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276-岁时节日里的中国-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代中秋节开始深入民间。《东京梦华录》说开封“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是值得注意的。南宋杭州八月十五赏月更盛,《梦粱录》说王孙公子、富家巨室临轩玩月外,“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不肯虚度好时光,玩月游人至晚不散,以家宴团圆是中秋节进一步普及的标志。南宋《新编醉翁谈录》更为详细地记载了拜月风俗:“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乡。倾城人家,不以贫富,能行者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于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洁月。”文中出现了“拜月”一词,反映出人们对月亮的崇拜,较之玩月等词,更显示出虔诚的心态和节日行为的仪式化。杭州城的赏月是全民行为,实际上从唐至宋,文献中反映出的赏月民俗,主要发生在都城。    
    明清时期赏月风俗普及,表现在各地方志列出“中秋”节加以介绍。其内容是,一般要在庭中陈瓜果、月饼供月,进行祭拜,然后赏月。《帝京景物略•;春场》说八月十五日祭月,人们在纸肆购买月光纸,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又如嘉靖河南《固始县志》记载:“中秋列瓜果酒饼,男女望月罗拜,已而欢饮,谓之玩月。”这是男女一起拜月、玩月。有的地区则流行“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如嘉靖《惠州府志》:“妇女则拜月卜祥兆。”又如嘉靖《太仓州志》说当地“富家妇女设瓜果圆饼,中庭以拜月”。还有的地方是儿童拜月,同治浙江《仁和县志》便是“儿童陈月饼,罗拜于庭,谓之拜月”。拜月,除前面提到的“有光纸”或“烧月宫纸马”(万历《帝京景物略》),此外还有“祀月姑”(嘉靖《南安府志》)和“请月姑”等说法。明清时期中秋节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众人出外游赏的活动,万历浙江《严州府志》说中秋“夕则瞻河汉步月行歌,竟夕欢娱”。《清嘉录》讲苏州中秋之夜:“妇女盛妆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之走月亮。”    
    月饼由来    
    众所周知,月饼是中秋节的节日食品,月饼的出现和普及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中秋节的形成。韩养民、郭兴文认为:“吃月饼的风俗据记载唐代已有之。《洛中见闻》中说: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味极美。他听说新科进士在曲江开宴,便命御膳房用绫包裹月饼赏赐给他们,这是月饼初见记载。”(韩养民、郭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52页)    
    宋代有关“月饼”的记载开始多起来。首先是宋人喜欢将月亮比喻为“金饼”。苏舜卿《中秋松江新桥对月和柳令之作》有句:“云头艳艳开金饼。”《和解生中秋月》有“金饼隔林明”之句。《古今词话》说:“状玉盘又拟金饼。”另外,食物中也有“月饼类”食品,五代宋初陶谷《清异录》卷四《馐馔》记载开封有卖“玩月羹”的。郑望之《膳夫录》说“汴中节食,中秋玩月羹”(《岁时广记》引)。苏轼《留别廉守》诗句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特别是《武林旧事》卷六在“蒸作从食”下,列有“月饼”。看来宋代出现月饼是可靠的,但仍不普及。


《岁时节日里的中国》 第三部分中  秋(2)

    元明间陶宗仪《元氏掖庭记》记载元武宗“酌元霜之酒,啖华月之糕”。元末以来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张士诚起义时,利用中秋向亲友赠送月饼的机会,在月饼里夹着起义的通知:“八月十五杀鞑子”,约齐各地共同在中秋起事。此后中秋吃月饼及馈赠亲友成为风俗。这个故事的可靠性如何且不管,但明代开始普遍于中秋节吃月饼确是事实。    
    明代方志中记载中秋吃月饼是普遍的。在北方,如嘉靖《威县志》:“中秋,置酒玩月,为月饼馈之。”在南方,崇祯《嘉兴县》记载:“十五是为中秋,作饼肖月形,曰月饼,有相馈遗者,取团圆之义。”月饼还有其他名称,或曰面饼,嘉靖河南《夏邑县志》称:“乡市民设西瓜面饼于庭,曰团月。”或曰团圆饼,嘉靖河南《通许县志》说:“中秋,月初上时陈瓜果酒肴于中庭,以面作一大饼,祭毕家人分食,谓之团圆饼。”南到广东,正德《琼台志》也讲“城市以面为大饼,名团圆饼”。或曰圆饼,嘉靖江苏《太仓州志》:“富家妇女设瓜果圆饼中庭,以拜月。”崇祯浙江《宁海县志》说:“八月中秋,以西瓜、圆饼赏月,取团圆之义。”或曰团饼,正德江西《建昌府志》:“中秋,登楼玩月,多用西瓜、团饼,亦取月圆之义。”    
    清人继承了明代中秋节吃月饼和馈送亲友的习俗。    
    月亮占候    
    对月亮知识的追求、赏月及神话故事,还促使了民间以月亮占卜的活动。《岁时广记》引《琐碎录》所载“占乔麦”之俗:“中秋无月则兔不孕,蚌不胎,乔麦不实,盖缘兔蚌望月而孕胎,乔麦得月而实。”《岁时杂记》说:“珠之贵贱,视中秋月之明暗,明则珠多,暗则珠少。”    
    明清时期中秋月占卜风俗更加普及。普遍的是卜明年上元节晴雨。万历安徽《滁阳志》说:“是夜忌雨,雨即上元灯不利。”同治湖北《荆州府志》说:“此夜之月,关乎来岁元夕,俗有‘云掩中秋月,雨洒上元灯’之谚。”还有卜鱼产量的。妇女以筐、箕请月神卜休咎也带有一定普遍性。嘉靖江西《南安府志》记载:“妇女仍设酒果悬箕以卜休咎,谓之祀月姑。”崇祯福建《龙溪县志》讲:“人家儿女于月下设果饼、环服之类,群望月而拜,致词,谓之请月姑。置筐于盘,俟月神降筐,自举为剥琢声,祝其声数卜休咎,然不甚验。”    
    摸秋送瓜    
    月属阴性,主生育。中秋值收获季节,举行尝新秋报活动时自然联想到人的生育问题。《东京梦华录》说八月秋社“人家妇女皆归外家,晚归,即外公、姨舅,皆以新葫芦儿、枣儿为遗,俗云宜良外甥”。秋社中有以多子葫芦和枣企盼早得子的求子习俗。    
    至清代乞子成为中秋节的活动之一,这就是摸秋送子之俗。道光安徽《繁昌县志》说当地中秋夜:“妇女联袂出游,遇菜圃辄窃南瓜为宜男兆,名曰摸秋。亦有中年乞嗣者,亲友于是夕亦取南瓜,用鼓吹爆竹饷之,谓之送子。”湖北东湖略有不同,它是“乞儿者更深潜入他人园中,摘瓜而还,谓之摸秋。又戚友以鼓乐彩红,置瓜于盘,送入求子之家,谓之送瓜,取瓜瓞(dié)绵绵之意”(同治《宜昌府志》)。湖南永州送瓜有特色:“人有艰嗣者,戚友取南瓜,以一父母俱存、兄弟众盛之稚子,着衣冠乘马捧瓜,后以一人持枣树枝,挂香数百炷,鼓吹送至其家。”强烈表现了人们求全“早树子”继承宗祧的愿望。


《岁时节日里的中国》 第三部分重  阳(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重阳诗,妇孺皆知,脍炙人口。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每逢此时,人们都要出游登高,欣赏大自然美丽的风光。佩茱萸,赏菊,饮菊花酒和吃重阳糕,一派节日气象。    
    重阳来历    
    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有年,长房因此对景说:“九月九日,你家当有灾厄,宜赶快离开,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在臂上,登高饮菊酒,祸乃可消。”桓景如其言,举家登山。晚上回来,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听说后讲:“这些家畜代替灾厄了。”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就是由此形成的。这个传说至少反映出南朝已具备了重阳节的主要习俗,而故事中的人物则是东汉时代的。另外,梁庾肩吾《九日宴乐游苑应令》有“献寿重阳节”之句,表明南朝时代重阳节已形成。    
    农历九月九日为何叫重阳呢?《易经》说:“以阳爻为九”,把九定为阳数(奇数),这个记载大约是在西周早期。战国时诗人屈原在他的《远游》诗中,有“集重阳入帝宫兮”的句子。洪兴祖注释为:“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阳。”可知这里的重阳是指天空或穹苍,而非重阳节。不过屈原《离骚》也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似乎战国时已有类似后世重阳节饮菊花酒的风俗。    
    汉代是否有重阳节是一个争论问题。《西京杂记》卷三载: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并祓禊(fú xì)登高。还据戚夫人侍儿贾佩兰所说,汉宫廷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据此,则西汉的九月九日已是一个节日,同后世的重阳节没有多大的区别。然而,《西京杂记》被认为是晋的葛洪从西汉刘歆的未完稿中抄出的,因系假托,实际是晋朝时所作,事实和记事多反映南北朝时风俗,可信度差,将书中所记作为汉代故事是有疑问的。    
    汉末魏初人曹丕在《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知俗重“重阳”的原因,在于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从汉到魏晋,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阳数重叠的日子格外受人重视,九月九日也属于同一观念,时人以重阳为佳时。另外《礼记•;月令》讲是时“其音商,律中南吕,其数九”。秋与九相关联,“九九”也与“久久”同音,九是吉祥数字,人们认为“宜于长久”,以讨吉利,这天要“享宴高会”。信中还说:“至于芳菊纷然独荣……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又有菊花延年的观念。    
    东晋初,大诗人陶渊明的《九日作》诗序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已有专指九月九日的“重九”(有的版本作“重阳”)之名,是时诗人饮酒赏菊吟诗。据《晋书•;孟嘉传》记载,晋朝大司马桓温与手下参军大将孟嘉,于重阳节共同登龙山赏景宴饮,孟嘉陶醉于大自然,风吹落他的帽子都不知道。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说,九月初九日,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设宴饮酒。可见重阳节之普及。吴晋间周处《风土记》说:“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当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太平御览》卷三二引)前揭《西京杂记》就说重阳节祓禊,看来当时人们要在重阳避恶、祓禊。魏晋南北朝时期,重阳节已成盛行的节日。    
    总之,重阳节开始的确切时代难以确考,从三国晋已有九月九日登高、采摘菊花、茱萸避恶延年风俗,已有重阳之名,它的产生当略早于此时。结合阳数观念、《西京杂记》等,估计重阳节形成于东汉末期。    
    登高远眺    
    法国学者葛兰言《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认为,从《诗经》里有以春天在水边集会(例如溱淆诗)、秋天在高地游览(例如草虫诗)为主题的诗歌来看,中国古代重视在山川的祭礼,渡河是春的祭礼,登山是秋的祭礼。中村乔进一步揭示出,从川禊以招魂续魄、采兰祓禊为核心来看,登高也应是相同的,具有祓禳的含义。像河川具有净化作用一样,高爽之处也有净化的作用。    
    《礼记•;月令•;仲夏》说,五月“可以居高明,可以望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东汉郑玄注释说,这是因为“阳气盛”而“顺阳在上也”。登高远眺基于祓禳。唐初孙思邈《千金月令》说:“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登高远眺作为医俗,也反映有祓除的作用。    
    登高,两晋南北朝既有登山,又有登台榭、高馆。前者如东晋孟嘉登龙山,南朝刘宋孙诜《临海记》说:“郡北四十步有湖山,山甚平正,可数百人坐,民俗极重,每九日菊酒之辰,宴会于此山者,常至三四百人。”可见重阳登湖山之盛。后者如《南齐书•;礼志一》所记,刘裕在彭城,九月九日游项羽戏马台,“至今相承,以为旧准”。    
    隋朝以降登高一般只在高处即可,登山之举越来越少。隋杜公瞻为《荆楚岁时记》注释说:“近代皆宴设于台榭。”登高远眺,心胸顿觉宽广,更以饮酒咏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