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命运的抉择 作者:黑色柳丁-第3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答他们。只盼着等官司结束后,俺们又能回去种地,等收了粮食,俺和乡亲们再带上土产来京城向这些好心人一一登门道谢。只是他们都没留下姓名,连住在哪儿都不知道。俺以后怎么找他们呢。侯大人,要不你帮俺想想办法吧。”
  给刘富春这么一说,侯方域当即就语塞了。老实说,这个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农民却时常会说出一些让侯方域这个满腹经纶的才子听了都会感到惭愧的话语。侯方域知道刘富春十分贫穷,就算他打赢了这场官司,日子还是一贫如洗。但此刻的他却固执的想要报答那些在精神上给予他鼓励的人。正如他来京师固执的想要讨一个公道一样。没啥大道理,也没啥阴谋诡计,只是觉得该做,所以就做了。但刘富春却并不知晓,此时的他已经陷入了帝国两大党派争斗的旋涡之中。谁知道在那些嘘寒问暖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两相比较之下,侯方域还真觉得自己这些读书人,没有没啥面目在眼前这个泥腿子的面前旨高气昂的。不过事情既然已经闹到这种地步了,各自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才是明智之举。想到这儿侯方域起身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劝解道:“刘兄弟还是先想想眼前的官司吧。至于报恩的事,咱们以后再说。”
  *******************************************************************************
  与此同时,在与刘富春所住客栈仅隔几个巷口的司法院衙门,堂堂的右督御史兼大理寺卿汤来贺大人,也在为了这状看似简单的案件耗费精神。自从那日女皇交代下案子至今已经过去五天了。五日来外界有关此案的报道层出不穷,各类不明就已的揣测也是此起彼伏。而诸多百姓更是叫嚷着要朝廷还刘富春一个公道,严惩当地的贪官污吏。恨不得即刻就把那杞县的县太爷抓来京师,斩首剥皮、揎草示众。这事若是放在前朝,倒真能即刻就将那惹事的县令捕来京师速斩速决,以满足百姓们的愿望。早年的明朝莫说是这种民愤极大的恶吏,只要皇帝看不顺眼,不需任何理由都能拿你没商量。可现在中华朝讲究的是“罪刑法定、人人平等”。
  所谓的“刑法定法”指“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这要求办案、审案、判案官员必须严格以事实为依据,以法案为准绳,不超越权限,不按个人理解和意识办案、审案、判案。也就是说,就算判案的官员明知一个人犯了罪,但若是没有足够的定罪证据,照样得要将其无罪释放。而女皇陛下对“人人平等”的解释更是颠覆了官员们诸多传统观念。
  历来皇帝只要能做到“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就已经是公认的有道明君了。可在中华朝弘武女皇陛下的眼中的在法律面前平等不止皇子,还包括至高无上的君主。既无论他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他是皇帝或是乞丐;无论他是圣人还是无赖。只要是中华帝国的国民在中华帝国的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
  为此做惯了青天大老爷的官员们,不得不花费了大量精力来改变之前“有罪类推”的传统观念。而这次在女皇三番五次强调司法院审案一定要重证据下。司法院更是对刘富春一案可严格按照司法程序取证、调查。这么做的结果当然是行动缓慢。外界的老百姓可不管你什么罪刑法定、什么人人平等。他们只看结果,只看衙门有没有捕人,有没有判案。再说“罪刑法定、人人平等”的法律原则连司法部门的官员都不是很能习惯。又如何指望那些一心笃信天理循环的老百姓,能理解这些深奥而又没有人情味的原则呢。
  在百姓心目中,民虽都斗不过官,但占理的总是民,错的一定是官。因此司法院缓慢的进程很快就被百姓视做在故意拖拉,甚至有官官相互的嫌疑。一时间各种流言蜚语、不满之声给司法院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此时的汤来贺只盼着沈犹龙下属的督察司能收集完足够的证据进行起诉,好让大理寺这边早日了结这桩恼人的案件。
  正所谓说曹操,曹操就到。愁眉不展的汤来贺刚一想到沈犹龙。身为左督御史兼督察司卿的沈犹龙便风风火火地走进了办公室。而他的脸色显然也比起汤来贺要差得多。还未等汤来贺开口发话,黑着脸的沈犹龙便将手中的报告猛地砸在了办公桌上嚷嚷道:“汤大人,你瞧瞧吧。这种案子叫我们怎么审!”
  眼见沈犹龙一进门就摆开了如此架势,汤来贺不由也跟着皱起了眉头,一边接过报告,一边纳闷的问道:“沈大人,怎么了?发这么大的火。这案子的脉络不是已经很清楚了吗?”
  “脉络清楚才怪呢!汤大人您还是先看看这份报告再说吧。这次真的要给陈子龙他们害死了!”沈犹龙说着顺手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咕咚咕咚地喝起来。这些天他也一直在等河南那边查回来的报告。却不想最后等到的竟是这么一份东西。觉得事态严重的他二话不说就带着报告直奔汤来贺办公室。
  与沈犹龙预计的一样,汤来贺一边翻阅着那份报告,一边脸色也变得越来越凝重起来。待到他看完正份报告后,脸色早已变得煞白了。却见他深吸了一口气,将报告一合,满面愁容地向沈犹龙问道:“怎么会这样呢?!沈大人,你肯定这上面的所述句句属实。不是底下的人在慌报?”
  喝完第三杯茶的沈犹龙总算是缓了口气。见汤来贺抱有侥幸的如此询问,他不禁长叹了一声摇头道:“汤大人,老夫也希望这是底下的人慌报或是查错了。但老夫今早已经向警务部的范尚书证实过了,他们那边查出来的结果和这也差不多。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嘛。”
  “那沈大人你说这该怎么办呢?如果事实真是如此的话,叫我们司法院如何给百姓一个交代,给陛下一个交代。”汤来贺发现这下自己真的是没主意了。
  “还能怎么办。陈子龙他们已经把这事捅上了天,现在又弄得外头满城风雨。这件案子咱们不交代也得交代。”沈犹龙说到这儿一屁股坐在了太师椅上,在沉默了半晌后反问道:“汤大人,陈首相他们打算什么时候向陛下汇报公社的事?”
  “明天上午吧。陛下既已规定了时限,陈阁老他们可不敢怠慢啊。”汤来贺想了一下回答道。
  “恩,那好!咱们就下午再去向陛下汇报案子的事。”沈犹龙一拍大腿决定道:“不管怎样,先弄清楚陛下的圣意再说。”
  “咳,看来也只好这么办了。”汤来贺无奈地点了点头道。


第二部 79 金銮殿阁老齐献策 驳农林陈子龙进言
  正如汤来贺所言,在女皇下令后的第六天,陈邦彦、沈廷扬、陈子龙三位内阁尚书准时来到了皇宫,向弘武女皇陛下递交上了农林、财政、枢秘三部有关的公社问题的奏章。与一心为刘富春一案愁眉不展的司法院一样,接受女皇陛下六日任务的内阁这些日子同样也顶着巨大的压力。姑且不论女皇规定时限短得可怜,光是公社制所涉及的诸多层面就不是三言两语能轻易说得清的。可在而今这个敏感的时刻,内阁若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不仅会被民间百姓所垢弊,更会进一步激怒正在气头上的女皇陛下。于是在经过连续五日的“奋战”之后,农林部、财政部、枢秘部这才各自凑了齐了三份奏章上交女皇陛下御览。不过,凑齐奏章归凑齐奏章,能否令女皇满意就是另一会事了。因而此时此刻望着龙椅上正在翻阅奏折的女皇陛下,陈邦彦等人表面虽镇定,可心里却是七上八下。
  与底下战战兢兢的臣子不同,面对面前厚厚地三份奏折孙露反倒是显得兴致勃勃。说实话,那日她命令内阁六日内给自己一个答复,很大程度上是气话。她当然知道公社制牵涉粮食问题、税赋问题、劳役问题等等诸多关乎国家命运的重要命题。没有几个月的调查与研究是很难拿出一套粗略的方案的。然而内阁却真在六日内给自己送上了相关奏章。而且一次就有三份。这三份奏折不仅在内容上各不相同,还附带了不少相关资料加以佐证。当然由于时间仓促,奏章在许多细节方面都没有进一步深入。但这并不影响其中心主题的阐述。这可是大大出乎孙露原先意料的。可见内阁之前应该也已经注意到了公社所相关的问题。若非如此,陈邦彦等人又怎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做出这三份奏章来呢。
  而看在看完这三份奏章后,孙露更是心潮澎湃,却见她环视了一番底下坐着的三个内阁大臣后,便饶有兴趣地率先向沈廷扬提问道:“沈爱卿,你们农林部管辖各地农村公社,相信内阁之中没有哪儿一个部门比你们农林部更了解公社的弊与利。朕想听听你这个农林尚书是如何评价农村公社的?”
  见女皇一上来就点了自己的名,沈廷扬赶忙站起身,恭敬地拱手回复道:“回陛下,臣以为前朝隆武年间中原流寇肆虐、天灾不断,当时推行农村公社制既能保证朝廷粮草的供给,也能安定民心恢复生产,确实是审时度势的英明之举。相比之下,我中华朝天下太平民心思定、国库充裕,特别是在中原劳力充沛,环境优越,再将农民圈定在公社之内确有不妥。不过在辽东、巴蜀、陕甘等偏远地区公社制还是颇有优势的。这些地区省分人少地荒,公社制能最大限度的集合人力物力,有助于当地百姓拓荒开垦。因此臣等以为公社之优劣得视地域酌情分析。”
  “恩,所以你们便在奏章中建议朝廷仅解散中原省份的公社,改将这些公社土地分包承租给社员。”孙露又翻开了农林部的奏章,满意的点头道。从内容上来看农林部的建议对她来说并不陌生。一想到自己脑中后世对大包干的诸多赞扬,孙露打从一开始便在心底里就偏向了农林部的建议。
  “是的,陛下。臣等的意思就是朝廷与公社的农民签定长期承包的契约,该契约可继承,也允许转让。并对零散土地进行适当的串换调整,以求让每一户的承包地能集中成片。此外,农民即向国家承包耕地,那么向国家纳粮就是天经地义的事。臣以为承包户因区分于普通农户,以交纳实物粮食为主。农户交纳完税赋后所剩粮食便可直接拿去市场自由买卖,朝廷不再加以干涉。正所谓交足朝廷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其实,臣等之前曾在江西、安徽等省的几个公社搞过相应的试行。就目前来看效果甚佳。搞承包的农户上缴粮兴致明显比从前高昂了许多,往日拖欠粮食的情况也就此杜绝了。至于粮食产量是否提高,还得看今年的秋收。”眼见女皇陛下满意与自己的提议,沈廷扬当下便滔滔不绝起来。连带的着农林部在部分公社搞的承包实验也一并说了出来。
  其实有关公社的流弊,农林部也一直在想办法解决。但这农村公社制毕竟是由女皇当年亲定设立的。没有女皇的首肯指示底下的臣子谁都不敢轻易的进行推翻。因此,沈廷扬在与农林部的大臣们商议后决定先找几个临近京畿的公社进行实验。待到取得好的效果之后再向女皇上奏禀告。就算真的失败了,几个村子的损失农林部还是能承受得起的。却不想,在这档口上河南那边公社的问题倒是先浮出了水面。虽然此事最后惹得女皇勃然大怒,但在沈廷扬看来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若非如此女皇又怎会欣然接受农林部有关包干的计划呢。
  然而一旁的陈子龙与陈邦彦却并未动容与农林部的包干计划。却听那陈子龙颇不以为然地开口问道:“沈大人,老夫有几个问题不知,当问不当问?”
  “陈大人,有什么疑问尽管提。农林部的计划尚未成熟,还请诸位多多提议。”沈廷扬一个拱手谦逊的说道。
  “难得沈大人如此虚怀若谷,那老夫不才在此就罗嗦几句了。”陈子龙轻咳了一声,侃侃而谈道:“沈大人刚才说,承包的农户只要交足朝廷的税粮,就能自行支配剩余的粮食。那请问沈大人,如果朝廷征收税粮指标高于承包农户的收成,又该如何呢?”
  “恩,陈大人问得在理,其实这一点农林部先前也有过相应的考虑。故而我部草拟以当地农户之前五年内平均收成的百分之五为征收标准。之后每五年做一次调整。”沈廷扬自信的解释道。有关的具体操作他与下属的官员已经不止一次做过探讨了。而在试行过程中也证明这一标准无论是对农户,还是对朝廷来说都是能接受的。
  “五年内平均收成的百分之五?请恕老夫愚钝,这五年内的平均收成是如何得出的?若是由内阁统一统计,相信农林部没那么多人手能跑遍帝国的每一个府县。若是由地方官府自行统计上报朝廷,则可能出现地方官员浮夸虚报数据的情况。如此一来朝廷订立的标准又会高出百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