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津园赐大辽贺坤成节人使射弓例物口宣(元四年七月八日下院)》
有敕。卿等圭璋致命,既已讲欢。弓矢娱宾,亦将观德。宜有珍华之赐,以旌审固之能。
《赐殿前都指挥使以下罢散坤成节道场香酒果口宣(元四年七月九日下院)》
有敕。诞弥之庆,海宇攸同。嘉将帅之协恭,设人天之妙果。宜均宠锡,以示褒优。
《赐皇伯祖高密郡王宗晟以下罢散坤成节道场香酒果口宣(元四年七月九日下》院)
有敕。眷我宗英,志存忠报。修等慈之妙供,祝难老之昌期。嘉此精诚,均其庆赐。
《赐同知枢密院事韩忠彦已下罢散坤成节道场香酒果口宣(元四年七月九日)》
有敕。嘉我枢臣,义均一体。修兹净供,庆续千龄。不有宠颁,曷旌忠报。
《相州赐大辽贺坤成节人使却回御筵口宣(元四年七月九日)》
有敕。邻好既成,使华有耀。眷邦畿之渐远,念邮传之方勤。服我恩私,少留燕喜。
《赐大辽国贺坤成节使副时花酒果口宣(元四年七月十日)》
有敕。邻欢既展,宾馆归休。宜命盏之醇,复致瓜华之侑。少将至意,其服茂恩。
《赐平海军节度使驸马都尉李玮已下罢散坤成节道场香酒果口宣(元四年七月》十日)
有敕。卿等义重戚藩,志同忠报。属诞辰之均庆,嘉法会之告成。宜示褒优,特加宠赉。
《坤成节尚书省赐宰臣已下御筵酒果口宣(元四年七月十一日)》
有敕。忠存柱石,诚贯人天。共欣诞日之临,既毕园之会。宜颁芳旨,以助燕私。
《坤成节赐同知枢密院事韩忠彦已下尚书省御筵酒果口宣(元四年七月十二日)》
有敕。修佛胜因,祈天永命。既肃成于梵供,益表见于忠诚。宜有宠颁,以同燕喜。
《赐徐王罢散坤成节道场香酒果口宣(元四年七月十二日)》
有敕。卿亲贤莫二,忠孝实兼。馔蒲塞于园,荐椿龄于崇庆。喜成法会,宜有宠颁。
《赐大辽贺坤成节人使朝辞讫归驿御筵口宣(元四年七月十二日)》
有敕。卿等已聘告归,少休就馆。即颁燕俎,临遣辅臣。式示异恩,以荣回驭。
《班荆馆赐大辽贺坤成节人使回程御筵口宣(元四年七月十二日)》
有敕。卿等方事回辕,聊兹弭盖。念征途之尚永,加秋暑之未衰。往锡燕嘉,少休徒驭。
《赐宰相吕大防已下罢散坤成节道场香酒果口宣(元四年七月十二日)》
有敕。卿等竭诚卫上,体国均休。恪修西竺之仪,仰献南山之祝。宜膺宠锡,以示褒优。
《赐大辽贺坤成节使副内中酒果口宣(元四年七月十二日)》
有敕。卿等来陈庆币,克讲邻欢。载嘉远聘之勤,宜示宠绥之意。颁兹芳旨,服我恩私。
《赐大辽贺坤成节人使朝辞讫归驿酒果口宣(元四年七月十二日)》
有敕。卿等远敦使事,率礼无违。既上谒辞,言还有日。宜加颁锡,益示宠荣。
《坤成节就驿赐阿里骨进奉人使御筵口宣(元四年七月十四日)》
有敕。汝等来修贡篚,适遘诞辰。宜均庆赐之恩,共乐亨嘉之会。往颁燕俎,咸极欢心。
《瀛洲赐大辽贺坤成节人使回程御筵口宣(元四年七月十四日)》
有敕。鞭辔既劳,封疆渐迩。虽勤归念,少憩暑途。服我恩私,式同燕喜。
《坤成节就驿赐于阗国进奉人使御筵口宣(元四年七月十四日)》
有敕。汝等奉琛远至,授馆少留。适遘诞辰,宜均庆泽。钦承恩渥,共乐燕私。
《班荆馆赐大辽贺坤成节人使回程酒果口宣(元四年七月十七日)》
有敕。卿等奉璋来聘,弭节言还。眷此暑途,少留归驭。往颁燕俎,式示恩私。
《赐新除守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吕公著辞免不允批答口宣》
有敕。朕图任元老,以表四方。以卿望在士民,心存社稷。勉膺异数,式副佥言。
《赐皇弟普宁郡王似生日礼物口宣》
有敕。岁将更端,月亦既望。实以兹日,笃生贤王。宜厚宠颁,以介多福。
《班荆馆赐大辽贺坤成节人使回程香酒果口宣》
有敕。卿等讲成聘礼,归次都门。复此少留,逝将言迈。宜颁饯,以宠行骖。
●卷一百十三
◎内制批答七十六首
《赐正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安焘乞外郡不许批答(元元年十月八日)》
览表具之。卿以应务之才,居本兵之地。绥静中外,人无间言。何疑上章,欲求去位。未喻厥意,闻之怃然。夫荣亲莫大于功名,养志不专于甘旨。而况魏阙之下,父母之邦。退食问安,孰便于此?勉循其旧,以卒辅予。
《赐安焘乞外郡不允批答(元元年十月八日)》
省表具之。夫事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而况艰难之际,一日万几。冰渊之惧,当务同济。卿练达兵要,灼知边情。寄托之深,义难引去。亟求自便,朕何赖焉。
《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刘挚辞恩命不许断来章批答(元元年十一月)》
览表具之。道有行藏,时有用舍。岁不我与,难以智求。道之将行,岂容力避。大言大利,固当安而受之;小行小廉,非所望于卿者。成命不再,可无复辞。
《赐刘挚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元元年十一月)》
省表具之。政如农耕,以既获为能事;言如药石,以愈疾为成功。若耕不获,疾不愈,朕何望焉。所以用卿者,非以富贵卿也。勉卒成业,何以辞为。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许批答(元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卿出入四世,师表万民。无羡于功名,而有厌于富贵。其所以忘身徇国,舍逸就劳者,岂有求而然哉。凡以先帝之恩,生民之故也。卿之在朝,如玉在山,如珠在渊。光景不陈,而草木自遂。去就之际,损益非轻。昔西伯善养老,而太公自至。鲁穆公无人子思之侧,而长者去之。卿自为谋则善矣,独不为朝廷惜乎?药饵有间,时游庙堂。家居之乐,何以异此。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许批答(元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朕修身以承六圣,虚己以听四辅。而法度未定,阴阳未和,民未乐生,吏未称职。中夜以思,方食而叹。虽不敢以事诿元老,实望其以身率百官。卿犹未即于安,孰敢不尽其力。此圣母冲人之本意,而天下有识之所望也。昔唐太宗以干戈之事,尚能起李靖于既老;而穆宗、文宗以燕安之际,不能用裴度于未病。治乱之效,于斯可见。朕意如此,卿其少安。
《赐宰相吕公著乞退不许批答(元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卿才全而德备,积厚而施博。明亮笃诚,坐屈群策。既以天下公议而用于此矣,岂以卿之私意而听其去哉。水旱之灾,不德所召。卿当助我,求所以消复之道,不当求去我也。《诗》不云乎:“大夫君子,昭假无赢。大命近止,无弃尔成。”勉思厥职,以答民望。
《赐宰相吕公著乞退不允批答(元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用贤之功,必要之久远。日计不足,岁计有余。朕之用卿,期于百姓之既富;卿之自信,亦岂一日而成功。常之灾,天以警朕。夙夜祗惧,与卿同之。朕若归过于股肱,何以答天戒;卿若释政而安逸,何以塞民言。各思其忧,少安厥位。
《赐尚书左丞李清臣乞退不允批答(元二年四月十八日)》
卿以方闻之举,擢自厚陵。禁林之选,用于神考。逮受顾命,弼予冲人。义既同于戚休,身岂轻于出处。遽欲引去,闻之恻然。姑安厥常,以助予治。
《赐尚书左丞李清臣乞退不允批答(元二年四月十八日)》
祥除之初,念我圣祖。所与共政,不忘旧人。而卿博学多闻,通练古今。小心畏慎,不见过失。力求引去,为之惘然。勉留辅予,益祗厥服。
《赐文武百寮文彦博已下上第一表请皇帝御正殿复常膳不允批答(元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朕即位二年,水旱继作。致灾之故,实惟冲人。既延及于无辜,复贻忧于文母。是以坐不安席,食不甘味。实欲深念厥咎,岂徒见之空言。而雨不崇朝,农犹告病。欲徇来请,惕然未宁。其一乃心,勉正厥事。毋重朕之不德,以答天之深戒。
《赐文武百寮文彦博已下上第一表请太皇太后复常膳不许批答(元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旱之罚,自冬及夏。天之降灾,如此其久。则夫致灾之道,岂一日而然哉。虽力行罪己之文,尚恐非应天之实。而卿等以肤寸之泽,遽欲即安,览之惕然,未敢自赦。其交修不逮,务尽厥诚。期兹岁于有秋,虽复常其未晚。
《赐文武百寮文彦博已下上第五表请皇帝御正殿复常膳允批答(元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朕以寡昧,膺受多福。常欲损上益下,畏天之威。矧兹旱灾,咎在不德。而卿等以雨泽既至,封章屡上,勉从其意,甚愧于中。夫天之有风雨雷霆,犹朕之有号令赏罚。朕不修明其事,何以责应于天。永思其终,无忘纳诲。
《赐文武百寮文彦博已下上第五表请太皇太后复常膳许批答(元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德积无素。民罹其灾。精诚莫通,祷不时应。虽蒙膏泽之报,仅救焦枯之余,勉徇来章,犹虞后患。其谨视盗贼,勤恤流亡。益务交修,以裨不逮。
《赐文武百寮太师文彦博已下上第一表请举乐不许批答(元二年六月一日)》
先王之礼乐,因情而立文。君子之哀乐,自中而形外。夫有莫大之戚,则有无穷之悲。先皇帝天覆四方,子养万物。至今穷发之表,尚余流涕之民。而况宫庭之间,母子之爱,粗毕三年之制,遂讲八音之和。所未忍闻,非不欲作。卿等谨于率礼,笃于爱君,徒欲及举旧章,顾未深明吾意。三复太息,难于黾从。
《赐文武百寮太师文彦博已下上第一表请举乐不许批答(元二年六月一日)》
礼之至者无文,哀之深者无节。故礻覃而不乐,古人非以求名;琴不成声,君子以为知礼。朕以宗庙之重,勉蹈先帝之余。履其位惕然而自惊,用其物潸焉而出涕。未报昊天罔极之德,常怀终身不忘之忧。欲从众言,亟举备乐。而金石丝竹,乃凄耳之声;干戚羽旄,皆泫目之具。哀既未泯,乐何从生。再阅来章,徒增感慕。
《赐文武百寮太师文彦博已下上第二表请举乐不许批答(元二年六月四日)》
遏密之制,虽尽于三年;追怀之私,岂论于岁月。金石在御,恻然未宁。吾不以一身之忧,废天下之乐。今施之郊庙,用之军旅。州闾之会,弦歌相闻。独尽余哀,止于中禁。以为于义未害,是故行之不疑。
《赐文武百寮太师文彦博已下上第二表请举乐不许批答(元二年六月四日)》
朕少遭闵凶。仅毕祥礻覃。虽俯就企及,非以过制为贤;而创巨痛深,不能以礼自克。观过其党,圣人许之。《礼》曰:“丧三年以为极亡,则弗之忘矣。”诚重违国老之忠告,姑欲尽人子之至情。
《赐太师文彦博等请太皇太后受册第二表不许批答(元二年六月四日)》
吾闻圣人以天下为忧,未闻以位号为乐也。损己裕物,畏天检身。此吾平日之本心,非独遇灾而一发也。孔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卿等以是辅我,顾不美哉。
《赐文武百寮太师文彦博已下上第四表请举乐不许批答(元二年六月九日)》
吾之本性,以清净寂寞为乐。虽在平日,无游观声技之念。矧艰难之后,哀疚之余。中夜以兴,方食而叹。将不堪其忧者,岂有意于乐哉。虽欲勉从,未能自克。忠告屡却,愧叹兼深。
《赐文武百寮太师文彦博已下上第四表请举乐不许批答(元二年六月九日)》
钟鼓以导和,羽龠以饰喜。譬之饮食之节,适于口体之宜。今衰麻之除,莫敢愈制;而琴瑟之御,则有未安。卿等忠诚确然,开喻至矣。惟反求诸心而弗得,故欲行其言而未能。推之人情,当识朕意。
《赐太师文彦博等上第三表请太皇太后受册许批答(元二年六月九日)》
吾上顺帝则,下酌民言。处以无心,期于寡过。卿等以为协气既应,群谋佥同。若固违典礼之常,恐莫慰天人之望。遇灾而惧,昔者非以为谦。闻义则迁,吾亦岂敢自必。勉从故事,以副嘉言。
《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元二年六月十二日)》
士有品目,定于佥言。置之庙堂,蔽自朕志。岂有佥言既穆,朕志不移。而用过谦之词,反已成之命。亟服乃事,宜无复云。
《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元二年六月十二日)》
为国不患于无人,有人而不用之为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