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2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名流转。】
  『流转』就是轮回,这是在集谛里面所说的。既然世出世法只要是有造作就有果报,就有「流转」;流是不住,像流水一样它不停,转是转变,因果的转变。善因善果,恶因恶报,要怎样才能够超越六道的生死轮回?不能超越,你就不能不受,这是个大问题!世间无论是古今中外,所有一切修行人,可以说总的目的,无非是想解决这个问题。像一般宗教信徒常常讲的,怎样能够得到永生?得到永生的意思,不再搞生死轮回,这是觉知生死轮回苦,真正觉悟到苦!所以,他才有这个念头,想超越,不想再搞了。如果这个念头没有生起来,还在迷,出家修行也没有用,总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首先要觉悟,真正觉悟,这个出离的心才能生得起来,然后你的学习与道就相应。道是觉,道是性,与觉性,或者是与性觉都行,他相应,不迷了。在现相里头我们又不能不知道,只要有「我」这个念头,有自私这个念头,这是迷而不觉。这个事情很不是一桩容易事情,所以「般若经」上常讲「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又不是空无,而是什么?有、无是一不是二,空、有是一不是二,这才真正了解事实真相,很不好懂。我们世间人有就是有,无就是无,有跟无是对立的,空跟色是相对的,那你永远不解如来真实义,你当然会把这个意思错会。
  凡是说有,是从相上讲的;凡是讲无,是从性上讲的。性,相有性无,事有理无,你真正通达了,有不妨碍无,无也不妨碍有。理事无碍,说理事无碍就是性相无碍。真正妨碍是在哪里?在觉、迷,迷了就有碍,觉了就没有碍、就无碍。然后给你讲真的,觉迷是一不是二,这个不好懂,愈讲愈迷惑。你得要细心去体会,这都是真实语,都是真正给你说出诸法实相,佛菩萨果地上的境界。我们看东西看得不清楚,老是偏在一面,凡夫执著有,二乘执著空,都偏在一面。凡夫知事不知理,知相不知性,所以,随著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起心动念,违背了事实真相。也就是我们常讲违背了自然的法则,违背了自然的规律,这就造罪业,做错了,想错了、说错了、做错了。错了要负责任,错了不是没事,错了怎么样?果报现前。这一错,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变成三途,变成地狱。这是什么?错误变现的,怎么变,给你说都不是真的。
  我们从江本胜博士做的水的实验,水结晶的实验,无论它的结晶是美、是善,还是丑、不善,都不是水结晶的本来面目。水结晶的本来面目,我们看不到。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看不到它的本来面目。什么人能看到它的本来面目?把妄想分别执著断掉,你就看到它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是什么样的?我没看见过,我也不知道。从我们想像当中,应当是佛经里面讲的,一真法界里头「八功德水」,应该是那个样子。八不是数字,如来略举几样而已,就像我们此地讲「四圣谛品」,每一谛举十个名字。其实我们今天明了,任何一法都具足一切法,无量无边功德。为什么?称性。随顺法性,法性变的相分。法性里头圆满功德,哪一法里头不具足!法法具足。我们虽然没有见到,因为大乘经毕竟薰习有一段长时间,我们能够联想得到,所谓想当然耳。
  所以,要紧的就是放下,不放下,你就没有办法看破。看破是了解诸法实相,明了事实真相,这是看破。为什么我们不能了解,不能看破?我们有障碍,这个障碍就是放不下,妄想无量无边,执著也是无量无边,分别亦是无量无边。我们虽然是放下了,是放下少分,大部分没有放下,没有能彻底放下!如来果地是彻底放下,所以放下是慢慢来的,一点一点的放下。少分真的放下,入佛门了,所谓是初信位的菩萨;再放下一些,二信位的菩萨;再放下一些,三信位的菩萨。不断的放,放到等觉菩萨,还有少分,那一分生相无明没有放下,这个彻底放下就成佛了;如来果地是全体放下。
  你放下一分,你就看破一分;放下十分,你就看破十分。四十一品无明统统放下了,法性、体相、作用你就全体看到了,就这么一回事。然后你再看看这个世间还有不少迷惑颠倒的众生,在那个地方造轮回业,受轮回报,那就是此地讲的「流转」。你对於这些众生在六道轮回里面的现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能看到他们过去,你也能看到他们未来,他们什么时候因缘成熟,什么时候应该得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菩萨这才以善巧方便帮助这些众生,佛氏门中,不舍一人。现在请看第三段苦灭圣谛。
  【诸佛子。所言苦灭圣谛者。彼摄取世界中。或名不退转。或名离言说。或名无相状。或名可欣乐。或名坚固。或名上妙。或名离痴。或名灭尽。或名远恶。或名出离。】
  到这里是一段。这一段是讲出世间的果,清净寂灭,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净土里面所说的理一心不乱,教下讲的灭谛。苦灭了,这个苦是一切世间苦,统统灭了,一切世间苦。佛陀在此地也略举十个名词,第一个名词,『不退转』,这是苦灭圣谛,这是无上道!究竟的大般涅盘决定不退。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不退有三种,第一种是位不退,第二种是行不退,第三种是念不退。位,凡圣的地位,佛告诉我们小乘初果,大乘圆教初信位菩萨,他们决定不会再退到凡夫位,这叫位不退。为什么?他们已经把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也就是说他们的知见正了。正知正见,见解没有错误,虽然还没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但是他决定不堕三恶道,决定不会堕在阿修罗里头。他在六道里面,人间、天上继续不断在学习,一直到超越六道轮回。继续学习的主要的科目,是要断三界九地八十一品思惑,那就是六道里面错误的想法,错误的思想。由此可知,我们的见解、思想不正,我们修行这个地位是很容易退转的。
  想到这些地方不知不觉毛骨悚然,想想自己不行!我现在得的是人身,人退转了,就是饿鬼、地狱、畜生,往下退。怎么知道?想想我现在的见解不正,八十八品,品是类,错误的见解八十八类。八十八类里面,佛把它归纳为五个纲领,第一个是身见。不但我们执著这个身体是自己,天人也这样执著,色界天、无色界天也这么执著。无色界天没有身体了,我们常讲灵界,他执著那个灵,我们中国人叫灵魂,佛经里面的术语叫神识,他执著那个是自己,这属於身见。堕落到畜生,他执著那个身是自己;变成饿鬼,饿鬼也有个身;堕在地狱,地狱还有个身,总是把这个身执著成自己,这叫身见。所以,五种见总共有八十八品,这一关不能突破,那还谈什么?位不退谈不到。何况还有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五大类总共八十八品。说老实话,我们一品都不能断,这还有指望?
  在末法时期,无论修学哪个法门,有几个人有能力断这个烦恼?三界八十八品见惑,谁有能力断这个烦恼?这个东西断尽了,在小乘证初果,在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位不退。位虽然不退,行还有退转,念还有退转。真正到大乘菩萨位了,能够舍己为人,六波罗蜜坚固!不会再退转到小乘,小乘人自利,菩萨利他。利他很辛苦,小乘人受不了辛苦,不干了,利他的事情不做,太辛苦了。你想帮他忙,他不听话;你好意对他,他恶意回报你。受不了,不干了,退到小乘位,行退了。
  所以,大乘菩萨长时间受般若的薰习,能够达到行不退。虽然是行不退,但是念还不行,念还退。这个念是什么?一个念头,向无上佛道。菩萨有时候这个念头中断了,因此修行的时间要那么长,那就是什么?进得少退得多。他住在菩萨地,常常疏忽这个菩萨地怎么样向上提升,这个他疏忽了。到什么时候得念不退?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华严经》上讲的圆教初住菩萨,大乘经上常讲的别教初地菩萨;别教初地跟圆教初住,断烦恼是平等的,都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智慧不一样;智慧,圆教比别教高,善根,圆教比别教要厚,这是念不退。这是讲三种不退,统统得到了。十住菩萨得到的浅,不深。
  到什么时候,净土经上所讲的圆证三不退,圆是圆满,圆满证得三不退。世尊常常给我们讲「阿惟越致菩萨」,《弥陀经》上说的「阿鞞跋致菩萨」,这是一个梵语的名词,两种不同的译法,意思完全相同,圆证三不退。古大德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阿惟越致是七地以上;换句话说,至少是七地菩萨,七地以上,是八地菩萨了,所以至少是七地菩萨,这地位高了!四十一个阶位,七地是第几个阶位?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个阶位,上去初地、二地到七地,三十七个阶位,好像念书一样,念到三十七年级才是圆证三不退,这个地方讲的不退转。这个说法是一般的讲法。
  此地是大乘,灭谛是果报,大乘出世间的果报是究竟圆满的佛果,《华严经》上讲的妙觉位。不是我们一般讲的七地以上,这里是讲的妙觉。我们今天看到了非常羡慕,非常向往。我们连个位不退都做不到,但是希望我们的道心能够保持,不要退转,不要产生变化。怎么办?古大德教导我们只有一个方法,大乘教里头佛常讲,这个方法是什么?不离善知识,你才能保持。一离善知识,你无量劫来冤亲债主很多,他们会来障碍你,这些人是什么?这些人是恶知识,这些人是邪师,你肯定受他们的影响。你听他的,你相信他的,那你就路子走错了,麻烦就来了。
  所以今天,正如同李老师往年给我说的,学生找老师不容易,到哪里去找?真正遇到个善知识是前世有缘,可遇不可求。而老师想找一个好学生来传他的法,比学生找老师是更难,这个事情是过去生中的缘分,到哪里去找?这是真话。几个人有这样殊胜的缘分?那我们要想成就不就太渺茫了吗?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但是还有一个方法,这是你真正想学,而在这一生找不到善知识,遇不到,没有这个缘。怎么办?找古人,做古人的私淑弟子。你要把古人当做活人,你才能成就。
  古人用这种方法,头一个是孟子,在中国历史上他是第一个。他依什么人做老师?他依孔子,但是孔子那个时候已经过世了,孔子的著作在,他天天念孔子的书,一生不离开。行孔子的教诲,孔老夫子怎么说,他就怎么做。遇到书里面有很深的意思,他不能理解,他就拿这个书去问孔子的学生,向他们请教。一生跟一个老师,听一个人的教诲!他成功了。在中国历史上被后人尊称为亚圣,孔老夫子被人尊称为至圣,他亚圣,仅次於孔子,在历史上没有人能跟他相比。一直到今天,我们提到儒家,自自然然你就想到孔孟,这是私淑学习成功的好榜样。我们如果真正想学的时候,学孟子,学他这个方法。
  在中国历史上有显著成就的人物很多,像汉朝的大儒司马迁,司马迁的老师是谁?左丘明。左丘明跟孔子同一个时代,怎么会变成他的老师?实在讲司马迁学孟子,以古人为师。左丘明有一部著作《春秋左传》,司马迁一生专攻《春秋左传》,他学成功了。《春秋左传》的文章好,司马迁成为大文豪,他的著作《史记》。唐朝的韩愈,在文学史上后人赞叹「文起八代之衰」,唐宋八大家第一个人,他老师是谁?他老师是司马迁,司马迁汉朝人。我们晓得他是私淑弟子,他一生专攻《史记》。他的文章是从《史记》里头学来的,这是古时候有名依古人做老师而成就的。
  在我们佛门里头也有个很殊胜的例子,蕅益大师,净土宗的。他的老师是谁?莲池。蕅益大师归心净土之后,莲池大师已经往生了,他依靠什么?依靠莲池大师的著作,这个我们图书馆有,《莲池大师全集》,精装这么厚,有四册。蕅益大师专攻,他成就了。莲池大师是净宗祖师,蕅益也是。做学问、修道要紧是跟一个老师,学一家之言。为什么说跟一个老师会成就?跟一个老师,你的心是定的,你所学的东西,专,你只有一个方向,只有一个目标,勇猛精进,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我们净土宗《弥陀经》里面,佛告诉我们,「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你就成功了。你跟两个人学,你的心是乱的;你跟一个人学,你的心是定的。古时候儒释道三家,传法的理念、方式都相同,那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亲近李老师,在亲近他之前,我接受两个老师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