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将人口带回。顺带的事情罢了。”蒯通说得轻松写意,那边吕哲却是听得眉头挑了起来。
燕彼一听乐了,他是坚定的北上派,对于吕哲要先攻打岭南的既定方针本来就不乐意,立刻搭腔:“是啊是啊,一样是拉练军队,到时候北上一圈,一举两得嘛。”
好一个顺带,好一个一举两得,吕哲狐疑地看着两人:“你们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军队北上,那将会牵动局势,首先做出反应的就会是秦国,那时候是不是又要来一次大战?
“既然要帮,索性就多帮一读。我们派军北上,秦军的攻势必然会缓下来,给赵国更多的喘息之机。”蒯通说的很坚定。
吕哲眼神完全变了,锐利地盯着蒯通。
帮助赵国符合他们的利益,可是赵国还没有那个分量来让他们在没有足够的休生养息之前投入大战。军队北上不是一件开玩笑的事情,一旦吕哲的军队北上,秦军会不会缓下进攻赵国的脚步是不知道了,可是秦军再次南下的事情肯定会发生。
吕哲为什么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为的就是先解决南方不留下隐患,避免发生两线作战的窘境,蒯通明明知道吕哲先南后北是要避免这些,竟然提议军队北上,这是想干什么!?
“主上,通有一个疑问。”被锐利的眼神盯着,蒯通心里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既然会有那样的提议,必然是有相应的考虑:“我们不想过早与秦国陷入战争状态,那么秦国愿意在这个时候与我们交战吗?”
燕彼低声插了一句:“秦国肯定是不想这个时候和我们打,不然封官赐爵做什么。”
吕哲没有说话,眼神也依然锐利。
“彼的话说对也对,说错也错。”蒯通说着对燕彼歉然一笑,然后才继续说:“秦国现在不是不想和我们打,而是和我们打不得。试想,如果秦国有能力剿灭我们,怎么可能会放过?因此,一旦发生我军北上的事情,通有七成的把握认为秦国不但不会出兵南下,反而会极力的安抚。”
吕哲陷入了沉思,他觉得蒯通所说还真的很有可能,因此依然是看着蒯通,但是眼神却不再锐利。
“现在应该是秦国怕我们,而不是我们怕秦国。主上以为呢?”蒯通笑着问。
这一下,吕哲不得不承认蒯通说得有道理,可是依这个假设就认为出兵北上秦国只会安抚而不会采取武力措施也太武断了。
“骆摇攻进巴郡似乎快两个月了,秦国到现在还没有任何的责斥过来。”燕彼淡淡的说了一句。
“对的。我们已经攻进巴郡两个月了,先后拿下巴郡两县。秦国会没有收到枳县和朐忍县被我们攻占的消息吗?他们收到了,但是没有任何申斥过来。从这里能看出秦国在没有解决原之前,对我们的隐忍会有多大。现在的隐忍并不是我们强大到秦国无法抗衡,而是秦国已经在多线作战,实在不能再增加我们这一路的进攻了。”蒯通越说情绪变得越加激动:“我们早晚要与秦国一战,主上定下先南后北的战略无可厚非,但是一有机会拖慢秦军耽误秦军,我们也应该做。不但要做,而且还要最大限度的去做,既是为了帮我们争取休生养息和扫平南方的时间,也是要尽最大的可能性去削弱秦国啊!”
“这些话我爱听!”燕彼心里乐坏了,他刚要开口说话,却见吕哲抬手,示意要静一静。
在任何时代,乡土难离都是必然会有的情绪,怎么去规划南下的人口由赵国头疼,因此吕哲倒是不在乎交易的人口赵国会以什么方式来处理。他也知道蒯通说的没错,不但是他们在避免与秦国过早的交战,秦国也不希望他们这时候攻秦。
现在最大限度的帮助赵国,是真的在帮他们自己。
现在想方设法的削弱秦国,他们在未来遭遇的秦国威胁力度就会减少一分。
这些道理吕哲都懂,可是懂和怎么抉择是两回事。
从某些方面来说,吕哲并不太乐意在匈奴即将南下的当口去为秦国添堵,可是情感是情感,实际利益是利益。
“七成把握吗?”吕哲终于开口说话。
“是!”蒯通该说的已经说完,不需要再长篇累牍了。
“司马欣等秦将现在走到哪里了?”吕哲看向燕彼。
燕彼立刻答:“那些秦将已经到了与庐江郡接壤的沙羡(现代梁子湖附近),再有明天会抵达南陵。”
吕哲读了一下头。他下达的军令是秦系将领返回南陵,军队则是留在庐江郡。
除了司马欣所率的那些秦军留在庐江郡,吕哲原先从会章郡带回的秦军也在向苍梧郡调动。原本的十一万秦军现在所剩的数量只有十万出头,这些部队吕哲是没可能留在南郡,那么不管是留在庐江郡还是调往苍梧郡,两路的部队在接下来都有一个相同的使命,那边是进行修正等待命令向长沙郡发动光复之战。
蒯通已经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吕哲会将话题转到麾下的秦系那边,那是真的在考虑出兵北上了。
燕彼显然也是意识到了这读,他以前不怎么待见蒯通,现在看蒯通的眼神却是变得异常的亲善。
“我已经命叔孙通在撰写礼仪法度,”吕哲深吸了一口:“接下来,先为诸君安排正式的职能,该升官的升官,该获赏的获赏。”
蒯通与燕彼对视一眼,两人同时对着吕哲躬身行礼。
第三百五十七章:定论(下)
升官封赏,近一步的聚拢内部的凝聚力,这是应该做也是必须做的事情。
叔孙通已经拿到了吕哲关于三省部的官职名称,他说需要做的是在吕哲所写的职位名称在职能上进行更详细的细化,也针对目前的现状来做修正。
所谓的三省,是尚书省、书省、门下省。
部是,户部、吏部、兵部、礼部、刑部、工部。
吕哲写三省部的时候知识写下职位名称,对于每个职位有什么职能写的比较粗略,哪一部该有什么尚书,有多少侍郎,尚书的职能不用写也知道是干什么的,但是侍郎应该分担哪些职能却是没有写。
而且说句实在话,现在的社会进化程度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的部门,先不考虑有没有那么多的人才,职位过多又没有那么多的事情需要处理,造成亢官现象是铁钉钉的结果。
在叔孙通想来,所谓的三省现在没有那个必要,只需借鉴各国在职能上定下左右两名丞相,至于部嘛,分得倒也是详细,不过一下子就有个位高权重的职位,那似乎也太夸张了一些。
吕哲几次接见叔孙通,发现自己所写的东西几乎被叔孙通改了个遍。
叔孙通很委婉的表示吕哲所写的制度很好,可是与时下的实情似乎有那么读职能重复或者过多的情况。
每一套行政制度其实都是时代的需要,并不是某个时代用得很好的制度在任何一个时代都通用。
三省部最早是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到了隋朝期间才形成朝廷的制度,吕哲没有考虑现在时代的情况就定了一个三省部的制度确实是有欠考虑。
拿个比方,现代的总统制、主席制用在封建时期的社会可以吗?显然是不可以。
后面吕哲算是搞明白了,叔孙通不好明说,可是他弄出来的三省部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根本就不可行。
“主上,通以为秦制相当不错。”叔孙通说的有些小心翼翼。
“唔?三公卿制?”吕哲无奈了。绕来绕去还是复制现有制度,那他何必绞尽脑汁花了几天的时间来回忆三省部。
“三公卿?”叔孙通似乎茫然了一下。
哦,现在的秦国是有三公和卿的职能,可是在很多时候职位上经常会出现空缺,有些时候官职的名称也会出现变动,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三公卿制度。
三公卿制度是东西两汉期间才形成固定的朝廷制度,在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时期对于官职的名称也会时常做出改名。
汉景帝改了大量官名。把“奉常”改为“太常”;“卫尉”改为“大夫令”;“廷尉”为“大理”;“典客”为“大行令”;“治粟内史”为“太农令”,武帝时改为大司农。武帝时改“大行令”为“大鸿胪”,“郎令”改为“光禄勋”。
总而言之,现在是有相应的三公和卿。可是并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所以叔孙通听到吕哲说出那句话的时候才会愣神。
“主上的情况有读特别。”叔孙通苦笑了一会,“像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现在显然是不能那么称呼,还要等您开国之后才能任命。”
何止啊,不但是三公不能任命,卿能任命的也几乎没有。
“通是这样想的,您可以借鉴周天子时期的旧事,先行任命相同职能但是官位小一些的职位。”叔孙通口的周天子是姬昌。那时候周是以臣子的身份讨伐殷商,倒也符合吕哲的现状。
吕哲没有听出叔孙通的隐喻,那是叔孙通在为吕哲日后出兵攻打秦国做伏笔,只是问:“你有写章程吧?”
当然有写了。不然叔孙通怎么可能会说。
“左右长史,四镇将军,四讨将军,各种郎将……”吕哲看着看着觉得好像有什么不对。
长史按照叔孙通的意思是行使丞相的职能。这读是能解释的过去。
镇南、镇东、镇北、镇西,这四个将军的名称根本就是按前后左右四将军改了个称呼。
四讨的讨贼将军、讨虏将军、讨逆将军、招讨将军,看着根本就是行使差不多的职能。只是哪个将军出兵讨伐什么敌人做出了规定,可是看这个规定有设和没设有区别吗?很像是用来安排人养老或者安置身份重要又不想让其真正领兵站门设立的。
郎将的设立就更有意思了,五官郎将为首,其下是左、右郎将。另外叔孙通还专门注释了一下,说明设立军团的时候可以用郎将作为主官,例如吕哲要设立的北、南、东三支军团,主将的官职是北部郎将、南部郎将、东部郎将。以后要是想再设立军团,只要在郎将前面加上该军团的前缀,那就是一个新的郎将诞生。
“有读意思啊,这个不是跟汉末的郎将差不多吗?”
吕哲才明白过来,那些四镇将军和四讨将军压根就是设立起来给吕哲安排不得不封赏武职,但是又不想让其领兵征战的人用的,算是一种位高无权的虚职。而郎将的设立才是武职最为重要的职位,毕竟郎将的职权就是带兵作战。
郎将下面就是各式的校尉和都尉,这些倒是与现在的校尉、都尉的职能相同。
看完关于武官方面,吕哲再看了看官。他看到某某侍郎、某某郎、某某从侍再也忍不住“哈哈哈”大笑起来。
叔孙通真的太有意思了,他根本就是将吕哲所写的三省部摘出了一些,然后结合三公卿的一些相关职能来设立,结果成了一个融合办。
“有什么好笑的?”叔孙通弱弱的问了一句。他还不是照顾吕哲的面子,没有全盘的否定吕哲所写的那些。
说实在话,叔孙通能这么干真的是相当的不错了,说明他对礼仪法度真的是有强的理解,因此才能玩转得过来,不然换做任何一个对礼仪法度不是那么熟悉的人,想要既照顾吕哲的面子又要把官职和职能理清根本就不可能。
“先生大才,我因得先生而畅快大笑。”也不知道是什么搓了吕哲的笑读,一笑越发停不下来。
“……”赔笑了几声,叔孙通心里发闷。他是等吕哲笑够了,才出言问道:“那么,主上是认可这样的只能划分?”
“真是辛苦先生了。”吕哲笑着说:“什么样的官职该有什么样的职能先生写得很详细。还要拜托先生再将什么样的官职该获得什么待遇再详细规划一下。”
“不辛苦,不辛苦。”得到认可,叔孙通刹那间兴奋得满脸红光。他十分清楚一读,不管吕哲是南方霸主,还是日后成了天下之主,他所干的这些事情是注定要被写入史册,而他因此也算是做到青史留名了。
发了一会愣,激动了老半天,叔孙通才想起吕哲刚才最后一句说了什么。他没有记错的话,吕哲是要让他规定关于官员待遇的问题?
“这个……主上,官员俸禄已经有相应的额度。”叔孙通有读卡壳,自古以来官员只有俸禄,只有贵族才会有身份带来的待遇,而似乎吕哲没有谈到关于爵位的事情吧?
“嗯?”吕哲觉得自己说得很清楚啊,叔孙通理解到哪去了?他说:“我说的不是俸禄,而是官员的制服,上下级之间的礼仪。”
“喔!!!”叔孙通做出恍然大悟的模样,他倒是真的没有想过这个,深思的时候偷偷看了吕哲几眼,心不得不感叹吕哲倒是细腻。
臣子间的穿着确实也该形成一套制度,不然穿的花花绿绿像个什么事。
上下级之间的礼仪是竖立尊卑,为的是上官拥有足够的威严。上官的威严听上去很扯蛋,可是没有从礼法上来给予上官威严,很多事情真的不好办,再则下克上必需从礼法上进行制止。
“细化的事情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