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帝女-第2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那边……”不等他说下去,李世民已是道:“父皇绝对不会同意。”

在杜如晦疑惑的目光中,他一边取笔沾墨在奏折上写着要呈给李渊的简报,一边徐徐道:“刘感是父皇最为倚重信任的大将,否则也不会将径州这等重要之地交由他镇守,薜仁杲不止杀了刘感,还是以那种残忍的方法杀害,你说,父皇会留着薜仁杲的性命吗?”

听得这话,杜如晦恍然大悟,是了,李渊是绝对不会放过这笔帐的,李世民之所以不直接拒绝薜仁杲的投降,是想避免他狗急跳墙罢了,毕竟薜仁杲还有些亲信在,一旦逼急了,谁也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回长安之日,就是薜仁杲的死期。

想明白了事件事,杜如晦忙拱手道:“是末将蠢钝了,请殿下恕罪。”

李世民笑一笑道:“你也是出于关怀之心,何罪可恕;好了,你下去好生看管那些降兵,如此庞大的降兵数目,可不能大意了。”

“是。”杜如晦应了一声,躬身退去,帐内重新恢复了宁静,只有沾满了墨汁的狼毫笔在纸上写过的细微声音。

过了一柱香的时间,李世民终于写完了简报,抬起头来想松动一下筋骨,没想到竟瞧见了刘弘基,诧异地道:“先生怎么还在,我还以为……”

刘弘基笑道:“以为我与杜参军一道退了出去是吗?”

李世民低头一笑道:“不错,此事是我大意了,不过既是先生在,何以不叫我一声?”

刘弘基垂目道:“我并无什么要紧之事,等一等殿下是理所应当的,又岂敢惊扰。”

在示意他重新坐下后,李世民道:“先生在此等候良久,想必是有什么事情要与我说。”

刘弘基点一点头,盯着李世民的双眸道:“殿下以为,此战之后,局势会如何?”

李世民思索片刻,道:“西秦是我大唐立国以来的第一个敌人,平定西秦,意义自是再重大不过,据我估计,此事传开之后,大唐附近周围的一些据地为王之人,应该会相继投降,譬如襄平、幽州两地,他们的实力皆不强,无力与大唐抗衡,投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另外,我大唐马匹甚少,故而影响了骑兵的数量,如今西秦平定,他们据有的陇右牧场自然归了我大唐,那里养有大量马匹,可以做为军马使用,相信很快就可以组建一支相当数量的骑兵部队;再者,虽然薜仁杲这里缺粮,但西秦后方,却是粮草充足,尽可唯我所用,平定其他地方。”

刘弘基颔首道:“殿下说得半分不差,不过我问的并不是国中形势,而是朝中。”

李世民疑惑地道:“朝中自是人心振奋,一切安稳,难道还会有什么事吗?”

刘弘基盯着他,意味深长地道:“别人自然没事,但殿下……就能说了。”

李世民想不明白他这么说的用意,拱手道:“世民愚笨,还请先生明示。”

刘弘基笑道:“薜仁杲若听得殿下自言愚笨,非得吐血不可;殿下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奇计妙出,无人可及,可对于朝堂众人心思的揣测,却是差了一些。”

在李世民不解的目光中,他道:“殿下此次平定西秦,回朝之后,必定声威大振,军功无人可及,如此一来,必会为有些人所不容。”

李世民眉头一皱,询问道:“先生所指何人?”

刘弘基与之四目相对,徐徐吐出四个字来,“太子殿下!”

一听这话,李世民豁然起身,神情严肃地道:“出征之前,太子叮嘱我一定要平定西秦,在我们与薜仁杲周旋的四个月里,是太子全力征调粮草,方保我后方无忧,可以说,此次取胜,有太子一半的功劳,他又岂会不满。”

刘弘基低头抚着手中的暖手炉,他身子素来不好,如今倏逢大雪,更是手脚冰凉,李世民体贴于他,特意让人寻来一个鎏铜暖手炉,加炭其中,给他暖手之用。

“在殿下看来,太子有一半功劳,可是在太子看来,这军功却是尽属于殿下的,他半点都捞不着;甚至于,还要狠狠被殿下打上一耳光,毕竟,数月前,他可是惨败于薛举之手。”

他话音刚落,李世民便摆手道:“大哥素来宽厚,岂不会这般想,先生莫要多思。”

第五百六十一章 腰斩

刘弘基抬头定定望着他,“殿下仔细想一想,自太原起兵以来,太子当真没对您有过不满吗?”

刘弘基的话令李世民眼皮一跳,大业十三年时发生在江都路上的事情,浮上心间,然很快便被他压了下去,摇头道:“没有。”

刘弘基轻叹一声,道:“刘某知道殿下仁德,但顾念太多,只会令殿下步步受制,这对殿下来说,可是大大的不利。”

李世民盯了他片刻,神情冷肃地道:“世民很感激先生辅助于我,这两年来,若非先生处处提点,世民难有今日之成就,今时今日,也难平定西秦;但刚才那些话,还请先生以后都不要再说,我是绝不会与大哥去争什么的,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将来亦如是。”

刘弘基微微一笑,“殿下身处朝堂,却仍能保有这份赤子之心,令刘某佩服,只是太子……就要令殿下失望了。”

“你……”不等李世民言语,他已是道:“我知殿下不信,不如咱们来打个赌,输了,刚才的话,刘某此生都不再说,若是赢了,还请太子一事,还请殿下仔细思量。”

沉默片刻,李世民道:“赌什么?”

刘弘基徐徐道:“就赌这次回长安之后,陛下是否会即刻封赏于您。”

李世民眉头一皱,尚未言语,刘弘基已是先一步道:“刘某知道殿下并不在意这些封赏,但不可否认,封赏往往能看出许多事来。”

“就算父皇没有封赏于我,那也是父皇之事,与大哥无关,先生将两者牵扯在一起,会否太过勉强了?”

“这几个月,殿下将所有心思都放在打败薜仁杲,荡平西秦的事情上,未曾留意长安的动静,所以许多事情都有所不知。”刘弘基抚着手中已经有些凉下来的手炉道:“在一个余月前,太子搜罗了两名绝色美女进献给陛下,甚得陛下恩宠,前些日子,一起封她们二人为正七品御女;御女之位,虽说不起眼,但始终是陛下身边的人,更不要说她们被封之后,集三千恩宠于一身,想要在陛下耳边说几句话,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

李世民愕然道:“先生之意,是说大哥进献这两名女子,其意是想要左右父皇?”不等刘弘基言语,他已是否认道:“大哥不会这样做。”

刘弘基并未急于反驳,微笑道:“若没有这样的心思,太子为何要献美于陛下,仅仅只是为了充掖后庭吗,这种事情,万贵妃自会打理,又何劳太子费心?”

李世民打量了他一番,声音微冷地道:“只是区区两名女子罢了,充掖后庭也好,讨好父皇也罢,皆没什么不对的,倒是先生,话里行间,总是针对太子,是何用心?”

“看来殿下始终不相信我的话,罢了。”刘弘基起身道:“眼下争辩这些并没有什么意思,一切等回长安之后再说吧。”说着,他朝李世民施了一礼,转身离去。

望着重归平静的帐帘,李世民眉间的皱折并未松开,刘先生虽未曾与他力争,然看其神色,分明是对自己所料之事极有信心,难道大哥真会那样做?

不会,大哥虽曾行差踏错,但那只是一时糊涂,这会儿早已痛改前非,相信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是刘先生早对大哥有成见,才会那般以为;是了,一定是这样。

几年来,李世民征战无数,却是第一次对赏赐有了那么深的期盼,非关权位,非关荣宠,只是为了证明刘弘基的话是错的,证明大哥并非如他所言的那般阴诡弄权。

十二月十八日,李世民凯旋而归,长安城一片欢腾,所过之后,百姓尽皆自发地朝这位一举平定了西秦之乱,犹如战神一般的秦王施礼。

李世民进宫朝见李渊,后者虽料到有李世民领兵出战,必然可胜,但直至亲眼看见,一颗心方才吞回了腹中,欣然接见这些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将领们。

不,有一个人未曾立下战功,此人就是薜仁杲,他是以降将的身份站在太极殿中朝拜李渊,他此刻的心思,比任何人都要复杂,曾几何时,他也曾坐在御座之上,受百官朝见,可仅仅过了几个月,就成了战犯,要向别人行礼,真是世事无常。

不过幸好,自己总算保住了性命,往后凭着这一身本事,就算不能东山再起,至少也可以富贵无忧。

在众将之中,李渊一眼就看到了与薛举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薜仁杲,李世民察觉到他的目光,拱手道:“启禀父皇,薜仁杲此来,是想归降我大唐,在军中效力!”

薜仁杲想着这会儿正是表忠心的时候,赶紧道:“罪将必当以死效力陛下,为陛下平定中原,扬我大唐国威。”他改口倒是快,一下子就从不久前的“我西秦”,改成了“我大唐”;可惜,不论他如何表忠心,在他杀了刘威的那一刻,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李渊盯着他,徐徐道:“刘威安在否?”

薜仁杲的冷汗一下子冒了出来,急忙跪下道:“当初罪将与陛下阵营不同,刘将军又拼死抵抗,所以一时激愤之下杀了刘将军,还望陛下恕罪。”

李渊冷声道:“拼死抵抗而被你所杀,依你所言,刘感就该大开径州城门,让你长驱直入才对是吗?”

薜仁杲哪里敢说是,急忙道:“罪将不是这个意思,陛下……”

“够了。”李渊出声打断他的话,面无表情地道:“薜仁杲虐杀大将刘感,罪无可恕,着即——腰斩!”

一听这话,薜仁杲差点瘫软在地上,眼见有侍卫朝自己行来,连忙用力磕头,“罪将知罪,陛下仁德宽大,请再给罪将一个机会!”

见李渊为语,他又急急对一旁的李世民求救,“殿下救我!殿下救我!”

早已料到会有今日这个局面的李世民又怎会替他求情,事实上,就算李渊不杀,他亦会杀之,薜仁杲手上实在沾染了太多大唐士兵的鲜血,没有任何理由让他继续活着。

第五百六十二章 未见封赏

薛举暴毙,薜仁杲被腰斩;西秦势力在武德元年,被彻底瓦解,再无一丝残留,所有原西秦士兵,皆被编入大唐军队之中,成为大唐的一份子。

这些士兵对于薛举父子本就有诸多不满,自不会对西秦旧主有什么留恋,从此一心一意为大唐效力。

薛举当年,号称拥兵五十万,虽说征战长安之中,折损了许多,也逃了不少,但还有二三十万留下,如此兵力,令大唐实力一下子扩充了许多。

正如刘弘基所料,一个月后,襄平太守邓曩南柳城、北平二郡降于唐,被李渊封为营州总管,随后,幽州总管罗艺献渔阳、上谷等郡降于唐,被李渊赐姓李,封为燕公。

虽然如今的大唐虽然还说不得强盛,但形势一片大好,朝野上下人心振奋,对统一中原之事,充满了信心,只除了一人。

李世民最近的心情一直不甚好,只因……刘弘基不仅料准了大唐的形势,也料准了他回长安之后的局势。

这一次,他平定西秦,对大唐来说有多少好处,天下人知道,李渊更是知道,亦说了要大赏,但不知为何,这都过了一个多月了,赏赐就是迟迟不下来。

难道当真是大哥借着那两名女子,从中阻挠?

李世民想得入神,连屋中多了一个人也不知道,直至韫仪屈膝行礼,方才惊觉,命其起身。

韫仪取过如意手中的食盒,道:“妾身见殿下午膳时没吃几口,怕您会腹饿,所以做了银耳红枣羹过来,您吃一碗可好?”

李世民笑一笑,“你都亲自拿过来了,我若说不好,岂不白费了你的心思与功夫?”

见他这般说,韫仪知是答应了,从食盒中取过官窑烧出来的青瓷碗,细细舀了一碗递给李世民,“殿下快趁热吃吧,好暖暖身子,这大冷天的,您也不烧个炭盆,这屋里比外头暖和不了多少。”

“我打熬惯了,这点寒冷算不得什么,你要是觉得冷了,我让他们端个炭盆过来。”说着,他吃了一口,点头道:“嗯,甜而不腻,很是爽口。”

“妾身不冷。”待得李世民将一碗吃完后,韫仪试探道:“妾身看殿下这几日神色不展,可是有什么烦心之事?”

李世民默然不语,正当韫仪准备收拾东西退下之时,他道:“你可知宫中的尹御女与张御女?”

“知道,不过殿下唤错了,那位尹御女极得圣心,前两日妾身去给淑妃娘娘请安的时候,听娘娘宫中的人说,已是晋为尹才人,而张御女也晋了宝林。”

李世民惊讶地道:“才人?她才进宫多久,这么快便晋到了正五品?”

“妾身曾见过这位尹才人一面,当有闭月羞花之色,又心思玲珑,难怪陛下如此疼惜她,就连往日最得圣心的万贵妃,论恩宠,亦是有所不及。”说着,她疑惑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