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性研究-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迎访问:   txtsk
李敖:《中国性研究》





自序

  这本《中国性研究》,共收有五十*①篇文字,有学术性的、也有通俗性的,全部是环

绕在中国人生殖器官、两性肉体、两性观念而论述的,其中为了阐明新意,也偶羼进一点洋

玩意。总括说来,这是一本革命性、启发性极强的著作。“生民以来,所未有也!”

  全书大略可分几组:

  第一组《中的性交文字》、《记性交姿式》、《佛经中的性交文字》,

是从经典中论述性交之事。指出此事曾公然见之于中国经典,古人并不遮遮掩掩的。遮遮掩

掩的伪君子与假道学,乃是后代的我们干的事。

  第二组《且且且且且》、《鸡巴考》、《狂童之狂也!》、《记“阴茎异常勃起”》、

《相下部》、《从犀牛看屌》、《中国人的“睾丸情结”》、《柏杨割错了屌》、《可以人

而不如鸡巴乎?》、《从“我是嫖客”到“我是鸡巴”》、《政治与生殖器》、《台湾人与

鸡巴》、《谨防被阉》《长程射精和中国文化》、《长程射精的另一面》、《神仙也要小便

的》、《不随他人说短长》、《生殖器关系的“积极好处”和“消极好处”》、《不要只抓

老二!》是环绕在男人生殖器上面的种种讨论和发挥。

  第三组《也也也也也》、《阴部攻防战》,是环绕在女人生殖器上面的种种讨论和发

挥。

  第四组《阴毛的发扬光大》、《剃阴毛的另一用处》,是环绕在阴毛上面的种种讨论和

发挥。

  第五组《柏杨替武则天乱伦》、《让人肏了三百年才复仇吗?》、《记清朝后宫》、

《头大·头大·两头大》、《屁股·屁股·翘屁股》、《一个性交姿式的建议》、《陆小芬

的乳房问题》、《新女性战歌附答》、《准露奶头的德政》、《大义裸体》、《有奶没奶都

是娘》、《“好为妇人出脱”》、《论难养的》、《鞭子缠身可也!》是以女人地位、女

权、女人性格为主的种种讨论和发挥。

  第六组《王八一落千丈考》、《王八过敏症》,是就中国人的王八思想予以论述。王八

的形成,男女生殖器缺一不可,当然也在本书范围之中。

  第七组是《营妓考》、《国民党与营妓》、《国民党与“私窑子”》、《国民党“军中

乐园”及其他》、《写在的后面》、《雏妓问题》、《国民党与搞屄》,是以

营妓、雏妓和国民党的关系为主的种种讨论和发挥。国民党是一个淫威泛滥下淫风大行的

党,在它的统治之下,“汉唐以来,所未有也”的怪事,都会出现,令人称奇。我在这方面

有独到的研究,特别作为大特写,收在本书之中。

  在出这本《中国性研究》的同时,我另有一本《中国命研究》出版,使“性”、“命”

之学,开万古未有之境界与心胸。《论语》(公冶长)记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

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史记》(孔子世家)亦记子贡曰:“夫子之文

章,可得闻也;夫子言天道与性命,弗可得闻也已。”如今我独发万古之秘,不但文章可得

而闻,并且“性命”也可得而闻。孔子生而有知,必当说:“敖也,好勇过我,有所取

材。”“著书有道,丘不与易也!”

                  一九九○年三月四日

  

  ①*本书选用三十三篇——编者

  文岭:略去了《鸡巴考》、《相下部》、《中国人的“睾丸情结”》、《柏杨割错了

屌》、《可以人而不如鸡巴乎?》、《从“我是嫖客”到“我是鸡巴”》、《台湾人与鸡

巴》、《长程射精和中国文化》、《阴部攻防战》、《阴毛的发扬光大》、《剃阴毛的另一

用处》、《柏杨替武则天乱伦》、《让人肏了三百年才复仇吗?》、《一个性交姿式的建

议》、《陆小芬的乳房问题》、《新女性战歌附答》、《国民党与搞屄》,文章中略去的也

不少。文岭找到了《从“我是嫖客”到“我是鸡巴”》、《陆小芬的乳房问题》、《国民党

与搞屄》三篇,收录其中。其它的暂时找不到,读者诸君能帮忙找到扫描的,不胜感激。




《易经》中的性交文字

——我也“五十以学易”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晚早喜易”、“读易,韦篇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

我于易则彬彬矣!’”这段文字是很可疑的。因为整部《论语》中,根本没有这类喜《易》

的记载;也没有读《易》读得次数太多,以致捆书的绳子都断过三次的记载,从《论语》中

看孔子,一点也看不到他老先生如此对《易》着迷。古文《论语》中只有一段话:



    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这段话,陆德明《经典释文》解释得极明白:“鲁读‘易’为‘亦’,今从古。”从古

以后,《鲁论》的原文,该是假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

    可见孔子同《易》的关系,是后来附会出来的。

    虽然如此,孔夫子“五十以学易”,倒也一直流传,得到一般人的相信。如今我也五十

岁了,我姑且也圣人一番,做一点“学易”的示范。

    《易》是《易经》、也叫《周易》(因为流行在周朝)。《周易》是卜筮用的一本签文

总集。(《左传》、《国语》里记占卜的事,都以根据《周易》来说明为主。)根据《周

易》,我把卜的结果排比如下: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计算:说“吉”的爻一二一次;

说“凶”的爻五十二次;说“旡咎”的爻八十五次;说“何咎”、“何其咎”、“匪咎”的

爻四次;说“厉”的爻二十六次;说“悔”的爻二次;说“有悔”的爻四次;说“悔亡”的

爻十八次;说“死悔”的爻七次;说“亨”的爻三次。这些名堂,在在都显示了《周易》这

部书的卜筮特色。古代人喜欢问卜,卜出来的结果累积起来,每在新卜之事与所现之兆相同

的时候,就可以援用累积的结果,不必再重复了。这种卜的方法,比以前方便,所以叫

《易》。

    《易》本来是卜筮手册,它本身本来很简单,有玄没有理,但喜《易》的人,意犹未

足,硬要弄出玄理来,所以越来就越弄得不简单了。自古以来,中国人不会“学易”,反把

《易》弄到死巷里去,汗牛充栋的著作一小堆,其实全都是误入歧途,越“学”越难起来

了。

    真正“学易”的法子,是在根本上把《易》还原为简易原始的本来面目,从“平易浅

近”去看它。宋朝朱熹《答吕伯恭书》说:

    窃卦、爻之词,本为卜筮者断其吉凶,而因以训戒。有本甚平易浅近,而今传注误为高

深微妙之说者,如:“利用祭祀”、“利用享祀”,只是卜祭则吉;“田获之狐”、“田获

三品”,只是卜田则吉;“公用享子天子”,只是卜朝觐则吉;“利建侯”,只是卜立君则

吉;“利用为依迁国”,只是卜迁国则吉;“利用侵伐”,只是卜侵伐则吉之类。

    这些话是正确的话。

    为了从“平易浅近”还《易》的本来面目,我各以“上经”、“下经”的第一篇——即

“乾卦”、“咸卦”为例,作出白话翻译如下:



    三三〔注一〕

    〔原文〕

    乾〔注二〕:元,亨,利,贞〔注三〕。

    初九〔注四〕: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注五〕。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旡咎〔注六〕。

    九四:或跃在渊,旡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注七〕。

    上九:亢龙有悔〔注八〕。

    用九〔注九〕:见群龙无首,吉〔注十〕。

    〔翻译〕

    男性卦:是好的开始,可以发展、可以繁荣、可以结果。

    九在最下面一行:龙潜在水底,不要有动作。

    九在倒数第二行:见到龙升到田野里来了,见到大人先生是好的。

    九在倒数三行:君子白天努力,晚上努力,这样干,就没错。

    九在第三行:〔龙〕在下面跃跃欲试了,没错。

    九在第二行:龙飞在天上了,见到大人先生是好的。

    九在第一行:龙飞在天上,高过了头了,是要后悔的。

    九外一章:见到许多龙,谁也没头了,是好现象。



    以上“乾卦”,是男性卦。它的象形是“三三”,根本就是男性生殖器。相对的,”坤

卦”是女性卦,它的象形是“三三三三”,中空,根本就是女性生殖器。“乾卦”因为都是

男性卦,所以一派阳刚之气,龙来龙去的。

    - - ───

    ─── - -

    ─── - -

    〔原文〕

    咸〔注十二〕:亨,利,贞。取女吉。

    初六〔注十三〕:咸其拇。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九五:咸其脢,悔。

    上六:咸其辅、颊、舌。

    〔翻译〕

    感应卦:可以发展、可以繁荣、可以结果。娶个新娘。是好现象。

    六在最下面一行:碰她的大脚趾。

    六在倒数第二行:碰她的小腿。不好,不要动才好。

    九在倒数第三行:碰她的大腿。她用手推开他的脚。再下去就坏事。

    九在第三行:不动就好,动就槽。心里七上八下,朋友,照你想要做的做吧。

    九在第二行:抱住她的背。不要后悔。

    六在第一行:吻她嘴唇、亲她脸蛋、舐她舌头。以上“咸卦”,是典型的性交卦。这卦

不但点出性交前的局部动作、调情动作,并且最后还显示出是一种男方仰姿。这大有趣了。

算命抽签结果是叫你打一炮,还告诉你打炮姿式,中国的经典,真有趣哉!

                                  一九五八年四月十四日夜一时半

    …

    〔注一〕两个“乾卦”重叠,是双重的“乾卦”。“乾卦”上下六长横,都一样。

    〔注二〕“乾”是卦名。一横一横的叫爻,六爻相叠便是卦了。“乾卦”六爻的下句

话:“乾:元,亨,利,贞”.叫做卦辞(也叫象辞);卦辞下面:“初九:潜龙勿用。九

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叫做爻

辞。卦辞、爻辞都是签上断吉凶的判语,综合起来成为《易》。《易》是卜筮手册,就如后

来庙里的签簿一样。当然各地各庙里的签簿内容有不同,所以流传下来的或发掘出土的

《易》文字也互有出入。现在的《易》,只是许多种中幸存的一种罢了。

    〔注三〕“元,亨,利,贞。”用植物来比喻,相当于生根、发叶、开花、结果。

    〔注四〕“初”是最下面的交位。《易》中称阳爻为“九”、阴爻为“六”,原来

    “易”的卜卦方式是用蓍,蓍在北方俗称臭蒿子,到处都有。蓍晒干后,排列组合,阳

交九揲组成,所以叫“九”;阴爻由六揲组成,所以叫“六”。

    〔注五〕旧说第一个“见”字,念现,就是出现的现。其实两个见字都可做见到解释。

《史记》天官书索隐引石氏的话:“左角为天田。”封禅书正义引汉旧仪说:“龙星左角为

天田。”所以田字实在可指天田。

    〔注六〕过去人标点,都标成“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旡咎”,都错了。俞樾《古

书疑义举例》(以重言释一言例)中说:“《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

惕者,惕惕也。犹言终日乾乾、终夕惕惕也。后人不明一言之即为重言,遂以‘夕惕若’为

句矣。《尚书》盘庚中篇:‘乃咸大不宜。乃心钦。”钦者,钦钦也。乃心钦,犹‘诗’云

‘忧心钦钦’也。后人不明一言之即为重言,遂以‘乃心钦念之忧’为句矣。由不达古书之

例,失其义,并失其读也。”这种见解是很对的。中国人不会读古书,有时闹出大笑话。这

个乾乾夕惕,在清朝乾隆时候。就出过大笑话。

    〔注七〕古代皇帝被称为“九五之尊”,因为龙飞在天上了。

    〔注八〕《象传》说这一卦辞的意思是“盈不可久”,是对的。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