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部 思考第43节:天灾,一直危胁人类安全(3)
洪水:对我国危害很大 洪水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洪水会吞噬生命,冲毁建筑、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和村镇,造成人们流离失所。全世界每年均有国家和地区遭受洪水灾害之苦。据统计,在各种自然灾难中,洪水造成死亡的人数占全部因自然灾难死亡人口的75%,经济损失占到40%。在孟加拉,1944年发生特大洪水,淹没了孟加拉一半以上的土地,淹死、饿死300万人,震惊世界。1988年孟加拉国发生骇人洪水,淹没1/3以上的国土,3000万人无家可归。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洪灾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黄河在历史上曾决口1500多次,重大改道26次,最严重的黄河水灾事件有:1887年水灾,200多万人死亡;1931年水灾,约300万人丧生;1938年决口,89万人被淹死。人们至今记忆犹新的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等江河的“世纪洪水”,在中国大地到处肆虐,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0多人。 在欧洲,1953年1月北海洪水,造成比利时和荷兰1800多人死亡。2002年8月,欧洲又遭遇罕见的洪水,洪水袭击许多国家,造成近百入死亡,财产损失150多亿美元。 传染病:像幽灵一样难以对付 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疫病始终是危害人类的凶残杀手,而人类也始终与传染病进行着顽强斗争。当传染病的起因和传播途径还未被弄清楚时,这些传染病常常会延续数年,夺去无数生命,进而带来经济和社会动荡等灾难。如今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鼠疫和霍乱之类的传染病已经被消灭或控制,但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非典”等又幽灵般地出现,似乎注定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是没完没了的。 历史上严重危害人类的传染病灾害有:公元542年,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发生鼠疫(俗称黑死病),这次鼠疫肆虐了4个月,高峰时每天有1万人死于该病。1348—1350年鼠疫迅速传遍欧洲,此后又多次爆发,整个14世纪黑死病共夺去了2500多万欧洲人的生命,约占当时全欧洲人口的1/4。1817—1832年,霍乱大爆发,先是在印度加尔各答地区突然流行,后又传到欧洲和美洲,英国有7.8万人丧生,每20个俄罗斯人、30个波兰人中就有一人死于该病。1519—1540年,美洲爆发天花疫情,西班牙军队入侵墨西哥时带去了天花这种致命的疾病,致使两三百万墨西哥印第安人死亡,后来该病又传人南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在告诉我们一次次灾难对人类的打击和毁灭,大自然的威力是多么势不可挡。而且,灾难还将继续,人类还得承受和面对。每一次灾难都是对人类神经的一次敲打。面对灾难,人类应该做什么,该怎样做?是积极应对,还是听之任之,甚或很快便置之脑后?印尼等国绝不是第一次遭受海啸袭击,但至今尚未建立起海啸预警机制。也许建立这样的机制需要花很大的代价,不如投资于房地产、旅游业之类可以赚大钱,但是,这样的代价难道比人类为发生灾难所付出的代价还要高吗? “吃一堑,长一智”是对人类智慧的最通俗的描述,但有时候人类并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从而导致灾难的重复发生。如在印度,西隆和阿萨姆位于印度东北部地震多发地带,这两个地区的人们都曾经经历过地震。西隆在1897年发生8.6级大地震,造成1500人死亡;阿萨姆在1950年发生过8.3级地震,死亡1542人。随着时间推移,如今这两个地区的人口迅速增加,分别比地震时增长了2倍和7倍。但这两个地区的人们似乎并没有从地震中得到多少教训,建设规划极不科学合理,导致现在的道路、建筑等状况非常糟糕混乱。专家估计,如果这两个城市再发生同样的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会大大增加,西隆会死亡4.3万人,比上次多26倍;阿萨姆死亡人数会达9万人,比上次高出57倍。但愿这仅仅是一种假设,这样的悲剧不会发生。 灾难也许不可避免,人类要做的是如何预防灾难,如何减少灾难损失,对此人类应该每时每刻都有灾难危机意识,不要等到大祸临头了再悔之晚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老话永远是真理。 (稿源:《环球时报》2005年1月7月第23版)
第三部 思考第44节: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1)
中科院院士 何祚庥 印度洋大海啸,夺走的不仅是数以万计的人的生命,还从某种程度上打击了人类征服大自然的信心。从人类历史上看,每当遇到人类力不可拒的天灾,总会有人彷徨无措,有人疑惧人类自身的能力,有人对大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 然而,不少科学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自身能力和开发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印度洋大海啸余波未平,中科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在接受《环球》杂志专访时,侃侃而谈他对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所进行的哲学思考,显示出当代科学家对科学力量和作用的信心。 人与自然,以谁为本? 印度洋大型地震海啸给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折射出我们在对人和自然的关系上,认识需要深化。这几年来,“天人合一”的说法甚为盛行,有人把“天人合一”解释为人和自然相处和谐。对这样与词语原意不甚相符的解释我并不反对,但是我认为,人类要看到天与人之间不完全是和谐的一面,还有不和谐的一面。如果我们在人天关系上没有一个冷静的估计,就会放松警惕,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个问题从哲学角度来看更加值得反思。 从历史来讲,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类对自然的抵御能力很有限,所以一些进步思想家强调人定胜天,鼓舞人类与自然界作斗争。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年来人类的能力越来越强了,好像自然界的许多问题人类都能够解决,所以目前有些人生怕人类对自然界破坏得太过分,以至于反而对人类不利,所以强调要和谐。 我以上的这番话是有针对性的,针对的是一些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许多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提醒社会公众要注意保护环境,保护生态,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些年来,人类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确有些环境和生态不必要地被破坏了。但我还是要说,我们有的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有一些片面的地方,也就是认为环境和生态是不能动的,一切“改造大自然”的主张都遭到某些环境学家、生态学家的反对。然而这种观点不符合人类的利益。 在这里,我要尖锐地提出一个理论问题: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该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这是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我认为,应该是以人为本。我绝不反对保护环境和保护生态,但需要弄清楚一个观念,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目的是为了人。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破坏”一下环境、生态,改变一下环境和生态,但也是为了人。 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因为它牵涉到实际工作。现在中国电力短缺,需要开发水能,需要修水库,这就不可避免要破坏一些环境和生态。这里有一个权衡得失的问题,如果过分强调保护环境和生态,那么水库就不能建设。我认为,遇到这样的情形,权衡轻重得失的标准就应该是以人为本。胡锦涛总书记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讲话中指出,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注意把握好几点,其中第一点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我觉得,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个大的课题,我们的思维不能片面。回到人与自然的话题上,就是我们也要看到大自然和人类不相友好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如何进一步改造大自然,使大自然的改造后果符合人类发展的利益,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意义值得一些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深思。
第三部 思考第45节: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2)
驳“人要敬畏大自然” 这次海啸给人类另外一个启示是: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不能无所作为,还是要有所作为。 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一种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无所作为的观点。我认为,该防御要防御,该制止就制止。我们要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但并不意味着要敬,要畏。特别这个观点是在当时“非典”盛行的时候提出的。人类对“非典”怎么敬,怎么畏?这个观点实际上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伦理化了。这个由某位副教授在中央大报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出的口号,实际上是批评科学主义,认为人类不该利用科学来有所作为,反映到人和自然的关系,就是敬与畏,不要老想去改造自然。这就在实际上走向了“反科学”。 应该看到,近代科学才400多年的历史,从伽利略开始到现在,科学水准的发展是极为迅速的。为纪念科学的发展,纪念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光电效应理论100周年和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科学是加速发展的。400年如此,4000年,4万年又会如何?要相信科学的作用和力量,要看到科学的未来。 到目前为止,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很遗憾这次大海啸人们没有预见到,这是科学水准的问题。坦白地说,人类对地震的有些预测的根据不是特别充分的。直到地震海啸快要发生了,才能有所警觉。当前人类要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能的,但人类还是可以做一些预警工作。对于地震海啸,关键在于防御。房子要结实些,抗震结构要好些,这些比预测还要重要,因为这些我们能够做到。 另外,对于国家安全的概念应该扩大一些,不要只把侵略战争看成国家安全问题,自然灾害也会造成安全问题。我赞成对国家安全问题有一个全面的审视,有一个系统的考虑。据悉,在我国即将制定的中长期规划中,安全问题要列入,并作为重点,这是很重要的。 (稿源:2005年1月《环球》杂志 ) 郑 重 声 明 印度洋地震海啸发生后,全世界把目光聚焦在这块曾经是人间天堂的废墟上。灾难难预料,爱心无国界。全中国各族人民以各种方式给灾区送去了温暖,本书汇编了几百幅真实的图片和相关资料,向人们展示了海啸灾难、救援活动,以及海难引发的思考;同时我们以每本书捐赠一元钱,以它特有的方式向灾区献出爱心。这就是我们编辑此书的初衷。 由于编著时间仓促,我们未能征得书中所收录图文的作者、出版者的意见,特此表示谦意,并请有关人士与编者取得联系,我们将支付稿酬;若本书出版后两个月内尚未认领的,我们亦作捐款由中华慈善总会转交受灾区。在编著本书过程中,我们承蒙有关部门和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疵漏和不如意之处,敬请专家、读者不吝赐教。 编 者 (编者联系方式:电话 010…85980635,电子邮箱 FG…70@so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