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么红_韩寒-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寒:没错,就是这样。这篇小说是一边想一边写的,有个理由,小说总有高潮低潮。如果构思的话就都要想清楚,可是想低潮实在是太没劲了,所以就不去想它,不去构思,写到哪里算哪里。

那多:这个法子我已经运用得很纯熟了。我觉得这也算是意识流写作,意识流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嘛,还挺考验想像能力和圆谎能力的。

韩寒:哈哈。

那多:你怎么会想到写这样一本书,第一个念头是什么?

韩寒:你为什么会想到写《那多三国事件簿》,是好玩吗?

那多:好像是的。

韩寒:我也是啊。我觉得写古代好玩又轻松,可结果我发现原先的想法有错误。写古代一点都不轻松,比写现代还难。虽然想像的范围宽了,可是我的历史不好,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细节问题,比方说从哪来到哪去,我连古代的地名都不知道几个。这些对别人也许是小问题,可对我来说是大问题。写古代还有一个原因,因为我不可避免地要写到男女主角的感情问题,要是放到现代的背景下,就太容易对号入座了。

那多:对我来说这好像也不是问题,我最擅长的就是胡编乱造胡说八道,不管是在细节上还是在情节上。

韩寒:我最怕的就是细节。比如书名、人名之类的,我觉得太麻烦了,我不愿意在这方面多想。写个一两千字我或许只要一个小时,可是给我3小时都想不出一个好名字来。我就说算了算了,还是把脑筋用在写内容上吧,这会顺利得多。至于人名、地名、书名什么的,就瞎想。

那多:所以你的主角名字也是瞎想的,没什么意思在?

韩寒:瞎想的瞎想的。

那多:这整本书你写了多久?

韩寒:半年。

那多:时间很长啊。

韩寒:我写书时间都很长的,以前的那些都要写更长的时间。

那多:听说你好几次都停下来写不下去,停了几次?

韩寒:数都数不清了。

那多:写不下去怎么办?

韩寒:想呗!拼命想,不写也得写啊,我都已经放出风声说7月1日出版了,虽然到最后还是延期了。刚开始写的时候是因为想写,可是写到后来,就是不得以自己逼着自己写了。

那多:这种事在我身上也经常发生,最开始的时候很悠闲,想写的时候就写一点,觉得时间还很多,可是不知到什么时候,就发现预定的时间已经过了,还有一大堆没写,这时候就很痛苦了。

韩寒:就是这样啊。



.xiAoshUotxt。cOm**t*xt小*说**天*堂



韩寒:既不长安也不乱(2)

那多:我在看你连载的那部分《长安乱》,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你在小说中有一些影射。

韩寒:是的。不过那是顺手写的,没打什么腹稿也没有什么预谋。我只是觉得,有些东西实在是很精彩,但要放进我的小说里,又脱离了故事。最后决定,脱就脱吧,精彩就好。

那多:我觉得你小说里有些不太合理的情节,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韩寒:没什么不合理的,我觉得都很合理。

那多:比如说,在最开始的地方,武当的掌门饿死在屋顶上那节。

韩寒:很合理啊,他被人围着没法子下屋顶,当然只好饿死了。

那多:有点夸张吧。

韩寒:有一点。

那多:但属于合理的夸张?

韩寒:是的。

那多:好在这样的情节没有频繁出现,我觉得要是频繁出现就一定有不合理的阅读感觉。整本书,有没有写得特别艰难的一段?

韩寒:有一段,是《萌芽》没登到的地方。那是一段低潮,你知道我最痛恨写低潮了,那一段写得我痛苦无比。

那多:那段是怎样的?

韩寒:那真是无聊的一段,古代的坏处就是这样,在现代,从某处到某处很简单,可是古代交通就不行,你非得写他们是怎么去的,路上如何。那段就是从某处到某处的过程,极不想写,但没办法,那是承上启下的一段,好在熬着熬着也过去了。

那多:主角的性格你在写作之前特意设定过吗?

韩寒:没有。

那多:那是写着写着才确定下性格的吗?

韩寒:也没有,自始至终主角就没有性格,我特意让主角没性格的,或者说性格很模糊。因为我觉得人就是没有性格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面前会有不同的性格。我认为所有人都没性格,我写的人物也都没性格。

那多:这倒是一种难得听见的说法。

韩寒:其实最重要的是小说好看不无聊。我力图在这本书里做到每一页都好看,或每几页就有一段精彩的。在《三重门》里我要求自己做到每一句都精彩,这实在太累了,所以我现在放宽到页。

那多:你所说的精彩、好看是通过什么达成的,情节还是其他什么东西?

韩寒:是语言,我不太会塑造情节,所以靠语言来达成是最主要的,不过和前几本比起来,《长安乱》在情节上已经要好一些了。我对自己的文字有一些要求。中国大部分的作家都在写无味的文字,比如在街上看到了个漂亮女孩,有冲动就有冲动,想上她就直说嘛,却要写一大堆心理分析,反思有的没的,着实假得很。

那多:我写东西经常会碰到个问题,就是写着写着,忽然发现和前面的对不起来了,有点自相矛盾,于是就忙着救火。你有没有?

韩寒:我倒没有。其实是我懒,写了就不高兴改。我写完给编辑看的时候,编辑说哪里哪里最好改改,不太好,不完美,许多没交待清楚。我说你再看看,再看看。结果他们又看了几遍,对我说,很好,不用改了。

那多:有没有原先想得好好的,写着写着就改主意了?

韩寒:那是有的。比方说到小说结尾的时候,我原先想好的一大段情节都被删去了,因为要是把那些都写上,就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结尾,大概十六七万字也不一定行。就是现在,印成书也300多页了。那些删去的就当是为写续集做准备吧,我可能会写续集的。

那多:你以前那些可都没有写续集的念头。

韩寒:是的,但这回我动了这个念头。因为《长安乱》我写得比较愉快,比较开心。而且,顺着我现在的写下去,不用重新搭小说的框架。你知道这对我来说是最怕的。

那多:你写这篇小说,运用最熟练的手段是什么?

韩寒:都熟。

那多:我的意思是,以我打比方。我写《那多三国事件簿》,写第一回桃园三结义的时候,大概只写了一万多字。后来每回越写越长,回过头来重写第一回,字数翻了一倍多。我开始知道什么地方可以发展,什么地方可以写一大堆有趣的废话。于是写到类似的地方,我就会很自然地用类似的方式手段去处理,去写。

韩寒:我明白了,我的手段是对话。



ww w 。 xia oshu otxt m^t*xt…。小%说天。堂



韩寒:既不长安也不乱(3)

那多:对话,你以前都不常用对话吗?

韩寒:我以前的小说里几乎都没对话的,那时候觉得写对话很浪费,你知道对话你一来我一往可以写好多,许多事情都可以通过对话来交待,要是用叙述的话,只一小段就可以交待清楚。大段的叙述写起来是很累的,这么吃力的事情我现在已经不想做了。

那多:所以当时不写对话的理由现在已经变成了写对话的理由。

韩寒:没错,刚开始写的时候,怎么都觉得字数不会够,于是对话就成了我的新手段。

那多:于是就有了许多废话。

韩寒:不能说那些对话就是废话,对中国的其他作家来说肯定不是废话,都是必须发生的对话,但在我看来都是废话。

那多:想问你一些伏笔的问题。

韩寒:没什么刻意经营的伏笔,有一些也是很随意的。

那多:在《萌芽》的连载上有一些,比如少林寺边那个让主角多次迷昏的洞是什么?

韩寒:那不算是大伏笔,那个洞其实很快就揭晓真相,是少林寺的千年大茅坑,许多年下来产生的沼气,进去就晕。我想说许多很神秘的事其实很简单。

那多:还有主角得到的那把剑,看起来很牛的样子,在后面起大用了吧。

韩寒:没,那把剑原先大家都以为很牛,可是后来主角得到了一把更牛的剑,相比之下原先那把就一点不算什么了。

那多:怎么听着都不怎么样,有没有潜伏得比较深的?

韩寒:没有,我的伏笔都埋伏得很浅。

那多:是不是埋得太深自己会忘记。

韩寒:……哈哈哈,竟然被你猜到。

那多:这有什么奇怪,我就是这样的。

韩寒:我想到一个伏笔,就克制不住要快点用掉,心里总是有个小手抓来抓去,于是很快就用掉了。要是很久不用,就忘记了。

那多:唉,都是一样的。

韩寒自述:只爱一点点

我出生未知,父母不详,却不知为何有一个师父。我从小受困,四面高墙,一样不知为何。

我懂事的时候命运安排我目睹武林中最浩大的一场比武。

当时江湖中有两个派系,便是少林和武当,少林的势力比武当强大一点,因为大家都觉得长头发很难打理。少林信仰佛教,抛去一切的表面或者深刻,年幼的我觉得它讲究的是“忍”字,派中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就是“忍”的度,高手的出手总是那么时机恰当,有的时候一样的事情在不同的时间做会有不同的效果。

师父写下:时,空,皆无法改变,而时空却可以改变。这很难理解。我的早期理解是一个逗号可以改变一切,师父说:不,你仔细看。

我说,上句和下句就有一个逗号之差别。

师父说,你只看到表面,你仔细看,差别不只一个逗号。

从日落到日出,我将手上捧的俩字看到快不认识了,师父将我叫入房中说:你看出差别了吗?

我说,我只看出个逗号的差别。

师父说,你已离答案很近,但是离答案越近,便越容易找不到答案。

我跪在地上请求师父参破。

师父说,看,其实是两个逗号。

当年写《三重门》的时候,期望每一句话都能让读者感到精彩。后来我发现这除了让人感觉不是小说以外,自己也很累,谈过恋爱的都知道。所以写《长安乱》的时候,我想,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有的时候也不错。

以上的这段,可能就是我想让读者“只爱一点点”的一部分。

这是相当有趣的一个段子,在我写小说之前脑子里就已经有了这个段子,我已经记不清是自己某一天想出来的,还是某一天在什么地方看到的。这个段子读上去还有些玄妙的味道;用在最前面十分合适。在《长安乱》里还有许多这样的段子,我想那么多段子凑在一本书里,只爱一点点还是办得到的吧。



:?t…xt…小…说…天。堂



韩寒:既不长安也不乱(4)

韩寒自述:借鉴真是个好手法

12岁秋天。

我和释空,和喜乐试图翻出院子。释空自己做了一个工具,我们管它叫掀瓦器,释空则叫它飞天钩。工具的原理是绳子带着一个钩子。释空觉得这是第一个由少年开发而成的暗器,而我们当时称这些有好手艺又能发明工具的人为做家,所以释空自封少年做家。但是飞天钩遭到了我和喜乐的嘲笑。我们觉得,所谓暗器,一定要暗,而飞天钩实在太大了,别在腰间不知真相的人一定以为此人是个杀猪的。而且,暗器的作用是杀人,不杀人至少也能伤人,而飞天钩其实就是用来翻墙的,再说,类似飞天钩的爬墙工具早在上一朝就有了,而且在侠客和贼之间极为流行,甚至引发房屋设计的革命,就是高墙的檐不再固定,而是用可以松动的瓦,这样类似的钩子就无法固定。所以我觉得释空很不能独创,喜乐说释空抄袭。

释空的辩解是,我没抄人家的,我虽然看过翻墙钩长什么样,而且也很喜欢,但是我这个钩子和那个不一样,就算形状差不多,但是你看,那有四个钩,我这只有三个,而且他那个绳子和钩子之间的结是死结,我那是蝴蝶结。最关键的是名字都叫得不一样,那叫翻墙钩,这叫飞天钩,那怎么能叫抄袭呢。

为此,我们还特地到师父面前让师父评判,师父看了一下,说,我听释然和喜乐说你自己发明了个东西,但又说你是抄袭的,我很担心,仔细看了看,我还特地买了一个前朝翻墙钩看了一下,我就放心了,这个顶多说是借鉴,不能说是抄袭。

……

这样卖了大概一个礼拜,突然有一个96岁的老头儿在衙门击鼓,说飞天钩不是少林发明的,而是自己于前朝就实验成功,虽然没有量产,但是一直地下交易,甚至一度引发爬墙热,现在少林盗用,希望少林可以道歉赔偿以及给自己曾儿子释腿换一个好法号。

审官问:你说飞天钩是你发明,何以作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