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频街醒爰ㄖ频淖洌惶瞥凳┝讼嗳ǖ姆至ⅲㄖ惺椤⑸惺椤⒚畔氯≌莆招姓ǎ刖ǚ挚幻鞒蚍现沽嗽紫啵嗜忧苛恕?珊罄吹幕实塾Ω恫还矗褪鼓诟蠼ソトㄖ兀笆赘ā蹦诟蟠笱扛笫窃紫嗔恕O笳庋囊斓睦沃贫龋衲懿患臃直鸬匾桓拍扇搿胺饨ā敝履兀烤臀铱蠢矗泄壑浦心崃司畹恼沃腔郏窨伤嬉庖桓哦郏
“天下为公”不是说“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而是指以民心、民利为重。真正的公平是各居其位,各得其所的,就如五个手指虽长短不一,却缺一不可一样。所以,仅仅以政治制度的形式是无法判定它是否“天下为公”的,真正的“天下为公”是使有德能者居之。三代之治正是遵循了这样的规律,才成为为政以德的典范。
『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舜有臣五人:传说是禹、稷、契(xiè)、皋陶(gāo yáo)、伯益等人。乱臣:乱,古义为“治”的意思,乱臣即享有很高权力的权臣、能臣。唐虞之际:尧在位的时代叫唐,舜在位的时代叫虞。斯:指周武王时期。有妇人焉:指武王的乱臣十人中有武王之妻邑姜。三分天下有其二:《逸周书·程典篇》说:“文王令九州之侯,奉勤于商。”相传当时分九州,文王得六州,是三分之二。
舜有贤臣五人,而天下大治。武王说:“我有治国重臣十人。”孔子说:“人才难得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虞舜到周武王的时候,人才最为鼎盛,可周武王的十个治国能臣,还有一个是武王之妻,实际的臣子只有九人。早在文王的时候,商朝的天下周已得其三分之二,可周依然服从商朝的统治,周朝的政治道德,可算是最高尚的了。”
“有妇人焉”不是瞧不起妇人,是因为她是武王之妻,不算是臣。山西的晋祠供奉的就是周武王之妻“邑姜”,世世代代受人礼敬。现在讲“妇女能顶半边天”,过去是说“妇人也操持得半个天下”,可见古人的“男尊女卑”没有那么严重。妇女地位变得低下是宋明以后的事情。“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位伟大的女性”,此话一点不假,女人操持家务、教育子女,协助丈夫对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周得天下就有赖“三太”之德:太姜生泰伯、仲雍、季历三位圣人;太妊(rèn)生文王;太姒(sì)生武王、周公。这三位女性养育了三代数位圣人,成就千古盛世之治。所以后人把已婚妇女称为“太太”,就是希望每位女性都具备“三太”之德,用心培养子女,造福社会。
孔子在本章慨叹人才难得,实际上是感叹世人至德之不修。若能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既可以利益自己,又可以治国安民。真正的栋梁之材,有五至九人便能创造长达几百年的盛世,由此也看出一个社会进行诗、礼、乐教育的分量。孔子以文王为例,商朝天下周已有三分之二,却仍然修德不辍,这才为后来的周武王带来治国之臣十人。所以人才的兴盛与国家的诗、礼、乐“至德”的教化是分不开的。
『21』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fǔ miǎn);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xù)。禹,吾无间然矣。”
孔子说:“禹真是令我无从挑剔啊。他自己粗茶淡饭,但祭祀神灵的祭品却很丰盛;他平时穿着朴素,但礼服却非常华美;他住的府第低矮,却尽力去兴修水利。禹真是令我无从挑剔啊。”
间是空隙,此处用作动词,挑剔、指责的意思。黻冕是祭祀时穿的礼服叫和帽子。沟洫指沟渠、水利工程。
孔子称颂禹“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再次表明孔子对“敬鬼神”行为的肯定。禹能敬神灵、修礼乐、爱百姓,表明他自身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而又能以此带动百姓,推己及人,真是无可挑剔。禹的至德与篇首泰伯的至德呼应,表示德能对自身修养、治理国家、感化万民的重要性。
《泰伯第八》全篇回顾
第1…2章,以泰伯三让天下表现他的崇高品德,指出“礼”在个人品德修养上的重要性。
第3…7章,由曾子提出个人修养要注意的几个地方:包括实践礼的要求时,战战兢兢、事关生死的心态;为人处事中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具备颜回般好学、谦虚、大度的美德;还要有弘毅的品德,以仁为己任,死而后已。
第8…12章,讲诗、礼、乐在个人品德修养方面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人的智慧不能速成,恶习也无法速改,这都要通过诗、礼、乐的教育、感化才能达成。普通的技能教育或可令人具周公之才、之美,却无法具周公之德。而一般的学生,多数是为了功名利禄而读书,无法达成品德修养的成就。所以唯有依靠诗、礼、乐的教化,长时熏习,才能教人改恶从善。
第13…17章,重点讲如何培养道德品德。即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同时心无旁骛,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专心精进来提升品德修养。不要流于表面变成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的人。学习要象赶不上,还担心失去的样子,才会进步。
第18…21章,以尧舜禹的品行,表明至德对修身、治国的重要性。至德的人治理国家,能令天下安乐;至德的人协助国君,便能创造盛世局面。
本篇主要是讲诗、礼、乐教化对个人品德修养、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
子罕第九孔子的人生价值观
『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古今名家对这一章有多种解读:南怀瑾先生认为“孔子很少谈利、命、仁三个话题”。也有人认为“孔子很少谈利,只结合命、仁时才谈”。我不同意这几种观点。在《论语》中孔子很少谈利是事实,但是谈命、仁的语录却很多。通过对前面几篇的分析,我们渐渐明白一些《论语》在编辑上的规律,那就是篇首章,通常承担了揭示本篇中心思想的任务。本篇说孔子很少谈“利”,实际上是要表达孔子“人生价值观”的中心思想,这一点我们接着往下讨论时就能得到印证。
“与”应作“授予、授与”讲,如《述而第七》篇的“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我对本章的解释是:
孔子极少谈论利,只授予学生天命、仁的学问。
孔子为什么不言利,而只言命、仁?因为“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富贵穷通各有机缘,或说“天命”,本不可求。
“与命”不是“命中注定”的宿命论,不是街头给人算命的那个命,而是天命。天命者,天道也,宇宙之时序,人世之规律。你想做一番事业,就需具足因缘:自身的才、德,及天时、地利、人和等。明白了天命的规律,才能真正懂得求利的方法。“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再看孔子的第三个话题“仁”。富贵虽说不可求,而实可求之。说不可求是不可以邪道去求,“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要求富贵,须先达仁而利天下,“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在孔子看来,利的话题说到底就是天命、仁德的问题。孔子将《周易》的占演之术提升为“演德”,与后来的造命之书《了凡四训》一样,直指人们命运背后的风筝线——德,培仁德而求名利才是正道。古人说“富不过三代”,今天只可说是“富不过十年”,就是因为人们不重视修德,所以富贵难求、难保。真正懂命理的人,无不异口同声地劝人行善积德,可实际上能改变命运的人万中无一,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能恒久地存好心、做好事。毛泽东说过:“一个人作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另外,行善如果是为了希求回报,得利太小,要是能清净心行,不图回报,不以好人自居,这一份平常心就能将你的善迹放到无穷大,得福报无穷。
这一篇对研究孔子的一生的作为、思想体系的形成关系重大。孔子中年求出仕,五十岁后周游列国、老年回国致力文化、教育事业,其心理动机都在本篇予以了揭示。
进退取舍之据
『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达巷党的一个人说:“真是伟大啊,孔子!如此博学多才,以至无法用某方面的专长来称颂他。”孔子听到了,对他的弟子说:“我要专攻哪一方面呢?驾车?射箭?我还是专攻驾车吧。”
达巷是地名,也有说是党名。
孔子一谈到富贵,就用当“司机”来自嘲。一般认为:样样都行,肯定样样都不精。是孔子不懂得选择其中一门加以精研吗?他开玩笑地说:我还是去当司机吧。似乎表现出取舍失据、不明利害的样子。孔子的知识结构是为什么变成通才的呢?这些疑问将在后面的几章将一一解答。
『3』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远众,吾从下。”
孔子说:“用麻布做成丧帽是以前的规定,现在只披纯麻布,简化、节俭了,我随大众。在堂下拜见君主是以前的规定,现在都在堂上拜,没有礼貌。虽然与大众显得不一样,我还是赞同在堂下拜。”
麻冕是用麻布做成的服丧时戴的帽子。泰是骄纵、倨傲的意思。
本章与上章是相应成趣的编辑法,上章说孔子在选择学习专业方面取舍失据,而本章表现孔子对礼式选择的精明和睿智,为什么会表现得如此不同?在为人处事时,孔子是以什么作为行事标准的呢?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绝不犯四种毛病:不妄度臆测,不草率武断,不固执己见,不惟我独尊。
毋(wú)通“无”,与“子绝四”的“绝”是同义,都指杜绝的意思。文中因为语气需要,在后面重复一下,是符合口语习惯的。
意、必、固、我的解释,各注解有所不同,除了“我”较认同是“自以为是、骄傲、我慢”的意思,前三个词我个人以为:
意,通“臆”,以主观想法去随便测度。比如见已婚M男和已婚L女在某宾馆同行,就臆测他们有不正当关系。没有什么根据,却先予以设定,就象胡适的“大胆假设”一样,先假定如此。
必,武断定论,在前主观臆测基础上,轻易下断见。比如见此M男、L女聊得很开心,便断定他们是去开房,或已开房出来,做了苟且之事,轻易下“断见”。
固,固执己见。有人提出这对男女是同一公司的,而那公司正集体旅游,住此宾馆。他只来一句:“不可能!”不予采纳,对原先的错误看法相当固执。我还发现:身份、地位、名望越高,年纪越大的人,越固执。“红学圈”就是这样,彼此相轻,完全不能理智地运用别人的研究成果去获得更大突破,各守其成,敝帚自珍。
我,自以为是,惟我独尊,认为“我活了几十年,吃的盐多、过的桥多,这对男女的不正当关系逃不过我的眼睛”。总以为自己的观点和能力高人一筹,即便别人有成绩,也是由于“我”的功劳,好象没有他地球没法转似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犯“意、必、固、我”的毛病而不自知。比如曾有报道说某公安局局长领取了几万元的贫困救济金,国内舆论立即哗然,纷纷怒斥他是假公济私——意,臆断。后来经过记者调查才知道该局长的确是因家庭困难而领取补助。秦桧的后人要求免去秦桧跪岳飞的惩罚则是“我”——咱老秦家哪会有坏人啊!
综上可知,“意、必、固、我”都是以“我”为中心,从自己的主观判断出发行事。孔子杜绝此四,表明孔子为人处世的法则,是抛开小“我”,对事物进行平等、客观、冷静、理性分析之后,再进行决策的。这便是孔子对“利”的态度,凡事“无我”而权其利弊。孔子对学习专业的取舍、对礼的取舍,其根据都在这里。
人的一切妄作,都因执着有“我”而起,形成我、人的对立,便会为自己的利益、情见而伤害别人。可是我们若仔细思维,就会发现并无一个一成不变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