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讲记+印顺法师-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二别说四圣谛壬一二乘不尽‘如是无作四圣谛义,唯如来应等正觉事究竟,
非阿罗汉辟支佛事究竟,何以故?非下中上法得涅槃。’

  虽说二圣谛,而实唯一四圣谛。“如是”,此唯一的“无作四圣谛义”,即
“唯如来应等正觉”,于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的四“事”,能得“究竟,非
阿罗汉辟支佛”二乘人,于此四“事”能得“究竟”。“何以”呢?圣谛是究竟
圆满的;一极不二的:而二乘是渐次证悟的,由下而中而上的。无下中上的涅槃,
悟则顿悟,得则顿得,所以“非”有“下中上法”的二乘,能“得

  ”究竟“涅槃”。二乘不过是向涅槃界,向菩提道。

  壬二如来究竟癸一略说四谛‘何以故如来应等正觉,于无作四圣谛义事究竟?
以一切如来应等正觉,知一切未来苦,断一切烦恼上烦恼所摄受一切集,灭一切
意生身,除一切苦灭作证。’

  论如来于圣谛事得究竟,先问起,“何以”“如来应等正觉于无作四圣谛义
事”得“究竟”呢?“以一切如来应等正觉”,能“知一切”的“未来苦”。诸
佛实是遍知三世苦的,但重要在知未来苦毕竟不生。佛能“断一切烦恼上烦恼所
摄受”的“一切集”,烦恼即根本烦恼,上烦恼即随烦恼,总摄一切烦恼为集。
不但分段身,而且“灭一切意生身”。“除一切苦”而得于“灭作证”。本经文
不具足,依唐译,此二句即灭道二谛;‘能证一切意生身蕴所有苦灭,及修一切
苦灭之道’。

  癸二特明灭谛

  子一因果相即‘世尊!非坏法故,名为苦灭,所言苦灭者,名无始无作,无
起无尽,离尽常住,自性清净,离一切烦恼藏。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
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

  佛所证的圣谛,是如来藏法身,也即是灭谛。苦与集是生死有漏法,道也是
有为有功用法,都不是常住法。修学佛法的究竟目的,是证灭谛。苦如病,集如
病因,道如治病的药,灭如无病的健康。治病,要知病,知病因,服药,但目的
在无病的健康。为治众生生死病,佛说四谛教,而目的在灭圣谛。因此,本经扩
四谛的量而说无量四谛;而于中特明灭圣谛。

  声闻学者,如经部说等:灭谛无为,是非实有法,如火灭、衣烧一样。一切
有部等,虽说择灭无为实有,而无余涅槃中,身智都泯。大乘法不如此。病除了,
应有健康;除龌龊,应有清净。所以批评他们说:‘灭尚非真,三谛焉是’?佛
法真义,“非”是灭“坏”烦恼业苦“法”,就“名为苦灭”谛,这

  如革命的决非止于破坏一样。佛“所言”的“苦灭”谛,是不可思议的微妙
的实在。是“无始无作”的:无始,所以无作;若有所作性,即有始起可说。涅
槃──灭非作法,也非始有,因此,灭谛“无”有生“起”,也“无”有灭“尽”,
为不生不灭的无为法,不像烦恼业苦,无漏圣道的有起有灭。涅槃,是得而非新
起,未得而不失的。此涅槃为“离”,即离一切烦恼。其实众生的如来藏性,与
烦恼从来没有打成一片。如来藏与烦恼,如水与油、虽同器而始终是相离的。
“尽”即是灭,经中每说涅槃为断、离、灭。是离是尽的涅槃,是“常住”法,
“自性清净”。一切杂染法,在自性涅槃中,从来就不相关涉。灭如日光,生死
法如黑暗。光是光,暗是暗。光力不强时,似与黑暗相合,其实光明还是离黑暗
的。此离尽常住而自性清净的灭谛,如“离一切烦恼藏”,而“过于恒”河“沙”
数的“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的“佛法”都“成就”了,即“说”为“如
来法身”。烦恼与灭──如来藏性,是离是尽的;而无边功德性,与灭谛是不分
离,不脱开,无差别,是无二无别,混然一体的。

  自性清净的常住涅槃,如太阳,所摄持的十力、四无所畏、大慈大悲的不思
议功德,如光明;光与太阳不离,有光即有太阳,有太阳即有光。众生虽本来摄
持这些功德,而离障显现,一切功德成就,即名为如来法身。法身,也就是大功
德法聚,就是果地圆满显发的灭谛──大般涅槃。

  ‘世尊!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

  佛所圆证的常住灭谛,非作非始,众生也就本来具有了。所以说:“如是如
来法身”,在凡夫位,为烦恼所缠,“不离烦恼藏”,但“名如来藏”,不名法
身。如来藏即因地的自性涅槃。如来藏虽还没有成就不思议佛法,但也能摄持过
于恒沙功德。如来藏与法身,本质是一样的,仅是离缠与在缠,如日处重云而隐
暗,与日出重云而大明而已。因名如来藏,果名法身,无二无别。在四谛中,即
灭谛。上面说如来藏处说有圣谛,甚深难知,即指无作圣谛中的灭谛而说。

  子二理智一如

  丑一标宗‘世尊!如来藏智,是如来空智。世尊!如来藏者,一切阿罗汉辟
支佛大力菩萨,本所不见,本所不得。’

  证智与谛理,也不是隔别的,先立理智一如义说:“如来藏智”,即“是如
来空智”。如来藏,约众生本依的一切法空性说。如如法性中,摄得无边功德性;
无边功德中,主要的是般若。般若智性,与如来藏不二,众生虽本有而还不曾显
发大用。要到修道成就,圆满显发,即如来空智。因地的如来藏智,与果证的如
来空智,相即不二。说到如来空智,一般总以为如来智不但知空,也知不空;有
空智也有不空智。然依本经,如来智即是空(性)智。如来智究竟证入平等法空
性,也能究竟了知无边法相。通达种种法相智,也是从不离空智,即空智所起的
方便用。一样的离相,一样的无所得,一样的无漏出世间,所以如来智同名空智。
这如见镜中的影像,见明净的镜相;而明净中,什么事相都呈现出来。见镜的明
净,与见镜的影像,可说为二,而实都是不离镜相的

  明净性的。这理智一如的“如来藏”,是“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本”
来“所不见,本”来“所不”曾证“得”的,因为这唯是如来智的境界。

  丑二释义‘世尊!有二种如来藏空智;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
烦恼藏;世尊,不空如来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

  综合如来藏智与如来空智的理智一如,名为“如来藏空智”,这无论从谛理
说,或证智说,都是“有二种”的。然证智约契证谛理而得的,所以约谛理来说
明。这如来藏空智,约总体说:约别义说,分为二类,即如来藏空与不空。如来
藏空智,何以名为“空如来藏”?如来藏。从无始来,即为一切烦恼垢所缠缚,
虽为烦恼所缠,但并不因此而与烦恼合一。约如来藏的“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
藏”说,称为如来藏空。所以起信论说:‘空者,一切烦恼无始以来不相应故’。
如来藏空,不是如来藏无体。如来藏是本性清净,自性常住的。在生死中,如宝
珠落在粪秽里一样,珠体还是明净,所以说如来藏与一切烦

  恼是若离若脱若异的。何以又名为“不空如来藏”?如来藏自体具有“过于
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藏,约离妄染说,名空如来藏;约具足过
恒河沙不思议佛功德法说,名不空如来藏。如来藏唯一,约它的不与染法相应,
与净法相应,立此二名。唯识学者说圆成实,也可有二义:一、约远离一切杂染
说,名为空。二、约由空所显说,名空性,体实是不空的。然本经说不空,不但
约法性不空说,重在体具过恒河沙功德性。如楞伽经、起信论等,都不是从因缘
生法,虚妄生法论空与不空,而是依如来藏性说。

  ‘世尊!此二空智,诸大声闻能信如来。一切阿罗汉辟支佛空智,于四不颠
倒境界转,是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本所不见本所不得。一切苦灭,唯佛得证,
坏一切烦恼藏,修一切灭苦道。’

  上释如来藏空智,今释二乘所不见。“此”有空义与不空义的“二空智”,
唯“诸大声闻”(钝根暂时不能),如舍利弗,须菩提,富楼那等广慧声闻,
“能信”受“如来”所说,回小向大。若约证悟说,那末“一切阿罗汉辟支

  佛空智”,是不能觉了的。此二乘空智,与如来空智不同,本经又名为净智。
是净除一分烦恼障,离四颠倒的我空智。大乘法中,有的以为:一切法空与涅槃
空寂,与无常、苦、空、无我;及无常、苦、不净、无我的空无我不同。法性空
寂,是离戏论的平等法性,而空无我,但约五蕴和合无我我所说,所以,二乘的
空智,“于”无常、苦、无我、不净──“四不颠倒境界转”,即离四颠倒──
无常计常,苦计为乐,不净计净,无我计我而转起的,不能证入如来藏智。“是
故,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本所不见,本所不得”。而“一切苦灭”的灭谛,“唯
佛得证”。如来得证如来藏而成就法身,是由“坏一切烦恼藏”而得的。而坏一
切烦恼藏,又从“修一切灭苦道”而来。二乘的所以不见不得如来藏空智,本经
的解说,极为明白。

  辛三结成一灭谛壬一简妄存真‘世尊!此四圣谛,三是无常一是常。何以故?
三谛入有为相,入有为相者是无常

  ,无常者是虚妄法,虚妄法者非谛非常非依。是故苦谛集谛道谛,非第一义
谛,非常非依。一苦灭谛,离有为相,离有为相者是常,常者非虚妄法,非虚妄
法者是谛是常是依,是故灭谛是第一义。’

  依如来藏处说圣谛义,是甚深难知的,即四谛中的灭谛。上来已明白说到,
这里再依四谛作一简释。“此四圣谛,三是无常,一是常”。这是略标。有生住
异灭相的,称为无常,反之即是常。四谛中,合于生住异灭相的,如苦谛、集谛,
是生死杂染法,当然是有为的。道谛为修习所生起,也是有为法。所以,苦、集、
道的“三谛,入有为相”中。有为相,或说生住异灭四相,或说生异灭三相,或
说生灭二相。总之,是有起灭变异的。三谛既“入有为相”,所以“是无常”的。
“无常”的有为法,即“是虚妄法”。无常的“虚妄法”,即“非谛非常非依”。
谛是真实不颠倒;虚妄法是虚假而不真实的,所以说非谛。是无常的,所以说非
常。虚妄法不足为究竟依止,所以说非依。这不但苦集,道谛也如此,所以说: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是故,苦谛、集谛

  、道谛,非第一义谛,非常非依”。经说苦等为四谛,今又说苦集道非谛,
这不是矛盾吗?不!说苦集道非谛,是约非如来觉证的第一义说。如约世俗法的
作用说,虽不是究竟真实也可以名之为谛。如佛说无常是苦,真实是苦,不能说
不苦。佛说八正道是道,依此确能证涅槃,不能说不是道。所以约世俗说,苦集
道为谛。如约究竟真实说,即睢“一苦灭谛”,才是“离有为相”的。凡是“离
有为相”的,即“是常”住法。凡是“常”住法,即是“非虚妄法”,“是谛、
是常、是依”,“是故灭谛是第一义谛”。

  约四谛辨二谛,声闻乘学者中,有不同的论说。如毗婆沙论(七七)有四家
说,,顺正理论(五八)有五说。也有立苦集道三谛是世俗,灭谛是第一义的,
与本经一致。般若经说,四谛都是假名说,是世俗谛,而四谛的法空性,是第一
义谛,这是因灭谛也通假名施设,而难言寂灭,是第一义,也即与本经的灭谛说
相近。三谛是世俗,灭谛是第一义,古有此说,本经也依此作论。

  壬二遮倒示正

  癸一遮倒见子一总遮凡小‘不思议是灭谛,过一切众生心识所缘,亦非一切
阿罗汉辟支佛智慧境界。譬如生盲不见众色,七日婴儿不见日轮。苦灭谛者亦复
如是,非一切凡夫心识所缘,亦非二乘智慧境界。凡夫识者,二见颠倒;一切阿
罗汉辟支佛智者,则是清净。’

  抉择如来的智境即灭谛。灭谛,即如来藏,法身,大般涅槃,这是凡夫二乘
所不能见不能证的。凡夫与二乘的见地,都不能与灭谛正义相合,故应有简别。
先总遮凡小。

  “不思议是灭谛”,不思议即超“过一切众生心识所缘”的,也“非一切阿
罗汉辟支佛”的“智慧境界”。这可以譬喻来说:一、“譬如生盲不见众色”,
这喻如凡夫,于如来藏、法身,一点也没有见到,如生下来即坏了眼根的盲者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