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如晦自不会拒绝,“王小姐若是喜欢,尽管拿去就是了。”
王显月闻言,欢喜地道:“多谢杜公子。”说着,她将画交给侍女,让其仔细收着,旋即道:“琴棋书画之中的画已经见过,至于棋,我只能算是粗通,怕是领略不了杜公子的精妙棋步;所以还剩下琴、书两样,能否请杜公子为我演示一番?”
既然王显月开了口,杜如晦只得答应,在写下一张书贴后,又接过宫人递来的琴弹了一曲《广陵散》。
待得最后一缕琴声消散后,王显月拍手道:“公主果然没说错,杜公子当真是无一不精,实在令显月佩服。”
杜如晦垂目道:“王小姐过奖了。”
王显月笑一笑,对韫仪道:“今日长生殿一行,实在获益匪浅,天色不早,我先回去了,改日再来给公主请安。”
“好。”韫仪笑着应了一声,道:“今日有些匆忙,未曾品茶,待你下次来,我让杜公子煮茶给你喝,这种茶,别处可喝不到,你一定得尝尝。”
“是吗?”王显月悄悄看了杜如晦一眼,带着一丝娇羞道:“公主安排就是了。”
第两百八十二章 姻缘
在命如意将她送出去后,韫仪取过杜如晦身前的古琴,随意弹了几下,道:“是否有许多话要问我?”
杜如晦与她极熟,也不绕什么弯子,点头道:“是,公主为何要做这些?”
韫仪微微一笑,道:“我与显月也算是自幼相识,说来也奇怪,我与宫中那些个姐姐妹妹情份淡薄,与显月却异常投缘,她第一次随王夫人入宫,我们二人就玩得很好,在她走后,我甚至还求母后多让她进宫陪我玩耍,母后也答应了;可惜好景不长,显月有哮喘之症,虽请了许多大夫医治,却效果不显,只能送去别处休养,这一去就是好多年,我们只能以书信相通,直至近一两年显月情况稳定了方才再次接回洛阳。”
“我很清楚显月,她除了脾气有些骄纵之外,其他都很好,而且她很得王家上下喜欢,乃是王家的掌上明珠;这些年来,有许多士家公子上门提亲,皆不得显月的眼缘。”
杜如晦面色古怪地道:“公主与臣说这些,难道是想撮合臣与王小姐?”
“不错。”韫仪话音刚落,杜如晦便道:“多谢公主好意,不过臣暂时不想成亲。”
“我就是知道你会这样回答,所以之前不曾告诉你。”韫仪轻叹了口气,道:“一年前,我问你,你说不想成亲,一年后我再问你,你还是这样回答,你准备到何时才成亲。”
“臣自有打算。”对于杜如晦的话,韫仪摇头道:“你的打算就是没有打算,三年过去了,你还是没有忘记梅雪。”
“这是臣的事情,不劳公主费心,这件事到此为止,臣告退。”说着,他便要离去,韫仪望着他的背影冷声道:“这件事自然可以到此为止,但是崔家呢,他们会住手吗?”
杜如晦脚步一顿,疑惑地回过头,“公主这是什么意思?”
韫仪走至他身前,徐声道:“你真以为我是闲来无事,替你做媒吗,我是想保住你的性命。”停顿片刻,她道:“你真以为我对崔家这些日子做的事情一无所知吗?”
杜如晦一怔,随即道:“此事臣自会解释,公主不必担心。”
“解决?”韫仪嗤笑道:“你要如何解释,是跪在崔家门口乞求他们的原谅,还是与他们拼个你死我活?我可以告诉你,不论怎么做,结果都是相同的,就是杜家消失在洛阳乃是大隋疆土上。”
杜如晦紧紧攥着双手,咬牙道:“我不会让他们如愿的。”
韫仪轻叹道:“没用的,对于崔家来说,你们杜家只是区区一只蚂蚁罢了,就算加上杜家的本家,也只是一只稍大点的蚱蜢罢了,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更何况,本家根本不会理会你们这一系的死活,之所以现在还相安无事,一是崔家还没玩够,二是多少顾着一些父皇;但父皇……”她蹙眉道:“我也曾为这事去求过父皇,但父皇说这件事无凭无据,他也不好过问;我看得出,父皇并不想太过得罪崔家。”
杜如晦沉默片刻,道:“但这与王家小姐又有何关系?”
“太原王家,与崔家一样,同为七宗五族,若你娶了显月,王家自然就会庇佑你这个东床娇客,不会让崔家动你;以你现在的情况,这是最好的法子。”
“但臣并不想用这个法子。”面对杜如晦的回答,韫仪抚额道:“我明白你的心思,但你有没有想过伯父与伯母,他们辛辛苦苦二十几年,好不容易盼到你高中进士,入朝为官,还没过几天好日子,就要整日提心吊胆,随时担心全家人性命不保,你忍心吗?”
“我……”韫仪打断他的话道:“若你当真狠得下心,那就当我什么都没说过。”
杜如晦神色变幻不定,虽然王显月刚才给他的印象并不坏,但他从未想过要娶她为妻,只是……韫仪说得没错,他可以不顾生死,却不可以不顾生他养他的父母,身为人子,他该做的是让父母颐养天年,而不是让他们担惊受怕,终日难得安宁。
以现在的情况看来,一旦崔家玩腻了这个猫捉耗子的游戏,定会毫不犹豫地杀了他们,而他们……在那样的庞然大物前,根本无力抗衡。
许久,他低低道:“就算我同意,王小姐也不会嫁给我一个小小的主簿。”一直以来,能够与高门士族通婚的,永远都只有高门士族。
他松动的语气令韫仪眸中掠过一抹喜色,“显月并非是一个看中门第之人,若她喜欢,就算是一介寒门,她也会嫁。”
“我与显月相识那么多年,我可以保证,她一定会是一个不错的妻子,而且,看她刚才的态度,对你应该是有意的;我知道你很爱梅雪,但梅雪已经成为了过去,难道你要抱着对她的追忆过一辈子吗?”停顿片刻,她语重心长地道:“如晦,你给显月,也给自己一个机会。”
过了许久,杜如晦的声音终于在她耳边响起,“那就一切拜托公主了。”
听得这话,韫仪知道他是同意了,当即点头答应,随后的日子,她常借故邀显月与杜如晦一道进宫,或是品茶,或是游园;当然这一切都是瞒着崔家的,否则触动后者,令他们决定提前动手就麻烦了。
正如韫仪所料,王显月对杜如晦是有意的,一个月后,杜如晦上门提亲,王家长辈当然不愿掌上明珠嫁一个这样的从七品小官,但王显月性子极为倔强,说是非其不嫁,长辈拿她没法子,只得应允了这门亲事,择日完婚。
在提亲之前,韫仪就将杜如晦面临的麻烦告诉了王显月,后者既视其为夫婿,自然不会做视不理,央着她父亲去了一趟崔家,算是说情加威胁。
崔家虽不愿放过杜如晦,但也不敢同时得罪郑家与王家,尤其是后者,王家的势力甚至比他们还要大几分,只得勉为其难地答应以后不再寻杜家的麻烦。
八月十九,这一年当中最好的黄道吉日,杜如晦正式迎娶王家嫡女王显月,成为七宗五族之一王家的东床快婿。
第两百八十三章 移驾江都
整件事之中,最高兴的莫过于杜母,早在杜如晦还没有中进士之前,她就一心盼着将来娶一位名门仕女,闺秀千金;如今不仅如愿以偿,娶得正是许多寒门官员都高攀不起的王家千金,怎能不高兴。
定亲的第二天,杜氏本家就派人送来一份厚礼,成亲当日,更是亲来道贺,对杜氏一家客气之至,全然没有之前高高在上的样子;也是,论权势还有门第,杜氏本家根本没法与身为七宗五族的王家相比,平日里想尽法子也巴结不上,如今旁系成为了王家女婿,自然百般讨好。
在送杜家人进里厅歇息后,趁着暂时没宾客进门,杜母满面欢喜地道:“憋了这么多年的气,可总算是出了,舒坦,真真是舒坦。”
“是啊!”杜父也是感慨万分,之前他们被崔家逼得几乎无路可走之时,杜氏本家可是连门都不让进,他唤堂兄的人,更是风凉话连篇,如今总算是拨云见日了。
这个时候,门房送来一份礼单,道:“老爷,夫人,这个是崔府命人送来的,恭贺公子与王家小姐大喜。”
杜母惊讶地接过礼单,上面列了一连串甚为名贵的贺礼,虽然这阵子崔家没有再找过他们麻烦,却也没想到竟然会送礼来。
在打发门房下去,杜母眉飞色舞地道:“看来咱们这位亲家老爷实在是了不得,瞧瞧这礼单,崔家分明就是服软了。”
杜父连连点头,“总之以后能够太太平平就好。”停顿片刻,他又道:“这次的事,你可真该好生谢谢公主,要不是她,如晦哪里能够娶到王家小姐,咱们又哪里会有今日;你当日可还变着法子阻止如晦入宫呢,幸好这孩子没听你的,否则就没如今这桩好姻缘了。”
杜母被他说得神色不自在,嘟囔道:“我那不是担心儿子吗?哪知道她是替如晦做媒。”说着,她抬高了声音道:“话说回来,如晦之前那样不顾性命的帮她,她为如晦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杜父笑道:“你啊,就是这倔强性子,永远都不肯认错!”
见他这么说,杜母道:“行了行了,被你说得我好象蛮横不讲理似的,要不然等事情忙完后,我……”她咬一咬牙,道:“我跟你随儿子一起入宫,给公主道个谢,这总成了吧?”
杜父连连点头,笑言道:“成成成,就这么说定了!”
这一日,是杜家最为热闹的日子,无数宾客前来道贺,就连萧氏与韫仪也分别派人送来贺礼;所有宾客都知道,今日之后,杜家将会借势王家成为洛阳城的新贵。
其实在大婚半个月之前,杜如晦的官职便已经连跃三级,成为正五品吏部郎中,这当中自然是因为王家的运作,身为王家女婿,这官位若是太低了,未免让人笑话。
不过王家众人在与杜如晦一番接触后,对这个女婿也有之前的抵触变了欣赏,真正接受他为王家一份子;升迁一是为了更符合王家的门第,二是他们认为杜如晦堪当此任,此子将来绝非池之中物。
相较于杜如晦的一番风顺,杨广的日子就要难过许多,底下几大世家名争暗斗不说,自从雁门关归来后,他精神就一直不是很好,经常做恶梦,常常要许多宫女太监陪着方才能够入睡,且即使这样,也经常半夜惊醒,无法入眠,喝了许多药也不见效。
更令他烦恼的是,北方除了长安、洛阳几个大城之外,其他地方都被反隋力量给控制了,随时都担心那些叛军会否打进长安与洛阳来。
几经思量,他决定前往江都,九月,在禁军的拱卫下,他带着一众嫔妃子女还有大臣乘龙舟浩浩荡荡南下江都,于十月时分,抵达江都。
十月深秋,江都的天气要比洛阳好上许多,到了此处,杨广的心情总算好了一些,不再时时刻刻担心叛乱,不过他并没有放松此事,为了镇压农民起义,他连自己的禁军也投入了战斗。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几年里,之前失了圣宠的王威、高君雅遍寻奇珍异宝还有美女,百般讨好杨广,终于又开始得了杨广的宠信。
二人皆不是什么心胸宽广之人,当年受李渊暗算一事,一直牢牢记在心中,重新得幸于杨广后,便一直在杨广耳边说李渊的不是,想尽法子挑唆,想置李渊于死地。
对于这些话,杨广自然是不相信,毕竟雁门关一战之中,李渊是第一个前来勤王的,且仅凭一万人马就逼退了突厥十万大军,除此之外,又在河东先后平定母端儿、柴保昌之乱,极得他信任。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广渐渐被他们说得有些动了心思,尤其是王威那一句“李渊手握重兵,恐羽翼渐丰之后,不会听陛下之召”。
要知道杨谅、杨玄感都是手中握有重兵之人,而无一例外,他们都起兵谋反了,差一点夺了他的江山,这件事,不论过去多久他都不会忘记。
解了李渊的兵权吗?可是一直以来,李渊都对自己忠心耿耿,若是连他的兵权也给解了还有谁敢给自己的卖命?那么多的农民起义兵谁来镇压?更不要说北边还有虎视眈眈的突厥人,不将之除去,早晚会成大患。
在这个时候,兵权无论如何都是不能解的,最好的法子,就是制约李渊,让他不能也不敢对自己不利。
在杨广皱紧眉头之时,王威眼睛一转,道:“陛下,您可还记得突厥人?”
杨广没好气地道:“朕自然记得。”
王威笑道:“臣有一计,既不解李渊兵权,又可以限制他。”
杨广眸光一亮,道:“快说。”
王威应了一声,道:“陛下可以诏李渊为太原留守,然后陛下再遣一两名心腹为副留守,这样一来,就可以制约李渊的兵权。”
杨广起身走了一会儿,摇头道:“如此倒是可以制约,但若李渊存心要反,区区两名副留守根本压不住他,不行。”
第两百八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