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坦克战史-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kg(66 lb),战斗部可以穿透23 in(554。2 mm)厚的装甲板——这是一项惊人的性能,并且也是导弹能够携带大量炸药的一个有力证据。如将同等重量的炸药装入炮弹内,弹径就会达到155 mm左右,而火炮的重量将会达到5…6 t。 SS11不仅可以在地面上利用发射箱发射,而且可以安装在车体上,并在车上发射。导弹和发射箱可以由吉普车搭载,既可以在伸出于车体两侧的支架上发射,在有的情况下,也可以在风挡玻璃上方发射。采用车上发射时,射手和司机必须下车,并向侧方走出几码远的距离,以避免发射时受冲击波伤害。当安装在装甲车或坦克上时,导弹要么安装在发射箱内,要么安装在发射轨上,而发射箱或发射轨安装于炮塔的两侧。总之,SS11在装车方式上几乎不受任何限制,并且只需经过稍事改动,就能装在直升飞机上。   
  作为法国陆军反坦克防御的一种骨干武器,SS11曾在法国陆军中服役达10余年之久,但作为单兵便携式武器使用,它的重量显得有些太大,因此,在SS11装备部队之后不久,一种被称之谓“安塔克”(Entac)的反坦克导弹即告问世。“安塔克”是“反坦克制导导弹”一词的法文字母缩写,与SS11相比,它既小又轻,装有导弹的发射箱全重为70 lb(31。8kg),飞行重26 lb(11。8 kg),最大射程2000 m,战斗部较轻,仅装有8 lb(3。6 kg)炸药,但却具有足以穿透20 in(508 mm)以上装甲的能力,尽管穿孔的孔径可能很小。“安塔克”于1957年被法国陆军采用,并曾向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和美国出口,这些国家购买安塔克的目的,或者是进行试验,或者是进行装备。截至1968年为止,订货总数已经达128000枚,交货总数已达116000枚。这就使得“安塔克”导弹,像SS11导弹一样,成了北方航空公司的“摇钱树”。   
  现在,我们继续介绍法国的情况。继“安塔克”之后,法国研制成功的另一种反坦克导弹,是SS12,但它无疑地是一种车载导弹。导弹自行化跟火炮自行化的发展思路是一样的,我们在前言中已有交待,对自行化问题本书将不予讨论。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认为,SS12是SS11的一种放大型号,只是在动力系统上,作了相应的变动。它采用了半自动制导方式,并且在使用这种方式的导弹中,它大概是第一个加入现役的。这里,顺便说明一下半自动制导及其原理还是值得的。在各种不同的系统中,基本的思路都是一致的,这就是,导弹发射出去之后,射手需要完成的全部动作,就是不管目标怎样运动,都应当始终将瞄准镜视轴线对准目标。不管瞄准线怎样移动,导弹都将沿瞄准线飞行。这一点是通过一个复杂的控制箱实观的,控制箱内装有红外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探测到位于瞄准镜视界范围内的导弹所发出的火光,并问相应的信息传输装置发出电信号,信息传输装置通过导线将修正指令传到导弹上,“通知”导弹移动到瞄准线上。当导弹与瞄准线重合时,修正指令消失,导弹即可径直向前飞抵目标。但是,实际上,射手在操作时并不能一劳永逸,需要经过不断地修正,才有可能最后达到目的。在跟半自动制导体制相结合时,导弹本身几乎不需作任何改变,但从上面所进行的简要叙述中可看出,瞄准装置必定要大为复杂和高度的精密,这不可避免地又会导致价格的急剧增长。如果仅从命中目标这个标准进行衡量,那么,半自动制导方式确实占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射手的全部工作就是扣压扳机和使瞄准具对准目标,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肯定会命中目标。训练完成这种动作的射手,自然非常容易。然而,在武器发展领域内,并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东西。   
  半自功制导系统,不仅造价昂贵,而旦也给战术使用带来了麻烦。发射时,射手必须位于能够清楚地看到目标的位置上,并且必须位于导弹的近旁。如果目标作横向运动,那么,射手就必需转动瞄准具进行追随瞄准,同时,导弹也将随同瞄准具进行同步转动。为了完成上述动作,要求发时阵地——在某种程度上说——必须处于暴露状态,尽管人们在主观上总希望发射阵地能够设在距敌人较远,因而使敌人难以发现的隐蔽地段上。而第一代反坦克导弹,在这方面却显示有明显的优点。由于它是利用控制手柄进行人工制导,因此,发射时,射手并没有必要靠近导弹。射手可以把控制箱放在另一个地方,再用电缆把发射架与控制箱连接起来,就可以在距离发射位置若干码之外发射并控制导弹。这段距离的大小,虽然通常都严格保密,但有人暗示,50…100m的距离,并不是不能实现。发射这种导弹时,首先必需使导弹飞到瞄准线上,然后,才能使其正常地飞达目标。开始阶段的方向引导,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而用在起始阶段这几百码的飞行距离,也确实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但它带来的好处是,射手可以隐蔽在山顶,而导弹发射架则可以放在山顶的后面,因此,在实际发射时,导弹可以处于良好的隐蔽状态。而在飞行中,则很难能够判明导弹射手的意图和目的。只要阵地选择适当,射手技术熟练,导弹就能够在敌人对发射阵地和来袭方向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一举将坦克毁歼。种种迹象表明,在1973年的阿以战争中,就已经做到了这一点。这种控制方法的最大缺点,是引导导弹进入瞄准线时所需要的最小射程比较大,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有些导弹所给出的诸元中,有效射程是从300、400m到最大射程的道理。这300…400m,就是使导弹进入控制状态所必需的飞行距离。而在第二代反坦克导弹上,由于采用的是半自动制导方式,因此,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导弹进入瞄准线,就如同火炮所发射的炮弹进入弹道是一样的。   
  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继续叙述法国的导弹系列。法国的另外一种,也是最后一种反坦克导弹,是“米兰”(Milan)反坦克导弹,这是一种设计先进、单人便携的半自动制导导弹,它现在已经在法国陆军中服役,而不久还将在西德陆军中服役。“米兰”的研制和试验阶段先后经历了10年的时间,它采用了不少新的概念。首先,它是一种预先包装好的全备弹,工厂交货时,即已进入待发状态,装于玻璃钢包装筒内。发射时,装入发射筒的后部,因此,虽然不能说包装筒就是发射筒,但起码应该说是发射筒的一个组成部分。发射的瞬间,包装筒被吹向后方,发射筒即可再装进一发新弹。“米兰”系统在使用上非常简便,但其作用却极为有效。它的弹长为30 in(762 mm),连同包装筒一起,共重24 lb(10。9kg),发射装置重33 lb(15kg),因此,装有导弹的发射装置的全重,已经超过了单个步兵进行长途行军所能携带的负重置,但装填程序非常便捷,而且,在行军时,通常都是导弹和发射装置分开携带。导弹在发射之前不需要再进行检查,全套装置就如同是1门火炮跟弹药一样。如果导弹不发火,可以退出故障弹并装填一发新弹。导弹的飞行速度为590 ft/s(179。8 m/s),或者说是,每小时稍超过400 mi(643。6 km/h)——应当说,是相当的快。导弹能够快速飞行的优点之一,是在紧急情况下,能象火炮进行直瞄射击时射出的炮弹那样,打击近距离内的目标,而根本用不着进行制导。当使用这种方法时,它的最小射程为75m。与50年代那些大吹大擂,但性能落后,飞行速度很低的导弹相比,“米兰”导弹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武器。然而,像其它任何半自动制导的反坦克导弹一样,它的价格比较贵。   
  尽管法国在反坦克导弹发展领域内一度处于领先地位,但这种局面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到1960年,其它许多国家就已经生产出了他们自己的产品,各式各样的导弹型号几乎汇成了一股小小的发展热潮。它们全都利用控制手柄进行人工制导,并且绝大多数的尺寸都相当小。在西德,梅塞斯米特公司(Messerschmitt)生产出了“柯布拉”(“Cobra”,“眼镜蛇”)反坦克导弹,并于1960年开始服役,据说,一直到1969年还在生产。这是一种设计普通的反坦克导弹,弹上有四片控制尾翼,弹重23 lb(10。4 kg),战斗部重5 lb(2。27 kg),射程据称为2000 m。它的唯一的特点是,发射时既不用发射箱,也不用发射轨,只靠两片尾翼支撑在地面上。在弹体的外侧有一个外加的助推火箭,发射时,助推火箭使弹体跳起并向前飞行,飞出几码之后,续航发动机点燃,导弹即转入正常飞行,并纳入射手控制之下。这种导弹的售价比较合理,因此,对那些没有导弹工业的国家颇有吸引力。到1969年,已经生产了120000多枚,并销售到18个国家,其中有很多是北约成员国。这种导弹的飞行速度比较低,约为190 mi/h(305。7 km/h),而那对尺寸很大的尾翼,也肯定会对横风比较敏感。   
  在意大利,它所生产的“蚊”式(Mosquito)反坦克导弹跟西德的“柯布拉”非常相似,只有一点除外,就是它是从包装箱上发射。它比“柯布拉”尺寸稍大一点,但战斗部尺寸大体相同,并且飞行特性也非常相近。据说,这种导弹目前仍在生产,但并没有大量向国外出售。瑞典生产的反坦克导弹,被称之谓“斑塔姆”( Bantam),它是“博福斯反坦克导弹”一词的字母缩写。这种导弹由博福斯公司在1956年开始自费研制,1963年被瑞典陆军采用,1967年瑞士陆军也进行了装备。虽然声称它的尺寸接近于“柯布拉”——弹长3 ft(914。4 mm),翼展16 in(406。4 mm),但重量较小,仅17 lb(7。7 kg),所以,人们必定会估计到,它的战斗部相对来说比较小,效能也比较差。为了缩小包装箱尺寸,它的弹翼嵌在发射架内,发射时,先砰的一声弹射出去,然后再展开。跟SS11一样,“班塔姆”也是用发射箱进行发射,而在瑞士陆军中,它则被安在一个专用的支架上,而支架则安于普什…哈尔林格(Puch…Haflinger)微型汽车的前部。   
  甚至日本,也已拥有他们自己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KAM 3式,它于1957年开始设计,1963年进入服役。它同样也跟“柯布拉”类似,只是尺寸比较大。它在一个放置于地面的轻型支架上进行发射,并且据说非常容易控制。在一本介绍世界兵器的图书所刊载的一张照片上,似乎有显示KAM 3在夜间发射的镜头,如果果真如此,那么,它就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具备夜间作战能力的反坦克导弹中的一种。由于在已经进行准确瞄准的条件下,发动机的火焰和炫目的闪光会遮住目标,射手根本没有办法判断目标的准确位置,因而,也就无法对命中与脱靶之间的区别实施有效控制。所以,在夜间使用反坦克导弹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日本已经生产出了第二代反坦克导弹——KAM 9式,采用的是半自动制导方式,然而,这是一种车载导弹,已经超出了单纯由步兵携带和使用的范围。   
  象其它国家一样,英国对反坦克导弹的发展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1956年,密塞斯威克斯(Messrs Vickers)公司开始自费研制反坦克制导武器,结果是,研制成功了“威基兰特”(“Vigilant”,“警惕”)式反坦克导弹,并于1963年进入现役,并很快又出售给芬兰和科威特,1964年又大量出售给沙特阿拉伯,次年又大量出售给利比亚。“威基兰特”的外形和性能跟其它导弹非常相似,但由于飞行速度比较大,所以其弹翼比较小。导弹在出厂时,被密封于包装箱内;发射时,导弹从包装箱内直接射出。它采用姆指控制杆进行制导,而不是象一般导弹那样,采用实际的控制杆。它的射程比较小,仅1370 m,但精度比较高,在第一代反坦克导弹中,“威基兰特”是唯一一种没有采用“加速度控制”系统的导弹。威克斯公司是“速度控制”系统研制工作的先驱,他们事先就曾预见到,这种导弹的价格可能会比较贵,然而,事实已经证明,增加这笔额外的开支还是值得的,从试验记录来看,“威基兰特”的精度确实高得惊人。它是一种名符其实的单兵武器,使用一个轻型控制箱和瞄准具。导弹在飞行中,依靠空气动力控制面进行控制,因此,在能够对控制指令作出反应之前,必须达到一定的速度,但它的最小射程比其它任何型号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都小,而且,在可靠性和坚固性方面都很好。它的悲剧在于,它出现的时间太迟,在它问世时,绝大部分的导弹市场,已经被一些性能低劣的导弹型号所充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