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聊斋鬼故事-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邻居心中惊疑,重入闺房查看,只见苏小姐靓妆凝坐,气息断绝。
众百姓闻听此事,怜悯苏小姐孤苦无依,正商量着替她出殡,议论纷纷之际,一名少年从外而入,丰姿俊伟,拱手向众人一一行礼致谢,口中说道:“母亲丧事,我会亲自料理,不劳大伙操心。”众人素知苏小姐有子来历不凡,对少年言语深信不疑。
少年出金葬母,在墓前种下两株桃树,辞别而去。数步之外,足下生云,不复得见。后来这两颗桃树开花结果,果实甘甜芬芳,当地人都叫它“苏仙桃”,桃树年年华茂,永不衰朽。在郴州上任的官员们,卸任归家,每每都会摘下几斤“苏仙桃”馈赠亲友。





    正文 第九十三回 金陵女子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4…18 9:08:05 本章字数:844


沂水县居民赵某,进城办事,归来时见一白衣女子路旁哭泣,哭声哀切,容貌秀美,心中怜惜,痴痴瞧着女子不肯离去。女子垂泪道:“一个大男子有路不走,老是盯着我看,到底想干什么?”赵某道:“我以旷野无人,姑娘哭声悲痛,闻之伤感。”女子道:“我丈夫病逝,所以悲伤。”赵某道:“夫君死了,不如另择良配。”女子道:“我孤独一人,谁愿意收留?如果有人要我,作妾也甘心。”赵某笑嘻嘻毛遂自荐,女子沉吟一阵,点头顺从。赵某大喜,说道:“此去我家,路途甚远,我找一顶轿子给你乘坐吧。”女子道:“不用麻烦。”率先而行,步伐快捷无匹。归家后,女子勤持内务,温柔贤惠,转眼过了两年多。
这一天女子对赵某说:“感君恋恋,所以委身下嫁,恍惚间已是三年,如今我要走了。”赵某道:“你不是说家中无人吗?眼下准备去哪?”女子道:“以前那些言语都是骗你的,我怎么会没家?我父亲在金陵卖药,如果公子想再见面,可以载药前往,不会让你白走一趟的。”赵某道:“好吧,你要离去,我为你准备车马。”女子道:“不用了。”出门径去,追之不及,瞬息便消失无踪。
赵某独自居家,思念丽人,于是用马车载着药草前去金陵,到了目的地,寄宿在旅店中,上街打听女子住所,渐渐来到一处药房,里面走出一名老翁,口中说道:“女婿来了。”一边说话,一边邀请赵某入屋。
来到大院,果然见到女子浣衣树下,两人见面,女子态度冷淡,不言亦不笑,只是埋头洗衣服。赵某心中不悦,恨恨欲离去,老翁拉着他不放,女子却仍是不理不睬。
老翁命令女儿做饭款待夫君,说道:“先吃饭,吃完饭老汉另有盘缠相赠。”女子道:“少给些金银,他福薄,钱财多了消受不起。给十几帖药方,足够他一辈子吃穿不愁。”老翁问道:“公子带来那车草药呢?”女子道:“给我卖完了,赚了十几两银子,一并送给他吧。”
老翁点点头,提笔写下一堆药方赠予赵某,送他返乡。
回去后赵某试验药方,治病有特效,非同凡响。这些药方一直流传至今。其中有一剂药方,是用蒜泥混合雨水,治疗赘肉的,据说很灵验。





    正文 第九十四回 红玉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4…18 9:08:05 本章字数:3799


广平县冯翁生有一子,字相如,父子二人都是秀才。冯翁年近六旬,性格耿直,家中贫寒,数年之间,发妻与儿媳相继病逝,家务活均由自己操劳。
这一夜,相如静坐月下,忽见东邻少女自墙上窥视,凝目一瞧,女子容貌秀丽,脸露微笑,相如向她招手,女子不来亦不去。再三请求,少女才攀爬木梯,翻入墙内。两人同床共寝,问其姓名,少女道:“我是邻家少女,名叫红玉。”相如对她很是爱慕,两人定下盟约,永不相负。
自此后,女子夜夜往来,欢好半年,冯翁夜起外出,听到儿子房中传出女子笑声,大怒,骂道:“畜生,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家道落寞,不思刻苦奋发,竟然做出淫…荡苟且之事,若被人发现,品德名声丧尽。日日纵欲,你不要小命了?”
相如闻言知错,跪地忏悔,冯翁余怒未消,斥责红玉道:“身为女子不守妇道,自甘堕落,又跑来带坏旁人。倘若东窗事发,你我两家俱都蒙羞。”骂了一阵,愤然归寝。
红玉流涕道:“公子父亲骂得对,是我不好。我二人缘分已尽。”相如道:“父亲在,我不敢自作主张,姑娘如果有情,请暂且忍耐。”红玉言辞决绝,说道:“我与公子并无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擅自亲昵,如何能够白头到老?此处有一佳偶,可以聘娶为妻。”相如叹气道:“在下一贫如洗,谁肯嫁我?”红玉道:“明晚再来相会,我替公子想办法。”
次夜女子果然前来,拿出四十两黄金赠予相如,说道:“此去六十里,吴村有一位卫小姐,年方十八,父母待价而沽,一直没有出嫁。公子上门拜访,许以重利,必能鸾凤和谐。”言毕辞去。
相如入屋与父亲商量娶妻一事,冯翁道:“男大当婚没有错,奈何没钱啊。卫老汉为人贪财,并不好相与。”相如道:“姑且试试。”冯翁点了点头,不再言语。
相如借来车马,雇了几名仆人,独自去面见卫老汉。两人坐下交谈,卫老汉见相如仪表不凡,心中满意,又得知他祖上是世家望族,更是欣喜,唯一担心的就是相如彩礼够不够重。
相如听他词意吞吐,心中会意,倾尽囊中所有,将四十两黄金悉数倒在桌上,卫老汉这才眉开眼笑,当下写好婚书,两家约定成亲吉日。相如进屋拜见未来岳母,发觉居室简陋,卫小姐躲在母亲背后偷偷朝自己打量,虽然是荆钗布裙,但神情光艳,容颜齐整,心中窃喜。
卫老汉挽留相如住了一晚,说道:“公子无须迎亲,等老汉备齐嫁妆,亲自送女儿上门完婚。”相如点了点头,告辞离去,回家后瞒着父亲说“卫老汉通情达理,并非见钱眼开之人,已经答应将女儿许配给我。”冯翁闻言喜不自禁。
到了婚期那天,卫老汉果然护送女儿前来。成婚后,卫小姐勤俭持家,为人孝顺,夫妻两琴瑟和谐,相敬如宾。过了两年,卫小姐生下一名男婴,取名福儿。不久后清明节到了,夫妻两抱着儿子上山祭祖,路遇官绅宋老爷。宋老爷官至御史,人品低劣,一见卫小姐美貌,当即起了占有之意,派人打听清楚相如夫妻讯息,心想“冯相如一届落魄书生,我以金钱贿赂,必能抱得美人归。”于是上门造访,申明来意。
相如闻言,怒形于色,心想“姓宋的财大势大,不可跟他硬碰,眼下可该怎么办?”沉吟一阵,敷衍道:“事关重大,我一时做不了主。你给我三天时间考虑,三天后,再给你回复。”心中打定了主意“为今之计,只有举家避难,从此隐居山林了。”
宋老爷摇头笑道:“我只能给你一炷香时间,是取是舍,一言而决,何必婆婆妈妈?”
相如强忍怒气,道:“既如此,容我入屋与父亲商议商议。”匆匆离席,返回内室,与冯翁商量对策,冯翁咬牙切齿道:“姓宋的欺人太甚,哼,让我去会一会他。”急奔而出,怒视宋老爷,指天画地,诟骂万端。
宋老爷怒气勃发,手一挥,府中打手一拥而上,将冯翁父子按倒在地,一顿拳打脚踢,两人伤残呻吟,不住哀嚎。卫小姐听闻动静,抱着孩子出来查看,却被众打手强行擒拿,掳掠而去。争斗中小孩跌落在地,呱呱啼哭。幸亏邻居好心救治,一家老小才侥幸存活。
相如年轻体壮,休养了几天便能拄杖行走,冯翁却是忿忿不食,呕血而死。
相如悲痛莫名,写好状纸击鼓鸣冤,告到公堂,但官恶勾结,结果不问可知。卫小姐被宋老爷霸占,不堪羞辱,自尽而亡。相如闻讯,冤塞胸臆,无路可伸。每每寻思要路刺杀宋,又担心他护从繁多,难以成功,再者婴儿需要抚养,也不能就这么白白牺牲。唯有日夜哀思,辗转难眠。
这一日在家中自伤自怜,忽有男子上门吊唁,其人虬髯阔脸,素不相识,口中询问他来历,那人道:“君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难道不想报仇?”相如疑心他是宋老爷爪牙,不敢推心置腹,只是含糊回应。那人大怒,目眦欲裂,忿忿而出,口中道:“我以为你是君子,不想却是贪生怕死之徒,足下所作所为,令人不齿。”
相如见他神情不似作伪,这才坦言求助“好汉不要走。在下卧薪尝胆,之所以忍辱偷生,皆因放不下襁褓中婴儿。我知道你是义士,能否为我照料独子?我这就去找姓宋的拼命。”
那人道:“养育婴儿,此乃妇人之事,非我所能。公子一心托孤,大可不必,孩子你自己照顾,至于报仇一事,交给我好了。”
相如感激涕零,磕头如捣蒜,那人任由他跪着,看也不看一眼,告辞疾行。相如追出去询问名字,那人道:“事若不济,不想听你抱怨;大事若成,你也不用感激。所以何必知道我名字?”
那人去后,相如心想“不论事情成功与否,我都难免遭受连累。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想到此处,抱子逃离。
是夜,宋家一门熟睡府邸,有人越墙而入,杀宋老爷父子三人,及一媳一婢。宋家将命案告到县衙,县令大骇,心想“宋御史与冯相如素来有仇,凶手一定是他。”当即发下文书,捉拿相如归案。恰好相如带子远遁,不知所踪,县令愈发笃定猜测,命令众衙役搜山寻海,一定要擒获元凶。
众衙役展开天罗地网,搜索至南山,忽闻婴儿啼哭,顿时发现相如藏身之地,铁链加身,连拖带拽,押他回去复命。至于那名小孩,直接抛弃荒野。相如见状,冤愤欲绝。回去面见县令,官老爷问“为什么杀人?”相如道:“冤枉。某以夜死,我以昼出,且怀抱婴孩,如何能够翻墙杀人?”
县令道:“不杀人,为什么要逃?”相如词穷,不能辩解。县令下令将他收押狱中,相如哭道:“我死不足惜,但孤儿何罪?为什么要将他残忍丢弃?”
县令道:“你杀死宋御史儿子,我杀你儿子抵命,有何抱怨?”相如默默不语。身处监狱,受尽百般酷刑,但始终不肯承认杀人。
这一晚县令夜卧书斋,忽然间叮地一声响,似乎被什么利器刺中衣服,振振有声,大惧而号,举家惊起,点亮灯烛视察,只见床上插着一柄明晃晃的尖刀,入木数寸,牢不可拔,县令见状,魂飞魄散,吓出一声冷汗,思忖:这是谁想杀我?四面搜寻,不见人影。心中忐忑,寻思“难道冯相如含冤入狱,有人替他打抱不平?嗯,反正宋御史已经死掉,不如卖个顺水人情,饶冯相如一命好了。”于是开牢释放囚犯,打发冯相如走路。
冯相如回到家中,室内无米,孤影对四壁,多亏邻居接济,才得以艰难度日。念大仇已报,则心中快慰,思惨遭横祸,几乎灭门,则潸然泪落。又想起半生贫寒,香火断绝,则于无人处失声痛哭,不能自已。如此过去半年,凶杀案风波平息,冯相如跟官府索回妻子遗骨,重新安葬,悲伤欲死,辗转空床,意图轻生。
正一心寻死,忽然间屋外传来敲门声,凝神倾听,门外响起哝哝细语,夹杂着小儿哼啼,急忙起身窥视,似乎是一名女子,颤颤兢兢打开房门,那女子说道:“公子大冤昭雪,身体无恙,可喜可贺。”声音熟悉,仓促间却又想不起是谁。烛光下睁眼细瞧,原来是红玉,手中挽着一名小儿,嬉笑胯下。
乍见故人,冯相如紧紧抱住红玉失声痛哭,没顾得上询问孩子来历,红玉陪着他伤感,善言安慰。半晌后将他轻轻推开,手指小孩,说道:“这是你儿子,还记得他吗?”
冯相如喜出望外,目光灼灼盯着孩子打量,见他眉目如画,与自己少年时容貌酷似,笑道:“福儿,真的是你。你还活着?是红玉阿姨救了你,对不对?”
红玉点头承认,说道:“实话告诉公子,我并非什么邻家少女,其实是狐妖。有一晚我在山谷中修炼,听到福儿在草丛中哭泣,于是抱养了他。如今公子脱难,特地带福儿来与你一家团聚。”冯相如挥泪拜谢,那孩子靠在红玉怀中,态度亲密,显然将她当做了生母,但年纪幼小,往事遗忘,不再认得亲生父亲。
天未明,红玉站起身来,说道:“我要走了。”冯相如跪倒床头,泣不成声。红玉笑道:“我跟你开玩笑呢。如今家道新创,非夙兴夜寐不足以振兴。我不会扔下公子不管的。”卷起袖子,自去厨房准备早餐。冯相如担心家贫不能自给,红玉笑道:“公子只管发奋读书,家务事交给我料理。你放心,不会让你饿死的。”拿出随身金银首饰,租下数十亩耕田,雇佣耕作。又除草种菜,修房补瓦,日以为常。邻居乡里听说红玉贤惠,时不时过来窜门,帮忙干些农活。
如此过了半年,家中人烟腾茂,日子越来越好。冯相如感激不已,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