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改动,这样战役的规模就大了,原有作为解放军统帅部战略预备队的那几个集团军,划给了邓峰远东兵团两个,现在战略预备队恐怕不够喽,应从各军区临时抽调部队组织战略预备队
一直配合彭德怀抓军委主要日常工作的军委秘书黄克诚看着沉默不语的彭德怀说:“老总,说说你的想法。”
“这的确是件好事,这件事提醒了我们在我们的军队系统中的确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彭德怀接着对历克农说:“这次就看你这个**大特务的了,看看中苏在隐蔽战线上谁更技高一筹,虽然我们先输了一招,我们可以后发制人嘛,尽快的把这个间谍组织挖出来,但先不要打草惊蛇留着他还有用。正象你说的那样,我们可以通他们调动苏军。”然后把目光转向粟裕说:“粟裕同志你们总参搞个调动苏军的计划,一定要搞的和真的一样。另外和远东特工委那边尽快的制定一套新的计划,为了加强保密工作这个计划到基地去做,那里的条件好,可以用计算机反复的推演,发现问题,对于我们下一步
在北京市东长安街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四合院里,一个四方脸,带着一副圆眼镜,唇上留着一撇小胡子,身体微胖的中年人,正在默默的凝望着窗外那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的雪,这些美丽轻柔的雪花像芦花,像柳絮,像蒲公英那带绒毛的种子,象洁白无暇的花瓣纷纷飞落下来,为大地铺上了洁白的被子。此时他心潮起伏,他就中国特战之王——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历克农,
历克农是中国**建党初期就参加**的老党员,他思维敏捷,词锋甚健,他是中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隐蔽战线上最为卓越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党的秘密工作四杰之一,在长期的**生涯中,所建立的功勋虽长期不为人所知,他以对党无限忠诚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在紧急关头保卫了党中央的安全,在关键时刻向党中央提供了决策性情报,起到党和军队守护神的特殊作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如果没有历克农,中国**的历史从30年代初以后将重写,如果这番表述仍不能准确表达他的巨大作用的话,那么他逝世后能让美国那个24小时不停运转的情报组织——CIA破例的全体放假三天,庆祝自己这个最厉害的对手不在了,就足矣说明历克农有多么的厉害了。
自从通过苏军全面的军事调整,针对我军的部署做出提前反制行动以来,完全可以断定苏军已经掌握我军可靠的情报,这一点历克农这个特战王是比谁都清楚的。他十分了解苏联克格勃金钱美女那一套手段。他凭着自己多年从事秘密工作的经验和那种与生俱来的能读出人的思想的能力,他很快的就形成了一个很清晰的线路,从苏联的部署情况上看,苏联还不了解中国最高级的军事秘密,如卫星的侦查能力,邓峰他们带来的先进战机的作战能力,中国的战略远程打击能力,中国的无线电监听能力从对苏联大使馆的无线电的监听和破译的情报上看,也证实了自己的这个判断,这个被苏联称为代号“长线005”的苏联间谍,应该是在我军大校和中将之间的人物,因为这个级别还不掌握中国的最高级的情报。这个级别能知道中国全部军事部署的人就不多了。如果再象邓峰他们所说有苏联背景的这个前提,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恐怕不超过10个人。
想到这他转过脸看了看坐在办公桌前的杨光,全神贯注的看着笔记本电脑说:“杨子,你U盘里有没有四总部中将以下,大校以上的人事资料,”
“有啊,我昨天在组织部计算机室考的。”杨光眼睛没离开电脑屏幕回答道,然后抬起头装着不满的说:“历老师,现在可没人总是杨子,杨子的这样叫了。”
“怎么的?你小子,当上少将就连小名也不让叫了。”历克农呵喽气喘的说:“你给我查一下,四总部这个级别的有多少在苏联留过学,进过修的?”
“我查过了,一共大校军官5人,少将军官2人,中将军官无。”杨光一面回答一面拿起桌上的烟,可是听到历克农那大喘气的声音,又放在了桌子上,说:“我现在正在查看最近这几个月大校以上军官上各单位局域网的记录。”
“路子对头,你先查这7个人的上网记录,我想我们要找的人可能就在这7个人之中。”杨光点了点头,看着病魔缠身的这个一直战斗在看不见的战线上的老前辈不觉的顿生敬仰之情。于是说:“历老师,你还是先去歇一会吧,我查完结果告诉你。”
“杨子,别说废话了,快干活。”说完后又转身回到了窗前。
杨光的目光迅速的查看着这7个人的上网的历史记录,长长的一份上网记录里包含着调往新疆军区,远东兵团,沈阳军区,北京军区的各种物资的统计表,各种武器装备的技术数据,和这些地区团一级的物资存放地的地址,各军工厂的地址这些已超出了他日常的工作应该掌握的范围。
杨光眼睛顿时一亮,不由得大喊了一声“历老师,找到了,就是他”
间谍这个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活,还真不是谁都能干的,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还真不行。
刘恋坤从和棕熊见面后,真的有些惶惶不可终日,看到他的人都会吃惊的发现,这个本来满面红光的刘局长脸变的比平日苍白了很多,也消瘦了很多,黑黑的眼圈无言的告诉人们,他的睡眠状况极为不好。还有让人们明显感觉到与以前不同的是刘恋坤比以前工作更加的勤奋,有时经常会工作到深夜。
黑暗的冬夜里伴随着呜咽的风声,他伸手拉上了窗帘,这会让他有一种安全感。他走到办公室的门边向外看了看,随后把门插销插紧。他把办公室的灯全部关上,室内仅有电脑显示器那微弱的一片青蓝色的光芒,把他那惨白的脸涂上了一层青蓝色的光,显得阴晴不定青灰和狰狞。
刘恋坤根据棕熊的指示,开始了他间谍的生涯,窃取着装备部军械局的情报。开始他还小心翼翼,按棕熊要求的情报资料急匆匆的看上几眼,然后根据自己的记忆,回到家里把这些资料密写下来,交给棕熊。由于数据太多,全靠自己那些不太准确的记忆已无法满足苏联方面的要求。棕熊交给了他一个克格勃侦察技术局特制的微型照相机,命令他用微型照相机把情报资料照下来,然后在每周见面时,把微型胶卷交给棕熊。
经过几次作案他已渐渐的适应了这种惊险的间谍生活了,一切都变的那样的自然那样的轻车熟路。当下班的铃声响过,他总是悄悄的走到自己办公室的门边,细心的听着走廊里传来的一个个熟悉的脚步声,根据脚步声他判断着谁走谁还没走,当确定同事们都走后,他锁好门,然后从事他的间谍的本职“工作”。他的这种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除了引起手下人的尊敬外,没有人怀疑他的间谍行为。
但是,不管刘恋坤多么的小心,没有不露出马脚的,永远不暴露的间谍是不存在的,因为间谍要窃取的情报,也是对方防范最严的部门。俗话说的好“常在河边站,哪不能湿鞋”。
刘恋坤多次上网查阅资料的量已完全超出他日常工作所需的范围,他要干什么?他的这一异常的举动引起了军械局控制计算机终端的计算机室怀疑,计算机室主任在一次查看全局电脑的上网记录时,发现刘恋坤这个局长上网调取资料的内容比以前多了很多,几乎所有的资料他全看,时间也比以前长了很多,而且集中在下班后的时间里。次数也比以前多了几倍。他立刻向装备部的计算机监控中心报告了这个异常的情况。但并没有引起装备部计算机监控中心的注意。部计算机监控中心认为,一个局长了解自己局里的情况也属于正常。装备部计算机监控中心并没有把这作为异常情况处理,做了一下记录,通知计算机室主任继续监视外,也没有上报。
当杨光发现了这个异常后,马上告诉这个军械局计算机室主任立即对刘恋坤展开侦查,在刘恋坤的办公室安置针孔摄像头对他进行监控,终于发现了刘恋坤窃取我军机密情报间谍行为的确凿证据。
【第二百二十六章中国最新提案】
军委情报部和飞豹突击队侦查9分队,发现了刘恋坤这个隐藏在我军内部少将军官的苏联间谍,并没有惊动他,表面上依然如故,只是暗中对他进行了24小时的全天秘密监视,在他的家里各处安装上了针孔式摄像头及****,就是在他的车里也安装上了****。
他那一梯两户的邻居,也因为工作需要调到了外地别的单位,房子又分给了一个从外地新调来的一家和蔼可亲,祖孙三代4口之家,外加一个农村带来有点“三八”的小保姆,照顾家里有点脑梗后遗症,说话含混,走路挎筐的老人,孩子送到局里的全托幼儿园,这样对人畜无害的一家很难让人和军情部的侦察员联系到一起。当然人员的调入调出都是通过他这个局长同意的,这一切都进行的十分自然,没有引起刘恋坤丝毫的怀疑。
与此同时,我军的一份份假情报,通过这个代号“长线005”的苏联间谍源源不断的传到了苏军的统帅部,按着我军的战略意图有效的调动着苏军。
在这没有硝烟看不见的战线上,中苏双方进行激烈较量的同时,由李大为,毛岸英领衔的中国中苏边界谈判代表团也在谈判桌上和以莫洛托夫为首的苏联边界代表团进行着激烈的较量。
谈判进行了半年多,别说,还真的取得了一点点的进展,不过这一点点进展无法满足中国方面所提出的条件,而且相差甚远。对于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先易后难,先解决沙俄时代和苏联所占据的不平等条约之外的中国领土,这些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是属于中国的,必须全部无条件归还给中国。
苏联方面表示可以考虑中国的这个要求,但不是无条件的。把这些领土归还给中国的前提条件是,中国不能再向苏联提出《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两个条约中那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以及《勘分西北界约记》44万平方公里领土的要求。
苏联人提出的这个条件,理所当然的遇到中国方面的反对。李大为的反应很直接,“那不是还没有解决中苏两国最本质的领土问题吗?这些领土本来就是中国的。中国现在之所以和你们苏联方面提出这个问题,就是不想让双方撕破兄弟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这个面子。”
苏联人真的是暴怒了。在他们看来,自己做出了这么重大让步,没有换回中国的任何回报,那不等于是说,中国还是和苏联没完没了的要求推翻所谓不平等的条约,收回这祖上传下来的领土吗。这种让步除了助长中国的**之外,还有什么意义呢。
莫洛托夫怒不可遏的质问:“作为同是社会主义的兄弟国家,苏联付出了这么多,如果连这样的让步你们中方还都不愿意接受,那我们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在随后的会谈当中,苏联态度又强硬起来,答复李大为说:“苏联方面认为中国方面所提出的收回《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以及《勘分西北界约记》那144万平方公里领土的要求,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也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不管怎么说,平等还是不平等,在法律上讲中方也不再享有这种权利”。
面对苏联人异常强硬和激动,李大为对莫洛托夫他们苏联代表团又提出了中国方面新的建议“中国政府充分考虑过苏联政府这些年在这些土地上的投资和苏联人民已经在这些中国领土上定居一个多世纪之久这个事实,中国愿意对苏联政府这些年在这些土地上的投资和苏联人民的个人的投资,付出高额的经济补偿费。
“不行”莫洛托夫很断然地表示:“这不是钱的问题,这事关苏联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如果这样苏联绝大多数的人民是不会答应的。”
毛岸英针对莫洛托夫的观点提出了质问:“莫洛托夫同志,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想,你有没有思考过,对于来本就属于我们自己的土地,我们现在愿意通过付给你们苏联高额经济补偿费的形式把它赎买回来,这是一件我们双方都能和自己本国人民交待过去的事情。如果你仅是单方面的强调苏联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那么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呢?如果你仅怕苏联绝大多数的人民不答应。那么5亿中国人民就能答应吗?”接着他话锋一转说:“作为一个大国的政治家不光要能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和对本国人民的责任,同时也要承担起对世界人民的责任。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如果两国人民都不答应的结果会是什么样?政治家的责任就是要做好本国人民的工作,引导他们更加理智的解决这些在两国人民都不自主的情况下形成的历史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