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88闻风而动
“陛下看好苏游,臣妾也看好苏游,并且臣妾早就听说素颜对苏游的印象不坏,陛下觉得不行,难道是怕因此而负了来护儿吗?”萧碧落有些不解地看了一眼杨广,徐徐地说道。
杨广苦笑着摇了摇头,却并不答话。
“陛下当日不是要给苏游置左右夫人吗?只是因裴氏女心有所属,这事才不了了之的,素颜和雁北这两孩子向来便是情同一心,想必……想必……”萧碧落进一步追问道,但她假设了半天,终是没有说出结果,将心比心,哪个女人愿意和别的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呢?
就算是姐妹也不行。
“梓潼,事情远远没这么简单。苏游文采风流智计过人是不假,但他命不久矣,章仇翼和安伽陀都已断言了,他的命格只到三十岁。”杨广听着萧碧落最终也没有坚持说下去,沉默了一会后还是把自己的理由说了出来。
“什么?这是真的吗?”萧碧落在情感上不愿相信苏游是个短命鬼,但章仇翼和安伽陀是什么人啊?他们混在皇宫已近十年了,但他们的断言至今没有不准的。
“难道朕还会骗你吗?朕的确很喜欢苏游,但更不愿意看到女儿年纪轻轻就守寡啊。”杨广叹了口气,苏游能得他的青睐,或许与章仇翼和安伽陀断言苏游的命格也大有关系。
杨广才气纵横是世所公认,但他的心胸却不可与他的才华相提并论,如果苏游不是因为早被断言活不过三十岁,恐怕杨广也不会一次又一次地把很多与苏游官职不相符的任务交给他了。
“这么说,雁北不是……”萧碧落也叹了口气,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但无论是谁谈及这些沉重的话题时心情都好不起来。
“谁还能分得开他们呢?朕记得苏游曾做过这样两句诗呢: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这样一个情种,只可惜了另一个苦命鸳鸯了。”杨广的心情自然也好不起来,好在他还能记得苏游的诗,并在这个时候拿了出来在苏游背后小小地调侃了他一下。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萧碧落低吟着苏游做的这两句诗,竟一时有些失神了。
杨广也不去管她,两人静静地沐浴在纯白地月光下,直到月色变得凄冷。
**城另一边的女墙边,杨素颜和来雁北也正沐浴在如水冰凉的月光下。
“阿欠~”杨素颜莫名地打了一个喷嚏,随即皱着眉头低声地嘀咕了起来,“定是父皇和母后在说我。”
“公主,你莫不是着凉了吧?咱们差不多该睡觉了,明天还要赶路呢。”来雁北指了指天上的明月,此时已是月上中天。
“哪哪就这么娇贵了?还不是你想在这看你的情郎?他都走了半天了,你这是望眼欲穿啊。”杨素颜摇了摇头,又调侃起了来雁北。
“哪有?我这不是陪公主殿下赏月嘛。”来雁北依依不舍地收回了目光,其实苏游早在半盏茶以前就从他的眼前骑马消失了,只是来雁北在看苏游这道风景,自己却莫名成了杨素颜的调侃对象。
“对了,刚才听你说去年中元节的事,你怎么就想起邀请他参加酒宴了呢??”杨素颜站了起来,她在石凳上的确已经坐得太久了,但她又她的矜持,所以不敢站起来与来雁北并肩望向城外。
“具体是为什么,我现在也已忘得差不多了,大概是因为在水一方那些姐妹们曾经唱过横波做的诗,然后我就虚荣地夸耀自己认识这个做诗的男子吧。可她们怎么都不肯相信,而当时正值横波高中进士,我便以恭贺为名邀请了他。”
来雁北无奈地说起了她主动邀请苏游参加酒宴时的回忆,去年的中元节离今只是一年的时间,但此时说起那往事,却更像是回忆年轻时的青葱岁月。
难道自己老了吗?青春易逝啊。来雁北说起苏游时,竟有些莫名的感伤。
“我好羡慕你们,其实我认识横波要比你早两年;当时我拿着他的画满怀诚心地夸奖他,却不知那就是他的作品,但他却肆无忌惮地贬低自己……”
“公主,这你说过了。”
“那年冬天,二哥带我去净念禅院看梅花,横波一路随行,他做的诗朴实无华,但论及茶来却别出心裁……”
“公主,这你也说过了。”来雁北再次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却在算计与苏游单独出游的场景,可她在脑中怎么都找寻不着。
“额,好吧。”杨素颜两次被来雁北打断,又看着她闷闷的,于是心思也变得惫懒下来。
“公主,咱们还是洗洗睡吧。”来雁北发现两人已是无话可说,于是再次建议吹灯睡觉。
“我还想吃个奶冰。”杨素颜点了点头,却又说道。
然后,来雁北的脑中一下又出现了苏游当日特意拿着篮子给他送奶冰的情景,但苏游此刻却已早早地上了床。
苏游第二日醒来之时,北巡的队伍早已整装待发,只等杨广一声令下。
杨广站在观风行殿之上,看着眼前兵强马壮,又有彩旗招展,自是雄姿英发,他也不出声,只是大手一挥,早有传令官高呼道,“出发!”
随即锣鼓喧天,突厥的启民可汗和各部首领护卫共三千人当先领路,缓缓向他们刚修的三千里草原大道行进,他们之后便是大将阴世师率领的先锋军。
三千先锋军人马皆披重甲,骑兵着明光铠,马着银白重具,再加之人手一支制式马槊,又都举着随风招展的彩旗,这先锋部队看起来就像是一支仪仗队,要多拉风就有多拉风。
“这……,威武,霸气;雄赳赳,气昂昂;英姿飒爽,赏心悦目!”程咬金远远地看着先头部队缓缓走出营,不由得大点其头……
“你这是吟宝塔诗呢?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苏游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我想说的是,像他们这么厉害的人,我一个可以打十个!”程咬金很肯定地说道。
“好啊,你赢了。可是,英姿飒爽不是应该形容女汉子的吗?”苏游无奈地摇了摇头,而后继续抑郁他。
“咳咳,做大事者不拘小节嘛,先生,认真你就输了。”程咬金经苏游一提醒,也发现自己用错了成语,他自是感觉有些难为情,但煮熟了鸭子嘴硬的作风不改,仍要强辩几句。
“真土豪做事,那就是只选贵的不选对的,陛下如此讲究排场,也是为了糊弄那帮没见过世面的突厥人。”苏游突然一下想到了《大腕》中的那几个神经病,随即呲之以鼻地评论道。
仿佛是为了相应苏游的解说,三千突厥人把大隋的先锋部队引到他们新修的路上时,都一齐拜倒在了路边,特别是他们看到如篮球场般大小且急速行驶的观风行殿时,他们更是惊为天人,此时他们心中受到的震撼,比之看到那些胸口碎大石或是口中喷火的把戏时不知大了多少倍。
“那些突厥人真是没见过世面,他们看到陛下的宝龙宫帐时已生了自卑之心,看了殿下的军演后变得战战兢兢,如今又见这会走路的宫殿,定然以为是仙人下凡。”程咬金兴奋地说着,自是以身为大隋人为荣的,但他第一次看到这会走路的宫殿时,又何尝不惊诧莫名呢?
“这便是陛下的用意了,对那些唬人连哄带吓的,目的便是让他们不敢小瞧我们大隋,为了完美地达到这个目的,所付出的代价却是列位大臣们所不能理解的,也因此才会闹出这么多的纷纷扰扰。”苏游点头感叹着杨广的豪气,心中又不免恶意地想,“如果突厥人修的是铁轨,杨广坐的是是《让子弹飞》开头那种马拉列车,这行程至少可以缩短一半啊。”
悲剧的是,马列上面那些人其实都是骗子,而信奉三民主义的张牧之却只能扮身山贼了。
苏游和程咬金两人聊了一会天,便见前方的队伍开始动了起来,于是他们也开始随波逐流,跟随着大部队往北而去。
相比于生活于观风行殿之上犹如度假一样的杨广等人,苏游和他的马球队员们可谓是受尽了折磨,因为他们不仅仅白天需要跟着队伍赶路,到了傍晚安营以后,他们还要抽出一个多时辰进行例行的训练以保持状态。
二十多天下来,突厥王庭大利城已经举首可见,但苏游却累得跟狗似的。
大利城虽号称为城,但城墙的高矮和用料比起东都的各个里坊的围墙都似有不如,城内坐落着则是大大小小的帐篷,但最大的突厥牙帐也不如宝龙宫帐的十分之一;也因此,杨广的宝龙宫帐在先头部队的努力下伫立于大利城西面的时候,突厥的王庭早已沸腾了,尽管此时杨广离王庭还有半天的路程。
“就要到了,这应该是中原王朝的帝王第一次降临此处罢。”杨广此时已经站在了观风行殿的窗边,他遥望着北方,语中的期待和自豪不言而喻。
189割肉为礼
大业三年八月初九,经过了二十多天的长途跋涉,杨广率五十万大军及文武百官和大批僧道百戏终于到达了突厥王庭大利城。
杨广走出观风行殿时,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跪倒在地的胡人,不由得意气风发,随即朗声说道,“朕此次远走塞北,就是想看看塞北各部的首领和黎民,同时也想着要给塞北带来完美大隋的友谊和先进文化。朕颇感意外的是,朕还未出发你们便以把路修了出来,你们的诚意朕看在眼里,朕不虚此行!”
早在马球赛兴起的时候,苏游就发明了扩音器,但他无论如何是没法发明电的,所以杨广的声音实际上传不了多远,好在互动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传十十传百之下,草原人民很快就收到了杨广传来的谢意。
随即整个草原都因杨广的到来而欢腾了起来。
启民可汗等各部首领早在几天前完成了带路党的责任后便赶回了大利城,他们在大利城又花了两天认真而细致得做好了迎接杨广的准备,这才返身往南守候在路边,再次迎接杨广。
此时杨广从观风行殿上缓缓走下,启民可汗随即用匕首在自己的膀子上割下巴掌大的一块肉献给了他,并发誓道,“奴等自从向上国称臣,塞北就停止了战乱,但此地物种匮乏,我等仰慕天朝上国久矣。大隋天子之恩,我等唯有用一膀子力气能报万一,陛下想要走到哪,我们就要把路修到哪。”
“割献礼吗?据说这是胡人的最高礼节了。”
“启民这老家伙可真是条汉子,割了这么大一块肉,臂膀上尤在鲜血直流,他却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这戏演得是不是有点过了?但先帝先后令安义公主和义成公主下嫁于染干,也算对他有再造之恩了。”
……。
此时场面变得无比安静,但观众们内心深处的八卦之血却在澎湃;更多的突厥观众以为染干此举理所当然,而大隋观众看到自家的领导人受到如此的重视,他们内心中溢满自豪亦是不言而喻的。
“好!好!好!果真是条汉子,朕没有错看你!”杨广亲手从内侍手中接过了盛着启民可汗肌肉的盘子,一时也是热血上涌,狂笑了起来。
“染干,你很不错。”杨广笑完之后便放下了盛着血肉的盘子,随即龙行虎步地快速走到了跪在地上的启民可汗身前,伸出双手把他扶了起来。
“陛下,奴请解辫易服,归于大隋。”启民可汗有感于杨广的鸿恩,他颤着身子站了起来,却再次诚恳地向前者旧事重提。
“可汗有向隋之心,朕岂不知?但这是百年大计,急不得啊。”杨广想不到染干这个时候还哪壶不开提哪壶,但以胡制胡原本便是国策,他又怎能答应他所请呢?所以他前不久才把“三思而行”驳得一文不值,现在却在宣扬从长计议。
这虽是杨广的无奈之处,也不能不说是明智之举。启民可汗虽然一二再再二三地申请解辫易服,可这里毕竟山高皇帝远的,即便他们形式上归于大隋统治了,实际上还是横行一方的土皇帝;况且,谁又敢说这不是启民可汗的试探呢?
别人给你高帽,你就就坡下驴,实非明智之举。
于许多历史性的画面一样,吸引住成千上万眼光的两人站在当地都是一语不发;一个是中原之主,笑意盎然;一个是草原之王,热泪盈眶。
“来人哪,赐酒启民,以作谢礼!”杨广于启民可汗面对面站了一会,终于想起了“来而不往”的教诲,随即对身边的内侍招了招手。
很快,一个精致的瓷瓶和两支透明的玻璃酒杯被内侍用托盘端了过来。
杨广拿起酒杯先倒了一杯,又端起来亲手送到了染干的手上,沉声道,“这第一杯酒,朕要感谢启民可汗为大隋和草原的和平做出的卓越贡献,希望大隋人民和草原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
“陛下过誉了,这是奴的份内之事。”染干诚惶诚恐地双手接过酒杯,看着杨广为他自己倒了一杯酒。
两人举着酒杯,遥祝了一下后喝下了第一杯酒。
如是者再,杨广又以感谢启民可汗的殷勤接风和爱护北地的黎民等理由继续敬了他两杯高纯度的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