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而有瘾者非是在少数,理由何在?便在于人肉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是真的很好吃的!五代之时,慕容氏何以落败得如此之快?他兴起快,落下也是快,理由何在?就在于吃人!当时,天下大乱,打来打去,没个休止,石赵没多久,武悼天王起,发杀胡令,前后杀胡二十万以上,迫得百万胡人退出中原,这些胡人生还故地者,百不余一,而在这个时候,武悼天王犯了个错误,不休养生息,而是再行杀戮,近二十万的军力在他的连连大战下消磨掉了,当他的兵力只剩下三五万人后,慕容氏起二十万主力军和十多万仆从军来与武悼天王决战,这个武悼天王在无有后路的情况下,与敌血战,至死不休,虽说是落败后给慕容胡狗杀了,但也是令慕容氏损失惨重,邺城中二十万汉家子民,给慕容氏杀得杀,吃得吃,最最重要的是里面有八万的妇女,不过由于女人的肉比男人的好吃,慕容氏一时贪嘴,把这些女人全部吃了,尸骨堆积如山!
这样一来,慕容氏打赢了一仗,但他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人口,而是……吃了!别的部族可不是这样,虽说吃人而是有度,存积下了大量的人力,慕容氏到了最后也是没了人,结果跟着完蛋!可见吃人害国(其实历史上吃人灭亡最最凶的是传说中的玛雅人,玛雅人部族林立,相互攻占,他们虽是具有相当的文明,可是却还是野蛮,喜欢在战胜对手后把敌人的俘虏吃了,据史载,有一次玛雅人的一座城里进行狂欢,举城吃人,一次吃了五万人!吃了整整三天,不是谁谁谁吃,而是从国王到平民,无有人不食!渐渐的,人也不想种地了,吃人就行,人吃人吃人吃人!这样一来,这个文明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当然,这是本人个人的意见!)!吃人者无敌,不过是在于初!
三国时,曹操身处四战之地,凭的什么得以立足?吃人!他把大量的人制成了肉脯,终于渡过了东汉末时最最困难的时月,这才训出了十万青州兵!大理国也是用了这个急法,用吃人来加强士兵的血气,这样一来终于得到了强大的军力。
现在,这支百战不息几达三年的远征之军回来了,虽说刘志恨在整军制区责任到位,将六月于娜的大军立时肢解开来,不让她再一军独大,可并不是说这支军队不存在,而是拿这支军队当了种子,现在大理国六员大将!三名外驻将军,身毒国驻守大将,从三品柱石将军武修文,他的妻子是大宋的疤,女枪王四娘子杨妙真!第二是驻守孟国的四品轻车将军马千里!第三是驻守万象国的四品殄难将军丘陵!此外是三名大理国军区将军,大理军团总长耶律齐,陈国军团总长武敦儒,蒲甘军团总长木巴仙!总而言之一句话,大理国现在是兵力充足,真打起来可也是什么都是不怕!论起战果,最最明白的就是大理国用三万人打败了兀良合台的二十多万蒙古军,这一点虽说有着种种疑团,但这却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理宗道:“大理国现在……想打谁?”丁大全道:“自是那穷国无疑!穷国本就是大理国之王刘志恨所立,但现在刘志恨长年不就国,国中生了乱,以刘志恨的脾气那自是要打回来,这可也正好是我大宋向大理国示好的表示,大宋与大理唇齿相依,大理国不会无缘无故攻打我们,这是不智之行,刘志恨向来以精明过人自居,自是不会做出这种蠢事,相反,吴大人一而再再而三敌视大理国,一旦生出事来,以刘志恨那种不受人气的脾气,必然会与我大宋交恶!请万岁明鉴!!”
理宗大声道:“说得好!”一个起身,众臣工一并地站了起来,苻王叫道:“万岁爷!您真是圣明!”余者臣子一并叫道:“皇上圣明!”理宗道:“大理国与我大宋一衣带水,友邻之邦,朕也是与大理国刘志恨见过面,刘志恨此人见事明理,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不会不明白,现在我们帮了大理国一把,大理国必会报之以李!我西川就再无忧也!他蒙古大军想灭我西川,正面,有我大宋两淮军与襄阳军,侧面,有我西川屏藩,我大宋,无忧矣!”
吴潜叫了起来道:“陛下,不可呀,大理国只有实力不足才不会与我大宋交恶,一旦大理国强到了一定程度,再有了穷国为后盾,他就再也不会把我大宋放在眼里,到时候,不要说与我大宋联手,更有可能会联合蒙古来分我大宋!这也是有可能的呀!”理宗怒道:“够了,吴潜,你就一定要想着我大宋和大理国掐起来吗?你到底是何居心?大理国怎么可能会做得出这种蠢事!你那些诗书都读到屎里面去了吗?”
理宗一向气沉,现在这一怒,自是非同小可,可是吴潜一点儿也是不惧,反是叫道:“这种事情并不奇怪,当年,金国求我联兵灭辽,金强而辽弱,我朝本当助辽死守,最不济也是要隔岸观火,可是我朝却是议定了出兵,丢了人,出了丑,花了钱才收复了一点故地,但转个眼就让金国夺去。后来金国不行了,蒙古也来要我们联兵攻金,我朝又是答应了,明明金国比蒙古弱,我们应当助弱而抑强,可是我朝还是出了兵,结果呢?蒙古打完了金国,就来打我们宋国了,我们自己做了这种蠢事,凭什么他大理国就不会做出来?刘志恨心高气傲,万一他认定自己的实力够强可与蒙古平分天下,他为什么不联蒙古来灭我大宋?皇上……三思啊……”
理宗面沉似水,朝堂之上也是静可闻针落。还真有水落之声,却是吴潜的老泪流下。
理宗平心静气道:“传朕旨意……吴潜大逆不道,念其老迈,贬其为沿海制置使,兼……庆元知府!”吴潜一下子摊倒在地,好一会才道:“臣……谢主隆恩!”理宗不罢休道:“人来,带他下去,即日出京!”立时有金钺武士入殿,一边一个,提着吴潜出了大庆宫!
(新雕人物简析:无知是福蓝小蝶,从一出场,蓝小蝶的设定就是无知,这个无知不是她本人的,是她的父亲蓝伯清给她的,自以为是而又充满了正义,不是她有个父亲,她的际遇无疑是很惨的,而一旦她的父亲死去,那么她的下场能得飞来横死当是福。在这种情形下,遇上刘志恨,说是灾,却也算是福,这让她得到了一个机会,洗白了自己的智慧记忆,虽说自此有些低能,但她得到了刘志恨的照顾,相比她的父亲,这显然是好得多了,刘志恨最初是拿她耍着玩,没准到头来还是杀,但这个时候,五仙教出现了,得了此,刘志恨压下了杀心,转为利用,从头到尾,蓝小蝶能活下来并当上了教主只能说是运气使然!)
第二百五十三章:贾似道面君
下了朝,百官散去,贾似道丁大全一党自是各回各处,少不得要收拾一下或是串门子,或是吃花酒,临安瓦子遍布,正是为了这些吃朝庭饭的闲官而设,将这大笔钱财花到了无用之处。换了刘志恨的脾气,那必是要在第一时间列出名单,按名索骥,一个不剩,有抓无放,有杀无赦的!理宗要是真这么办了,不要看他会遭到什么骂名,便是钱财就可剩下数百万以上,其实大宋实富,真要是干起来,想强可也并不是太难。而问题关键就是在于,这时的皇朝并无铁血强者行杀伐之道,理宗求王道,一意求稳,这非是他胆小,理宗算是可说是个明君了,只是一来是受儒毒所害,以王道为正法,二来,他之帝位得来不易,是权臣史弥远拥而立之,宋时臣强,臣子一团结,皇帝官家就没了法子!
苻王也是下了朝,却是不转而回府,上了大轿,道:“去名人府!”这名人府其实就是贾似道的相府,理宗喜其才学,封他做了名人,以示其才之高,只是这么一来,那些苦苦读书之人却是有些不服,宋时理学兴,儒毒渐显,读书人自己没有才能,却是一意要染指国家大事,不知农,不知商,不知学,不知算,不识稼穑之苦,不明盐铁之利,却是开口国家闭口爱国,明明实力不济与蒙古大战,却是一个个嚷着打回去,此时徵钦二宗早就死得点渣不剩,直捣黄龙也是再也不虑有岳武穆之下场,可惜不明时势者却是不知道,蒙古已经吸化了北方中原汉民,这些汉民打宋更凶更狠,是以,贾似道一力求和,而迂腐之士却是力主以战!
苻王大轿一路通行,到底是苻王,手下的轿夫也是强健,行起路来可是又快又稳。方一到贾似道府前,那门前小吏便就识出了,这贾似道爱好良多,最好的却是斗蟋蟀,而苻王千岁正是贾似道最好的一个蟋蟀之友,两人大谈蛐蛐经,早就成了异性兄弟!
苻王一出轿就道:“你们相爷呢?”小吏道:“累着呢,睡着了……倒是王爷身子好,比我家相公还厉害,早朝之后,竟然还能来见我家相公,请进……”
苻王点点头,虽说他与贾似道是朋友,但是怎也是个王爷,别看贾似道现在睡下了,苻王驾到,他还是得起!小吏引来了管家,管家带着苻王到了正厅,看上去,贾似道的府第并不奢华,自不是贾似道没钱,而是贾妃一而再再而三地盯瞩弟弟,是以贾似道虽是胡为乱来,但他的府第却是不显多余富贵,整个大厅上下,最值钱的不是那面普通的大理石屏风,却是两只大米色的瓷瓶花盆,一左一右,这还是苻王送的,当时苻王看他这府中清苦,便随间地把自己门边的两只瓷花盆给了贾似道,现在看到这两只瓷瓶花盆,苻王心中一片的温暖。
不多一会儿,一杯香茶送到,这是上等好茶,贾似道的府第看似清贫,却是内里实足,有足够的财力,于苻王看来,却是对自己的尊重,心中更是满意!
茶还未冷,便就听到足声响起,贾似道衣斜发乱的奔行出来,人未到声先到:“苻王千岁,你你你……啊……”却是足下一绊,险些没摔倒。苻王哈哈大笑道:“你这个小子呀,冒冒失失的!怎么?才睡下的?”贾似道哼了一声,道:“你要不是昨天自己睡下了,现在也不会有这样的精神……”他不说还好,这一说,苻王却是一个哈欠打了出来,道:“不行了不行了,说完事后,我也要回去好好睡上一觉了!”
贾似道先是没有觉察,他到底精神未复,可不消一会儿,他也就醒悟过来了,道:“朝议出了什么事?”苻王笑道:“也没什么,不过是吴潜那个老匹夫参了你一本而已!”贾似道一惊,立时跳了起来道:“那个老匹夫!妈的,我上了他老娘了,还是奸了他的老姐,老是与我过不去,我做了什么,让他这样对我!”
苻王摇摇头道:“目前这件事对我们还说并没什么影响,官家发了大火,已经把这个老吴潜给贬为沿海制置使兼庆元知府,外放了,这个吴潜到底是个老臣子了,说话虽是难听,可也算得上是忠心为国的,官家也不好真个杀了他,再说他的清名不小,写得词也是到处都可听到,官家不杀他也是正常的!你不要再担心他了,那老头子太老了,就是活着也活不了多久的,我只是和你打个招呼,对了,本王听那个意思,大理国的北地王是不是和你有所来往?”
贾似道老脸一红,道:“算得上是有过交往,您也是知道,由于升国公主的关系,家姐与大理国很好相处,这样一来,有些关联也是理所应当的。”苻王道:“这是说得过的,不过大理国的事情你可是知道?”贾似道道:“王爷是指得是……”苻王道:“大理国北地王最初建立穷国于流求,这件事情……”贾似道道:“这事虽说隐秘,但市井瓦子里早就有了北地王的故事,这也是传闻之一,算不上是真正的秘密!”苻王道:“你说得对,不过话说回来,这些事情到底也只是民间说说而已,纵是有实,也是失之以真,不得为用,最最可信者只有一条,便是北地王的确是在流求建国。”
贾似道道:“这也是真个意想不到,其实我朝本就有了开府流求之意,只是一来战事连连,二来,这个开府,谁当首任官?治得好了,便宜下一任,治不好,这便是个罪名,有好位置的,谁又想到那种地方?就是没有官缺的,也是不想到那种地方。三来,就算是真个开府,是不是又要添兵?那里虽说没有多少人,可有得是不服王化的野人,粗粗算来,前期投入也是要三百万贯以上,这还只是财力,剩余人力物力,哪一样又是不要钱的?前前后后零零总总,少不得要一千多万,还不一定成不成的,山地土番又是那么凶,真是有能办成这件事的大吏,哪还不放在两淮之地!”宋朝特别是南宋,对于两淮尤其重视,一来这里是水运黄金道,财源滚滚那自是不用说的了,二来这里依着淮水以抗蒙古,重中之重,是以非得重兵才得以守!
苻王道:“哈哈!这才是谋国之言呐!其实不是我大宋不想要流求之地,但就看有没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