都是历史范畴,都具有社会历史性。客体有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形式的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形式的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形式的客体(精神客体)。    
    3【答案要点】主体和客体是实践活动的两极,这两极之间只有通过中介才能形成现实的实践活动。这里的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纵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框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1)从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看,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主体对象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也就是主体根据自觉的目的和计划,运用物质的、知识的和语言的工具或手段,能动地改造、认识、利用和欣赏客体,即主体客体化(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渗透和转化)。    
    在主体对象化的同时,还发生着客体非对象化的运动。所谓客体非对象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的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即客体主体化,客体向主体的渗透和转化。同时客体本身的状况和规律又制约和限定着主体的一切活动。    
    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或者说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们就是通过这种运动形式的不断解决现实世界的矛盾。    
    (2)主体与客体互相作用的实质。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制与超越的关系或限制中的超越,就是主体与客体互相作用的实质。    
    (3)主体和客体是实践活动的两极,在主体与客体之间还有将这二者现实地联结起来的中介,这就是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主体、客体、中介三者之间相互联结,构成了一个实际的实践活动系统。    
    4【答案要点】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的手段作用于客体;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从而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正是通过这三个环节进行,这三个环节实际上构成了人的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    
    (1)实践目的的提出及其实质。    
    实践目的的提出,首先意味着人们对自身需要有了一定的意识,同时也意味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目的是人的意识在观念中对客体的超前改造,是主体把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客体的自在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否定性的反映。    
    (2)目的通过手段实现自身。    
    不论目的如何体现了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结合,它本身还是观念形态的东西。目的本身包含的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不可能在主观范围内得到解决。为了使主体的理想意图在外部世界中得到实现,就需要借助于各种手段把实践方案付诸实施。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目的通过手段而实现的过程。    
    (3)实践结果及其评价。    
    实践结果是人的目的在客观事物中的凝聚和体现,是实践过程中各种要素的融合。一般说来,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一是对实践效果的评价;二是对实践效能的评价;三是对实践效率的评价。    
    通过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人们获得了对于实践目的、实践过程的再认识,然后再以这种认识来检查、审视原有的实践目的、实践方案、实践操作方式等。进而调整、修正实践活动的运行,这就是实践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    
    总之实践是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框架,通过目的、手段和结果的反馈调控而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活动过程。    
    5【答案要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是:第一,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即有着共同的基础和本质。第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归根到底都根源于物质,是物质的产物、属性、功能和表现。第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第四,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具有物质统一性。这一原理证明了二元论、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谬误,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这是因为:第一,这一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起点和出发点。第二,坚持这一原理是坚持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第三,这一原理是建构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体系,包括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都是建立在这一原理的基础之上的。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对实际工作的根本要求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从主观愿望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6【答案要点】这段话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一方面强调了精神、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批判的武器是指精神因素,思想观念的作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也就是说精神的、观念的作用再大,也不能代替物质的力量,对于客观世界的改造、批判是不能光靠思想的作用的,而必须依靠物质的力量来实现。但是理论、精神有巨大的反作用,可以通过对群众的武装转化为物质力量。革命的理论一旦武装了群众的头脑,并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的实践活动就能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这一原理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一方面我们不能停留在对理论、方案的认识、批判、设计上,纸上谈兵不能建成社会主义,必须付诸实践,必须脚踏实地从事实际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才能改变落后的面貌。同时,革命的理论,正确的政策,如邓小平理论、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旦掌握了群众、变为改革开放的具体行动,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因此,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用这个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实现社会现代化,这是我们面临的根本任务。    
    7【答案要点】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 坚持求真务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所谓“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行动、去实践。求真与务实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必然要求和本质体现。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革命的、科学的理论对于社会变革的指导作用。但是,它尤其重视实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人们认识世界,要落实到改造世界的行动上。求真务实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精神的体现。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不断地探求、认识这个“真”。     
    8【答案要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既然世界统一于物质,那么,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和任何条件下,也无论是从事任何工作和遇到任何复杂的问题,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去认识世界。在此前提下,才能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学步者学习的热情是可嘉的,但是他不根据自己的实际原有条件出发,没有认识到别人走路的真正的规律,亦步亦趋地生搬硬套,这是违背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所以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也注定要失败的。    
    9【答案要点】(1)材料1、2、3的观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坚持世界是统一的,不同之点则在于:材料1、3都表现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把世界统一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泰勒斯归结为火,王充归结为气,但都是用物质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材料2表现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们把世界归结为数,归结为某种客观的精神、理性因素。    
    (2)材料4说明的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坚持这一原理的意义在于:    
    第一,这一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原理的根本立脚点和出发点。它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第二,这一原理是反对二元论、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它证明了:否认世界统一性的二元论不能成立,宗教神学所谓“上帝创造世界”的虚幻和荒谬,唯心主义一元论关于世界统一于精神的根本错误,并给予其根本性的摧毁和打击。    
    第三,这一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理论基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10【答案要点】(1)材料1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或物体的某些特性,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它把具体的物质结构和具体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看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