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打天下-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这时太常刘焉出班奏道:“陛下,臣闻听幽州的太平道也曾声势浩大,但被玄德采用只除恶,胁从不究的办法,将幽州太平道渠帅杀掉之后,给那些无以为生的太平道信徒分配土地或招致郡国兵中,这样很快便把幽州的太平道势力彻底铲除了,臣以为此办法可行,我们可以将玄德的办法传谕各州,让他们也比照幽州的办法执行,陛下以为如何?”

众人看刘焉说的果然有道理,于是灵帝决定采用刘备在幽州所用的办法,先用各种手段铲除领头的渠帅,而对于普通的太平道信徒,还是由地方官府负责进行安置,

尽量让他们脱离太平道的控制,逐步削弱太平道在各地的影响。

下朝之后,书记官将给刘备圣旨的事交给了司徒袁槐,由袁槐写好圣旨,将灵帝的意思都写在了上边,然后盖上皇帝的玉玺,派了一名太监前去幽州传旨,那小太监李强记得老刘对他的好处,于是跟张让和郭胜讨来了这个差事,准备前往幽州宣旨。

身处幽州的老刘并不知道自己现在的爵位又升了一级,他现在正忙着安排幽州境内几个海港码头的建设,同时,为了将来缩短南方各州与幽州的距离,所以老刘打算先开通从旅顺港至青州的东莱或者东牟的航线。

要在东莱或东牟建造港口码头,这就涉及到如何与青州方面进行协商,青州那边眼下的刺史老刘已经派人打探清楚了,此人姓焦名和,乃是个志大才疏之人,于是老刘便给焦和写了封书信,派简雍亲自前去与他相见。

书信之中,老刘提出为了方便南北商旅的往来方便,自己打算在青州的东莱或东牟建造一座码头,至于建造码头的费用,完全由幽州官府支付,只是在码头建好之后,由幽州派人进行管理,并派兵在当地驻扎进行防卫,而作为土地所有者的青州,每年可以从码头收税,老刘初步为焦和定下一年的税金,是一百万大钱,以后如果来往的商旅货物增加了,还可以适当增加税金数目。

要知道那时的青州,是个并不富裕的所在,因此老刘提出给焦和的一百万大钱,足足抵得上青州官府半年的收入,所以老刘相信对于自己的开价,焦和绝对不会拒绝,这样自己在青州就有了落脚之地,而更关键的是有了东莱或东牟的码头,将来南北交通的水上通道就算是打通了,而距离也缩短了几乎十倍,因此光是为南来北往的商贾运送货物和人员,每年所收取的船资可能就会有几百万大钱。

简雍启程之时,老刘再三叮嘱他一定要促成此事,除了答应给青州官府的那笔税金之外,老刘还让简雍带去了几件自己带来的水晶饰品,送给焦和作为见面礼,看到老刘如此重视此事,简雍也向老刘保证,自己一定要尽力说服焦和,把东莱或东牟的码头拿到手中。

现在的幽州终于完整的成为老刘的根据地,虽然那时候大汉的官员都不愿意到幽州任职,其实主要原因,是由于这里是大汉与北方的游牧民族居住地相邻的缘故,游牧民族生性好斗,喜好逐水草而居,说白了主要是靠天吃饭,他们根本也不种庄稼,一般是靠打猎得到的动物皮毛与汉人交换粮食、食盐、棉花及衣物等生活必须品,后来他们现汉人孱弱,因此便开始在幽州进行抢劫,只要自己缺什么了,就跑到汉人的地盘去强取豪夺,而由于东汉末年国力渐衰,汉军根本无力与他们抗争,因此才导致幽州境内的差不多四个郡都被乌桓人占据,而幽州似乎也成了大汉最危险的地方。

幽州所处的位置,乃是当代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和辽宁的所在地,因此应该说是个物产丰富,连通南北的战略要地,现在既然内乱没有了,外边的鲜卑、扶余、三韩也不敢轻易来犯,因此老刘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大力展幽州的经济,以便为将来的北伐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刘现在每天都和荀攸、戏志才、田丰(渔阳太守已经任命魏攸前去担任了,因此田丰又回到了蓟县)几人在商量幽州的经济问题,根据自己记忆中的知识,老刘提出了如何利用幽州的物产和地理优势来加幽州经济展的几项建议,然后让荀攸几人去补充完善,只要能实现老刘的目标,那幽州的财政收入就会在一年之内增加几十倍。

在老刘提出的建议中,第一项就是开幽州的矿产资源,虽然担心会给子孙后代造成影响,但自己用的少,所以也就不用考虑那么多了。

几人的面前放着一张幽州地图,老刘拿着一只毛笔,边说边在地图上把那些矿产的所在位置标示出来。

在幽州储量最多的,当然是铁矿,老刘先把幽州藏有铁矿的地方标了出来,原来渔阳是幽州铁矿石的主要产地,但老刘知道幽州真正的铁矿不在渔阳,而是有两个非常大的铁矿,一是在右北平郡,整个郡几乎就在一个庞大的由北至南的铁矿带上;二是处在辽东襄平附近的鞍山铁矿,有了这两个铁矿,即使现在是靠人工开挖采集铁矿石,幽州一年的钢铁产量也可以增加几十倍。

第二个老刘急于开的矿产,便是煤炭,幽州能大量产煤的地方有三个,也被老刘一一标了出来:第一个是蓟县到沮阳之间(也就是后世北京的门头沟),但这里的煤老刘知道,质量不好,储量也不是特别大,但是用来作为燃料和取暖还是足够了;第二个便是在右北平郡的治所土垠城外,这里的煤质好,储量大而且易于开采,尤其是这里的煤最适合炼焦炭炭,如果能把焦炭炼出来,那用焦炭炼出的钢铁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会大大提高;第三个产煤的地方在昌黎郡治所昌黎的北方,那里的煤矿储量更大,分布地域更广,但想想这个时代根本用不了那么多的煤炭,因此老刘决定还是以开采土垠的煤矿为主。

第三个要开的是海盐,幽州濒临大海,有较长的海岸线,而老刘知道幽州就有两个盛产海盐的地方,于是他在地图上标出了渔阳的泉州和辽东自己新建的城市旅顺两个地方,这两处所生产的海盐,足够满足北方各州对食盐的需求。

其他的矿产老刘还不急于开,所以他只是先提出了马上成立一只探矿队,找一些熟悉采矿的工匠,到这几个地方去寻找铁矿石和煤炭,荀攸都已经做好了记录,答应老刘等商量完了,他马上安排属下去执行。

荀攸三人看老刘在指出那些矿产的所在之时,便如知根知底一般,随手一划就把哪里有什么矿产标出来了,三人虽有疑惑,但知道主公肯定又要说是他在海外经商时听别人说的,因此也没再多问,只是对老刘的崇敬之情更是一而不可收拾。

有了这些资源和将来的成品,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如何进行销售,把幽州所产的豆油、食盐、铁矿石、煤炭和钢铁制品(当然主要是农具)销往大汉其他各州,而马匹也是大汉其它各州中最需要的,除了凉州,只有幽州的战马是最好的,因此价格也很高,现在老刘有足够的马匹存栏数量,还有那些善于养马的乌桓人为他放牧,每年至少可以向外卖出两万匹以上的战马,这也将为幽州带来大量的收入。

之前这些农具、豆油和马匹等物的销售,主要是靠甄家的商号在负责,老刘为了甄家的安全,已经给甄逸写了封信,同时派颜良等人到了无极,把甄家老少尽皆接到了蓟县居住,而老刘在蓟县为他们准备的大院,跟他们在无极的甄家大院也不相上下。

现在要以幽州官府的名义来继续做生意,因此老刘提议,在幽州刺史府中增加了一个商务从事,同时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幽州在商业上的事宜,而这个从事的人选,老刘是举贤不避亲,推荐由他的大舅子甄俨来担任,而甄家的商队,从此也归幽州官府所有,只是官府给付甄家一笔象征性的补偿金。

第117章发展经济(二)

甄逸早就把甄家的生杀大权交给了老刘,因此绝不会有任何的异议,而甄家的商队,今后也更名为幽州商队,同时还要扩大商队的规模,以便专门负责幽州所产物品在大汉境内的销售和与周边外族的通商事宜。

还有一个重要的事项,那就是在幽州境内继续大力修建道路,除了原有的官道有专人负责维护外,还要把各个港口码头与官道连接起来,为了将来蓟县所产物品的运输方便,老刘又决定在渔阳的泉州建立一个码头,从地图上老刘知道,那里就是后世的天津附近,也有建造港口码头的天然条件,这样幽州境内就有了三个海港,将来从海上运送货物就可以大大缩短行程和时间。

最后敲定的一件事,便是鼓励那些沿海郡县之中的百姓出海捕鱼,陆地上那时候没有的东西,大海里可是都有而且可能比后世还要多很多,只是当时的人们似乎不爱吃鱼,所以老刘从幽州百姓的饮食习惯上加以改进,把鱼肉的好处说的无以复加,同时他还把如何晒制鱼干、腌制咸鱼的方法教给了百姓,从而使幽州的百姓开始认识海里的那些美味,开始在自己的饮食中加入海产品,这样将来还可以为幽州节省大量的粮食。

这些事项在经过荀攸等人的完善后,便开始在幽州境内进行实施,当老刘回家把今后甄家的商队交给幽州官府的事情对甄逸说了之后,甄逸对老刘本来就是言听计从,当然没有什么意见,而甄俨听说自己也当上了刺史府的商务从事,更是高兴的不得了,以前自己的父亲最大才做过县令,自己一出仕便是州从事,按级别也应该是郡太守一级的,比父亲的县令可高多了,所以甄逸也没有意见,还对自己的妹夫能满足自己的心愿而感激不尽。

有了老刘的地图,荀攸派出去的探矿队很快就找到了老刘所说的铁矿石和煤炭,然后他便和田丰两人开始组织民伕进行开采,戏志才则负责幽州境内港口码头和道路的修建,一时之间,把三人忙的不亦乐乎,只是幽州的各项事务在他们的精心打理下,加上有老刘的指点,逐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从地下挖出的那些黑石头竟然能燃烧,这可是令众人大开眼界,同时

有了这些煤炭,今后百姓做饭取暖都不用浪费大量的木材了,另外老刘还把如何炼制焦炭的方法教给了铁匠管事欧鹏,让他带着手下的工匠开始炼制焦炭。

有了优质的焦炭之后,老刘便让欧鹏开始用焦炭代替木炭来炼铁炒钢,由于焦炭的温度很高,因此没有鼓风机也一样能把铁矿石熔化,而且得到的钢铁质量上比以前明显提高,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今后即使冬天也可以继续炼铁。

去年冬天河水结冰后,水车无法转动,鼓风机便工作不了,所以去年冬天就没有办法炼铁,另外就是现在还有了充足的铁矿石,所以钢铁的产量也是大大增加,这样老刘除了为军队打造兵器护具外,也开始大量生产各种农具民用铁制品,以便卖到其他州郡为幽州增加收入。

州中的诸多事务安排下去之后,老刘自己则带着家眷还有戏志才、文丑及亲卫队先到了渔阳的泉州,一是督建那里的海港码头,二是指导当地盐场招来的民伕如何晒制海盐,另外就是老刘也让几个夫人看看大海,同时每天品尝自己为他们精心烹制的海鲜。

头一次吃到如此美食,令几位夫人和戏志才、文丑等人毫不顾忌自己的吃相,只顾着吃那些美味的螃蟹、大虾、海螺和各种海鱼了,而老刘各种新鲜的吃法,也着实令他们大快朵颐了一番。

在泉州呆了几日后,负责修建码头的官员已经了解了如何修建码头的方法,而那些盐场的民伕也已经掌握了晒制海盐的技巧,按照码头现在的施工进度,老刘估计码头用不了一个月就可以建好,于是带着众人继续东行,前往辽东正在兴建的旅顺城。

由于几位夫人坐的是马车,因此度要比骑马慢多了,经过近十天的旅途,老刘他们才到了旅顺,此时的旅顺城已经初具规模,而老刘此行的目的,主要是要去造船厂,看看马均他们正在建造的第一艘大船进展如何,同时也为他们提出意见。帮助大船早日建成下水。

看到老刘来了,马均先是把他按照老刘的指点,已经做好的航海罗盘拿给老刘看,听说这个东西无论怎么转,上边的那个指针都是一直指向南北方向,文丑来了兴致,让马均站在屋中的南侧不动,然后他拿着罗盘在地上转了十几个圈子,他自己最后都晕了,而托在他手中的罗盘的指针果然一直指向不变,始终指向马均所站的南方,令文丑连声称奇。

看来海上航行时的方向问题是解决了,接着老刘便和戏志才与马均一起,来到造船厂看那艘正在建造中的大船的进展情况。

由于有了老刘的图纸,因此马均他们这次造的大船可以说是目前大汉最大的楼船,由于老刘造这艘船的目的是要用来在海上航行的,为了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