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奶说:“他叔,你走南闯北的,见多识广。你说这共产主义——就是住楼房,大米白面可劲往饱了吃那种好日子,究竟有没有个谱?”
老王说:“三奶,别的你可以不信,这共产主义,你一定得信!”
“那还得等多少年呢?我能赶上那一天?”
“也就十年八年吧,快了,兴许五年就实现了!您可一定要好好活。到时候咱们街坊邻居住的那幢楼,我一定带人回来亲自盖!”
于是众人都笑起来。
王小嵩等三个孩子也笑起来。
老王却站起身告辞:“三奶,我不能多待,先走一步了!”
广义妈说:“是啊大哥,好不容易的千里迢迢回来一次,快回去多跟大嫂亲热亲热吧!”
老王说:“小嵩,穿上袄,跟我回家吧。别在三奶这儿添乱了!”
他望望紧关着的小屋的木门,想了想,走过去,隔着门说:“广义,你连大叔也不出来见一面,大叔并不怪你。你心里边的苦,大叔全明白。记着大叔一句话——一条腿的人,要比两条腿的人,有多一倍的志气,才能活得像个人样!”
众人都低下了头。
广义妈用衣裙拭眼睛。
广义爸冲门大声说:“你到底听见你叔的话没有?”
小屋里静悄悄的。
三奶的瘪缩的嘴唇哆嗦着,老人情感坚毅地控制着感情,但眼角毕竟淌下了泪。
广义爸说:“广义,你今天得给我出来!”
老王朝他摆摆手,摇头叹息着,走了。
夜里王小嵩家。弟弟妹妹发出甜睡时的呼吸声。
黑暗中,父母在低声交谈——母亲紧贴着墙仰躺着,用胳膊支着头。
“家里你以后不必担心。说说你那边的生活吧!”母亲说。
父亲说:“大西北比内地更苦哇。冬天里风沙那个大。我们有一个工友,夜里出去解手,正赶上风沙起来了,一时天昏地暗,就找不到帐篷了。白天发现冻死了,才离帐篷几十米远。根本就见不着一片儿青菜。我们全队人,一冬天只靠一坛臭豆腐下饭。还缺水,我们喝的水,是用小毛驴拉的水车,到黄河边抽上来的,像黄泥汤一样,沉淀好几天才能做饭。干旱季节,老牛跟在我们的水车后面,用舌头舔滴下来的水,一跟跟几十里。渴死的牛,牛皮都剥不下来。因为牛身子里缺水的缘故。那肉,也像糟木头一样难吃……你哭什么?”
母亲说:“我还能哭什么?就不兴人家心疼你了?”
“唉,有时那是真想家呀!”
“光想家啊?”
“想家还不就是想孩子们嘛!”
“那你把孩子们带走好啦……”母亲向墙壁翻过身去。
父亲说:“我也没说一点儿不想你么,真是的。”
父亲说着,一只手臂去搂母亲的身子。
母亲又转过身子,轻轻拨开了父亲的手臂。
父亲说:“你有根白头发,我给你拔下来。”
母亲说:“黑灯瞎火的,你就能看见我有白头发?”
父亲向母亲俯过身去。
王小嵩悄悄将头缩入被子里。
白天。
父亲像准备出门流浪似的,背起一个打成卷儿的包袱。
弟弟妹妹坐在炕上,以留恋的目光望着父亲。
母亲说:“就不能再多住几天?”
“不能。来回十二天假。我是副队长,得为工友们作榜样……谁也不用去送我。”
站在母亲身边的王小嵩说:“爸,就让我去送送吧!”
父亲不容商量地说:“用不着。”他抚摸着他的头又说:“你是老大,要听你妈的。除了好好学习,还要帮你妈多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你妈不容易。记住我的话了?”
王小嵩点点头:“嗯……”
父亲抬头望着母亲:“我这次回来,最高兴的是——街坊邻居和我们的关系,还和从前那么好。这一点对咱们穷老百姓很重要,嗯?”
母亲表示明白地点点头。
四十
父亲说:“我不挨家挨户地告别了。我走后,你替我跟他们打个招呼。”
父亲的目光望向弟弟妹妹,最后望向王小嵩。
王小嵩问:“爸爸,明年你还回来探家么?”
“明年哪行。三年一次……”父亲在王小嵩肩上用力拍了一下,一转身迈出了家门。
外面飘着鹅毛大雪。
王小嵩和母亲扶着门框,目送父亲在大雪中渐渐走远了。
冬去春来,树上结满了诱人的榆钱。
王小嵩背着书包站在别人家的“板杖子”外,仰望着。
有人在他肩上拍了一下——他回头看,见是吴振庆和徐克。
徐克看着榆钱说:“明天上学时,带个竹竿,带个钩子。”
吴振庆说:“说不定明天就看不见了。”说罢,他将自己的书包往王小嵩头上一套,想蹬“板杖子”去撸榆钱。
不料里面传出一声凶猛的狗叫。
吴振庆吓得从“板杖子”上摔在地上,被王小嵩和徐克扯起便跑。
在回家的路上,吴振庆说:“那是什么人家?还养得起狗?”
王小嵩说:“我早打听过了,听说住的是一户苏联人。”
徐克说:“是‘老大哥’家呀?那咱们可不能撸人家的榆钱儿!”
吴振庆说:“什么老大哥不老大哥的!我听大人们讲,他们已经变修了!明明知道咱们闹灾荒,还逼着咱们还债!要不咱们中国人也不至于这么挨饿!”
“他妈的。那咱们明天就给他来个不客气!”
忽然他们都不说话了,都盯着同一个方向——一个男孩子背着一个口袋,几个男孩子跟着追问:
“在哪儿撸的?”
“在我爸工厂!”
“你爸工厂在哪儿?”
“告诉你们也白搭!你们进不去,有门卫!”
“那……分给我们点儿行不行?”
那男孩子加快了脚步。
跟随着的依然跟随着:
“不给,也不告诉,我们可抢啦!”
“抢!”
于是跟随者们一拥而上,从那男孩子肩上抢去了口袋,互相争夺着。
那男孩子不顾一切地捍卫自己的“果实”,被推到了。
吴振庆高喊:“不许欺负人!”
三个好朋友路见不平,跑了过去。
“强盗”们用单帽、衣襟和兜,抓抢着撒在地上的榆钱儿。
等三个好朋友赶到,“强盗”们已经没影了,满地散布着榆钱儿。
那个男孩子哭着走了。
徐克说:“哎,你别走哇!我们帮你搂起来。”
那个男孩子头也不回地走着。
吴振庆说:“哎哎,你还要不要了!”
男孩子抹着眼泪走远了。
三个好朋友不由得同时从头上摘下单帽铺在地上,捡起了榆钱,捡着捡着,不知什么时候,有一双枯瘦的老手也伸了过来。
他们抬起了头,原来是三奶。
吴振庆说:“三奶,您怎么走到这儿来啦?”
三奶不言语,光自捡了榆钱儿往衣襟里放——看得出,她神经有些不正常了……
他们将他们帽子里的榆钱儿,都倒入三奶衣襟。
王小嵩和徐克一边一个搀着三奶回家。
四十一
徐克倒退着走在三奶前边,说着:“三奶,明天我们保证给你撸老多老多榆钱儿!那才大呢!”
夜里,王小嵩做了一个梦,梦见他牵着一条大狼狗,巡逻在一片榆树林中。树树榆钱儿肥绿诱人。
吴振庆和徐克骑在树枝上,边撸边吃。
一些男孩儿女孩走入树林,他挡住他们——而他们出示写有“允许证”三个字的证件。
王小嵩接过去,煞有介事地看——上有“王小嵩签发”五个字。
被允许的孩子们一个个行鞠躬礼走过。
郝梅也挎着个篮子来了,也要掏“允许证”。
王小嵩矜持地摇头摆着手,表示“免了”的意思。
郝梅从他面前笑着走过。
狼狗突然挣脱带子,叫着去追郝梅。
王小嵩喊叫着追狼狗。
梦醒了……
第二天,三个好朋友下了学又来到那个苏联“老大哥”的墙外。他们伫立在树下,仰头一望,傻了。一夜之间,树枝上的榆钱儿不但被撸光了,连有些树枝也被折断了——显然是被人从外面干的。
他们互相瞧着,神情沮丧之极。
晚上。王小嵩在捅炉子,有敲门声。
妹妹拍手:“妈妈下班喽,妈妈下班喽。”
母亲的话音:“慢点儿,抬高脚,好,进门槛了……”
母亲领回一个人。那人站在外屋灯光的黑影中,王小嵩看不清她的面容。但见那人穿着肥大的工作服,脸很黑,像个卸煤的工人。
母亲说:“看,我这家,就是这么个破乱样子。你要不嫌弃呢,你就住下。反正像你这么个大姑娘,总蹲火车站可不是回事儿。”
那人低头未语。
母亲说:“你不说话,就证明你愿意住下了。”兑了盆热水端到外屋,“先洗洗脸!”
母亲脱下工作服,吩咐王小嵩:“把火捅旺,今晚咱们正正规规地做顿晚饭吃!”
“大姐,有梳子吗?”是女人的腼腆的声音。
王小嵩扭头一看——母亲领回的竟是位十八九岁的大姑娘!有一张淳朴的、俊秀的、使人信任的脸。
她羞涩地冲王小嵩笑笑。
王小嵩回她一笑,笑得也有些羞涩。
她走入里屋,坐在炕沿一端,从母亲手中接过梳子梳头。
她已将肥大的工作服脱在了外屋,里面穿的是碎花衣,蓝布裤子,脚着扣绊儿鞋,羞羞答答的样子。
王小嵩只顾打量她。
母亲一边动手削萝卜,一边说:“我给你们捡了个小姨,你们喜欢不喜欢?”
弟弟妹妹齐声说:“喜欢!”
母亲说:“那还不赶快叫小姨?”
“小姨!”
母亲说:“听到了么?孩子们喜欢你呢!”
小姨指着王小嵩:“还有这个侄子呢!”
王小嵩说:“小姨。”
母亲端详着小姨:“我现在才看出来,你这么俊!”她又向弟弟妹妹:“妈给你们捡回这个小姨俊不俊啊!”
“俊!”
小姨低头笑了。
晚饭后,小姨欲抢着收拾碗筷,母亲拦她:“今天你还算个客,明天就不拿你当外人啦!”
小姨顺从地退到一旁,见王小嵩掉了一颗扣子,说:“来,小姨给你钉上扣子。”
四十二
王小嵩走到小姨跟前,小姨从随身带的包袱里翻出针线纽扣顶针,给他钉衣扣……
他一动不动地站着,看着小姨的手,那是一双多么好看而又灵巧的手呀。
王小嵩心中好像有个声音在说:我愿意有一个小姨,我愿意有这样一个小姨……
王小嵩和弟弟妹妹已钻入被窝,他们趴在枕上看小姨补弟弟的裤子。
母亲一边展被,一边说:“别补了。脱了睡吧。咱俩盖一床被。”
小姨“嗯”着,却不开始脱衣服。
母亲推了她一把:“听话,快脱。”
小姨扭头瞥了王小嵩和弟弟妹妹一眼,他们正都如同欣赏一张年画似的看着她。
小姨说:“怪难为情的。”
母亲恍然大悟,笑了,喝道:“都给我侧过身去睡!”
小姨刚开始脱衣服,王小嵩和弟弟妹妹们的头,又都忍不住一起扭了过来。
“这些孩子,你们还没看够哇!”母亲拉灭了灯。
王小嵩的母亲从未捡到过什么,小姨是母亲唯一捡到的。她给这一家带来了特殊的亲昵,带来了笑声,带来了清洁,带来了此前从没有过的一种愉悦的时光。
从此以后,王小嵩家变了样——墙壁粉刷过了。窗子明亮了。家具摆放谐调了。该铺什么布罩块什么布的家具铺上罩上了。被子叠得整齐了。弟弟妹妹也干干净净显得可爱了……
一天,王小嵩一家正吃晚饭,小姨兴冲冲地捧着收音机进了家门。
母亲说:“哪哪都不给修吧?”
小姨说:“修好了!”
母亲说:“怪了,怎么我去修几次,都说太老太旧,不给修呢?”
“大姐,我比你嘴甜呀!”
小姨接通电源,按下了开关,收音机里传出歌声。尽管伴着杂音,但还听得过去,唱的是《公社是棵长青藤》。
小姨和全家侧耳聆听,互相望着,都情不自禁地笑。
母亲对小姨说:“快吃饭吧!”
小姨兴奋地说:“待会儿吃。大姐,我家寄东西来了!”
“寄的什么?”
“你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