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史:明史-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朝廷的利益等同起来。
郑成功的崛起有三个阶段。在 1647—1651 年间,他以一个无可争论的海
上领袖出现在中国东南沿海;从 1652 至 1655 年,他建立了一个强固的基地,
并增加了人力;从 1655 至 1659 年,他试图把他所控制的范围从沿海扩大到
中国腹地。
第一个阶段包括一系列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起初,当郑成功直接指挥


② 没有任何原始资料令人满意地记载了监国鲁王的到达日期,或他在厦门被接待的情况。关于第二手研究,
见庄金德:《明监国鲁王以海纪事年表》'113',载《台湾文献》,2,1(1951 年 3 月),第 30—31 页,
和第 234—235 页、242 页的注释;以及张菼:《郑成功纪事编年》'39'(台北,1965 年),第 46 页注释。
③ 石源道博:《明末清初日本乞师之研究》'276'(东京,1945 年),第 1—187 页;林春斋编:《华夷变
态》'199'(东京,1958—1959 年),I,1,第 11—45 页。
① 明时四川包括令贵州北部的三分之一、今云南东北角和近代西康东部三分之一。



下的兵士逐渐增加时,他和他的族人在漳州和泉州协力作战。清廷为了报复,
于 1647 年春袭击了郑氏的老家安平,在这次行动中,郑成功的母亲自尽。随
后,在 1648 和 1649 年,郑成功在广东潮州独立作战,在后勤、战略和补充
新兵方面取得宝贵经验。当他于 1650 年 9 月从这次出征回来时,他已经强大
到能从他的族叔郑联和郑彩手中夺过控制权。①

两个月后,郑成功接到永历朝廷的请求,要他支援长期被围困的广州。
1651 年 3 月,他为这个目的开始西征,但在海上为暴风雨所阻。4 月下旬,
他听说清军趁他不在时对厦门进行了一次破坏性袭击。郑成功半途终止了西
征广州,立即赶回。5 月底,他将负责厦门防务的旅叔斩首,迫使另一个族
叔隐退。
这样,到 1651 年夏,郑成功已经排除或完全制服了他在郑氏家族中所有
的对手。此外,在这年年底,他合并了绍兴的鲁王朝廷失败后幸存的水师。
这标志郑成功崛起的第一阶段的结束。他这时是 27 岁。
经过这些年,郑成功已经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领袖。到 1654 年,他控制
了整个漳州,轻易地击退清军的反扑;1655 年初,他北移至毗连的泉州。在
这个时期,郑成功没有忽视训练和正规化问题。他照明朝的体制分军为五,
自为中军,到 1655 年,共有军队 33 镇,②大约 165000 人。在此时期他接到
李定国求援的要求,当时李定国正企图夺取广州。但郑成功懂得,在他的基
地周围有一条坚固的防护带之前,他不能离开。所以他只派去一个代表,而
继续巩固漳州和泉州周围地区的防务。
1655 年以后,郑成功集中全部注意力于准备到目前为止的他的最富雄心
的事业:“北伐”浙江和南直隶。他最后集合了 250000 多人(50 多镇)和
至少 2300 只船。1655 年,他照明朝的样子建立他的行政机构,尽管大多数
文职人员主要地管理军事事务。③而且,他从永历朝廷接受了他此后最为人知
的封号延平王,把他在厦门的主要基地中左所更名为思明州。①为了争取更广
泛的支持,他开始教育他的军队洗去海盗的名声,以赢得外省人民的心。

同清廷谈判

从 1652 年起,郑成功对清廷来说有如芒刺在背,那年秋,顺治皇帝开始
了一个历时两年的交涉,目的是软化他。在这里,我们看见郑成功一生中最
狡诈的表演。他真的考虑降清吗?他对落在清廷手中的父亲和其他亲属的命
运真的无动于衷吗?或者,他拖延谈判是为了筹集战争资金和保护他的父
亲?这些是难以回答的问题,部分地是由于文献材料本身的模棱两可性质。
但是,有几点是无可争论的。
第一,双方都抱有怀疑。清廷自然想用父亲郑芝龙来使儿子顺从。但他
们对郑芝龙很不信任,于 1652 年 9 月 1 日,以保护为名,将他软禁起来。1646


① 詹姆斯?B。帕森斯:《一次中国农民起义的顶点:张献忠在四川,1644—1646 年》'417',载《亚洲研究
杂志》,16,3(1957 年 5 月),第 387—400 页。
② 郭影秋:《李定国纪年》'300'(上海,1960 年)。他们都是张献忠的义子,并赐姓称王。
③ 余贻泽:《中国土司制度》'621'(重庆,1944 年),第 2 章。
① 见本章,《还都肇庆后的永历朝廷》。



年他投降时,清廷答应任命他为“闽粤总督”,晋封为“三省王爵”,但被
带到北京后,这些官爵都成了泡影。郑芝龙受到的这种对待,并未逃过他儿
子的注意。1653 年 2 月,郑成功忽然接到郑芝龙的一封信,信中宽恕他对清
军入侵的对抗,但力劝他停止敌对行动。郑成功直率地问他,他是不是真的
期望他的儿子会那么天真,竟会步他的后尘,钻进同样的圈套。这个奚落在
以后的通信中一再重复,表明当儿子的绝对不会在孝顺的名义下上当受骗。
第二,清廷是在他们的军队不能调动或无能为力时发起和议的。因此,
尽管郑成功对郑芝龙的答复是否定的,清廷仍发现有乐观的理由,并于 1653
年 6 月提出一个具体建议:封他为海澄公,任泉州总兵,对沿海有广泛而明
确的职权,清军从沿海地区撤退以示信。顺治皇帝还在一道表示和解的敕令
中,谴责已死的摄政王多尔衮和某些作恶多端的地方官员过去给郑成功造成
的不幸。郑成功的拒绝是傲慢的和轻蔑的,但清廷仍认为,四个州的地盘和
将军的印信,可能会使他回心转意。
这些让步是在郑成功显示出他真正的力量并具有扩张到福建以外的能力
时提出的。郑成功发现清廷急于讲和并迅速作出让步,就充分利用他们的这
种姿态和需要与北京通信而拖延的时间。他在对清廷 1653 年的第一次建议作
出答复后,相信在谈判结束之前不会受到攻击,立即开始把军队转移到沿海
地区。在郑成功的鼓动下,1653 和 1654 年,张名振三次带领远征军进入长
江口,在大运河与长江的汇合处镇江骚扰运河上的交通。①虽然郑成功后来声
称他对自己的军队进行了约束,实际上却利用他们来加强自己的阵地并对清
军保持尽可能大的压力,而没有导致谈判过早破裂。清廷使他有充分理由感
到自己的优越。
第三,清当局和郑成功对谈判的看法相去很远。郑成功把“和议”看成
是一种缓兵之计。而清廷的目的则是“招抚”,就是说,让郑成功心安理得
地投降。这样,双方永远达不成协议。
总计,在 1654 年,郑成功同清廷的和议代表以及派来说服他的郑氏族人
纠缠了差不多有八个月之久。清廷的官员抱怨他没有投降的诚意。1654 年 8
月,顺治皇帝要他表明态度,打定主意不允许郑成功所要求的沿海省份的特
殊地位,并在需要时用武力平定福建。郑成功则指责清廷的官员傲慢无礼,
对他进行威胁,威胁不成就欺骗。郑成功写给郑芝龙的最后一封信,在 1654
年 12 月 22 日被交给清廷;这封信排除了和议的任何可能性。
要理解郑成功的行动,需要考察他的意义含糊的陈述。他要求建立某种
类似朝鲜或交趾那样的半独立或封建王国,由福建、浙江和广东组成。郑成
功可能把这样一种安排正式通知了清廷,同时他不薙发,甚至可能仍奉明朝
正朔。很难说他是把这个领地想象成清廷的一个永久同盟呢,还是一个策划
明朝中兴的地方。当然,从清廷方面看,这样的要求是荒谬的。但郑成功了
解他自己的力量和满族人的虚弱,所以他公开训斥清廷低估了他,并宣称要
进攻他们所控制的长江地区。
当和议的希望逐渐消失,郑芝龙、他的族人和他在北京的家属相应地成
了清廷的负担。现在要加给他们图谋不轨的罪名,证明是容易的。郑成功知
道,如果和议破裂,他的家庭的未来将是悲惨的,但他仍然明白地回答他们


① 赵俪生和高昭一编:《“夔东十三家”考》'47',见《中国农民战争史论文集》(上海,1955 年),第
154—162 页。



的请求。由于选择政治上的忠诚作为更高的原则,他似乎对父亲缺乏同情。
在郑成功给郑芝龙的最后一封信中,他指出,由于他父亲“自投虎口”,就
必须承担后果。

北伐

早在 1653 年,郑成功就开始认真考虑把战争推进到长江地区。同清廷议
和,使他的计划耽搁了两年,但在 1655 年,他显出比以往更大的决心,要把
计划付诸实行。为此可以举出几个理由。最根本的,也许是郑成功自视甚高;
他感到他有义务把他的控制范围扩大到东南海岸之外。还有就是,处在西南
一隅的永历朝廷,愈来愈与外界隔绝,因此,使明朝的存在在这个国家人口
最稠密和政治上最重要的地区广为人知,是值得一试的。清廷议和在三方面
鼓舞了郑成功北伐的雄心:使他得以增加粮食储备;在清廷能够对他的不妥
协进行报复之前,使他得以增强他对浙江和南直隶进行先发制人的袭击的威
力;使他更加急于显示他的杰出才能并使清廷对拒绝他的条件感到后悔。总
之,在议和失败后,双方都急于一决雌雄。
1655 年 1 月,清帝命郑亲王世子济度为定远大将军,率师征讨郑成功。
从仲夏至秋,郑成功拆除了大陆上邻近厦门的大多数城市和据点的城墙,连
厦门本身也撤空了。同时,清廷颁布了第一道海禁命令。这样,就划出一条
战争地带,增加了对附近人民或在海上工作的人的损害。济度于 1655 年 10
月到达福建,他的军队由于长途行军而疲惫不堪。直到 1656 年 5 月 9 日,他
才能对金门岛发动一次进攻。随后的战斗被飓风打断,结果清军舰队全被摧
毁。这证实了郑成功的看法,即清廷占领并守住福建的代价将高到它承受不
起。
在海上失败后,清廷转而采取更有效的办法。扩大了沿海地区与敌人进
行贸易的禁令,同时对投降的“海贼”实行特赦和其他引诱。这些政策取得
成果,郑成功的一个将领降清,并交出海澄的军火库。这个据点的丧失,可
能迫使郑成功提前开始他的北伐的第一个阶段。
实际上,北伐不是一个单一的行动,而是一系列中间有间断的行动,形
成四个阶段:舟山和福建东北部,1655 年 11 月至 1657 年 4 月;浙江台州,
1657 年 9 月至 11 月;浙江东南沿海,1658 年 6 月至 1659 年 6 月;长江下游
地区,1659 年 6 月至 9 月。②
为了建立一个在战略上更适合的基地,郑成功在 1656 年秋占领了闽江的
闽安城。他从这里对福州的邻近地区发动进攻并向北推进到三沙湾周围的地
区。在那里,他于 1657 年 2 月歼灭了一支八旗兵有生力量并杀死三个著名的
清军将领。这些轻易获得的成功增强了郑成功认为清军不是对手的看法。
1655 年 8 月,郑成功派他的一个福建水师将领随同张名振远征敌人的“心
腹之地”——即进攻清军在浙江和南直隶的海岸设施。但由于天气不好,这
次出征只到舟山为止,张名振于 1656 年 1 月在那里死去。①此外,那年清军
再克舟山时,另外两个重要的义师将领被杀,第三个投降。这样,到 1657
年秋,就再没有前鲁王的水师将领来引导郑成功进入杭州湾以北和以东他所


② 黎光明:《明末清初之四川》'323',《东方杂志》,31,1(1934 年 1 月),第 171—181 页。
① 见下《郑成功的崛起》。



不熟悉的水域了。因此,尽管郑成功在扩大他在福建的作战基地方面获得成
功,他还是回到厦门,从而结束了他的北伐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阶段时间最短。1655 年夏末在福建为搜集给养进行袭击之后,郑成
功直接扬帆北上,进入浙江的灵江口。他于 10 月初轻易攻下台州。但这时闽
安为清军所袭。郑成功迅即回救,但为时已晚;11 月,他再度回到厦门,遣
散了远征军,准备过冬。第二年春天,他开始一个新的训练计划,第一次创
立了著名的“铁人”军——披铠的壮士。
1658 年 6 月中旬,郑成功再度进入浙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