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建成越听越是恼怒,喝斥道:“放肆,季妃惠温贤淑,岂会做这样的事,童嬷嬷分明就是你替郑氏寻来的替罪羔羊。”
“不错,童嬷嬷是受下官所迫,方才顶罪自尽,但下官不是为了替太子妃脱罪,而是为了保她不受人陷害。”郑安恨恨道:“当日殿下受季妃蒙骗,不顾太子妃的申辩,执意认为是她所为,下官迫不得已,只能行此下策。”
“虽然童嬷嬷死后,太子妃转危为安,但下官心里明白,只要季妃在一日,太子妃就难有真正的安宁,所以下官决意要替太子妃除去这个祸患。”
万氏柳眉微微一蹙,“替?如此说来,太子妃并不知情?”
郑安咬牙道:“太子妃心性善良,若是知晓下官的计划,一定会加以阻止,所以这个计划,从一开始,就瞒着太子妃。”
李建成哪里会信他的话,“笑话,郑氏是最大的利益者,又岂会不知此事。”
不等郑安开口,万氏已是徐徐道:“看来郑安刚才没有说错,殿下对太子妃确实是缺乏信任,难道他忧心之余,会铤而走险了。”
李建成被她说得一怔,旋即冷冰冰地道:“信任原是有的,可惜郑氏骗了我一次又一次,实在不知该如何再信她。”
万氏摇头道:“殿下口口声声说太子妃骗您,是猜测还是当真铁证如山?”
“这……”李建成一时难以回答,而他这丝犹豫,已是给了所有人答案,“看样子,并无铁证,仅只是猜测而已;本宫以为,既为夫妻,就当坦诚相待,信任无疑,可殿下仅凭些许猜测,还有季妃的片面之语,就说太子妃骗您,未免令人心寒。”说着,她将目光转向郑安,“你继续说下去。”
郑安默默点头,续道:“我以宅子,钱财贿赂高齐,让他加害季妃,就算不能置季妃于此地,至于也可以令殿下失了对她的信任,令太子妃得以喘息,岂料……竟功亏一篑;至于太子妃,她确实不知情。”
万氏转身对李渊道:“陛下,太子妃是您与臣妾亲自选的,太子妃的禀性,臣妾很清楚,她是万万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至于郑安,他也是担心太子妃,这才一时糊涂,做出傻事来,幸好及时制止,未曾酿成什么祸,总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李建成暗自蹙眉,万氏这是怎么一回事,她不是与季容私交甚深吗,怎么这会儿一直帮着郑氏说话?在他思索之时,李渊已是冷言道:“郑安,你可知罪?”
郑安伏身痛声道:“臣有负陛下厚望,犯下糊涂事,臣甘愿领罪,只求陛下明察,莫要连累无辜。”
李渊自然知道他口中的“无辜”是指何人,正自思量着郑安之罪时,万氏轻声道:“陛下,郑家对陛下您总算还算忠心,所犯之事,一来情有可愿,二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再加上郑氏一族……还请从轻发落。”
万氏话语虽轻,但李建成就在一旁,自是听了个分明,不悦地道:“郑安犯上瞒下,陷害东宫侧妃,又岂是娘娘口中的小事。”
万氏展一展袖,不急不徐地道:“那依殿下之意,是想杀了郑安,顺道诛郑氏全族?”
李建成一时答不出话来,他虽痛恨郑安所为,但还不至于要诛郑氏全族这般严重,他拱手道:“父皇,儿臣以为当依律处治;另外,郑安虽口口声声说与郑氏无关,但凭其一面之词,不足以令人信服,儿子觉得,郑氏不宜再为太子妃!”
淡白若无的轻烟,徐徐自摆于桌案一侧的博香炉盖中的镂空小格中升起,令李渊的容颜看起来有些模糊,“如此说来,太子是执意要废太子妃了?”
李建成拱手道:“非儿臣执意,而是郑氏失德。”
“贵妃刚才说得不错,你所谓的太子妃失德,皆只是猜测,并无证据,如此轻言废立,太子不觉得太过儿戏了吗?”
李建成闻言忙道:“虽然眼下暂时没有证据,但儿臣可以肯定,郑氏她……”
李渊冷冷打断道:“郑氏不宜再为太子妃,那谁人适宜,季妃吗?”
李建成听着不对,不敢回答太快,思索了一番方才小心翼翼地道:“季妃虽出身平民,却极为识理守矩,不似郑氏那般任意妄为。”
“任意妄为……”李渊徐徐重复了一遍,道:“你这话,是说朕给你择选的太子妃错了是吗?”
“儿臣不敢!”李建成话音刚落,耳边便传来异常冷冽的话,“太子妃素来贤惠,朕相信,她若知郑安所为,定会加以阻止,所以往后,废太子妃的话,朕不希望再听到,明白吗?”
李建成对此自是万般不甘,郑氏虽为他诞下一儿一女,但他对其无丝毫感情,入宫之前,已是打定主意要废她之位,可李渊明摆着要保郑氏,他不论身为人子,还是属臣,都不能强行与之做对。
想到此处,李建成万般无奈地道:“儿臣明白!”
李渊盯了他片刻,转眸看向郑安,“郑安身受皇恩,却做出这等卑劣之事,罪行难恕,着即降为正四口县伯,免去朝中官职,闭门思过!”
“谢陛下隆恩!”郑安伏地叩谢,他心里明白,李渊这是从轻再从轻发落,否则以他的罪行,就算就此削爵,贬为庶人亦不为过。
第五百四十六章 上林苑
随着高齐被罢免官职,判以流刑,这件事就此结束,郑安固然被处罚,但终究是保住了郑氏,不论李建成是否喜欢,她都依然是太子妃!
在李建成拱手告退之时,李渊忽地叫住他,“朕见过季妃誊抄的佛经,字迹清秀工整,很是不错,你让她往后多抄一些佛经,其它的事情……少想!”
李建成心中一凛,低头道:“儿臣遵命!”
这一日,浣心正好昭庆殿给林氏请安,在去上林苑中赏菊的路上,听说了这件事,在命宫人细细打听之后,皆是惊异不已。
林氏挽了挽臂上的披帛,凉声道:“这东宫倒是热闹,承宗的事情未过多久,又出了这么一桩事。”
浣心俯身摘了一朵千瓣菊在手中把玩,“娘娘觉着,此事当真是郑氏一族所为,还是有人贼喊捉贼?”
林氏凝眸看向浣心,似笑非笑地道:“你呢?”
浣心屈指将一只在花瓣中爬动的小虫弹飞,笑言道:“妾身与太子妃并不相熟,一时又哪里说得出来。”
林氏缓步走至亭中坐下,徐声道:“你与太子妃固然不熟,与季容却是比任何人都要熟;此事并无外人,只管随意就是了。”
“是。”浣心应了一声,望着正在打捞太液池中残荷的宫人道:“季容心思细腻,昔日在太守府中之时,将春秀耍得团团转,妾身几次对付,都被她逃了过去,要说这样的人,会受太子妃之害,实在有点难以置信。”
林氏徐徐点头,凝声道:“你与本宫所思相同,一个连自己亲生儿子都能狠下心加害的女子,实在令人害怕。”
“可惜纵然她机关算尽,也只是令郑候降为郑伯而已,并未讨得什么好处,太子妃之位更是没有空出来,看陛下今日的态度,恐怕就算来日太子妃当真犯了事,也不会允许太子扶其正位。”
“本宫跟随陛下多年,深知陛下虽性子和善,但其骨子里还是颇为看重门楣,季氏乃是一介平民,东宫侧妃尚可,正妃……”林氏摇头吐出两个字来,“很难!”
太液池上,宫人每每捞满了一舟残荷,就会划到岸边,卸下舟上的残荷,然后再划到池中继续打捞,看池中残荷的数量,怕是得数日功夫方才能够打捞干净。
“这个道理,她未必不明白,但依妾身对她的了解,她不会就此罢休。”对于浣心的话,林氏嫣然一笑,慢条斯里地抚着裙裾,“既然她喜欢,就让她多碰几次钉子,咱们只管看热闹就行了。”
浣心笑一笑,转而道:“季妃的心思,妾身不奇怪,妾身只奇怪万贵妃,她不是一向与季氏亲近吗,何以这次竟帮着太子妃说话?”
被她这么一说,林氏亦皱起了眉头,确实很奇怪,万氏素来厚待季容,对其另眼相看,可偏偏在这件事上,她竟会帮着郑氏说话,实在诡异得很。
思忖片刻,林氏望向计春,“御书房那边的人,当真是这般说的吗?”
计春恭身道:“奴婢连着问了两个,他们的回答都是一般无二,应该不会有假。”
林氏屈起修长的指甲,轻轻叩着宫人递来的茶盏连缘,犹豫地道:“难不成是季妃做错了事情,惹万贵妃不高兴,故而这次转去帮了郑氏?”
浣心蹙眉道:“恕妾身直言,万贵妃的心机比之季妃更加深沉,若是一点小事,应不至于这般翻脸。”
林氏点点头,思索道:“可近日,上阳宫那边除了替陛下选秀之外,并无其它异常。”
“选秀?”浣心惊讶地道:“陛下才刚登基不久,万贵妃便已经忙着替陛下遴选秀女了吗?”
琉夏插嘴道:“万贵妃动作可快得很呢,早在六七月之时,就已经打算着替陛下选秀了,只是当时太子殿下战败,高城被夺,陛下心中郁结,这件事才压了下来,现在眼见薛举暴毙,陛下又打算再次发兵,这件事便被重新提了起来。”
林氏抿了一口茶,幽幽道:“万氏虽得陛下恩宠,毕竟年纪渐长,膝下又无子嗣,这恩宠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没了,这地位其实还不如我与贤妃来得稳固。”她口中的贤妃就是当年的四夫人崔氏,李渊登基之后,封她为贤妃,与万氏、林氏二人同列正一品,她除了与林氏一样育有一女之外,还在前不久,诞下一名皇子。
琉夏道:“陛下还没登基那会儿,奴婢曾听闻万贵妃访名医调理身子,怕是想再生一个呢。”
计春嗤笑道:“她也不瞅瞅自己,都这把年纪了,哪里还生得出孩子,真是痴心妄想。”
林氏凉声道:“她就是认清了这一点,所以才将心思放在了遴选秀女上,只要她选出来的秀女当中有一两个得了陛下的恩宠,她的地位就会比现在稳固许多。”
浣心点头之余,关切地问道:“万贵妃可有为难娘娘?”
林氏笑笑道:“她虽素来看本宫不顺眼,但眼下本宫与她同为正一品,这一时半儿倒也不敢做什么,你只管放心。”说着,她打量了一眼道:“说起来,你嫁给秦王也快有半年了,这肚子怎么还不见动静?”
浣心被她说得脸颊一红,低声道:“这种事情,妾身怎么知道,想来……该有的时候,自然会有。”
林氏抿唇笑道:“你啊,都已经嫁为人妇了,怎么提到这种事还如此害羞,本宫还打算请御医替你调理调理身子,好让你快些成孕呢。”
浣心被她说得越发脸红,绞着袖子不知该如何言语,林氏也不再打趣,转而道:“秦王妃怎么样了?”
浣心定了心思道:“休养了两个月,王妃身子已无大碍,不过……丧子之痛,恐怕仍然索然于王妃心中。”
林氏叹了口气,道:“这是自然,你得空多劝劝秦王妃,她还年轻,孩子必然还会再有,不要太过伤心了。”
浣心屈身道:“妾身明白,多谢娘娘关怀。”
第五百四十七章 万氏之意
说到此处,亭中静了下来,林氏静坐片刻,道:“这会儿将近晌午,不如在本宫这里用过晚膳再走?”她等了一会儿不见浣心接话,抬眼望去,只见后者正盯着手中的菊花出神,连着唤了几声,浣心方才惊醒过来,茫然道:“娘娘何事?”
“本宫让你用过午膳再走。”这般说了一句,林氏又道:“倒是你,想什么如此出神?”
浣心扯一扯唇角,神色有些黯然地道:“也没什么,只是想到了一个在弘化郡结识的故友,多年未见,不知她现在怎么样了,是否一切安好。”
“故友……”林氏垂目思忖片刻,道:“你说的,可是江采萍?”
浣心惊讶地看向林氏,“想不到娘娘还记得采萍。”
林氏接过她手中的菊花,道:“采萍那丫头娇憨可爱,胸无城府,又与你最是要好,本宫怎么会不记得,只是后来……”话说到一半,她犹豫着未曾再说下去。
浣心苦笑着接过话,“后来妾身迫于无奈杀了卫怀王是吗?”
林氏叹了口气,“采萍比你更早离开太守府,故而你的事情被揭穿后,本宫未曾见过她,但想来……她心里必然不好受。”
“是妾身对不住她,她本可与卫怀王做一对神仙眷侣,却因为妾身而天人永隔,虽然后来妾身无数次想起她,却一直没胆子去寻她。”
“事情都已经过去这么久了,而且你当时也是迫于形势,方才一时误杀,她想必能够理解。”停顿片刻,她道:“话说回来,江采萍这会儿算起来,差不多也快二十了,应该已经嫁人,说不定还生了几个孩子,与你的陈年旧怨,指不定早就忘了,你若当真想她,不妨派人去弘化郡找一找。”
“妾身知道了。”在浣心欠身应下后,林氏拉了她起身道:“时候不早了,咱们去用膳吧。”
在她们一路往昭庆宫行去之后,万氏亦扶着摘星的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