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日后,一队车马来到都畿道和京畿道的边界,在嘉州军的关卡前停了下来,一名管家模样的老者走上前来,“我家老爷乃是先帝时的左司谏齐会之齐大人,今次抛弃伪职南来,准备前往嘉州拜见新皇,还望这位将军通报一二,放我等过关去。”
验明身份后,守军不敢怠慢,一边派出一队士兵护送他们进入都畿道,一边快马加鞭前去告知罗世绩。
罗世绩当初也曾听闻过齐会之的大名,琢磨着既然如此名臣投奔嘉州乃是一件好事,于是吩咐沿路不得阻拦,将他们尽快送往嘉州。
不多时,消息传到嘉州,那些被姚广孝、王机等人压制颇久的官员们弹冠相庆,昔日由于他们没有个有名望的人做主心骨,无法和钱飒、李悠相抗衡,现在这位赫赫有名的齐会之齐大人南下,让他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这些人暂时团结起来,希望齐大人能够率领他们和李悠在朝堂上好生较量一番。
633。第632章 礼部尚书
齐会之的文名几乎胜过了除了周寿之外的所有嘉州官员,放眼天下也没有多少人能堪匹敌,所以等他的车队到了嘉州城外的时候,朝中的文官、大学堂中的教师学子以及闻讯赶来嘉州参加恩科考试的考生纷纷前往城外十里处迎接,乍一看去,竟然比李悠当初率领大军得胜回朝时还要热闹几分。
“当初太尉大人得胜回朝怕也没有这般风光吧?看来这功名富贵还得从圣贤书中去寻。”有儒生洗去了数年来的压抑,自从福王移驾嘉州之后,他们这些钻研经义的儒生渐渐风光不再,被算学、格致诸杂科学子抢去了风头,现在看到齐会之受到的这般待遇,他们又从新燃起了希望,或许等齐大人进入朝堂之后就会恢复到以前那般模样吧?
“齐大人来的正是时候啊,以齐大人的文名,今科主考舍他其谁?我等儒生终有出头之日了。”齐会之此前在伪楚礼部任职,如果步入朝堂大概也会留在礼部,那么他担任主考官的几率就大了,周寿虽然资历更深,但是碍于和李悠的关系一向不参与这些事情。
“我等如今总算是有主心骨了。”一群朝廷官员也凑到一堆小声的商议着,此前他们虽然对李悠的新政颇有不瞒,可是碍于无人领头只能各自为战,一盘散沙如何能抵御姚广孝、范蠡、李令月、王机等人的攻击,拉拢分化、各个击破很容易就推动了一系列的变革,但是现在齐会之来了可就不一样了,以他的威望必能团结众人共同抵御李悠的攻击,当然,如果能将资历更深的王逊拉入其中就更好了。
“太尉大人得胜还朝没见他们这般高兴,去岁嘉州粮食丰收没见他们这般高兴,煤球炉子进入嘉州各家各户,去年冬天冻死的百姓少了一大半也没见他们这般高兴,怎么如今一个委身伪楚的降官来了,他们却高兴成这样?”前来维持秩序的嘉州军军官忍不住摇头。
“听说这位齐大人的字是天下有数的,文章也是写的极好。”有人稍微了解点齐会之的出身,因此出言解释道。
“字写得好能填饱肚子?听说当年杨介夫也是写的一手好字,结果连京城都丢了;还有那些在京城向北虏屈膝投降的文官,那个不是写得一手好文章?”奈何说话那人却是一个粗俗之辈,丝毫没有觉得齐会之有什么大不了的。
当齐会之的车队出现在前方,众人蜂拥迎了上去,他们各怀鬼胎纷纷想在齐会之面前留下点印象,这些士兵竭尽全力方才勉强维持住秩序。
齐会之并未停留太久,出来感谢一番之后就又重新登上马车,进入嘉州来到一家老字号客栈投宿,待沐浴更衣过后前往姚广孝的府上投上拜帖,这一举动引起了人们的诸多疑惑,为何先要找姚广孝?按道理说难道不是去周寿、王逊乃至钱飒府上拜访更好么?
经过一番分析,终于有人琢磨出了齐会之的用意,如今姚广孝以参知政事的头衔主管吏部,此前那些从北边逃往嘉州的官员都先要去吏部报道,齐会之此举是不想给人留下口舌,随即众人都感到遗憾,如此看来这位齐大人在朝廷做出决定之前是不打算见客了。
这位齐大人在姚广孝府上聊了近两个时辰方才离去;稍后,齐会之南逃的经过也渐渐流传开来,据说他是借口带领全家去京城外的寺庙祈福才得以出城,出城之后突然动手杀了许时雍安插在他身边的皇城司探子方才得以逃脱,其后日夜兼程、饱经磨难终于到了都畿道,一路上可谓是惊心动魄之极,又给他增添了几分光彩。
第二日的朝会上就有人按捺不住寂寞问起了齐会之的安排,“齐大人如此忠心实乃天下读书人之楷模,兼之齐大人乃是一代名儒,身负天下众望,朝廷理应厚加赏赐以示嘉奖。”
“可齐大人毕竟在伪楚担任了这么久的高官,若是贸然委以重任,恐怕。。。。。。”吏部任职的王机稍有迟疑,他总觉得齐会之这次南逃充满了疑点。
“齐大人并非是顾惜自身、贪恋富贵,而是留待有用之身重兴大魏。”现在齐会之南逃真相的传言已经传开,对于在许时雍手下任职也有了解释,“慷慨赴死固然痛快,但忍辱负重更加难得,齐大人在许时雍手下保全了京城诸多百姓,实乃善莫大焉。”
这齐会之还是有些节操的,他阻止了许时雍、耶鲁翰等人不少压榨百姓的政策,的确造福了不少伪楚治下的百姓,这些稍一打听就能知道,不管是王机还是范蠡,都不能在这点上指责齐会之。
“此前南下的读书人中,也有不少参加了北虏的科考,担任过北虏、伪楚官职之人,不都按照能力一一分派职位了么?为何到了齐大人这里如此纠结?莫不是诸公觉得齐大人官职过高、威望过盛,怕齐大人入朝之后取代了自己?”争执半天,终于有人开始挑起攻击了。
此言一出,反对之声为之一滞,接下来要是再行反驳恐怕就会被人以为自己贪恋富贵了;周寿的反应尤其过甚,他缓缓走出朝列,“老臣年事已高,精力逐渐不济,实不宜再担任礼部尚书一职,如今齐大人南下,老臣再无牵挂,还请由齐大人接替老臣担任礼部尚书一职,让老臣安心回家休养吧。”
周寿的话刚说完,方才指责有人恋栈不去的官员冷汗就下来了,他刚才只是想将齐会之送入朝堂,可没想到要得罪周寿啊,这可是李悠的老泰山,得罪了他岂会有好处?
可是让众人没想到的是,钱飒和李悠交换个眼神之后,出言劝说了两句,见周寿态度坚决也就不再坚持,当场就接受了他辞官的要求,又经过一番商议,齐会之就成了礼部尚书的新人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634。第633章 思虑长远(150月票加更)
习惯的惯性还是非常可怕的,齐会之没有给福王朝廷立下任何功劳,但是依靠他出身的资历、文坛的声望就拿下了礼部尚书一职,而且绝大多数人听到消息后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没有产生丝毫怀疑,反倒称赞周寿的退位让贤之举。
当然,军队和武学之中倒是有不少人对此发了不少牢骚,可是限于朝廷诏令,文官不会干涉武事,武人也不得干预朝政,礼部尚书一职和武将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因此他们也不能在这个话题上发表意见,所以说了一阵儿就将其抛到脑后。
与之相反的是那些赶考的考生和大学堂里学子却是闹翻了天,儒门学子纷纷弹冠相庆,他们将齐会之就任礼部尚书视为科举复古的预兆,不复往日那副沮丧的样子,纷纷变得趾高气昂起来,对那些算学、格致等其余诸科的学子多有讽刺,连带着这些学子也渐渐变得惶恐不安起来,整日无心温习功课,开始想办法到处打听消息,有许多身兼两科学识的考生甚至在考虑自己是不是要改变报考目标,放弃算学等科目,重新拿起时文册子考虑参加进士科。
齐会之接到诏令之后立刻上殿谢过福王,随即搬入朝廷分派给他的府邸,开始开门迎客,不到一日的功夫,齐会之的礼部尚书府就成了嘉州城中最为热闹的所在,府外门庭若市,前来等候拜见的官员、学子的车马直接堵出了一里外。
而周寿的府门之外却渐渐冷清下来,前几日涌在他门口的读书人全都不见了踪影,这让周夫人忍不住唠叨起来,“你如今才多大年纪?比起当年的杨介夫来小的多了,依我看你起码还能在朝堂上当十来年的官,又何必急乎乎的告老辞官?以你的资历和姑爷在朝中的地位,若是不主动让位,谁敢逼你辞官?”
“妇人之见!”周寿哼了一声,语气之间中气十足,那有一点儿老态,他见书房之中没有外人,用细弱蚊呐的声音解释道,“我这也是看着南儿诞下男孩儿方才有此决定,这次齐会之南下不过是适逢其会罢了,实际上我辞官和他并无关系。”
“这有关南儿什么事?她生下珏儿难道不是好事?”周夫人一时被他弄得有点糊涂了,“为了你的外孙着想,你也该硬撑着多当几年官才是。”
“正是为了我那外孙着想,我才应该辞官。”周寿的声音越来越低,周夫人凑到他的身边方才听得清楚,“依你来看,若是来日收复京城,姑爷可还甘愿立于福王之下?”
“你是说姑爷。。。。。。”周夫人顿时倒吸一口冷气,显然她领会了周寿的意思,而且从此前的种种来看,李悠的确不像仅仅甘心做一个大魏中兴的忠臣。
“正是如此。”周寿不等她说完就点头道,“如今纵观天下诸国,越王覆灭只在旦夕之间,待钱骅水师一成就是越王覆灭之时;蜀王不过是守户之犬,如今中原纷争大家都暂时无心理会与他,等中原分出胜负,只需派遣一员大将率领数万兵马入蜀,就能将蜀王拿下;许时雍不过是北虏的傀儡不足为惧;北虏虽然声势颇大,但在河南道、河东道不得人心,兼之他们麾下的强军又被姑爷接连歼灭;照此来看将来能一统天下的定会是姑爷,等京城光复之时,纵使姑爷想做大魏的忠臣,我看姚广孝、司马错、王机、罗世绩那些人也不答应。”
“何况姑爷现在已经别无他法了,纵使姑爷在收复天下之后想要归隐,到时候宝座之上的皇帝和朝中的诸大臣可能放心的下?恐怕他辞官还乡之时,就是迎来鸩酒白绫之日。”周寿的话越说越吓人了,可周夫人也并非乡间愚妇,她也是渡过史书的,稍一思索就明白李悠现在已经是退无可退,除了自己登上至高的宝座,已经没有其他可以保全自己还有妻儿故旧的办法了,不由得大为心慌。
“不用怕,如今姑爷已经手握四州之地,天下土地得其三分,丁口得其半数,而天下皆知这都是因为姑爷的缘故,至于那位福王爷不过是个。。。罢了。”周寿出于自己的身份,并没有说出那几个评价福王的字,“就像刚才所说的那般,如今姑爷已经在这番逐鹿之战中占据了先机,只要不出什么大的变动,日后攻入京城、登基称帝是迟早的事情。”
“既如此你为何不在姑爷身边帮衬一二?”周夫人还是有些不理解他辞官的举动,多一个人在朝堂上岂不是多一个帮手?
“姑爷行事与大魏颇有不同,我就算待在朝堂上也帮不了太多的忙了。”周寿乃是正经的儒门子弟,并不理解李悠的诸多举措,但这些看起来与儒家经典大相违背的政策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于是他越发的迷茫了。
“可是我知道,想姑爷这般英武之人,肯定不喜欢外戚过多干涉朝政。”在李悠前途看好,且自己已经有些不适应新时代的情况下,周寿开始为自己的外孙考虑了,“若是我久在朝中,对珏儿反而不一定是好事,不若我早早的辞官离去,珏儿日后的地位或许还会稳固些。”
周夫人这下终于明白了,要是将来李悠登基,周寿依旧在朝中掌握天下文脉,虽然乍看起来李珏有外援相助,嫡长子的地位更加稳固,但是细细一想就会明白,李珏的出身就决定了他肯定会是李悠的第一继承人,如果周寿在外朝的势力强大,难保不会让人心疑;另外周寿乃是正宗的儒门中人,而李悠却不像前朝那般重视儒学,说不定还会因为这个原因对册立李珏产生顾虑。
“相公思虑深远,妾身远远不及,如今看来这无人登门反而是好事啊。”周夫人由衷的感慨道,经过这一番分析,周夫人才发现周寿考虑的实在是要比她长远得多。
635。第634章 暗流
对于周寿的请辞李悠虽然觉得有点可惜,但从长远来看还是极有好处的,这不是他漠视亲情,而纯粹是路线的问题,他不可能依旧按照此前儒家治世的方法来统治这片土地,而周寿又是如今硕果仅存的几位大儒之一,要是他继续留在朝堂上,难免因为政见的不和而扰乱彼此的关系,进而影响到李珏。
而他现在急流勇退却是避免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