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夏海权-第4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普通卡车之外;华夏新设计的半履带车也受到了德国人的好评;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十分先进的思路。首先;这种车辆的形势速度比较快;虽然比卡车慢一些;复杂一些;贵一些。但是是陆地上除了履带车辆之外唯一可以在荒野上广泛使用的车辆。可以伴随装甲部队展开攻击。而且除了作为运输车之外;其较大的载荷也比较适合改装成各种步兵用战车和自行火炮。经过对华俄战争中战例分析;德国人敏锐的发现了各种伴随坦克作战的炮兵和步兵的巨大作用。坦克永远不是那种单枪匹马就可以发挥作用的武器。所以德国人决定在半履带车方面和华夏进行合作。

一般来说双方之间的大宗贸易需要用到大量的硬通货币。各种货币之间的兑换会比较麻烦。而为了节省成本以及中间的过程;华夏共和国建议两国之间的贸易部分采用易货贸易的方式;德国人用技术、工业产品和化工产品来交换华夏的生产资料、粮食和其它的初级产品。

“从1907年开始;结束了战争的华夏共和国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在失去了外敌重压后;这个古老帝国的生产力发展速度以一种极其恐怖的速度增长着。首先是农业和轻工业。新增加的广袤土地为华夏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宝贵的资源——优良的耕地。而纺织业等轻工业也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长。随后是重工业产品;钢铁、化工、电力等方面的需求让这个庞大的国家如同一块海绵一般不断从外界吸取资金和技术;进而转化为一个个巨大的工厂;而这些工厂的产出则顺着国内越来越广的铁路线向全国乃至乃至全世界蔓延。短短的几年的时间;这个古老的国家重新焕发了生计;而发展的华夏同样也为德国提供了足够的物资储备;为我们熬过漫长而惨烈的一战提供了保障。”——小毛奇。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

第六百六十七章 新“施里芬”计划

“虽然明知道战争无法在短时间内结束;但是我们依然要尽可能的缩短战争的进程。长时间的消耗对于德国绝对是致命的;德国陆军是一柄锐利的长剑;德意志帝国可以用精妙的剑术以辩骤雨般的攻击取得优势;但是我们不能长时间的维持这个攻势;我们的国家需要尽快的开始战争;尽快的取得胜算;尽快的结束战争!”——兴登堡。

兴登堡的一段话反映了德国人的纠结;一方面他们明知道无法在短时间内让英法俄三个大国屈服;但是同时他们又想通过类似当年普法战争一般的打法;在几个月之内通过爆发来直接打趴下对手;以较小代价来取得胜利。虽然现在伴随着英法比荷四国在边界上大兴土木而让当年施里芬制定的计划几乎不具备可实现性;但是固执的德国人依然想复制当年的胜利。

不过这一次;德国人的攻击对象不是法国;因为法国已经和比利时和荷兰达成了协议;两国决定加入英法的防御体系;一条横贯南北的要塞防御体系最终将被建立;当年施里芬同学计划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接道”比利时以主力军团快速攻击法国的计划已经根本无法实现。在西线上;任何针对法国及其盟友的进攻都将变成正面的要塞攻防战;这对于德国来说显然是相当不利的!

西线算是没指望了;毫无花俏可言的正面消耗战加持久战不是德国人所擅长的;于是乎德国总参谋部将目光放在了东线——沙俄这个貌似强大但实际可以用茶几来形容的国家上。在经过多番的研究和推演后;德国人决定搞出一个俄国版的施里芬计划;不过参与这个计划的不仅仅是德国;而所涉及的兵种也不仅仅是陆军;这个计划所用到的兵力可能不如前者;但是所涉及的广度和作战空间;却是前者所无法比拟的!

“首先;在我们进入俄国领土之前。我们需要先消耗一下俄国人;给这个巨熊放放血。所以我建议我们的第一次对俄战役在内线进行。我们将在东普鲁士给进入我国的俄国人以迎头痛击!”小毛奇在一次内部会议中提出了一个让人惊骇的意见。“如果提出这个意见的不是您而是一名普通军官的话;他会被判处绞刑。”事后鲁登道夫这样评价道。

俄国人和英法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庞大的军队数量;以及国民对人员伤亡的麻木。俄国的总人口数量太大了;他们可以补充的兵员也远比德国人更多。但是他们缺乏足够的重炮和其它技术装备。在俄国陆军眼中;重装备的损失比人员损失更不能让人接受;所以德国未来如果想要取得胜利的话就必须大量歼灭俄国人的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而很显然。在广袤的东欧平远上和对方打拉锯战显然不如将对手引进来;然后来一个关门打狗更加方便!

“西线是军队太多;地方太小;而东线正好相反;是地方太大;军队相对较少;即使我们无意主动进攻法国;我们依然要将半数以上的部队留在西线;意大利人靠不住的。他们只会守卫法意边境上的山脉。而奥匈帝国不是法国人的对手。所以我们需要让俄国人主动集中起来随后;给予其致命一击!”小毛奇这样解释自己的战略意图。

“我们就在东普鲁士。我们会在克尼斯堡修筑一个无法逾越的要塞;让俄国人知难而退;让他们从克尼斯堡南部进入德国;这样的话;他们会被积压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之内。随后我们将和奥地利军队一起从左右两翼发动进攻;全歼来犯之敌;在野战中俄国人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无能;甚至连华夏部队都可以轻易的将其分割和歼灭。这将是一场十分轻松的战役。”小毛奇说道。

“我认为;华夏陆军的水平要远高于俄国。而且也远高于我们的盟友;德国陆军可以保证北线的攻势。但是南线的盟友可就没准了;我们既然已经将部分主力调往东线;为何不在第一次战役中就投入了?”兴登堡对此十分的不解;而且在他言语中透露出对奥匈帝国战斗力的不满和担忧。毕竟现在的奥地利可没有出现一个叫欧根亲王的军事天才!此时的哈布斯堡王朝更适合诞生童话而不是一支强大的军队。

“我们强大的机动部队也是有限制的;其最大的限制就在于行程和对后勤补给的依赖上;我们的步兵就已经可以轻易的折断对方的进攻矛头;既然这样;我们为何还要动用珍贵的机动兵团呢?至于奥地利人?嗯;如果我们的盟友有华夏陆军的一半的战斗力的话;我想我们就不用制定这个计划了。他们的任务应该是绕到俄国后方实施拦截。”小毛奇想了想说道。

“把奥地利人派到俄军后方收拾已经被自己打的崩溃的俄国人应该没啥问题了吧?”小毛奇一边看着地图一边在心中说道。嗯;应该没什么问题。

而在东普鲁士消灭了俄军部分兵力之后;德国最为精锐的装甲部队则会粉墨登场;整个东线德军和奥匈军队将从东普鲁士开始发动一场旨在将整个俄属波兰都吞下的战役。并且将俄军后续部队全部消灭。战场战役如果进行的顺利的话;整个东线将被拉平。德军会节省大量的兵力;并且拥有更加强大的机动兵团。

在小毛奇的计划中;在整个计划的第二阶段;德国海军将和德国陆军进行配合;海军将获得波罗的海的制海权;并且掩护陆军在波罗的海沿岸登陆。登陆部队将分成两路;其中一路将扑向圣彼得堡。而另一路则会向南迂回;将俄国脆弱的后方打的稀巴烂。而这才是小毛奇计划的最为核心的部分!一个巨大的镰刀从海上砍下来直接捣碎俄国脆弱的心腹!

“老实说;这个计划实施起来很有难度;倒不是说我们陆军无法胜任在地面上的战斗;而是说海军方面是否愿意配合我们的战略以及能否在开战后几个月内就将俄国波罗的海消灭都是一个未知数;如果说我们的陆军可以独步天下的话;我们的海军却要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多的英国海军的牵制。波罗的海陷入危机之中的时候;英国人不可能不管。”此时兴登堡再次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海陆军从来就是冤家;这句话放到绝大部分国家都是合适的;当然德国也未能免俗。这不;前几天;提尔皮茨还和陆军大臣就双方的军费问题在威廉二世面前吵了一架。在这一次海陆之争中;威廉二世再一次偏袒了他的宠臣;而这让整个陆军中感到一丝不满。

“没关系的;提尔皮茨这个老家伙不可能白白拿走军费而不付出代价的;我们的大臣虽然没有获得足够的资金;但是却换来了一个保证;即;在不影响公海舰队重大战役的情况下;德国公海舰队可以分出两个分舰队来支撑我们在波罗的海的行动。这对于没有海军的俄国人来说绝对是无法抵御的。”小毛奇摇了摇头说道。在他看来德国陆军打败俄国人没有问题;海军应该更没问题了吧?毕竟现在俄国可以说已经没有海军了!

从波罗的海踏海而来的德国陆军将开辟第二战场;然后配合正面的德国陆军展开一次次的进攻;战争进行到这一步;小毛奇认为自己的目的以及达到了;那即是同时从正面和后方不断的攻击俄国人。正面消耗对方的军力;而从侧翼进入的德军将摧毁对方的潜力。不过小毛奇怕不保险;觉得有必要再准备一手;而这这个计划就涉及到了意大利;这个欧洲最末流的列强了。

意大利从任何角度看在欧洲都只能算二流国家;勉强挂着一个列强的名号而已;当然;这是在历史上。而在这个位面;作为除了华夏之外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的意大利;此时已经拥有了足以让任何国家为之侧目的强大舰队!意大利人终于可以在此时挺直腰板的说意大利皇家海军是地中海最为强大的力量了。什么?你是问英国地中海舰队吗?呃;这支曾经强大的舰队中绝大部分主力舰已经被重新部署到位于本土的大舰队之中。因为德国人在北海的力量已经再迫使英国开始全面收缩自己的舰队。

而正因为意大利这支强大的力量;德国人最大程度的容忍和支持了意大利在非洲的扩张;并且强行压制了土耳其让其将部分领土让给意大利换取意大利站到自己一边。同时许诺胜利后可以将法属北非交给意大利人。这笔付出是必须有回报的!所以德国人要求意大利海军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入黑海;并获得黑海制海权;并在乌克兰沿岸需找合适的地点进行登陆;然后开辟第三条战线!

在小毛奇心中;如果这三条战线都能实现的话;不;只要两条战线都能实现的话;恐怕俄国人就只能选择战败投降了吧?甚至德国都不用动用埋在沙皇旁边的暗桩就可以让这个泥足巨人屈服!而在俄国屈服之后;德国将获得大量的物资并且可以将东线的兵力调往西线;这样一来的话;英法两国的防线可能都挡不住德奥军队的冲击;而英法最大的优势——充足的物资供应恐怕都会大打折扣吧?当然了;这还要看海军那边的破交作战进行的如何。

感谢书友阿虎9006和zhouyu1976、望云山人的打赏~~~。

第七百六十八章 冷眼旁观的美国

“欧洲即将爆发一场惊世之战;这场战争的规模将比当年的拿破仑时代的欧洲争霸战规模都要大;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在这场战争中拼尽全力。这将是一场改变世界格局的战争;而在这场战争中美国能做什么呢?美国能得到什么呢?”——摘自西奥多罗斯福日记。

美国一直是一个想要获得世界支配权的国家;这个国家在徐杰那个位面是这样的。而在现在;虽然在扩张的过程中碰到了一系列或软或硬的钉子;但是作为一个大国;尤其是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美国一直在找机会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当然了;比较悲催的是;到目前为止美国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在历史上美国在1907年左右的时候已经将势力范围拓展到了菲律宾;威风赫赫的大白舰队全球巡游更是震慑了包括英国在内的所有列强。更是让日本这个矮子寝食难安。但是目前这个位面吗?美国实在是茶几点。现在还没有搞定夏威夷。

不;不对;是没有机会搞定夏威夷了!在华俄第二次战争爆发后;美国人因为各种原因没能趁机收掉夏威夷。而在华俄战争结束后;面对打出了威风、打出了水平、打出了气势的华夏舰队。美国上下可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在太平洋的中间和华夏海军进行一场公平的对决。而且在夏威夷的问题上;英国和华夏的意见居然是一致的;那就是保证“夏威夷”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于是乎;悲催的美国在可预见的将来是没有机会了!

不过美国生性不喜欢打酱油。相反美国是一个非常好的投机者。他知道如何平衡世界上的各大强国;知道如何让这些强国之间互相损耗;然后自己再从中渔利。从本质上来说;和徐杰做的事情如出一辙。而现在;美国的政治家和精英们又开始了新的策划;那就是如何在未来可能爆发的欧洲大战中获得一些好处!

大战打的是什么?打的是国力、打的是资源、打的是军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