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黑大宋-第7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呢,诅咒皇子不得好死案,也查到了司马光头上,但没有确凿的证据,同样不了了之。

“陛下,臣不是很明白,吐蕃攻破洮州,西夏入侵定西城,这个消息也许很多人都知道了,但阿里骨擅杀经斡穆等数千熟蕃,梁乙逋在南会州大肆烧杀掳掠,知道的大臣并不多。”

这句话可能后人不大明白,但经常看史书,会看到这一句:某大臣“私泄禁中语……”然后被贬官。

如果不经常看史书者,那就是林冲误闯白虎堂。

也就是大臣在各部司处理公务可以,但不要将这些公务到处宣传,当然了,你可以将这些公务对比较可靠的门客说出来,让他们做一个参谋,但这些门客如果嘴巴不紧,传扬出去,同样会悲催了。

只要传扬出去,立即贬官。这就是所谓的私泄禁中语……

白虎堂便是帅府,林冲被高俅陷害,来到帅府前,帅府里有许多机密情报公文,因此被充军。当然,这一段是虚构的了,实际所谓的宋徽宗六贼当中,高俅还算不错的,许多得力大将,包括韩世忠,都在他手中得以成长,至少这种事高俅是不会做出来的。即便海上之盟失误,但当时谁会想到一群生女真那么强悍?原先一直默默无闻的耶律大石是那么牛逼?甚至不亚于岳飞!现在王巨还不同样用生女真在牵制辽国?

不过这些小说嘛,就不能当真了,比如三国演义里的蒋干,唐朝演义中的反面角色苏定方,那得多冤哪。或者杨家将中的反面角色,潘仁美的原形潘美,狄青,庞太师的原形庞籍,都比高俅更冤。

但不管是虚构的小说,还是史书,道理都是一样。

那么国家事务,各地官员就没有权利知道了?还是有权利知道的,那就是邸报,它相当于后世的人民日报,能公开的重大事务,会用邸报发放到各地官员手中,不能公开的无论是邸报或人民日报,都看不到了。

然而问题来了,知道这条消息的,不过二三十重要的大臣,又是“禁中语”,是不准泄露的,但现在远在涑水的司马光是如何知道的?

李清臣忽然一惊,他是不会象司马光泄露了,但他于前天家宴时,与几个交好的官员说过这件事。

他是旧党大臣,这几个交好的官员同样是旧党大臣,他没有泄露,但这几个官员会不会泄露?

这样一想,李清臣吓得不敢作声。

王巨又说道:“陛下,臣一直想不明白,不管朝堂发生了什么事,可能连首相都不知道,但洛阳那边马上就知道了,究竟三省是在京城呢,还有洛阳呢,或者现在政事堂搬到了涑水?”

章惇说道:“将此贼贬到彼岸吧。”

凭借司马光这种种作为,贬到彼岸呆上两三年并不过份的。

王巨却摇了摇头:“他终是老了,他们能刺杀我,但我不能弄出人命,这是底限所在。”

如果不是害怕这个,王巨早就将司马光弄到彼岸了。

“之所以我说出来,是担心他似是非是的言论,能蛊惑一些大臣的心,前线将士在浴血奋战,努力一把,就会连连大捷,松懈一下,则会连连惨败。诸位,你们想一想,如果李靖李绩用兵胡虏,朝堂上却在抽后梯子,他们能不能击败强敌?为什么我不担心辽国,辽国也与我朝差不多了……”

辽国会不会用兵,真的不清楚。

不过辽国的种种王巨以前也做了详细的分析,辽国皇帝亲近汉家文化,对宋朝不是很恶,虽然勒索了一回,但自从萧峰这个好玩的结拜大哥登基后,包括边境打草谷的现象都渐渐少了,这也是一个证明。

辽国贵族安于享乐,因此“和平派”也渐渐占据上风。

还有五十万岁纳,它不是五十万贯钱,是银子是绢,只要运到辽国,即便是新贯,也相当于一百余万贯了,这笔收入对于辽国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而且两国商贸往来,涉及到诸多的利益,对宋朝还好一点,特别对辽国,这些商贸利益更加重要,因此会有许多贵族自发地反对对宋朝用兵。

以及辽国君臣越来越不作为。

这几个原因注定了辽国即便出兵,反应也很缓慢。

况且王巨还做了三步安排,杂粮的诱惑,边境的布防,以及女真那边的叛乱。

再说,想对宋朝产生危害,它必须有一个首要的前提,那就是三国齐心协力,一起向宋朝发难。

然而现在吐蕃与西夏才开始联手呢,就各怀鬼胎了,岂能指望三国齐心协力?

王巨再次点到了,赵顼与一些重要的大臣也就会意了。

当然,王巨不会细说的,否则说不定又被泄露给敌人了。

“但是自今天起,无论是何政务,诸位,你们不得与洛阳或者其他地区致仕的大臣,用书信泄露,否则严惩不怠。”

看看,王巨多“识大体”?

这就是王巨与王安石的不同,王安石颇似笨笨的小马,司马光则类似于阴诡的小英,如果换成王安石,可能这份奏章又引起一些麻烦了。

但换成了王巨,则截然不同。

至此,司马光等人的名声已经越来越臭了。

想一想,以后高滔滔如果再启用这些大臣,会引起多大的争议吧。

但这个,王巨不会对任何人说的,包括章惇。

散朝后,章惇追上来问:“太保,就这样算了?”

“就这样吧,点到为止,难不成让我也学习他,戾气冲天?司马光这么做,无外乎是想学习赵普(赵光义继位后,打压赵普,第二次北伐前,赵普反对宋朝出兵,果然北伐惨败,赵普得以上位),但前线诸指挥将领乃是章质夫,苗授,王广郁,他们可不是曹公(曹彬)……而且即便西夏与吐蕃合力,也比不上萧太后、韩德让与耶律休哥这三驾马车。”

后面有一句话王巨未说,坐镇朝堂指挥的人是我,而非是宋太宗!

“只要前线胜利了,这些杂音也就消失了。”

…………

梁乙逋坐不住了。

开始时他陆续接到一个好消息,一个不解的消息。

好消息就是禹藏花麻同意配合他于定西城后方用兵了,不过现在不能用兵,必须等到吐蕃用兵河州之时,三方同时用兵,那么禹藏花麻那支蕃兵就能当成一支宝贵的奇兵了。

因此梁乙逋又暗中派人通知禹藏花麻,现在不能举兵啊,等我消息再用兵不迟。

实际禹藏花麻也长松了一口气。

梁乙逋派使联络禹藏花麻,禹藏花麻不是迟疑,而是吓坏了。

你们十万兵马,拿一个平西砦都没有办法,况且后面更大的安西城?

让老子如何配合你们哪。

他不敢怠慢了,立即就近通报了王文郁,王文郁也是这次大会战的重要主将之一。他是知道整个计划的,因此就下令禹藏花麻,你对夏使说同意出兵,先将他们拖在这里。事成后,我会向朝廷上报你的功劳,说不定你这一回团练使就会换成了少保少师的啥。

三公是不要想了,但三少也不差,虽然它只是一个阶官,连实职官都不是,但获得了三少,那么面见宋朝地方官时,地方官就会客气许多了。

但禹藏花麻根本就没有注意这个少保的啥,而是更加小心,因为王文郁说将夏军拖住,明显是有更大的阴谋诡计啊。他又想到了宋忠的传话,吾虽在京城,但一切皆在吾掌控之中。

这样一想,那敢再生糊涂心思?

并且王巨那四问,也确实起到了作用。

于是他就假仁假义的接见了夏使,也假假地答应下来。

不过真相终要揭开的,现在西夏主动让他推迟起兵时间,那无疑最好不过了。

现在三方都在玩心眼,就看最后谁玩得高明……

但这次会战,也让宋朝一些重臣讶然,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战争,与朝争一样,无所不用其极,充满了各种阴谋阳谋。以前,都将战争想得太简单了。

还有一条消息,让梁乙逋不解,那就是鸣沙城。

宋朝已经拿下鸣沙城,为了顾全大局,梁乙逋索性暂时置之不理,看似这个想法也无不妥之处,如果这次大会战,宋朝失利,西夏不仅可以得到兰州与定西城,也可以轻松地杀一个回马枪,挟借大胜之势,萧关的什么,想收回来很难,鸣沙城收回来岂不是很简单?至少地形上,确实是如此。

不过随着他就接到一条消息,那就是宋军拿下鸣沙城后,在城中拆迁了大量房宅,并且胁迫城中的战俘与百姓,以及十万宋朝军民,迅速修建了一些城中城的城墙与城楼,这些城墙多是井字形或者回字形,整将小小鸣沙城变成了一个迷魂阵。

宋朝想做什么?

他还是很机灵的,问宋军有没有将大量干草木柴搬入鸣沙城中,这是有惩庆州战役那次火烧安疆堡了,斥候回来禀报,说没有,只搬了少量柴禾,毕竟十万军民得吃饭做饭,这也很正常的。

十几天后,这些城中城墙陆续修好,不能当真是城墙,只要上面能行走两三人即可了,甚至都没有考虑其长久坚固性,因此修建起来很快。以至宋军大部队撤退后,一场夏雨到来,一面墙都被淋倒塌了,随后留守的宋军不得不重新修建。

然后宋军大部队就撤走了,十万军民,一天消耗吓人的,大军押着近千名战俘,有的撤到萧关,还有的开始向平夏城撤退,这是军队的,至于普通百姓,全部陆续撤回各自家乡了,夏收要上来了,不可耽搁!

那就筑吧,反正鸣沙城我暂时置若罔闻了。

但宋朝致命杀着来了。

城中拆得一塌糊涂,不过宋军比较仁义,马上西夏就要反攻了,因此你们必须撤出鸣沙城,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任由你们撤回灵州等西夏境内,但你们就是我们大宋未来敌人了,因此不准带任何物资离开。第二个选择,撤向萧关,我朝会派官员将你们安排到一个水草丰美的场所居住,同时每户人家补贴二十贯安家费,以及十石临时用粮,也准许你们将所有贵重物资带走,至于笨重的粮草家俱的什么,则一律留下来。实际上原来是每户人家补贴五十贯安家费,反正西夏打了这么多年,周边也没有多少百姓了,全部加在一起也不会超过一万户。虽然花费一些钱帛,但凭借这个策反作用,动摇民心之作用,就值得了。然而因为吐蕃出兵,钱能省一点就省一点了,因此压缩到二十贯。

但不管怎么选择,必须全部离开鸣沙城。

因为西夏也是封锁消息的,有的百姓对宋朝税赋还不是很了解,因此宋军又派专人讲解了宋朝对蕃人的税赋制度。

自己比较一下吧。

还有人不相信,但留守的主将是林广,副将是折可适与种朴,特别折可适本身就是党项人,他们还让随身的幕僚写了相关的欠据,盖上自己的印章,到了定居点后,凭借这个欠据就能支付钱帛粮食了。

于是大多数百姓撤向萧关,还有一些百姓,特别是城中的贵族,带着全家老小,逃向了灵州,林广果然真的不追究。

城中百姓并不多,关健是周边的地区。

林广留在城中顾全大局,折可适与种朴带着手下出击了,与城中做法是一样的,胁迫附近的村庄村寨百姓,将粮草以及一些物资押到城中来,远处的连粮草都不要了,继续宣传宋朝赋税政策,再让他们自己选择,撤向灵州的什么也不要带走了,撤向萧关投奔宋朝的,准许携带着家中的贵重财货以及牲畜。

然后将百姓清理出来,就开始放火了,一把火将村庄的所有房宅家俱全部烧光。这样百姓只有两个选择了,要么逃向灵州,还真有,特别是一些百姓有士兵在西夏军中,不能不顾儿子丈夫哉。不过也有不少百姓无奈地含着眼泪撤向了萧关。

但宋朝确实也没有撒谎,不仅那二十贯安家费是真的,而且百姓所带的金银首饰等贵重财货,与牲畜,一路上没有任何官兵胥吏抄掠勒索,相反的,章楶还委派了官兵一路保护着他们的私有财产,只不过安居点有些远,不是在萧关南部地区,而是在渭源。

这也是王巨有意选择的一个地点,首先渭源如今仍空荡荡的,除了一部分弓箭手田外,余下的又拿出一部分做了牧场,但大多数地区,仍然了无人烟。

也就是这一带能安扎许多百姓。

其次周边地区都是吐蕃人,这一部党项人安扎在这里,反而会起到牵制作用。

关于这一点,王巨那天讲李世民民族政策失误时也说过,要恩威并用,要想办法融合,真不行,则将他们分而化之,切莫再象唐朝那种做法,为了便于管理,于羁縻区选派一个首领,由是有了南诏之祸。事实王巨也这么做的,宋朝得到矩州等地后,那些西南夷酋领来朝,王巨一是让他们修建几条商道,第二则是大肆册封,那怕是一个小村庄,也会变成一个羁縻县,几个小寨子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羁縻州,也就是各部力量越分越小。

无法汉化了,这就是一个最好的做法,就象****的YN地区那样,几十个民族,反而很安静。

至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