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人的抗日2-第4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正如黄历所说的,没有什么经济政策是普世存在的,是可以永远不变的。经济发展策略要适应变化的环境,就必须适时调整,保持活力。钟可萍现在面临的任务是以稳定经济为主要目标,控制通货膨胀,继续创造社会公平,创造更加平等的收入分配体制,并缩小政fǔ对市场的直接干预,促进市场经济的作用和积极的创造精神,提高产品竞争力,并逐渐向民众参与和创造主导的经济过渡。

等到下一个五年计划,南洋联邦就可能会在金融自由化和财政、税务改革上迈出更大的步伐,创造更好的经济环境。当然,这取决于她第一个任期内经济所发展的程度,以及国家那时候的状况。

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表面上看象是这样,经济政策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的情况,比如国际环境、通货膨胀、消费需求等等。要想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进行经常性的改革,使经济发展能对各种变化的因素作出积极的反应。

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妄自大,南洋联邦的经济飞速发展,但依旧将自己定位于新兴工业国家。对内而言,这对激发民众的进取精神是有利的;对外,则会减少某些国家对于南洋联邦崛起的警惕和防范,也能在某种程度下降低了亚共体贫困国家的自卑感。

钟可萍推开窗户,微皱眉头望着大广场的方向,那里正在游行示威,就是那些受到文革影响的学生。好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的警示性文章起了作用,这些游行示威者没有制造出什么动乱。钟可萍所想象中的冲进书店烧书、砸塑像、冲击学校管理机构和国家管理机关的行为没有出现,这让她稍微长出了一口气。

敲门声响了起来,秘书推门进来,说道:“总统先生,人员都到了小会议室,您是否现在就去?”

“好的,我马上就去。”钟可萍答应着,收拾了下桌上的文件,起身向外走去。

钟可萍非常担心文革在南洋联邦青年,特别是学生中的影响。不可否认,文革的乌托邦色彩和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对年轻人很有吸引力,再加上华裔的种族关系,使其可能具有更大的影响。她想拟定法令,禁止三十岁以下的南洋联邦公民到中国去访问,以防这些头脑简单的青年被召募为“颠覆分子”。

但黄历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中国现在基本处于封闭状态,去中国访问是不太现实的事情,政fǔ出台这样的法令,可能会适得其反,更加激起青年们的逆反心理。而且,如果能让这些青年亲身观察现实的中国而不是被动接受宣传中的中国,文革就不会有吸引力,也就是说,要让青年人放弃对毛式革命的浪漫幻想,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去中国,退而求其次,也要让他们了解中国真正的文革是什么样的。

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可以采取一个变通的办法,那就是组织青年学生去新几亚岛,与南洋联邦吸纳的逃港者接触,从他们的口中得到真实的信息,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畏狼如虎般地下什么禁令。

这个大胆而独特的想法让钟可萍很受启发,她也想起了年轻的时候,父母苦口婆心地劝,自己不还是象个倔驴似的毅然登上轮船,到祖国去抵抗日本鬼子的侵略。年轻人嘛,总有自己的理想,而这理想是好是坏,是现实的,还是不切实际的,还是让他们自己去体会更好一些。

而且,就目前来看,游行示威的学生还不占多数,行为也还算遵纪守法,此时出台刺激性的政策确实不太适宜。钟可萍和智囊们经过了再次商议后,决定采取多种方法来消除文革带来的不利影响。与逃港者接触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方法便是在校园内展开辩论,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口号,如果将学生们走上街头制造动乱的冲动消弥在口舌之争中,岂不是更好。况且,真理越辩越明,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

第三百三十一章美国乱局

更新时间:2012…7…717:49:38本章字数:4071

第二卷平津狼烟'第三百三十一章美国乱局

………………………………

第三百三十一章美国乱局

东南亚国家在各自想着办法抵御中国文革的影响,以及输出革命的动乱,南洋联邦也在使副面作用降到最低,以便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而美国同样也在六八年陷入了一场大骚乱,事件的起因虽然是由黑人人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被刺引起的,但种族骚乱在几年里却一直没有中断,这次更是一次大爆发,使约翰逊总统陷入了困境。

当然,这种困境是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而且由来已久。说实话,从美国人的角度来看,约翰逊不应该算是一个坏总统,他也打算忠于肯尼迪的事业。他从“新边疆”继承下来了四**案:民权法案、减税建议、医疗补贴和联邦政fǔ对教育事业的补贴。前两项得到优先的处理,但在他的诱导下,全部法案都在国会获得通过。

约翰逊对此还不满足,他继续努力,到第八十九届国会第一次会期休会时,它已通过了政fǔ提出的八十九件重要法案,只否决了两案。他满可以为已有的这些成就沾沾自喜。但他却不然。永远不以为满足,他不停地想方设法要独占新闻界的注意,使非议他的人转变态度。

但是也还有许多人感到不放心,这些人则以奚落的,甚至常常是篾视的态度看待着约翰逊。在大城市的富有创造性的各界和大学的教学人员中,憎恶约翰逊的人比比皆是。英国新闻记者亨利?费尔利在访问美国后写道“美国知识分子以辱骂约翰逊总统为乐事,使我感到不胜怪异和厌恶。那些苛责是人身方面的,反映出一种对这个人的过分挑剔的轻蔑……有一个人对我说,他是一个大饭桶……别的人说的也差不多,至多是没这么干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满情绪蔓延到了为数要多得多的美国人当中,后者原来只是模模糊糊地讨厌约翰逊的江湖气。另外有几百万的人产生这种情绪是由于他们爱戴约翰?肯尼迪,至今还悼念他,毫无道理地认为约翰逊是一个篡位者。最后,除这些人之外,还要加上美国的广大群众,他们则是为大城市中黑人贫民区中日益升级的暴力行为和大学校园中日益增长的骚乱感到不安,甚或是感到受成胁。而约输逊坚持要包揽一切,自然使他成为众矢之的,因此他们才集中火力轰他。

约翰逊很困惑,他一直琢磨那些一直在折磨他的报纸和奚落他的人,“在那里的那些人。”在恼怒中他脱口问道:“他们要什么——他们到底要什么?我给他们带来了好光景,我给他们的好立法比谁都多,而他们在干些什么呢——攻击和嘲弄。罗斯福能干得更好吗?还有人能干得更好吗?他们知不知道只能得到我这样的一个总统?他们知不知道现在还在打仗?”

嗯,约翰逊的最后一句抱怨或许是这个谜题的一半答案。当美国人在老挝扶持起萨纳尼空政fǔ,并想独自把持的时候,失败的种子便已经种下。他们不知道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在帮助任何政fǔ制服暴乱的时候,必须确认这个政fǔ是否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如果人民不支持当政的政fǔ,那将是很难挽救它的……萨纳尼空政fǔ所以在战争中失败,不是由于缺乏装备,而是由于缺乏内部的粘合力量。

之后,约翰逊作出了反对增税的决定,是对美国财政稳定的一个沉重打击。那一年的财政赤字达六十八亿美元。而更大的赤字可能还摆在后面,因为到那时每月的战费将高达十亿至十五亿美元之巨。虽然这与历史上越南战争的耗资减少了一半还多,但依然招致了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的开始。

到了一九六八年,原本是少数人参加的反战示威随着战争的久拖不决,随着伤亡数字的持续增加,越来越变得气势宏大起来。

“我们要求不再把美国青年送到一场对他们、对老挝人民都没有好处的战争中去打仗。我们已从纳粹德国吸取了教训,绝不同意任何政fǔ的侵略性的好战政策,即使这个政fǔ是我们自己的政fǔ,我们也是这样!”

这些反战的话还算温和,但是许多地方的示威者所使用的语言,却象战争本身一样,越来越充满仇恨。就在华盛顿感恩节后的星期六,两万名示威者首次喊出:“喂,喂,约翰逊,你今天杀死了多少青年?”

美国人就是美国人,他们不会接受长时间的不断的伤亡,并且容许美国承担没有尽头的义务。得到了中国和苏联支持的北越在老挝战场上与美国人进行着一场人力与技术装备的抗争,而充当评判员的则是美国的公众舆论。

经过了上一次的重创后,北越政fǔ得到了一个教训:侵略是愚蠢的,但把类似的军事行动进行改头换面却是可行的;对付一个敌人是明智的,对付一群敌人则是狂妄自大的;渗透颠覆是可行的办法,但缺少了渗透地区的策应则是危险的;与火力占绝对优势的敌人打正规战是自取灭亡,只有依靠山区和丛林进行的游击消耗战才是致胜之道。

基于这样的经验和教训,北越将老挝作为一个反帝新战场的时候,尽量不去触动越南王国以及其背后的南洋联邦和亚共体的利益,使其没有介入老挝“内战”的借口,甚至还在表面上不时透露出要与越南王国和平共处,和平竞争,和平统一的意向。或许这也是中国方面给出的战略战术,那就是分阶段树立敌人,分期打倒。

显然这个策略是比较成功的,而且胡志明亲中,武元甲亲苏,越共在两个大国分裂的时候,却得到了极大的利益。中苏都在拉拢他们,在比赛似的把物资送到他们手里,想得到他们的欢心。而越共则两面通吃,实力在不断增强。

当然,黄历不把老挝纳入亚共体,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北越的信心。虽然在老挝的美军不断增多,尽管伤亡比例越过一比五甚至更多,但越共已准备好无限期地接受这样的损耗。在“老挝阵线”的协助和策应下,北越的士兵不断地从两国边境进行渗透,速度比美国运入军队要快得多。而这一切都是在“老挝内战”的幌子下进行的,北越士兵也挂着志愿的名义。

美国三军参谋长要求猛烈轰炸北越。他们对白宫说这样会使敌人屈服.而且还会迫使他们走到谈判桌边来。显然,约翰逊政fǔ是极其主张轰炸的,但阻力却是很大。两个有影响的民主党人乔治?鲍尔和约翰?加尔布雷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参加过美国战略轰炸效果调查组。这次调查发现盟国的轰炸不仅未能削弱德国的战争生产,反而加强了德国人民的同仇敌忾之心。德国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如果轰炸在那里都没有达到目的,那么,用以对付一个落后的亚洲国家的经济,其成功机会最起码也是十分可疑的。

约翰逊还在犹豫,但国内的黑人解放运动已经越来越猛烈,好斗的黑人青年已经不再听马丁路德金非暴力反抗的号召,他们不断向金博士要求采取更大胆的方针。而主张保持种族隔离的三k党也获得了空前众多的党徒,即使在南北战争后的南部重建时期,也没有这么多过。

流血、杀戮,示威、游行,纵火、破坏,整个国家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对暴力的向往。现在回想起来,肯尼迪总统之死和暗杀他的凶手的被谋杀,看来就是前兆。在今后的岁月里,由于黑人被压抑了一百年的愤怒和失望现在已进发出来,类似的表现必将接踵而至。

而马丁路德金被刺杀,则成了暴乱的导火索。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马丁路德金是继甘地之后最伟大的主张非暴力主义者,可是他的死却引起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放火、抢劫以及其他刑事犯罪活动。

遭受破坏的城镇有一百六十八个。华盛顿受到的打击最甚,纵火事件达七百十一起之多。单在首都,被杀死的就有十人,其中一个白人是从汽车里被拖出来,用刀捅死的。约翰逊总统命令在所有联邦的建筑物上一体下半旗致哀,这对一个黑人是从未有过的一种礼遇,但恐怖行为照旧不断。有些距离白宫只有几个街区的建筑物,也被放火点燃。全国统计,纵火事件共二千六百起,被抓的人二千六百人,受伤的达二万一千三百七十名。为了恢复秧序,政fǔ派出五万五千名士兵。

在内忧外患的打击下,约翰逊的支持率急速下降,按着是在威斯康星州举行的大规模预选,结果证明他的组织在瓦解,连那里忠于他的民主党政客的儿女们都倒向了竞争者麦卡锡。

约翰逊总统仔细思索了这种植况,发表了电视演讲。他说:“国家需要团结一致。我己最后决定,我不应让总统的职位同这个选举年里不断发展的党派分裂牵扯在一起……我认为我不应该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