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蝗萌司醯眯孪剩幌瘛豆铩げㄌ亍罚℉arry Potter)的故事有太多的魔幻色彩,而是让语言在故事中闪烁光芒,翻译每一章几乎都能让我感到英语的奇妙。
当然,要想把这本小说翻译得准确又漂亮却是很困难的。也许我们翻译任何文学作品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惑。比如,我们已经读懂了这个故事,也理解了作者的意图,甚至清楚地知道了作者要表达的一切,可是拿起笔进行翻译时却又不得不一次次地停顿下来,为了找到正确而富有表现力的汉语对应原文的句子耗尽心力。有人说,翻译一本书总会比创作一本书容易,但是我相信,每一位认真翻译过文学作品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慨——要把另一种文学语言变成自己的母语作品,翻译家的精神劳动与原创作者的劳动是一样艰苦的。除了具备深厚的语言素养,还要不厌其烦地查阅词典和资料,来弥补民族和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小米勒旅行记》的英文原名是The Phantom Tollbooth。这种Tollbooth 有点像高速公路上的收费站,只不过它是无人值守的,过往的车辆只要往投币机里投几枚硬币,就可以在公路上行驶了。不过,这个故事不是讲公路收费站的,而是讲一个小男孩儿的历险记。
小米勒原来是一个不爱动脑子,整天无所事事,不知道怎么打发时光的小男孩儿,他对周围生活中的什么事都不感兴趣,他说,“我没有一件想做的事,也没有一个想去的地方,在生活中连值得我看一眼的东西都没有。”在家里他就想到学校去,可到了学校又想回家。有一天,小米勒回到家里,忽然看见他房间的角落里有一个大包裹,上面附着一个天蓝色的信封,上面写着——To Milo who has enough time。小米勒第一次好奇而激动地打开了包裹,原来是一辆汽车和一个公路收费亭,还有一张地图,于是,他开始了一次奇特的旅行。
我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有一种童年时读书的快乐,但是翻译这本书时却不断遇到障碍,我常常要为一个句子,一段话,甚至一个词琢磨好几天。比如有一个地方,我已经记不清翻译和修改过多少遍了:
有一天,小米勒来到一个叫沉睡之地的地方,那里有很多各种颜色的瞌睡虫,它们有的趴在他肩上,有的趴在他的鞋上,这些瞌睡虫总是在睡觉,有的刚对小米勒说完一句话就睡着了。看着那些瞌睡虫,小米勒忍不住咯咯地笑起来。
别笑了!小米勒忽然听见一个瞌睡虫说,在这里笑是犯法的!
小米勒就问它们:
Well; if you can't laugh or think; what can you do?
(在这里不许笑也不许想,你们能做什么呢?)
有一个瞌睡虫说:
Anything as long as it's nothing; and everything as long as it isn't anything。
(在这儿无所事事就是做了一切,一无所成就是成绩辉煌。)
它们接着说:
There's lots to do,we have a very busy schedule——
(要做的事情多着呢,我们有一张安排得很紧的日程表——)
第一部分:怎样说英语小米勒的故事(2)
At 8 o'clock we get up; and then we spend
(八点钟起床后我们这样安排,)
From 8 to 9 daydreaming。
(八点至九点做一场白日梦)
From 9 to 9:30 we take our early midmorning nap。
(九点至九点半我们迷糊一会儿)
From 9:30 to 10:30 we dawdle and delay。
(九点半至十点半我们闲混打发时间)
From 10:30 to 11:30 we take our late early morning nap。
(十点半至十一点半我们打个小盹儿)
From ll:00 to 12:00 we bide our time and then eat lunch。
(十一半至十二点我们等着吃午饭)
From l:00 to 2:00 we linger and loiter。
(一点到两点我们闲逛游荡)
From 2:00 to 2:30 we take our early afternoon nap。
(两点到两点半我们睡一小觉)
From 2:30 to 3:30 we put off for tomorrow what we could have done today。
(两点半到三点我们把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
From 3:30 to 4:00 we take our early late afternoon nap。
(三点半四点我们睡一会儿)
From 4:00 to 5:00 we loaf and lounge until dinner。
(四点到五点我们等着吃晚饭)
From 6:00 to 7:00 we dillydally。
(六点到七点我们消磨时光)
From 7:00 to 8:00 we take our early evening nap; and then for an hour before we go to bed at 9:00 we waste time。
(七点到八点我们睡个预备觉,然后捱到九点上床睡觉)
As you can see; that leaves almost no time for brooding; lagging; plodding; or procrastinating; and if we stopped to think or laugh; we’d never get nothing done。
(你看,我们几乎没有功夫去想事儿,去埋头苦干,去耽搁时间,如果我们停下来去想去笑,我们就永远什么事也做不成。)
You mean you'd never get anything done; corrected Milo。
(其实你们什么事也不做。小米勒纠正它说。)
We don't want to get anything done; snapped another angrily,we want to get nothing done; and we can do that without your help。
(我们什么事也不想做。另一个瞌睡虫怒气冲冲地打断他,我们什么也不做,不用你管。)
You see; continued another in a more conciliatory tone; it's really quite strenuous doing nothing all day; so once a week we take a holiday and go nowhere; which was just where we were going when you came along。 Would you care to join us?
(你看,有一个像劝架似的接着说,我们一天到晚没事可做已经够紧张的了,所以,我们每个星期都放一天假,到一个不存在的地方去。你来的时候我们正要到那儿去呢。你愿意和我们一起去吗?)
第一部分:怎样说英语小米勒的故事(3)
翻译了这一段话,我真觉得作者了不起,他这样描绘了一群滑稽的懒虫。可是这一段话看着简单,却很难翻译。比如这段话里有好几个nap,要是都翻译成打瞌睡,译文读起来就会很乏味,比如说:
early midmorning nap
late early morning nap
early afternoon nap
early late afternoon nap
early evening nap
这样的短语从字面看,很难找到对应的中文。于是我就把好几个nap 分别翻译成了“迷糊一会儿”,“打个小盹儿”,“睡一小觉”,“睡一会儿”,“睡个预备觉”……这样既表现了瞌睡虫的特点,又照顾了上下文的衔接,读起来也比较顺畅。还有,we'd never get nothing done和you'd never get anything done这两个句子,看起来相似,其实却有根本的差别,我分别把它们译成了:
我们什么事也做不成。
你们什么事也不做。
什么事也做不成,这是瞌睡虫为自己找借口,而小米勒却用“其实你们什么事也不做”揭穿了它们的懒惰,难怪瞌睡虫要生气了。
在这本小说里经常出现像nothing; nowhere这样的词语,如果照词典上的释义翻译成“没有什么,没有东西,任何地方都不”,不但生硬,而且也表达不了人物的情态、语气,所以只能根据上下文的联系来翻译。比如,把go nowhere翻译成“到一个不存在的地方去”,也许这正是作者的幽默感。另外,in a more conciliatory tone这个短语,如果直译,就不太符合儿童文学的特点,所以我把它译成了“像劝架似的”。
《小米勒旅行记》里有一章是描写声音的,在翻译这本书以前,我曾以为英语的象声词不如汉语的丰富,可是看了小米勒遇到一位“噪音医生”(Doctor of dissonance )的故事,我改变了原来的看法。
“噪音医生”叫狄斯乔德,他有一辆专门制造噪音的货车,那里面像个实验室,桌上和架子上的一大堆瓶瓶罐罐里盛满了各种各样的噪音,比如:
roar(咆哮声)
bellow(呼啸声)
screech(尖叫声)
bump(扑通一声)
crash (轰隆一声)
cry(哭喊声)
bang(突然巨响)
bong(当当声)
smash(碰撞声)
swish(嗖嗖声)
swoosh(哗哗的流动声)
snap(劈啪声)
crackle(爆裂声)
whistle(汽笛声)
gong(铜锣声)
squeak(吱吱的叫声)
squawk(咯咯的叫声)
…………
其实,还远远不止这些。
第一部分:怎样说英语小米勒的故事(4)
在我的翻译笔记里,还保存着狄斯乔德医生和小米勒的一段有趣的描写:
He began to jump around the wagon; snatching bottles from the shelves until he had a large assortment in various colors and sizes collected at one end of the table。 All were neatly labeled: Loud Cries; Soft Cries; Bangs; Bongs; Smashes; Crashes; Swishes; Swooshes; Snaps and Crackles; Whistles and Gongs; Squeaks; Squawks; and Miscellaneous Uproar。 After pouring a little of each into a large glass beaker; he stirred the mixture thoroughly with a wooden spoon; watching intently as it smoked and steamed and boiled and bubbled。
(他(狄斯乔德医生)开始在货车里跳来跳去,从架子上拿下一些瓶子,然后把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瓶子都堆在桌子的一边,每个瓶子上都整齐地贴着标签:高声叫喊、轻声哭泣、砰砰、当当、轰隆、砰啪、嗖嗖、哗哗、噼啪、瞿瞿、嘘嘘、咚咚、轧轧、呜呜,以及各种混杂的噪音。他把每个瓶子里的东西往一个大玻璃烧杯里倒了一点,然后用一把木匙子把混合液彻底搅匀,全神贯注地看着它冒烟,冒汽,沸腾,冒泡。)
啊,你能想象得到吗?狄斯乔德医生要让小米勒把那杯液体喝下去,那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呢?
小米勒在他的旅行中,结识了很多朋友,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和怪物,翻译他们的名字也很有意思。
小米勒最亲密的朋友是一只叫咔答的钟狗,小米勒和咔答刚认识的时候,咔答对小米勒说,我相信,这一路上我们一定会成为好朋友的。你可以叫我咔答。可是小米勒却疑惑地说,你整天地滴答滴答的响,却叫“咔答”,这可太奇怪了。想不到咔答却伤心起来,他抽抽嗒嗒地说,我哥哥出生的时候,我父母给他取的名字叫滴答,可是他身上的闹钟一上发条,却发出了咔答咔答的声音,我父母狂奔到登记处去改名字,可是已经太晚了,滴答的名字已经正式注册,不能改了。咔答说,我哥哥叫滴答,是因为它咔答咔答地走,我叫咔答,是因为我滴答滴答地走。
后来,一个小读者给我写信说,看到这儿,他都笑弯了腰。
书里还有一个叫Canby的人,他神通广大,无所不能,我根据读音把他翻译成“坎比”,可后来想想,觉得还是应该译成“万能人”,不过这个名字对他也许又不合适,因为他居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他曾经问小米勒:
Can you tell me who I am?
(你能告诉我我是谁吗?)
他不是装不知道,而是真的不知道。所以,他不是万能人。
当小米勒说,
You must be Canby。
(你一定是坎比。)
他居然还说:
Of course。 Yes; of course; but why I haven’t thought of it?
(当然,我当然是坎比,可我怎么没想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