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现在还能时不时看到一堆堆白骨,不过战争过去了好几年,当年这里踏为平地,现在却长满了茂盛的青草,秋天始至高原,草色还没有枯黄,一片凄青碧意。翠意似乎接连到了天际尽头。
“是,对此战,我也听到过许多唐朝人的评议,有许多人说将帅失和。当然,这给了我最大的胜机,可只是如此?我还听到薛仁贵对郭待封说过一句话,说乌海险远,引插重会出事,因此让他在大非岭上置栅,留两万人守栅,薛仁贵则轻锐乘我大军未整时,迅速扑灭。是!当时闻听薛仁贵大军迅速前来,也出忽我的意料,没有想到来得这么快。虽然召集了四十万大军,皆是仓促成行。若是我们大军让他碰上,别人做不到,薛仁贵的勇猛,是有可能将我们大军击溃。可是不是如此呢?为什么他在乌海只击毙了我们一万几千士兵?大军呢?”
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就象论赞婆一样,主力部队都找不到了,谈何胜利?
此找非是一定用斥候去寻找的,斥候所看的,所听到的,未必是真相,或如这一次李威的种种布置,斥候带回来的消息反而误导了论赞婆。这需要智慧去判断。
因此,未战涛仁贵已落入下风。
论钦陵又说道:“当时情况紧急,我没有办法,只好在乌海造成是主力部队假像,引薛仁贵前去乌海,打算劫断他的粮草。可薛仁贵乃是一名久经沙场的名将,在大非岭上所选之地极其险恶。我就走动用几十万大军,未必能立即攻下来。”
一些险恶的地形,比如承风岭,或者比如石城山,利用地形拖守,比高大的城墙还要难以攻打。
“这时候局面对我仍然不利,进攻不能,否则拖久了薛仁贵必然返回,不进疼,几十万人纠集必然早迟让他发觉。于是我就想到了一条消息,薛郭二人极其不和,唐朝人又喜欢军功升迁官职,所以派人宣扬夸大薛仁贵功绩,诱他从大非岭上前去乌海抢功。否则薛仁贵与郭待封不和,绝不会通报战绩,乌海离大非岭又是那么遥远,薛仁贵这边大捷,那郭待封是如何这么快得到消息的?”
“原来如此。”
“我与你说这些,是想告诉你,你有没有发觉唐朝太子这一次会战中,用了我的一些战术?”
论赞婆羞愧地低下头。
“还有,我为什么最后又将薛仁贵放走?”
“不知道”,论赞婆真不知道。
“薛仁资临行时说过一旬话,今岁在庚午,星在降娄,不应有事西力邓艾所以死于蜀,吾固知必败。不是他会看星象,他乃是有名的安东大将军,对唐朝漠北与辽东熟悉,到了青海未必适合。所以才隐隐有了败感。此人放走,对我吐蕃无什么妨害。但是薛仁贵一旦死去,唐朝人抹不开脸面,那么必然与我们死战到底。胜一次行,胜两次行,若是败了一次,唐朝能吃得消,可是我们吐蕃能不能吃得消?再想想当时的情况,吐谷浑新近收复,许多部族依然没有诚服,就是数次大胜,战争所带来的负担,必然让所有吐谷浑人倒戈。最~好a最}}快胜亦败也!”
“二哥远见。”
“汉人孙子说上战伐谋,要谋啊,三弟。所以我在大胜之后,都没有派大军越过赤岭,实际上那时候攻打都城鄂州,是不是可以轻易的拿下来?但不能拿。先将吐谷浑稳定。唐朝若走出战,利用地势一一歼灭。数次大败之下,就不会再有妄想了。这才是我们目前所需要的。或者是西域,唐朝军队鞭长莫及,也可以尽力囊入手中。可是你做了什么?攻城鄯城。嗯要郏城,何必现在攻打,当年我就拿下来了。”
“二哥,我错了。”
“无妨,不过你这一次不是没有收获,原来我也轻估了这个太子。若不是你这数次战役,提醒了我,弄不好,我也要吃亏。”
“是啊,可现在有些难办啊。”
“我知道,唐军将所有要冲都筑上了固城,似乎我们想要进攻,只能从九曲进攻,可哪里唐太子无疑会再次设下天罗地网。
但不进攻,我又带了大军过来,消耗不起。一撤退,唐朝人又要扩张,向曲水军、独山伸展,将整个九曲笼入怀中。”
“正是,所以我才数次想发起进攻,将这个危机化解。”
“那就错了,上战伐谋啊,什么叫伐谋?如果眼睛只盯着赤岭两端这一小片地方,你永远不是唐朝太子的对手。”
“何解?请二哥教我。”
这对兄弟感情很深,否则论赞婆也不会对论弓仁如此细心教导。
“谋在天边,谋在天涯海角啊。”说完这句高深莫测的话,转过身,看着论弓仁说道:“听说你在石城山前要单挑?”
“是”,论弓仁小声答道。对这个父亲,十分畏惧的,他宁肯与三叔走得亲近,都不愿意与父亲呆在一起。
“胜了吗?”
“没有。”
“跪下,在此跪两个时辰,你才能起来。单挑?只有武力,没有智慧,能不能做大事情?要不,那个唐太子岁数也不大,论莽夫之力,你有可能胜他十倍,可让你们各带一万大军杀一杀看。”
论弓仁老老实实地在草地上跪了下来。
论钦陵继续与论赞婆交谈:“还有,三弟,幸好没有让你大胜,虽然战局糜烂,可能收拾回来。”
“为什么?”
“一旦你大胜,有可能就误了我的大计。这个太子胜似五百万雄兵啊。”
“这个不会。”
“我不是指战争,而是指他一旦继承帝位后对我们吐著人的危害,文有文治,武有武功,昔日唐朝李世民也不过如此啊。幸好,他终于来到青海。”
“二哥,你刚才不是说不能激怒唐朝吗?”
“那也要看,若是当年大非川之时,我依然会犹豫不决。但现在吐谷浑稳定下来,诺昌钵逃到灵州,再过几年,他的子民就忘记他了。此时就是激怒唐朝,我也要将这个太子击杀。再说,你又忽视了一条消息。唐朝那个昏皇帝居然要扶持那个叫什么德的王子,就是为了预防万一的。薛仁贵只有一个,他儿子倒有不少口太子一死,对一些大臣有利啊。如果再败上一两次,唐朝只会吞下这个苦果子。“说到这里信心百倍,就象杀李威如探囊取物一般。
“可是二哥……”
“你是不是想说,唐朝太子制订的策略,就是固守不出,我们拿他们没有办法,更不要说唐剩太子,会有许多人拱卫他的安全?或者我们大败了唐朝军队,也不会伤害到唐太子的生命?”
“正是。”
“记好了,只要有足够的智慧,这世上没有办不到的事。你又忘记我刚才所说的话了。上战伐谋啊。”
“是”,论赞婆答道,可心中还在苦想冥想,这个怎么去谋,难道派神兵神将,从天而落,将那个唐朝太子从重重大军中,生生击毙?
可是论钦陵说完这句话后,再没有给他答案。大手一挥,号角声响起,一队队大军从天行奔来,又消失在天际。
论钦陵到了。
PS:虽然是反面角色。可此人确实是一个枭雄。唐朝折在他手中最少有三十多万将士。后来败于没禄氏,一是没有大义,二同样也犯了一个错误,低估了没禄氏。不过他与岳飞不同的,如没禄氏不迅速将他绞杀,噶尔家族迟早会取代吐蕃皇室,成为吐蕃新的赞普。这一段没有写得太白痴,自我满意一下。
要与论钦陵论战了,各位朋友,是不是多给一点票票?
第二百五十四章尚饭心不老(一)
写到了论钦陵,想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没禄氏对论钦陵动手之前,已经有了一些安排,然而论钦陵认为孤儿寡母好欺负,大意身亡。于是联想到裴炎,李贤之流,是帮凶不是主凶。可作为三个顾命大臣,李显之废裴炎却是罪盔祸首,又要反武(晕,这样的人居然被史书写成正面人物)。是不是他倒李显时认为扶持少年的李旦上台,孤儿寡母的好欺负,然后感到武则天控制不了,又要倒武?没有动手呢,就让武则天杀掉了。没禄氏与武则天一东一西,执政时同样杀害了许多大臣,执政政绩皆尚可。真乃一东一西两女豪,引干万英雄竞折腰,风骚风骚。
八月到来桂花香,几株金桂银桂挂满了金色白色的小星星,略略有些凉下来的风一吹,一片片金雨银雨,纷纷扬扬,诗一般,星星一般,悠闲地落下来,香气便溢了出来。
李贤亲自将诸人送了出来,低声说道:“各位,就拜托你们了。”
‘,这是臣应尽的本份。”兰个个答道,然后离开。
走进屋中,房氏说道:‘,殿下,臣妾总感到有些不大好。”
李贤听了怔仲,然后又浮现出这几年大哥对他的种种爱护,低下头去不语。或者真如母亲所说,自己也没有资格谈仁爱这两个字了。过了大半天道:‘,以后若成……”我会好好对待几位嫂嫂,以及侄儿。”
房氏却有些心凉,今天你都如此对你大哥了,他日还能好好对待东宫那些女眷。不过总是丈夫,她也知道政治的残酷,手软一软,他没有死,明天你只能等着受死,也是沉默,久久后幽幽地叹息一声:‘,要么不做做了就别后悔。”
李贤嘴张了一张,还是羞愧,没有脸面再说出,不过做就做了,于是离开房间,喊来一个仆役,说道:‘,你立即骑快马,星夜不停赶到申州越快越好,将此信交给明崇俨。”
信上走向明崇俨要钱的,给了明崇俨一个准确的答复,只要李治一生病,马上就发动大家进谏,让他重新回再京城。这是冠冕堂皇的话,但也是准备这样做的。
另外就是钱,讨要的钱不少,具体用途没有告诉明崇俨可是明确说了,最少得准备两干金,多多益善。但有一个前提,不能耽搁一天时间,接到信后得立即将金子送到长安。当然又说了我心中有数,后面如果如何的,会让你得偿心愿之类有浓浓暗示的话。
仆役骑马离开,李贤又久久不言,这真正是拉开的弓,箭已放出,想收也收不回来。
大朝会开始,李治心情十分高兴将捷报再次宣读了一遍。其实之前派人誊抄了许多,重要官员,以及东宫,都派人送去了一份。念完了,监察御史立即郑台走了出来,说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奏来。”
郑台说道:‘,陛下,臣不以为捷,如捷报所言,太子殿下所击杀之人,皆是吐谷浑人很少有吐蕃士兵。吐谷浑乃是诺昌钵的族人,当年薛仁贵征青海,都没有滥杀无辜。”
他话音未落李义碟不由插了一句:‘,依郑御史之见,难道太子殿下听到素和贵大军声称要血洗屠城然后勒令城中所有将士勿要反抗,手棒一本论语,亲自到城外向素和贵宣读何为仁,何为义?”
声音不大,前面的大臣皆发出笑声,武则天原来看李义碟很不顺眼的,这一回居然也在帘后乐了起来。
‘,……”郑当哑然了一会,又说道:‘,就如李相公所言,臣还有一事要奏,当时城中敌人已经自相残杀,可太子殿下久久不决,拖了数个时辰,才下令发话,让降者开门受降。此举也有伤天和。”
‘,我明白了,你是说当时城中硝烟弥漫,难分敌我,为了你的天和“李义蛟将你的二字咬得极重,继续说道:“然后为了有可能挽救那几百个负隅顽抗倒底的吐蕃吐谷浑将士,就要不惜我大唐将士安危,牺牲几百,甚至上干人的生命,冒险前去劝架?”
然后摇头晃脑,道:“吐谷浑与吐蕃百姓人口少啊,我们大唐的百姓人丘多,所以没有人家生命珍贵,贱哪!”
也不知他所说的贱哪,是指唐朝人命贱,还是郑台贱。
知道李义棱在嘲讽他,郑台却无言以对。
他抓这点,也打击不了李威。受俘杀与求降杀两样的,例如黑齿常之赤岭那次小战,或者在洪济桥中一战,即使事情真相公布,问题也不要紧。顶多对太子仁爱的名声稍稍有些影响,可那是对敌人的手段,又不是对自己的百姓。当然,若是象薛仁贵那样,接受了人家投降,却学了项羽,学了白起,是有可能遭到大臣忤击的。
站在哪里不能言,张大安替他解了围,道:‘,这都是小事,臣只担心其他的事。”
这才是真正唐朝的大朝会,郑台奏事了,手持着牙劣上前,其他大臣是商议,倒也不用一一站在李治面前辨解。
‘,你担心什么?”这一回李治揉了揉脑袋,朝堂割裂,对他掌权有好处,可政事就会拖累。
‘,臣担心的是屯田,迁户,将来。屯田有帮助,运向前方的物资最笨重的就是粮草,虽然将士没有增加,可增加了大量战马,有了屯田,明年就可以解决这个危机。甚至以后不作战了,派出士兵守卫,也不用担心粮草供给口但用于军用倒是可以的,太子却要分封将士,迁移百姓。十几万将士,有多少家属?况且青海高寒,士兵在上面前不适应,妇孺老幼如何在上面生存?这是其一,其二按照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