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么红_韩寒-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t…xt小说天堂   



小饭:想像,我的栖身之所(1)

小饭:80后实力派五虎将之一,毕业于华东师范哲学系。2003年,他荣获《上海文学》全国文学新人大赛短篇小说三等奖。长篇小说《我的秃头老师》是其实力的最好体现,香港版已于近日出版,并获得好评。

他被一位名编称为“中国未来的一线作家”,然而代表作《我的秃头老师》一书从写作到出版,其间屡遭波折。被评为“80后文学五虎”不久,该书在香港再版。

在一个愉快的夏日夜晚,我打开窗户凝视这属于我的星空。在一个儿童的视野中,那些星星该是多姿多彩,它们活跃而生动。在我的童年,数星星是为数不多的排解孤单的节目。孤单从人一开始就伴随着你,并将陪伴着你老去死亡。那些星空下的小孩,扳着手指度过的夜晚是最美好的时光。

我在上海看不到星星,这也许跟我的视力或多或少也有关系。如果一个写作者要长久地写下去,不妨将他的小说看作是他镶嵌在人生中的一颗一颗星星,在遥远的地方,它们是星球。

不用解释,长篇小说是那些体积较大的星星。我的星空目前还只有这么一颗大星星。虽然你生两个孩子甚至更多都不会让你减少你对孩子的疼爱。如果你只有一个孩子,这些疼爱将会更加直截了当、更热烈一些。

有关我要说的这部长篇小说,我几乎要将在它出生之前所有的事情都快忘记了。我只记得它的出生,以及之后的那些繁复程序。

早在高中毕业前,我就给自己定下了我要在大学所必须完成的一些项目。我想有以下几个肯定存在:

第一,谈一次恋爱;

第二,顶撞一次老师;

第三,找一份工作(有实物回馈就算);

第四,一次出境旅行;

第五,写一个长篇……

我现在比较安慰,因为我几乎完成了所有的指标,也有几个超额完成了。大学真是一个美妙的地方,大学的4年生活也非常美好,可是我已经不能第二次享受它们。我学的是哲学专业,相对的,时间也比较空。学文科更多的功夫要花在课余时间,花在那些乱七八糟的原著上。从高中开始我就喜欢捧着书,捧着书让我无比舒服。当然也要看什么书咯,好看的小说令人着迷,糟糕的小说则令人愤怒。那时候我就知道我喜爱小说这个东西,并愿意试试看。可是高中学习太忙了,的确不是一个写小说的好时光。我把所有的对小说的热情以及自信心都往后挪,所以我在大学的计划中,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写长篇小说。能写出现在这么一个,其实我真得很高兴啊。

但我更为理想的是写两个长篇,大二一个,大四一个。但是大四要比我想像中节奏更快,并非是那种逍遥自在。那时候也许觉得找到工作后大四应该无所事事,实际上的结果是找到工作后就要忙工作了。啊,真白痴。怎么以前从没有想到这个呢?

大二的时候我有一个女朋友,也许所有我的朋友都知道,后来分手了。但当我要说起这部长篇小说,我必须要提到她。因为这本书就是为她而写,至少是献给她。这可能只是一个噱头。也许并非是出于故意,我把对生活的想像完全放在里面。看这部小说,你完全能猜测我当时的处境。另外一些是有关于童年的。至少有一小部分,也许还是我对于爱情的。不仔细看,也许不能发觉。主要是我太癫狂了。也太喜欢煽情了。我就像一个充满幻想的初中女学生一样,对又酷又帅的男性老师总是爱不释手。其实“秃头老师”并不帅,但就像我在小说中解释的那样,秃头代表了男性的另一种魅力。

我在前面提到了“并非出于故意”以及“另一种”。这正是我要告诉大家的。生活绝不是故意的,而且必然有另外一种生活,她将令人的心灵更舒服。我的好朋友七月人,他给这部长篇小说—我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写了一个序言,糟糕的出版社编辑并没有及时用上它,据说是名气的问题,这真好笑。好在我的狗屎运让这本书在香港获得重生。它的确需要一次重生,甚至需要在中国大陆获得一次三生,因为在大陆已经很难买到这本书了。但很多朋友依然在向我要,或者告诉他们书店的地址也行,网上也行。在香港的重生也让七月人为它写的序言像一条围巾那样裹在它的脖子上。那是一条显而易见的好围巾。我的意思是,它恰当而且管用。因为国内那个出版社的疏忽和愚蠢,我甚至忘记了这么一篇东西,直到在香港我拿到繁体字版本的《我的秃头老师》,翻开书页,在那个灯火辉煌的岸边,那个酒店阳台上,我被这个序言感动了。我再也无法掩饰我对这个长篇小说的热爱。对我来说,它是一个长大成人的孩子,尽管有很多毛病,甚至犯了令人忌讳的错误,但我依然爱它。我是它的亲生爸爸,我把它带到香港,我也准备把它带到世界上每一个它想去的地方。

最早是出于一次阴谋,因为我很想写一个宫廷丑闻。电视台对清宫戏的迷恋和偏好很难让人理解。这是第一个线索。第二个线索是我想写我的老师,我在大学里碰上了不少好老师,他们不仅有趣,也很有风度,甚至非常有男人味儿。当然,女老师也不乏风情万种的,可惜在长相上或者在学识上还是略逊一筹。我更喜欢打量那些男老师。我的性取向理当没有问题,可也没个准。我向来喜欢听男人们唱歌,郑钧、朴树、许巍、beyond,即使在卡拉ok里面,优秀的男麦霸们也令我痴迷。偶像对我来说就是要成为的人。我可以从任何优秀的男人身上学到东西。也许没有偶像表明了自己更加强大,我希望自己强大,但我还在寻找偶像。偶像的力量无比巨大,他们能让你更快地成为你想成为的人。也许有一天偶像终将谢幕,那时候强大便不证自明。

这真的是灵感么?那个下午我从华东师范大学一个文具店内买了一本白色笔记本,还买了一支铅笔。小说的第一句话:“法国大革命,波涛汹涌。”我是坐在一辆女式自行车上写下的。要感谢那辆自行车和它的主人,一屁股坐下去,坐姿让我极为舒服。也许没有那辆停放在路边的自行车就没有了这部小说。那时候将近黄昏,华东师范大学的河东食堂熙熙攘攘。我写完这句话,觉得太满意了。而且觉得这个故事已经生成,我需要做的就是如同一个织女把那些绒线串成一件花衣服,安上一些纽扣。

那天我记得是2001年9月3日。

之后天一黑,我便躲在华东师范大学文史楼一个教室里面,舞动着铅笔,舞出了我的第一段:

法国大革命,波涛汹涌。我的历史老师说这句话的时候唾沫飞溅,直冲我们的面门。我们的老师还说,这场声势浩大的革命具有浓烈的浪漫色彩。我们看到各自脸上的口水,觉得真是太浪漫了。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穿着崭新的裤子和衣服。听着世界近代史老师的课程,我突然对这个大革命有了浓厚的兴趣,竟然拿出一本笔记本,以前我是从来都不记笔记的。准确的说,使我产生兴趣的既不是世界近代史这门课程,也不是大革命本身—老师说到了拉瓦锡。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这个人很有意思。

我开始记录这段法国的历史,老师说什么,我就写什么;老师说到了拉瓦锡,我就更深情地凝望我的老师—在那个时候,他讲到的就是我的兴趣所在啦。

老师说,拉瓦锡小学毕业的时候,很想当一名艺术家;中学毕业的时候,很想当一名企业家;等到他大学里,他就转而要当一名化学家了(你说这个人有意思吧)。这每一个梦想都伴随着拉瓦锡的成长,同时也让他备受折磨,比如说,他因此晚上经常失眠。在他小学的时候,今天梦到五线谱,明天梦到画鸡蛋—传闻达·芬奇就是靠画这个起家的。但是拉瓦锡决定画番茄起家,然后有一天他就梦到他和达·芬奇两个人一起在烧番茄炒蛋。梦里的情形十分糟糕,满屋子的油烟,什么都看不见,但是拉瓦锡却是五迷三道地炒啊炒的(老师说,这些就是一个艺术家所要付出的代价)。



c o m^t*xt…。小%说天。堂



小饭:想像,我的栖身之所(2)

小学毕业的时候,拉瓦锡在毕业典礼上得到了发言的资格(老师说,类似柏原崇在《一吻定情》里的角色)。他站在学校最高的礼台上,威风凛凛,拉瓦锡说:

我是拉瓦锡,五年二班,今年就要毕业了。我很想在我长大以后就投身艺术事业,至于哪一种艺术,是画画还是唱歌,我犹豫不决。我相信我在这两方面都有天赋,试问,一个没有天赋的人,怎么可能成为一个艺术家呢……

写到大约第三章的时候,我对这个小说越来越有信心了。因为我的确找到了那种感觉—讲故事的方式、态度,故事本身也面目清晰,脉络也同样清楚。

一个特立独行的大学历史老师,他苦闷,但他找到了一条排解苦闷的路,那就是编故事。这就如同小孩子们在夜晚数星星一样。秃头的历史老师犹如一个艺术家那样,把有关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演变成了一个爱情故事和一个传奇历险。拉瓦锡,一个只能在化学教材中找到的人物成为了故事的主角,历史老师对他一定情有独钟。也许只是因为那一句“试问”。对这个世界的不理解成为了历史老师和拉瓦锡共同要克服的命运。历史老师他那独有的魅力每年都会吸引不少上他课的学生,他也喜欢那些学生。这种喜欢一定是天然的,没有防备,也没有解药。当感情出于这种天然,那一定是最不可救药的那一种。但是有关学校经常调查他的授课质量以及女朋友的猜忌,令他痛苦不堪。但是这时候那个学生成为了他最后的救命稻草。也许这两个人之间能够互相取暖互相支撑吧。因为他们可以互相理解。理解成为了两个人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他们可以同时沉浸在这个虚幻的历史故事中,并且相互鼓励让这个美妙的历史故事延续下去,直到最后。故事出现了不可逆转的悲剧色彩,而老师也最终选择了面对命运,寻求他女朋友的原谅。这个故事还没完呢,它属于热爱幻想的人们,所以永远没完。人们的想像力一旦有了终点,想像力也在那一刻枯竭。我着重要强调的是,确实,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什么时候已经形成了障碍。是什么呢?让那些千奇百怪的人经常被他人误解。为什么不能有那种包容一切的理解?

关于大学老师,我实在很喜欢这样一个形象。他们腼腆,对生活有着极高的要求,尤其是精神生活。他们朴素而不善言辞,惟一的舞台便是授课时的讲台,在那边还有谁有权力指手画脚?真正有魅力的老师他们永远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三角眼或者是秃子?这可是一个有趣的玩笑。

关于历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相信这句话,因而演绎历史便是演绎自己的精神。我从懂事开始便从历史人物中不停寻找,我要找到那个与我类似的人。从形体、出生,最后是精神气质。我找了十几年依然没有找到。作为写小说的,我从作家中也没有找到。我想让那个人来给我指明一条道理,也让我过得更加愉快和轻松。可是没有啊。我从未找到那个人。我以前不存在么?我相信我以前就存在,穿着唐装,或者大马褂。也许我曾经是一名武将,或是一个药店老板。但是人们把历史书写坏掉了。没有人能全方位的展现出当年的我,上一个我,令我自己找不到他。历史永远在那里,是人们的眼睛和心灵无法抵达的。历史永远在那里,可是就像不存在一样。因为我没办法身临其境。这是我比较痛苦的地方。就像我无论如何也记不起以前的事情那样狂躁不安。

我相信以前我就存在。我只是一个失去记忆的人。明知道失去记忆而不能找回,我想这是我写这个小说的内心的秘密。在这个世界里,我也许能体验到那个世界里的感觉,这多美妙。至少,我写出这样一个小说,就能体验小说里的那个“我”的感觉,这同样也很美妙。王小波热情介绍给我们的那个“诗意的世界”,我想其美妙的地方不外乎此吧。一个人拥有最强大的想像力,说得不好听一些—意淫自己的生活,我想他也一定时常能感受到幸福。七月人在这部小说的序言中提到:“对于苍白乏味的现实生活的不满常常成为一个人写作的动力,在由他的想像力所构造出来的世界中他能够感到平静和安慰,这是小说乐趣的最初来源。而一个人的想像力越是强大,这种喜悦对他来说越是充盈。”完全没错,小说家最大的快乐难道不是在写小说中完成的么?除此之外的快乐、名声和荣誉,完全替代不了这种想像力带来的快乐。因为这个缘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