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超级霸主-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凌云没有理会吕布,顾自说道,“如今给你两条路,一是降,二是死。”

吕布看了看旁边的诸将,心中闪过一丝不甘,皱眉沉思片刻道,“吕某愿降。”

凌云盯着吕布,点了点头,“不错,看来你还是一个聪明人。”

吕布眼中阴晴不定,叹了口气,将方天画戟挂在马上,翻身下来。

身边诸将亦跟着下马,随吕布一起跪拜凌云。

凌云策马走到吕布跟前,“各位请起,如今是一家人了,望各位与幽州将士同心同德,共救黎民于水火之中。”

高顺、张辽等人随吕布同时应声称是。

收复吕布如此顺利,凌云并不意外。因为他心里清楚,吕布并非真心归降。因为在生死之间,吕布自然会选择归降,不过,那只是权宜之计。日后吕布若有机会,肯定会异心。

凌云当时若一声令下,万箭齐发,纵是吕布英雄盖世,也难逃一死。只是凌云对他手下的几员大将起了爱才之心。

尤其是高顺和张辽,这二人都是将才,在三国时代算是一号人物。凌云如今在用人之际,怎么会放过他们。

安抚了一番之后,凌云率领人马进城。

徐晃带着兵马将凌云营入大堂,禀报偷营战果。

城中一万守军,被凌云从兵营购买的人马杀死四千余人,其余人全部归降。

时间不长,郭太带人进城,大营的伏击已经彻底结束。张扬、宋宪、侯成被俘,收降军一万两千人。其余兵马皆被消灭。

凌云在大堂上听完禀报,令人将张扬、宋宪、侯成三人押入大牢,日后处理。凌云并没有进行招降。

吕布听凌云下完命令,想要说什么,但皱了皱眉头,什么都没说。他想救下张扬,却怕凌云起疑心。

凌云也知道吕布与张扬关系很好,所以必须防着他们勾打连环。

张扬见吕布已然投靠凌云,而自己却被打入大牢,心中颇为不平。对吕布遂生了怨恨之心,也许一句话就能救他,而吕布却连一句话都没说。枉他张扬在吕布兵败之时还待他甚厚。

凌云略使小计,让吕布与张扬之间产生了裂痕。而后凌云令人在夜间将张扬带到跟前,对张扬好言安慰了一番,对其劝降。

张扬早有降心,只是凌云并未开口,他也不能主动投降。如今凌云给了他一个台阶,他如何还拿着架子。当今天下,凌云并锋所指,无不披靡,张扬知道自己的能耐,成不了什么大事,最好的归宿就是投一明主,建功立业。

无疑凌云是最佳的选择,况且他也没有任何选择。

收降张扬之后,第二天一早,凌云升堂议事,令徐晃为主将,张扬协同,收取河内郡。

河内本来就是张扬的天下,张扬所到之处,守城主将无不开城将其迎入。得了张扬,就相当于直接把河内收入囊中。

河内安定下来,凌云令徐晃为河内太守,驻守河内,严密监视西凉动向。

至于张扬,凌云将其调至冀州担任河间郡太守。

高顺和张辽都封了偏将,高顺调到赵云帐下,张辽调到了太史慈帐下。

吕布与其余降将领皆有封赏,但吕布只与张辽、高顺一样,为偏将之职,其余将官还要低一些。

这几人被分派到了幽州境内任职,远离并州。

凌云知道吕布还可能反叛,所以不能给他太高的职位,如果职位越高,可能给他带来的损失越大。

但此时还不能杀了他,如果杀了吕布,就会对收复张辽和高顺造成困难。就这样吊着吕布,观其表现。

十几天的时间后,河内郡都属于凌云的领地。如今整个并州全被凌云占领。凌云也再次由二锡将军升为三锡将军。兵力限制增加为三万人。

冀州方面,因为孔融的退出,曹袁联军兵力减少,他们只能采取守势。

而凌云却没有进一步展开进攻。

如今凌云的地盘已经囊括幽州全境,并州全境,冀州也占领了绝大部分,只有魏郡尚未收取。

所占领的领土过于庞大,凌云先前只是简单的安抚,稳定民心。

但随着领土不断增多,凌云越意识到后方的重要。不能只注重开疆扩土,必须要把后方稳定下来。

眼下又快到了春耕季节,凌云在燕山大营又建造了大量住宅,把能得到的平民都给得来。让这些人离开燕山,到各地传授技术,这些平民所带来的各种技术都达到了这个时代的前列。

无论是耕种、冶炼、加工还是渔牧,凌云想把经济先搞上去。

因为领土过于庞大,各项花费太多,凌云的经济非常拮据,只靠开采铜矿和收敛金钱必然难以为继。

而且凌云不清楚升为九锡将军之后,游戏系统会不会还能使用,如果到时候不行了,那现在不把经济基础打好,肯定又是天下大乱。

民乱则天下乱,民不聊生则民乱,所以民生工作是重点中的重点。

这段时间,凌云又招揽了一些人才,通过考核,全部任用在政务方面。而且凌云制订了严格的监管制度,尽量减少阶级分化带来的不量影响。

在政务管理上,凌云重用管宁等从辽东过来的人,让他们人尽其才。

经过五个多月的治理,后方越来越稳定,经济发展呈现出蓬勃生机。农林牧副渔大幅度发展,市场体系逐渐形成。百姓安居乐业,凌云治下的领地与其他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也有很多正在逐渐完善的地方,但凌云不能等了。

因为冀州形势发生了变化,曹操见凌云久不进攻,遣曹仁、于禁领大军攻打徐州。

先前曹操发文与徐州牧陶谦,令其率兵前来冀州抵御凌云。冀州离徐州较远,暂时波及不到徐州。

陶谦出于多方考虑拒绝了曹操的请求,因此曹操出兵讨伐。

一方面是为了得到一条退路,另一方面想用武力取得徐州之兵,用以抵抗凌云。

凌云知道历史上的曹操曾经占领过徐州,按历史上的时间,曹操也是在这两年进攻徐州,并且屠杀了数十万徐州百姓。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屠杀。

凌云不确定,现在历史已经改写,大屠杀会不会发生,但他不能去赌,因为那关系到数十万百姓的安危。

因而凌云在安定了后方之后,调兵遣将,并伐魏郡。

凌云共派出二路人马,第一路由赵云率领,领军二十万,其中铁甲军五万。第二路人马由太史慈率领,领军二十万。二人分南北两路同时进攻魏郡。

两路大军如摧枯拉朽一般,迅速开进魏郡,迅速攻取县城。

袁绍在魏郡有兵马十五万,这是袁绍最后的兵马。曹操在魏郡布置了十万大军,以一郡之地养活二十多万大军,魏郡百姓苦不堪言。

凌云大军的到来受到了百姓的热烈欢迎,十几日间,兵锋所指,攻城掠地,整个魏郡尽落凌云之手。

袁绍根本挡不住太史慈的人马,曹操也挡不住赵云的大军。

面对洪水般的大军,袁绍不得不放弃冀州,随曹操进入兖州地界。

至此,凌云收复冀州全境,再生一级,成为四锡将军。

凌云自领幽、并、冀三州州牧,手下将领均有封赏,一时之间,成为天下最强,领土最多的一大诸侯。

更让凌云兴奋的是,在收复冀州之战中,凌云擒获一人。此人是曹操的谋士满宠。

满宠其人,凌云非常清楚,是曹操帐下不可多得的人才。可能现在的满宠刚刚投靠曹操不久,并未得到重用,因而满宠大志不得施展,所以在凌云一番劝降之后,满宠欣然答应投在凌云帐下。

三国时代的人才,凌云大多心生崇敬之心,无论是在前世,还是现在。能在历史上留下许多传奇的人,就值得敬佩。当然,吕布这样的人除外,他留下的除了传奇之外还有笑柄,这样的人生画卷总是以败笔而告终。

凌云现在时常想着一个人,那就是诸葛亮,但凌云知道诸葛亮此时只有十四岁,换句话说还没成人,总不能把人家小诸葛也拉过来吧。

至于风雏庞统,凌云也非常渴望。

即使大业已定,凌云也同样需要卧龙、凤雏这样的人才。创业难,守业更难,人才永远都是最珍贵的。

可能一个人才都能决定一个时代的兴衰,都能决定一个朝代的兴亡。

凌云知道这个道理,而且知道的很深,所以他非常渴望人才。

对赵云如此,对太史慈如此,对徐晃如此,对张辽、高顺亦如此。

如果吕布能真心归顺,凌云当然也愿意重用吕布,但狼子野心,凌云信不着他。

甚至关于、张飞这样的英雄,凌云只能望其兴叹。

正是因为这样的英雄太过忠义,所以凌云才无法收取他们。因为他们太忠于刘备了,以至于他们眼中只有刘备,而连袁绍都没有。

经过冀州之战,凌云再次见识到了刘备敏锐的判断力和趋吉避凶的能力。

在冀州将要丢掉之前,刘备向袁绍请令,出去筹措粮草。袁绍不疑有他,令其速去速回。

不料刘备带着两位兄弟,借此机会,带领本部五千人马,逃向荆州,投奔刘表去了。

刘备的这五千人马,一直没有参与到与凌云的正面战争之中,每当袁绍调遣刘备的时候,留备总是以各种借口搪塞过去。

凌云听到了这一消息,略一沉吟,历史又被提前了,只是不知刘备在荆州会得到怎样的待遇,会不会提前请出了诸葛亮。

第一百四十七章荀彧献计

第一百四十七章荀彧献计

兖州,陈留郡。

一处大堂之上,上首位置端坐一人。

此人目视两侧文武,若有所思。眼眸之中尽显忧色。

片刻之后,他开口说道,“诸位,方才你等也听到探马禀报,凌云发大军五十万兵临兖州,你等可有何退敌良策?”

一干文武互相看了看,皆现沉思之色,却无一人答言。

上坐之人正是兖州之主曹操,听闻凌云平定冀州之后,召集手下人商议对策。见手下人都未说话,曹操心生不悦,这段时间他被凌云的兵马打得落花流水,

本来心里就不舒服。

派出大量人手查探凌云的底细,却一无所获,仿佛凌云凭空冒出来似的。没有任何痕迹可查。

开玩笑,凌云就是横空出世,从后世穿越过来的,任曹操怎么查能查到呢?

曹操等了片刻,见依然无人答言,他把脸转向一人,问道,“文若,可有良策。”

这人名为荀彧字文若,是曹操最为倚重的谋士,先前出兵之时,曹操将其留在青州协助管理州务,并未带在身边。

屡次大败之后,曹操不得已将他召来。

见曹操询问,荀彧从对列中缓步出来,对曹操施礼道,“主公,决胜之关键在于天时、地利、人和。凌云连番获胜,是这三样都占据了。论天时,冬春以来,雨水稀少,凌云的弓弩手不手掣肘,自然所向披靡。论地利,凌云步步为营,以东向西推进。凡征天下者,若非从北自南,便是从东向西。如不以如此顺序,必难成事。”

曹操双目盯着荀彧问道,“文若,此是为何?”

“主公,天下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以高取低,势如破竹。若以低取高,则步步为艰,终不能成事。”荀彧缓缓说道。

曹操仔细想了想刚才听到的那一番话,突然目露精光,对荀彧道,“文若先生真乃神人也,请继续说。”

荀彧微微一笑,“主公谬赞了,在下方才所说是为地利也。还有人和,凌云资源丰厚,施惠于民,得百姓拥护,后方安定,前方将士安心,所以能一而再地获胜。”

“这么说,很难打败凌云了?”曹操皱眉道。

荀彧摆了摆手,“主公,非也。在下方才所说是凌云。而主公也占天时、地利、人和。”

曹操面色了好了一些,“请先生细说”

“天时之所以为天时,是为时也,天时并非恒定不变,而是经常变化,雨季将来,雨雪冰霜看似平常,却是兵之胜败的因素。若利用好了,可做奇兵。若论地利,凌云在东方,而主公在北方,算是各有其利。至于人和,主公平定黄巾之乱,安抚百姓,深得民心。在这上面也不逊色。”

“按先生所说,我等应该与凌云平分秋色,不相上下,为何我军却连连败退?”

“主公,在下方才所说的是运,兵运,行军打仗不只靠兵力,还要靠兵运。但兵运是以兵力为前提的,这有如皮毛,皮之不存,毛又怎能依附呢?主公与凌云同占天时、地利、人和,而凌云兵力充足。主公虽有大军,却多为新收之黄巾军,军力不足,兵器逊色,是以失败的原因。”

“如此说来,先生可知,本公也派人复制了连弩和巨弩,虽然比凌云少一些,却也不算逊色太多。”

荀彧微笑道,“那凌云还有五万铁甲,主公可曾有应对之法。”

曹操道,“若我等只守城,铁甲有何用处。”

“主公,此言差矣。若只防守,铁甲大军自然不能发挥其恐怖的战力,但如此一来,我军只能守而不能战,就失了先机。在行动上多受掣肘,首先就立于不胜之地,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