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6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

最睁眼说瞎话的是什么?是只为了掩盖李唐皇族是抱着突厥的大腿才得以崛起,抹杀掉大隋对草原胡人的一系列辉煌胜利,只针对杨广那一次被困雁门关的事情大书特写。也为了遮羞于李唐建国之后被突厥逼迫到长安城下,无限地无视和抹黑隋军与突厥的交战。

一直是到杨广被宇文化及杀死,大隋的全国人口依然有四千六百万,倒是李唐皇族所谓的贞观盛世人口也不过是三千二百万。

古时候社会是不是稳定,或者说国家是不是强盛很多时候是用当代的人口来进行衡量,另一方面就是关于粮价也是最好的对比。

一个国家的国力如何,还要看局外人的评价,当时的国际友人、高昌国的国王麴文泰,便一直认为初唐时的国力,根本比不上曾经的大隋,他曾对自己的国民公开说过这样的话:“往吾入朝,见秦、陇之北,城邑萧条,非复有隋之比也。”(语见《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五卷。)麴文泰在贞观四年(630年)十二月入朝,这正是史臣最为称赞的一年,麴文泰沿路所见,却是“城邑萧条”,完全不同于《新唐书?食货志》的说法。

其实,终李世民一生,大唐帝国不仅在经济上无法与前朝大隋比匹,在人口上也不及前朝甚远。李世民故去三年之后。有一次,他儿子高宗皇帝李治问户部尚书高履行道:“去年户口增加了多少?”高履行答道:“去年共增加十五万户。”李治顺便又问起隋代及现在的人户情况,高履行答道:“隋代开皇年间全国有八百七十万户,现在全国有三百八十万户。”(事见《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九。)说明经过唐代立国之后近四十年间的休养生息,其人口仍不足隋代全盛时的一半。

从两代经济与人口情况的对比,唐与隋的国力对比可见一斑。

或许是吃到了来自于杨氏皇族打压军方最终被掀翻的教训,李唐皇族立国之后就极少发生打压武将集团的事情,到了后期甚至可以说是无限制地进行放纵,搞出了集军政于一体的节度使出来,更是出于一种令人看不懂的原因无限地增加胡族血统将领的实力。终于是拉开了“安史之乱”的地狱大门。

李唐的国策让华夏大地再一次陷入遍地哀嚎中去,各节度使叛乱形成了局势无比复杂的藩镇割据,短短五十三年之内华夏大地上不知道有多少王朝出现,只有个月乃至于数年的短命王朝不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较强大的王朝来来回回地征战,一直是到赵匡胤立国初期人口从唐末时期的六千余万直接下降到不足一千六百万。

到了两宋时期,借鉴于隋唐时期的的历史,赵氏皇朝执行了全面修文偃武的国策,无限拔高了士大夫的地位。无限降低了武将的地位。

其实修文偃武并不是出自赵氏皇朝完全的自主意愿,而是当时的文武官员从五代十国中吸取到足够的教训,不管是文官昂或是武将,一同认为军方应当受到约束。不能够让隋唐时期的重武轻文再次发生,也不能让武将集团再有为祸国家的机会发生。

赵氏皇族、文官集团、武将集团,来自三方共同的意愿之下,大宋军方在大宋初年的时候也确确实实是做到了自我约束。但是在随后的一些阶段里,士大夫完全忘记了开国之初形成的协议或者说规矩,士大夫的全面抬头并没有在起码的礼仪上尊重军方集团。不但没有尊重军方的自我约束,士大夫反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作践军方,大宋的畸形发展也就从士大夫开始不断作践军方开始了。

被不断压制甚至是作践的宋**方,他们最后用最实际的行动抛弃掉了大宋,有历记载在金国入侵时期,跨过黄河甚至是杀到大宋都城汴京城下,北宋军方并没有做出抵抗,超过四十万北宋军队是抛弃掉了汴京朝廷逃窜南方,十余万北宋军方甚至是干脆归降金国反过来进攻大宋。

到了蒙古南下入侵期间,有记载的是大宋全国拥有超过三百五十万军队,损失于卫国战争的南宋军队是一百六十余万,余下的一百九十万南宋军队归降于蒙古。“兵围崖山”的那些军队中,超过四十万就是曾经的南宋军队,或许在那么一刻,原本南宋的那些军队看着不断不断有读书人跳崖殉国,心中该是觉得解恨多过于恻隐或是忧伤,毕竟士大夫在长达三百一十九年的南北宋时期真的把军方集团彻底的惹毛了。

“所以……文不能过盛,武不能独强。”

吕哲说的口干舌燥,他当然也不是直接将隋和唐这两个国家说出来,是虚构了一个特别的环境,虚构出两个国家来,用推衍的方式将隋和唐立国之后所发生的历史,用一种类似于讲故事的叙述方法阐述出来。

在场听吕哲讲故事的臣工基本上是能算得上位高权重之人,他们也可以说当代的精英,听完故事之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吕哲在讲隋唐时着重讲了关于世家的危害,不得不让他们思考是不是要压制世家的出现。

听到武将集团对国家的伤害,他们也在怀疑是不是如传言中的那样,吕哲要开始约束军方。

但是后面吕哲又讲了文官强势之后带来的严重后果,他们又推翻了吕哲要压制军方的猜测。

历史的发展中无法完全不出现世家的存在,一般国亡国立都会有一帮从龙之臣,这些勋贵其实就是最有可能成为世家的那一批人,他们有那样的影响力也有足够的人脉。

“嗯?”吕哲被问及相关话题的时候哑然失笑了一下,笑够了才答:“家族的强大是每一个人都致力、努力的事情,孤无法阻止人们向着自己认为美好的前景发展和努力。”

猜错了?那一刻很多人都是面面相觑,他们又变得有些不懂了。

“我们是分封,本土进行压制,非本土则是鼓励图强。”张良低声提醒了一句。

吕哲颔首微笑。

可不是嘛,他们并不是完完全全的中央集权,吕哲所制定的国策也注定了后世之君不可能存在一言而决的权力,除开吕哲这么一个开国之君,后续的继承者们与执政府、太尉署、将军府、都察府其实是形成一种共治的格局,五个方面形成一种相对平稳的政治现象,君王更像是一个监督者。

分封的体制下,特别是广泛分封的情势下,保证国家的强盛的同时,形成一种对分封之臣的全面优势,国家的统治者需要走的就是将那些有特别野心的家伙丢到本土之外。这些家伙可以去与异族搏杀竞争着建立自己的家业,争取得到来自于本土的支持,只要统治者能够使本土一直强盛,对于那些分封之臣的压制就不会出现改变,到时候再掌握分封的绝对权力,其实能够完全控制住局面。

“我们接下来要商量的就是,”吕哲看了看在场的十来人,一个一个地看过去:“怎么来制定一套合理的,经得起推敲的分封制度。分封制度中又划出两个分支,一为外部分封,一为内部分封。两者之间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基本国策。”

这一刻,能够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打起了十足的精神,他们今天所说的建议或许将决定未来千百年脚下这片大地的命运。

第八百一十章:无奈与猜测

吕哲有自己私下进行过推衍,按照他所设想的分封制度,未来华夏大地极为可能走上联邦制,既是一个强大帝国之下还存在更多的王国分支,以相同的文化和血缘关系保证帝国与各个王国的亲密度,形成一种以帝国皇帝为中心的政治体系。

更加说得明白一点,帝国与王国或许会在历史的走向中既是合作也是竞争的关系,同一主体民族却是会不断地进行扩张,期间帝国若是一直保持着强盛,作为分支的各个王国只能是从政治上服从于帝国,若是帝国陷入衰弱极为有可能被取代,但是随着同一族群的栖息地增大,取代帝国的那个王国也只能是做到形成“帝国”那样的强度,难以形成全面一统的局面,届时将会是什么样的格局呢?

无法形成全面的一统局面,取代了吕氏皇朝的新帝国,这个新帝国只能是致力于保持吕氏皇朝开创的那种格局,作为同一族群下的最强者而存在,努力地想让同一族群下的各个王国从政治上屈服于自己。

也有可能会是另外一种局面,吕氏皇朝灭亡之后,同一族群的各个王国将会因为想要获得族群领导权,所有的王国陷入一种长久的战争中去,重演周王室衰败后形成的春秋战国格局。

“所以寡人才说猜不懂汉王哲的想法,”扶苏随着车驾的摇晃晃动着屈膝跪坐的身躯,眼睛看着车窗外的一片绿色:“汉王哲肯定是有预料过会出现那样的格局,却是仍然执行分封国策,不得不说令人赞叹其气度。”

扶苏一行人已经从咸阳出发小半年,他们第一个停留地点是在函谷关,停驻函谷关观望南陵的一系列政策,也是在等待本来屯驻于三川郡的原秦国中原军团开拔。

他们等到徐岩率领部队开拔完毕是为了避免尴尬,毕竟那支军团是本来的秦国中原军团。中原军团被吕哲所收服,整编出了三个军团,余下不是转为二线部队就是进行解散,扶苏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那些秦国曾经的旧部,估计那些旧部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秦国新的大王,索性是不如不见。

于函谷关停留大概三个月,扶苏一直在注意汉国颁布的任何一项行政指令,他希望从中寻找到对自己有利或者不利的消息,可惜的是吕哲一直以来也没有针对分封进行过什么公告,倒是在一些军政体制上进行了优化。另外就是一些关于对外战争的新一轮动员,和针对航海上的诸多鼓励政策。

扶苏也在特别注意一件事情,那就是关于吕哲对有功之臣的封赏,可是他等了非常久也没有听到任何关于吕哲封赏有功之臣的消息。

“或许是还在商议评定之中,毕竟有多位重要将领是身在塞外,也有许多的文官奔波在各个新纳入统治的地区。”蒙毅是这么看的。

扶苏却是有另外的想法,他认为吕哲建国不久,且一直以来似乎都是在专注在军事上面,对于文治可能还没有全盘的想法。

“王上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蒙毅感到好奇极了。

“汉王哲建国不过七……八年。观看一直以来的封赏,汉王哲采取的都是谨慎策略,对于封赏是慎之又慎,八年间只有不到四十人获得了爵位。且其中大部分是勋爵这种荣誉贵族,没有任何一人的封爵到达侯爵的高度。”扶苏停下来思考了一小会才继续说:“倒是有风声说汉王哲这一次会拿出至少五个侯爵来进行封赏,其中韩成与熊心就占去了两个份额,萧何、司马欣、季布得到其中的三个?”

韩成是韩国的君王。韩成已经表态不愿意出去开扩。鉴于韩国的土地不大,且韩国的军队也只有五万,那五万韩军还是在吕哲的帮助下才训练出来。从等换价值上来讲,所有人都认为吕哲封韩成为四等侯爵已经是优待。

对于吕哲来说,熊心的作用却是要比韩成大得多,当初是因为有熊心的配合吕哲才能轻易对楚地形成统治,也是因为有熊心周旋旧有的楚国文武官员才没有出现过激的行为。可以说若是失去熊心的一些配合,吕哲虽然能够得到楚地却也要面对不乱烽烟四起的局面,因此吕哲给予熊心的封赏是一等侯爵并没有人对此有什么异议。

萧何就不用说了,任何人都能看到萧何的重要性,是因为萧何有出色的后勤调度能力,才保证几年间汉军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对外不断扩张,哪怕仅是以这样的功劳吕哲都有足够的理由给予萧何侯爵上的封赏,更加别谈萧何在一些内政上取得的成绩了,因此萧何获得一等侯爵的封赏可谓是众望所致。

封赏季布为五等侯爵这个就存在一些争议,季布追随吕哲崛起于微末,但是追随吕哲崛起于微末的人多得是,季布本身有多少才能没人知晓,不过一直以来季布在屡次战争中的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吕哲高看了季布的原因,按照一些人的看法,季布被封五等侯爵是过高了,该是二等或者一等伯爵。

司马欣获封三等侯爵却是没人有太大的异议,哪怕是存在异议也是因为司马欣曾经的一件事情,那一次率军攻打吕哲一直在被人反复提起,对于司马欣效忠吕哲之后所发挥的才能和作用却是都被看在眼里。

当然了,无论是谁被封赏什么爵位,那都是私底下的猜测,吕哲从来都没有公开拿出一个名单都是进行过什么表态。他们到目前为止的猜测是根据一些文武的功绩,和吕哲对于某个谁的欣赏,从数据上和君王的喜好上进行的猜测。

另外倒是有意见事情已经确定,赵歇和魏咎依然会是一名大王。

赵歇是因为交出了掌握在手里的四个郡,军队方面也有将近三十万接受吕哲的整编,换取到的是吕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