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7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众在场文官被吴芮的犀利言辞说得有些郁闷。他们当然不敢保证那些胡人会不会出现反叛,实际上就没人敢打包票说投靠的胡人会老老实实接受统治。

“西北那边……不是接受了一些当地土著的归化嘛?”叔孙通轻笑着。说道:“新置的凉郡,登记户籍的人,不少都是当地的土著吧?”

帝国在西北新置的郡县不少,如凉郡、武威郡、金城郡、张掖郡、酒泉郡……等等,都是西征军团收拾完头曼本部继续向西追击时扩展下来的领土。

其实要是属于两汉历史的人一看那些郡名就该明白一些事情。西北的新占领地取名上吕哲几乎就是按照西汉帝国进行照搬,甚至是连地界划分上区别都不是太大。

“那些地方,许多土地曾经是秦国所有,是在秦国倾力东出之后丢失。帝国对那些区域是光复,当地的一些土著原属于秦国治下,像是秦惠文王时期吞并的义渠人,又比如秦献公之前融合的戎狄……”章邯可也是在场的。他生得伟岸俊美,人有威仪,说话的时候语速不快:“重新加纳自然没有不妥。”

“三四百年之间的事情了,那些土著大多失去联系至少三五十年的时间。”叔孙通可是抓住了之前吴芮的说词。很认真的地问:“那章中郎将是认为那些人不会出现反复?”

章邯仍然是不温不火的语速,说道:“情况是不一样的。帝国需要开拓一条前往西域的道路,是一条商贸用的路途。另外,西北那边不会出现太大的战事,有也是针对西域一些邦国的征服之战,哪怕是出现反复影响并不会太大。北疆草原则不然,北疆草原一旦出现意外,惹出的乱子带来的后果是不一样的。”

中郎将嘛,等于是某支军团的军团长,章邯现在也确实是国防军的一名中郎将军团长。他被吕哲任命为第十五混编军团的军团长。

第十五混编军团已经受命开拔前往渔阳郡,军队早早已经开拔,章邯留在帝都南陵是在等待后续的军械划拨,军需到位了就会立刻启程赶路。

“这不是同样的一件事情两种对待嘛!”叔孙通咋呼道:“听听。看看,军方越来越胡搅蛮缠了。他们认为可行的事情就没问题,其他人提出来的意见不同意又是另外的说词,哪有这样的呢?”

章邯做出一个哑然失笑的模样,却是没有再开口说话。

在场武将也是在笑,他们不是在自嘲。就是纯粹地笑。他们连反驳叔孙通的一点点欲~望都没有,不反驳可比出言反驳还气人。

“西北各郡,是需要文官前去治理的吧?”萧何出声了,再不出声文官的脸可就要被丢个干干净净。他环视一下在场的所有的武将,说道:“新置一地,都是需要进行治理的吧?”

那是当然了,军队负责开疆拓土,文官负责占领地的教化,这是恒古不变的事情,没有什么好争议的。

“都是在做各自的分工,就像军队在对外开拓,我们为军队保证后勤。”萧何可没有恼怒的表情,甚至是比较寡淡,继续说:“各自有各自的责任,风险都是一致的。本公这么说,谁有意见吗?”

本公,可不是公公什么的,是帝国公爵,萧何不但是执政官,还是帝国的四等公爵。

萧何成为四等公爵没有任何人有异议,不但是因为他担任执政官的时候将帝国的民生治理得条条有序,还是因为他一直是军方可靠的伙伴,每一场战事都少不了他在后方调度辎重,安排民伕为军方保证后勤。

要说起萧何,不但是文官集团十分地尊重,武将集团也没有任何一人敢于说萧何什么不是,甚至是相比起一众文官,武将们对萧何的尊重可能还要更深一些。

原本还在轻笑的武将,他们收敛了笑声。刚才话说得比较重的吴芮先甚至是对萧何露出一个抱歉的表情。

章邯这个进入系统官员系统不久的人,他也听过关于萧何的名声,很清楚萧何在帝国的地位,不止是皇帝十分看重。应该说文武集团就没有多少人会去惹怒萧何。

萧何凭什么执政官的位置一坐就是十来年?他在治理地方上只能说是四平八稳,可是为军队做后勤保障却是展现出无人能比的高超能力,可以说要是没有他在后方进行调度,很多次军事行动根本就无法展开。

有一件很公开的事实,帝国可以忽视太尉却不能无视萧何。太尉空闲了太尉署还能照常运行,可要是缺了萧何进行后勤总调度可是要出问题的。

偏殿的会议室一时间安静了下来,武将集团那边大多是脸上出现尴尬的表情,文官集团却也没有感觉到多少骄傲。

武将集团仰仗于萧何的调度能力,虽说萧何也许不会在后勤调度上做文章,谁也不希望与萧何交恶,因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

这一刻,骆摇难掩脸上羡慕的表情,他知道这就是所谓的“积威”了。

太尉人选一直在变,那是因为太尉由谁来做都差不多。可为什么萧何一直都是执政官?还不是皇帝清楚萧何的重要性。

骆摇咳嗽了两声,迟疑问道:“执政的意思是?”

吕议看出来了,要是萧何执意插手关于胡人投靠的事情,军方必定是会卖萧何一个面子。

“我的意思是,可以接纳北疆胡人的投靠。”萧何的腰杆很直,他眼睛注视着骆摇,说道:“不过却不是安排在北疆草原,可以将投靠了的胡人进行迁徙,可以移动到陇西或是其它地方。”

陇西郡的几个大家族迁徙前往九原郡、云中郡、代郡、并郡,填补了草原上一些牧场的空白。他们的迁徙空出了个别地方的牧场。这些牧场与河套等地当然是没得比,可是安置投靠的胡人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河南地和河北地由我们的族裔补充,愿意臣服的胡人安置在内地,短时间无法消化。长时间总是能够融合。”叔孙通笑吟吟地说:“等待那些胡人口中说的是我们的语言,穿上我们的服装,生活习惯也与我们相同,不管他们是不是炎黄苗裔都会成为炎黄苗裔。”

叔孙通的说法有历史根据,既是所谓的“入蛮夷则蛮夷之,入华夏则华夏之”。人们普遍的认识是,蛮夷只要接受了华夏的文化和思想就能成为华夏人,同时华夏人要是不讲文明和礼仪则与蛮夷没有区别。

从有夏一代开始,有“诸夏”的说法,“诸夏”指的就是华夏,而华夏通常含有“文明”的意思,也就是“文明人”“文化人”之类的意思。

除开诸夏之外,长久以来还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分类,华夏族群从黄河源头开始崛起,崛起的过程中不断融合周边的部落,直至建立夏国之前其实就是一个漫长的征战史和融合过程,不知道有多少曾经不是诸夏的群体被消化成为华夏的一份子。

远的不谈,秦国向西开拓,主动地去融合戎狄,长久的融合过程中原本的戎狄成了秦人,这既是一件已经成功了的案例。

除开秦国之外就没有其它战国有主动融合的案例吗?有的。像是赵国针对北疆的开拓,他们先是攻灭中山国,融合掉中山人,然后继续向北通过联姻的方式融合掉一部分的狄人部落。中山国在东周时期就是胡人,被称呼为中山狼族,后面不也成了赵人。那些狄人部落不断与赵人通婚,不也成了赵人。

姬姓燕国,他们长久的历史里就是与东夷互相征战的周天子分封诸侯国之一,他们在春秋时期一度与中原各诸侯国失去联系,重新取得联系之后燕国发生的改变令中原各诸侯国有些侧目。

中原各诸侯国为什么会对燕国侧目?不就是因为燕国与中原各诸侯国失去联系期间与东夷的部分部落进行了融合,燕人的一些生活习惯向“东夷化”靠拢了一些了嘛!

另外,其实春秋时期的楚国也不是周天子的分封诸侯国啊,当时周天子分封的第一强国,也就是晋国,知道晋国最喜欢干的事情是什么吗?晋国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纠结一帮小弟与楚国打架,喊出的口号是“攘夷尊王”。

攘夷尊王一开始可不是被用在楚国身上,因为当时的楚国在周天子分封的各诸侯国看来不是“夷”,是“蛮”,也就是南蛮子。攘夷尊王最先被使用,那是中原各诸侯国联合起来出兵,去帮助有些撑不住的燕国,去打击东夷人。

后面,攘夷尊王被加上了政治色彩,也就是说成了出兵要痛殴某个国家的口号,因为攘夷尊王也有“尊勤君王,攘斥外夷”的含义,核心的意思就是“一定要效忠天子”之类的。

晋国喜欢纠结一帮小弟围殴楚国,那是因为楚国做出了一件事情,楚王派人去见周天子,问周天子夏禹治水的鼎有多重。楚国相传是有商一代王室后裔建立的国家,一直与周王室过不去,派人去见周天子进行叫板,其实就是所谓的“问鼎天下”,有想要重新夺回“正朔”的意图。

楚王叫板要争夺“正朔”,作为周天子分封下的第一强国晋国自然是要回击,最后也打服了楚国,让南蛮子楚人投入周王室的怀抱,重新成为诸夏的一份子。

“先人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弘扬我族,为我族漂泊在外的族裔寻找到回家的路。”叔孙通说得动情极了,他一挫一顿,差不多是用朗诵的腔调:“我们是不是也要追寻先人的脚步,让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重新回到大家庭,他们要是不愿意,大可以学曾经的晋国,付诸武力劝导劝导他们。”

“……”吕议很想笑,这样的论调包装之下,所有的侵略可不多出师有名了嘛!

第九百三十九章:石头与脚

吕议现在的岁数很小对不对?正是因为他的年纪小,众臣一谈到一些什么事情的时候,总是会刻意停下来进行一些讲解。

这不,学古问今的叔孙通见吕议对上古先秦时代就对外进行的扩张产生兴趣,他就开始介绍了起来。

“接受异族的臣服,然后将异族迁移到内地进行安置,这样的事情从有商一代已经成为习惯。”叔孙通边说边看向萧何。

萧何点了点头,说道:“确实。所以我们将北疆胡人内迁是可行的。”

吕议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商代的历史,他记得有商一代时期,历任太师就是全国的军事总指挥,他们担当的责任就是带兵向外进行战争。

“远的没有过多记载,商末时期的闻仲,他就是一位军功赫赫的人物,一生除了在朝辅政之外,干得最多的就是带兵打服大商周边的异族。”叔孙通说话风趣,并不显得古板,讲故事一般地说道:“太师闻仲先后击败过戎人、狄人,为大商王朝在西边和北边扩展了很多的土地,也接纳了众多的戎人和狄人成为大商王朝治下的子民。他的后半生基本是奔波在征讨南蛮和东夷的道路,对东夷的征讨的次数最多。”

在场武将一阵面面相觑,他们有点纳闷这么个场合讲故事妥不妥当,可是看到吕议一脸感兴趣的模样,谁也不好多说什么。

“后面,闻仲在征讨东夷的时候国内诸侯之一的姬姓一族举族之兵攻打共国,导致他在追击东夷王的时候不得不回兵,以至于针对东夷的战争功败垂成,来了个虎头蛇尾。”陆贾接过叔孙通的话尾,也是用风趣的方式讲解道:“有商一代是聚族而居,也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人聚集在一个地方成为家族,然后由家族来形成一个又一个诸侯国。像是姬姓的周就是其中之一。”

好为人师是文人的一种兴趣,在一些场合展现自己的博文多学也是文人最爱干的事情之一,他们也就一人说一段,对吕议展开了现场讲学。

吕议知道的商代历史其实大多是来自于文艺小说的《封神榜》,对正史了解还真的是不多,更生出了听下去的兴趣。

听众有兴趣,叔孙通讲得更加起劲:“当时因为还有移居的现象,人们并不是长待一个地方,因此实际上过得是半农耕半游牧的生活,哪怕是到了春秋时期也是保持着半农耕半游牧的习惯。因此总会看到一个国家的都城更换。”

陆贾看到吕议露出迷惑的表情,解释道:“为什么到了春秋时期人们还会一段时间就要进行移动?那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城市脏乱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被认为不适合再居住,自然是要进行迁移了。”

“有商一代最后的都城是朝歌,闻仲带兵回到朝歌之后,商王帝辛召唤诸侯前来朝歌,其中特别点名季历(姬昌的父亲)也一定要亲自到朝歌,为的就是问问周国为什么要攻击共国。”叔孙通看来对商史和周史有一定的研究,停下来卖了一个关子。等待大家走看过来才往下继续说道:“共国是个什么国?她是与大商共处一个历史时期的国家,也是大商的诸侯国之一。是共国先攻击周国的都城宗周,然后才引来姬昌带兵打回去。”

吕议恰巧就知道这一段历史,他的记忆中是商天子帝辛对周国和共国采取的是各打五十大板的处理。进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