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意三国-第4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墙ㄔ炝酵蚴木藿⒕涂梢远讼暌环恕!�
  “好炮还需要好船配啊。” 
  曹魏的人不傻当然明白这一点了。 
  交易大家都愿意做,至于交易之外的成亲之事。双方就有些商议的余地了。当然,这也不是说这件事情就不好,双方就谈不拢。只是因为曹丕死了,曹睿从太子成了皇帝,而曹睿尚无妻子。若就此提起联姻之事,就算不以眼下国丧而论,只怕也是不曾的。天下的悠悠众口会这么说:“孙权想把女儿嫁给曹睿,是为了谋夺曹家的基业。” 
  曹睿是皇帝了,那作为曹睿第一名妻子的孙薇自然就是皇后,而如果没有出什么意外的话,那孙薇和曹睿的长子自然也有可能成为大魏的太子了。到时曹睿过得“百年”这太子即位,孙吴可不就有了掌控曹家命脉的机会了吗?也许现在说这些都还太早了些,但诸如贾诩、陈昱、陈群这些人对此可都是看得通透的,他们可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就此发生——是以在说道结亲的这件事情上,曹魏方面稍稍的有了迟疑。这也难怪,新君初立,其君权尚未完全掌握,贾诩这些老一辈的臣子在这些大事上还是很有几分能力的。 
  “……那么不说成亲,现在说这个也不怎么适合。我们先说定亲好不?” 
  贾诩他们是人精,孙吴的使者虞翻自也不是什么愚鲁之辈,作为孙权手下的重臣之一,他对孙权的意图领会得还是比较深的,他知道孙权并没有利用这样的关系去图谋曹魏的意思,也明白这件事情在孙权的战略中占有怎样的地位,他看出了曹魏那边对于此事的结症究竟在于何处,便大着胆子自作主张的说出了这么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先定亲,等三年的国丧结束之后在约定时间正式举行婚礼。” 
  这个解决的办法,乍然一看似乎和原先的提议没有什么区别。但听在贾诩他们耳中,却都明白孙吴这是在表现了自己的诚意,向自己说明他们那边并没有那么龌龊的想法。“……再约定时间举行婚礼?” 
  这一通道理的关键便在于此处。虞翻实际上向他们承诺的便是,即使是在三年国丧之后,也不是立刻就成亲的,这其中的时间由你们来决定,你们大可以在这之前就把曹睿这位新陛下的皇后给册封了嘛。 
  “……既然如此那我们便把事情给定下了?” 
  既然虞翻代表了孙吴方面都做出了如许的表示,那贾诩他们自然也不好推脱。一来,这样的好事没有推脱的必要;二来,和孙吴定亲无意可以为已经有的盟约加上一层保证。虽然这样的保证到底能有几分牢固,这边的人都是心中有数,但他们自己不相信这个,天下的其他人却是对此相信的很。于是为了天下人这分相信,他们自也是确认了下来。 
  诸事以毕,虞翻自然告辞了。至于订亲的事情只在众人之间明白,却并未通传于天下。毕竟订亲是一件“喜事”而眼下大魏正处于国丧之中,却是不太好提这件事情的。不过,如此重大的约定也只好欺瞒一下底下百姓,至于三国之间的君主、重臣对此都是明白了了的。就在虞翻功成起身返回江东后不久,得到了这个确切消息的李唐那儿,自也因此而召开了紧急的内阁会议。东吴和北魏之间竟然达成了如许的决议,这对李晟来说确实是一件大事。尽管就根本而言这件大事是因为自己这边的那个计划而引起的,但这事情的出现却是大出自己这边的预料。如何应对?面对着对方明白无误传来的这个讯息,李晟这边也不免有些紧张起来。他们都关注着一点:“我们的实力是否已经成长到足以应付曹魏、孙吴两边同时发动进攻的地步了?” 
  “……陛下这是微臣的舒服,微臣忘记曹魏那边还有在辽东留了那么一个尾巴。” 
  满头白发的罗照低沉着声音说道。 
  或许是有了孙吴那边的造船技术的缘故,就在联盟完成了说和的同时,贾诩对辽东的公孙家动手了。一时间,侦骑四处,硝烟出处,阴谋已经败露的公孙康哪里是贾诩的对手,顿时就做了贾诩的阶下囚。之后贾诩以阴谋叛乱之罪,奏明了魏帝曹睿,夷了公孙家的三族,接管了公孙家的所有基业,包括那支舰队和公孙家的造船厂。这是今年十月三十发生的事情。贾诩可真是用了犹如雷霆一般的手段,才一下就把魏国在辽东的不安隐患给消除了,连带着将魏国海军的势力扩张了一倍,直接造成了李唐方面的北洋海军的退却——在曹魏海军实力大涨的现在,李唐北洋水军的那些战舰已是不足以压制魏国的沿海了。 
  由于这事情发生的突然,罗照这边的白衣并没有实现得到相关的消息,使得李晟这边因此而遭遇了较大的损失:大量的物资因为这一出,而被曹魏的水师直接给扣留。在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之前,已经有三十艘运宝船被劫持,李唐方面的损失达到了两百万银币的地步。 
  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自然需要有人出面承担责任,而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又是情报方面的不足,想当然的罗照自是出面向李晟请罪了。 
  “仲明,这也不是的你的过错。如今曹魏那边的‘鬼谋’已是不在我们的‘白衣’之下,你偶尔有些缺失也算是正常的,却是不要再自责了。朕一向都不愿意以一时之过错而论人的,凡是都如同打仗一般,从来都没有始终的胜利者。这件事也就到此为止吧。眼下的关键是如何,解决曹魏和孙权的联合问题。尽管说我们的实力远在曹魏和孙吴之上,但我们究竟能不能适应他们两家的联手,却是一件令人怀疑的事情。唔,对于这件事究竟如何,朕还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李晟悠悠的开了口,一边安抚了自责不已的罗照,一边却是提出了眼下最为关键的问题所在。 
  “多谢陛下!” 
  李晟都说事情到此为止了,这罗照自然也没有再跪下去请罪的理由,他躬身朝李晟拜了几拜,便悄悄退在一般,却一如过往一般。 
  接下来商议应对之道,身为门下令的刘巴当场就建议李晟派人去江东责问这么一个情形:“……我们和江东昔年也是有一纸盟约的存在,说是集合江南之力以抗击曹魏的。如今江东方面虽没有就此明白‘背盟’,但却和曹魏那边结成了亲家,并以此进行了技术上交易,这明白的是一种违反盟约的行为。我看我们对于这种事情是需要对江东进行一番警告的。尽管这种警告没有什么用处,但也是以此来表明我们的态度啊。” 
  “这么说也是!” 
  李晟了解的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件事情对缓解事情并没有什么作用,和曹魏结盟的事情孙权那边已经做出了决定,绝对不会因为自己这边说了什么话而改变,但就算是这样自己这边也是要过去责问一番的。毕竟,这是一个大义上的问题,谁让自己和孙权那边的结盟并没有在表面上破裂呢——呵,不管如何这大义都还是要专注的呢。 
  “陛下,太子斌以二十二了,找算是弱冠成年,陛下该是为太子殿下则选一名妃子才是。既然江东的孙权想和曹家结亲而不利于我等,那我等自然不能就这样让他们高兴下去。不如我们也向那孙权寻求一门亲事吧,我们为太子殿下向孙权求亲!” 
  见话题扯到了孙权那儿,一向在这样的军事战略会议之上很少开口的户部尚书廖立开口说道。他倒是给李晟他们出了这么一个看上去很有些阴损的主意。 
  “呃……你说什么?” 
  李晟听了廖立的这一席话不由得吓了一跳顿时有几分错愕起来,“这说着说着,怎么就扯到了我的儿子身上呢?” 
  李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我想请陛下为太子向东吴求亲。” 
  廖立看着李晟那面露错愕的脸,却是从容的将话又说了一遍。 
  “朕没听错吧。你说要让斌儿去娶孙权的女儿?” 
  李晟分明听清了,但似乎不敢相信真的有人说出这么一点来,便还想再确认一番。 
  “确实如此。” 
  廖立顶着那一副丑脸却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为什么要那样呢?” 
  李晟不解的问道。他认为廖立在这一点上必须给自己一些解释。 
  “陛下试想如果孙权既把一位女儿嫁给曹魏,又把一位女儿嫁给了我们。那么孙权在世人的眼中又将是如何了?” 
  廖立微微的一笑,却是反问了李晟这么一句。 
  “如何?若是这样的话天下人只怕会把孙权视为软弱无能的墙头草,坐山观虎斗的渔翁了吧。” 
  李晟听廖立如此说法先是微微的一愣,下意识的回答了一句,随即又会意过来:“你是说用求亲这个计策来打乱孙权坐山观虎斗的算盘?” 
  “正是如此!” 
  廖立重重的点了点头。 
  “呃……这件事情朕还得端详端详。若斌儿自己愿意,朕自然会答应。毕竟计谋本身还是没有什么差错的。但如果斌儿不愿意,朕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朕是皇帝的同时也是斌儿的父亲,朕不愿意斌儿活得不痛快。” 
  李晟点点头,淡淡的说道。这是李晟眼下的决定也是他最后的决定。 
  “诺……” 
  既然李晟如此说了,李晟手下的这些内阁官员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他们都知道自己主君的个性:虽然自己的主君在很多时候都是善于纳谏的,但在牵扯到另外一些的事情的特殊时候,他却是十分固执分毫也不听人说。就像眼下一般。 
  “好了。我们再议论一下眼前的问题吧。前面刘巴和廖立所说的都是些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其作用起得也是有限。朕思索,你们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呢?” 
  李晟听他们那样允诺了便欢喜着再次提出了当初的那个问题:如何应对那该死的魏、吴联盟。 
  “主公是不是把原来虚的东西给化为真实?曹魏已经再造一万石的战舰了,而且和我们一样也是全火炮战舰;而孙吴也在造两万石的战舰。这对我们来说是很不利的事情。虽然他们造不造成尚在两可之间,但万一他们造成了,只怕我们的海军将再无优势可言。曹魏、孙吴的火炮虽然沉重,可毕竟也是炮啊。其威力要来轰击我们的战舰自也是足够的。” 
  徐庶忧心忡忡的说道。 
  这也是一个事实。在这些对海上作战并不怎么熟悉的人眼中,海上作战似乎成了一个没有什么花俏的事情,谁的船大,谁的炮多,似乎谁就可以取得战斗的胜利——这也是一种朴素的真理了。虽然未必全队,却也是十对七八,差不了多少。是以,李晟手下的这些人因此而对曹魏和孙吴两边的造船事宜多有警惕。他们很担心曹魏和孙吴方面真的把那战舰给建成了。 
  “唔……这么说也是很有道理的。曹魏方面的造船技术远不如我们,但孙权那边的造船技术却是不可小看。虽然不是一定说船越大越好,但若他们真的建造了万石以上的战舰,对我们现在的战舰来说还真是一个威胁。” 
  李晟是说了一下倒是认可了徐庶的说法:“元直,你的意思是就这样开工建造我们原来在纸上的八千石战舰吗?” 
  “正是如此。” 
  徐庶重重的点了点头,“建造完八千石的战舰之后,我们也应该建造更大规格的战舰才是。八千石战舰也只是一个开始啊。” 
  “只是一个开始?元直,你这可是说错了。” 
  一旁的诸葛亮听徐庶如此说倒是迅速的出班奏道:“就我们现在的技术而言八千石战舰已是我们的极限了。尽管万石以上的战舰我们也能造得出来,可是那么大的船体,我们用什么给他们做驱动?船是大了,但船却很沉,速度必然快不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又何必担忧他们的万石战舰?再说这海军作战不是一艘两艘战舰就可以形成一个战力的。即使是万石的战舰也需要十几二十艘的规模才可以形成。若是我们用八千石的战舰形成了一个战力,再去寻求万石以上的战舰形成战力,只怕不但历时延长,就连钱粮也需要消耗许多。” 
  “那么孔明你看又要如何呢?” 
  李晟直接询问诸葛亮。他是知道一点的,诸葛亮在最近的时间里似乎一直在找人研究水军方面的事情。 
  “主公我看是不是要直接研制万石以上的战舰?” 
  诸葛亮想了想试着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 
  “万石以上的?也许要也许不要。” 
  李晟想了半天给出的却是这么一个十分含糊的答案。 
  “怎么说?” 
  听李晟说得如此,大殿里的众人对此又是十分的不解了。 
  “我不想在硬性规定我们战船具体要达到多少石的水准。朕只想确定这样一件事情,就是我们战船必须在速度、防御能力、攻击能力上达到怎样的水平。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