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唐再续-第4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别具一格的聚敛钱财还不能令他满意,在绞尽脑汁之后,这厮又琢磨出了一个新的生财之道——制假售假!

刘仁恭想出来的生财之道是:把来自南方的茶叶商贩尽数驱逐,自己派人在幽州城附近山间胡乱采点草药、树叶混杂起来,冒充茶叶公开出售。北京城附近山有的是,千余年前更是植被茂盛,为刘仁恭提供了大量的假货来源,只要他寿过彭祖,足够他开发利用数百年的。

刘仁恭的行为让当今社会制假售假的人眼热不已,其他人对于这种事情都是偷偷进行,惟恐别人洞查其中玄机。而刘仁恭却是光天化日之下进行,根本懒得避讳。在他治下的一亩三分自留地中,他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也没有人胆敢因为买到假货而找相关部门投诉。况且此时也没有12315为普通消费者维权的相关机构,即使有,这些人也不会因吃饱了而去寻不自在。

刘仁恭行事肆无忌惮、鲜廉寡耻,别人也奈何不了他分毫。不过富贵怕见花开!世间之事,总是容易乐极生悲,一件意外事情的发生,让他灰头土脸,颜面尽失。“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他的儿子刘守光骨子里继承了他无耻、反复的基因,甚至在狂妄自大方面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趋势。

刘仁恭妻妾成群,其中有一美妾罗氏,尤其姿色过人,甚得他的宠爱。自从刘仁恭年迈、转而求仙炼丹之后,渐渐疏远了女色,这罗氏长门冷落。刘守光早就垂涏她的美色,这时候见她资源闲置,也不怕什么重复开发,于是挺身而出,主动补缺。这罗氏正是青春年少时候,本就对刘仁恭冷落她独守寒衾不满,这时候见刘守光主动勾引,春心荡漾之下也便半推半就,成就了露水姻缘。

二人郎情妾意、意乱情迷之余,一时间打的火热。不料奸情很快败露,刘仁恭被儿子赐了顶碧油油的帽子戴,自然怒不可遏,将儿子痛扁一通,逐下了大安山。

李曜看到此处,才算搞清了契丹和卢龙眼下的情况,正思索怎样利用眼下的局面获取最大的利益,忽然又有信报传来,他下令呈上,接过信报一看,却是愣了一愣,然后笑了起来,一边将手中信报递给李巨川及诸将传阅,一边道:“刘守光反了刘仁恭,已然自立为幽州节度,不过他大概自己也觉得名不正言不顺,这不……来讨册封了。”

原来,刘仁恭在大安山求仙问道炼丹,在幽州地方做他的土皇帝本来也没别人什么事。但不知道怎的,就偏偏惹恼了汴军镇守河北的大将李思安。

在河北闲极无聊的李思安侦知刘仁恭父子不和,正躲在大安山炼丹,幽州城则空虚无备的消息之后,突然率军长途奔袭,来夺幽州城。刘守光挨了一顿胖揍之后,被父亲逐下大安山,正在寻思如何卷土重来。忽然听到朱温大军杀到的消息之后,心中暗呼‘天助我也’。立即率领手下疾如星火赶到幽州城,安排防守之事。城中有人主持,从最初的慌乱中平复下来,事情危急,众人齐听刘守光号令。

由于措施得力、防御及时,幽州城得保不失。李思安见偷袭不成,再坚持下去将变成攻坚战,自己远道而来,只利速战速决,见势不妙,只得退师而还。见他来的快、去的也快,刘守光也知‘归师勿遏’的道理,不敢去追杀。李思安的举动,却给刘守光带来了良机。刘守光趁机自封为幽州节度使,未经同意就接掌了权力。在自己任命自己为幽州镇的新主人之后,毕竟担心父亲闻讯打上门来,干脆‘一不作、二不休’来个先发制人:派出手下李小喜率军去攻打大安山。李小喜轻车熟路,此次行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武装占领了大安山。

一山不容二虎,即便此虎与彼虎乃是父子。刘仁恭炼丹事业被迫中止,被押回幽州城,幽闭于密室。估计室内所有可以用来进行挖掘的工具尽数收起,旨在防止刘仁恭重操旧业,万一盗洞打通逃了出去,振臂一呼,刘守光就得束手就擒。

刘守光为了立威,也防止父亲东山再起,对于刘仁恭左右人,只要是曾经得罪过刘守光的,不论贵贱,尽数诛杀。

其实刘氏父子相残、离得最近的藩镇如王处直、王镕乃至罗绍威等人都是乐观其变,无人理会。所谓立威云云,顶多也就能诈唬一下幽州老百姓。

不过这件事,别人可以毫无反应,李曜不能没有反应,或者说:朝廷不能没有反应!

也许……这是个机会。

李巨川看见李曜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微微露出笑容,悠然道:“右相,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

附文:契丹起源至进入汗国时代。

契丹是一个饱经苦难的民族,它的最初产生就是由于强邻的打击。那么契丹族怎么产生的呢?

如前文所述,契丹乃是鲜卑宇文别部,这里先交代一下宇文部的来龙去脉。宇文部的统治者并非鲜卑土著,据说其始祖葛乌菟是“炎帝之裔”。(又是炎黄苗裔?给自己找个高贵出身,冒认祖宗这在古代司空见惯,阿斗也有个匈奴孙子刘渊。)他们原居阴山,后为冒顿可汗所败,遂迁至辽西郡塞外,统治了以鲜卑为主的部民。这些部民就是契丹的前身。

东汉末,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盛极一时。可惜他死后,鲜卑联盟就土崩瓦解。此后鲜卑分裂为三大集团,西部是檀石槐后裔步度根集团,据有云中、雁门一带;中部是轲比能集团,分布于代郡、上谷一带;再往东是原来联盟东部大人所能领的各部落,分散在辽西、右北平和渔阳塞外。其中以轲比能部最为强大,轲比能被推为鲜卑首领,控弦十余万骑,屡屡抄略中原。因此与魏国结下了梁子,公元235年,他被魏幽州刺使王雄遣刺客害死,鲜卑再次陷入了分裂混乱局面。按《辽史世表》所称轲比能为契丹先世,依此来看轲比能集团即是后来的宇文部。

到了西晋时,宇文部强大起来,占据辽东广大地区,西邻拓跋,东接慕容部,称雄一方。谁知不久慕容部出了个英雄人物慕容廆。他励精图治,国势日强,屡次击败宇文、段部和高丽。325年慕容大败宇文部,333年,其子慕容皝继位,又灭段部,尽降其众。而此时宇文部却陷入内乱,东部大人逸豆归驱逐首领乞得归自立,因他是“篡窃得国”,引起“群情不附”,使宇文部走上了下坡路。344年,慕容皝率军20万亲征宇文,尽俘其军。宇文部众5000余落被迁至昌黎,余众有的逃入高丽,有的奔匿松漠。

值得一提的是,宇文氏并未因此销声匿迹,他们的后裔在随后的历史上出尽了风头。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大将宇文觉灭西魏,建立北周。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宇文扈又灭北齐,统一了北方。假使没有杨坚篡位,统一中国的就是宇文氏了。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丞相宇文化及杀死了隋炀帝,又灭亡了一个朝代。他的儿子宇文成都,勇武过人,被演义中评为天下第二好汉。

契丹之名最早出现在公元378年,据《三国史记》记载:“高句丽小兽林王八年,契丹犯高句丽北境。”而此前尚未有史书出现契丹之名。而在此三十四年前,晋建元二年(344年)宇文部为慕容部所败,其首领逸豆归走死漠北。陈述先生认为逸豆即是契丹的音变,归是一个语尾。但在此之前,宇文部还有个与契丹音值更相似的首领,叫做乞得归。325年后赵石勒加乞得归官爵,乞得归奉石勒命出兵攻慕容部,自是宇文部与慕容部结怨。慕容部结拓拔部、段部据战,乞得归据守浇水(今西拉木伦河)慕容部大败乞得归军,乞得归败走,于333年为东部大人逸得归所逐,流亡在外。这些不愿意跟随逸得归也可能去投奔了前首领乞得归。另《周书》记逸豆归为侯豆归,其子宇文陵曾仕燕,宇文泰即为逸豆归五世孙。据此推断,契丹之祖未必就是逸豆归,乞得归更有可能是契丹之祖。

究竟谁才是契丹的创始人,这还很难回答。因为契丹语尚未破解,目前连契丹一词的真正含义都没有定论。按《金史》的说法,契丹一词意为镔铁,因此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词组。近年来内蒙有位民间学者舍丹扎布,用蒙古语解析契丹语。他认为契丹一词就是蒙古语的奚丹或奚丹木,就是用木棍和铁棍猛击动物之意,大略与镔铁之意接近。然而在不少资料中,我们也常常看到以“丹”代指契丹。另外郑德英认为,契丹一词可解为奚东,就发音来看奚、契相似,东在古音中读作丹。

放下这段争执不论,契丹的产生形成应是在宇文部这两次分裂之时无疑,也就是在333年到378年这四十五年间。在此期间有一位首领收拾残部,形成了一个新的集团,这便是契丹与奚的前身。按《魏书》的说法,此间这两个民族还在一起活动,到了登国三年以后才分开。

过了几十年,经过一番休养生息,他们渐渐强大起来。游牧民族嘛,总是四处迁徙的,人口多了,活动的地盘就大了。他们活动到高句丽、北魏的边界地带,与当地人发生了冲突。谁知这样一来竟然惹祸上身,高句丽倒还好对付,可得罪了北魏这位大佬,他们麻烦大了。“小小部落,竟敢太岁头上动土!”北魏太祖拓跋珪龙颜大怒,登国三年(388年)御驾亲征,把他们打得大败。从此契丹和库莫奚分背,各自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经过这次打击,契丹销声匿迹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半个世纪后,才重新出现在史书上。太延三年(437年),契丹遣使向北魏朝贡。太平真君年间(440—450年),又向北魏岁贡名马。这次他们是以八个部落分别向北魏进贡的,这八个部落就是前文提到的契丹古八部:悉万丹、何大何、具伏佛郁、羽陵、日连、匹稗、黎和吐六于。也有的学者认为,契丹古八部名称应该是悉万丹、何大何、具伏佛、郁羽陵、日连、匹黎尔、叱六于、羽真侯。这段时间,契丹与北魏朝廷关系相处得比较友好,北魏让他们“得班飨于诸国之末”,允许他们在和龙、密云间互市交易。

当时契丹的周围,强邻四顾,东有高丽,西有柔然。游牧于东西两强间的契丹八部,时常遭到邻国、邻族的侵逼,处境艰难。太和三年(479年),高句丽和柔然想瓜分契丹邻居地豆于的地盘,对契丹也虎视眈眈。唇亡齿寒,契丹人非常害怕。有一个莫弗贺(首领)勿于干脆率领部落内附北魏,北魏将他们安置在白狼水(大凌河)以东。为了抵御强邻侵袭,各部联系日益密切,大约在5世纪中叶,古八部组成了以悉万丹为核心的联盟。

北魏正光元年(520年),柔然汗国发生了一起内讧。可汗丑奴为其母及大臣所杀,其弟阿那环刚继位十来天,就被族兄示发战败,投归北魏。柔然的不幸,却是契丹之幸。契丹乘机向西扩张,抄掠其东方诸部。523年又出兵袭击柔然,杀其首领铁伐,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数年之后,北魏爆发了六镇大起义,阿那环卷土重来,柔然汗国稍稍复兴。不过此时柔然已无复当年风光,契丹得以与其抗衡。可惜好景不长,看到契丹日益强大,北齐十分不爽。天保四年(553年)九月,北齐借口契丹犯塞,率军北讨,司徒潘相乐率精骑五千,自东道趋青山,安德王韩轨帅骑四千东断后路。文宣帝高洋亲率主力出击。契丹大败,男女被掠十余万口,损失惨重。

与此同时,突厥人在西方崛起。在新兴的突厥面前,曾经不可一世的柔然汗国屡战屡败,国势江河日下。突厥木杆可汗即位后,最终灭亡柔然,继而又侵袭契丹。契丹刚刚受到重创,无力与之抗衡。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大多数契丹部落归附了突厥。另有万余家避乱东走,寄居高句丽,古八部联盟由此瓦解。

二十多年后,中原又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隋朝。隋朝建立之后,为了抗衡突厥,隋文帝采纳长孙晟的建议,“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对突厥采用分化打击的战备。一面在突厥诸汗间制造不和,一面遣使招谕契丹。这一遭果然奏效,突厥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对契丹的压力大大减轻契丹从而得以休养生息。开皇四年(584年)契丹诸莫贺弗入隋朝贡。在得到隋朝认可后,契丹各部纷纷迁回故地,陷于突厥和寄居高丽的部众相继来归,自是契丹形成了十部。此时的契丹还非常弱小,各部兵多者不过三千,少者才有一千。为了抵御外敌,各部联合起来,“有征伐,则酋帅相与议之,兴兵动众合符契”。

契丹刚刚发展有了一点起色,不料到了大业元年(605年),又经历了一次浩劫。是年,隋朝官员韦云起借口契丹入寇营州,与突厥贵族合谋袭击契丹,俘掠男女四万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