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隋-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唔,这样啊!”沉吟了半晌,高老头貌似也没有啥其它更好的提议,遂点头同意了。

旋即一转念又想起一事道,“不过,你这府上,嗯,是乐平公主府的那个义学,究竟办得如何,有多大规模,生员素质如何?若真正开科举士,有几分把握可与那些世家子弟竞争?”

“呃,这个嘛,晚辈还真不知道,这义学的事儿事儿,一直都是乐平公主殿下在管,晚辈也不曾问过!”

闻言,高老头一阵错愕,神sè诡异地看了宇文小麻杆儿半晌,脸sè红橙黄绿青蓝紫的来来回回变换了十数次,最终,高老头万千种情绪化为了长长的一声叹息,“唉……”

所谓,嘴上没毛,办事儿不牢啊!

这宇文小娃,鬼主意倒是挺多,可就是办事儿太不靠谱了!办学这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丫,咋就能交给一个女人去办捏!这也太,有辱斯文了吧?

不过,这话,高老头也只能在肚子里腹诽一下而已,毕竟,那位可是当今陛下的大姐丫!杨广在其面前都要表现出足够的尊敬与客气,可不是自己这个空有官位却没啥实权的太常可以随意评论滴!

“这样,高老爷子,您老若是有时间,不如咱们现在就去义学那里看一看,如何?正好,这义学也缺少您老这样的大儒指导一下!”

“好!”

商议停当,宇文小麻杆儿便吩咐秦琼备车,又纠集了一队的护卫,便和高老头一起离开了洛阳城,向伊阙方向行去。

一路疾行,不半个时辰的功夫,众人便已经赶到了伊阙。

在离伊阙不远处,宇文小麻杆儿和高老头便早早地下了马车,让一众侍卫远远地跟在后面,这一老一少,打算来个微服私访,看看如今宇文家的义学究竟办得如何。

宇文小麻杆儿家的义学很好找。

实际上,原本的伊阙就只是一个小关塞,是拱卫洛阳的八关之一,平素里关上驻扎着一个千人的鹰扬府军队。关下则有一个小镇,人口还不到一千人。

而宇文小麻杆儿家的义学,当初仅仅是内部招生时,就已经有一万五千多人了,虽然后来公开招生的情况宇文小麻杆儿没来得及过问,想来,也不会少于万人。如此,两厢加起来,应该会有三万人左右,甚至,可能还更多!

可以说,只要到了伊阙,随便遇到个人,基本上,九层以上的可能都是义学中人。

这不,宇文小麻杆儿和高老头蒲刚刚来到这伊阙镇外,迎面便遇到了一个大个子少年,宇文小麻杆儿连忙快步上前拱了拱手道,“这位小哥儿有礼了,敢问这里,可是伊阙?”

“正是!”那大个子少年对着宇文小麻杆儿憨憨地一笑,点了点头道。

“那,我听说,这里有个义学,不知是在哪里?”

“你说义学啊,这个我知道,这整个镇子,现在都被那个开义学家伙的买下来了!看见没有,后面那一排排,看起来很整齐,外观还都一样的小楼房,便是是义学师生的宿舍楼!”

顺着大个子手指的方向望去,伊阙镇内,矗立着一排排赞新的青砖小楼。

楼房的结构基本相同,都是面南背北的方向,三层高,每层宽十余丈,间隔成十二个房间,仅仅一条街上,这样的小楼就有二十余栋。而纵向望去,这样的盖满了楼房的街道,没有三十也有二十余条。

也就是说,光这样的宿舍楼,怕是就要有六七百栋!

这么多的宿舍楼,那这义学得多少人呐?最少,也的数以万计吧?这等规模,姑且不论这义学的教学水平如何,但只是这份办学的心意,就已经相当的难能可贵了!要是这教学的水平略微好上那么一点儿,说不定,还真能借着这义学的东风,把科举制度给铺展开来!

如此寻思着,高老头心中颇有几分激动。

“哦,这位兄台对此如此熟悉,莫非也是这义学的学生?”

“啊?这都让你看出来了?莫非你小子看出了俺身上隐藏的书卷之气?”大个子挠了挠大脑壳,再次咧嘴憨笑,略带惊讶地开口问道。

“是丫!是丫!这位兄台举止有礼、言谈不俗,一看就是读过书的人,俺再没眼力见,这点还是看得出来滴!”

“嘿嘿!嘿嘿……”闻言,那大个子不由得昂首挺胸,做傲娇状。

“敢问兄台,尊姓大名?”

“俺姓牛,家里行大,所以,就叫牛大!”

“噗!”闻言,宇文小麻杆儿险些笑喷了出来,连忙正了正sè,做出一本正经的样子道,“敢问牛大兄弟,你为啥要来这义学读书丫?”

“这还不简单?自然是因为,这义学里面,管吃管住了呗!”牛大一副理所当然的回答道,“我说兄弟,你是不知道啊!俺牛大,生来饭量就大,别看俺今年才十三岁,可一顿能吃一斗米!这两年,捐税忽然多了起来,弄得俺家里没有余粮,在家里,根本就吃不饱饭呐!”

“后来,俺爹听人说,洛阳城有个姓宇文的傻帽,居然办个什么义学,不但招生不收学费,还有免费的饭吃,于是,俺老爹就把俺给打发出来上学了!”

“吭哧!”却是宇文小麻杆儿身后的高老头闻言,险些笑出了声来。

宇文小麻杆儿闻言,也不由得阵阵脸绿。

那厢,牛大却毫无所觉,仍旧自顾自地开口道,“我说,兄弟,你说,那个宇文什么的,是不是个傻帽?有钱不去卖房卖地娶媳妇,居然办这么个劳什子的义学,还管吃管住,当真是,比俺老牛还傻,傻得不能再傻了!”

第二卷在长安第二百六十二章问题的根由

和高老头在这义学之内转了一圈后,宇文小麻杆儿的眉头已然皱成了“川”字儿。

无它,失望而已!

原来,观察了这一圈后,宇文小麻杆儿发现,这义学,除了规模还差强人意外,其它方面,简直就是到处都是漏洞。

管理不规范,教学场所居然是全开放的,连个站岗执勤的保安都没有!宇文小麻杆儿等人进去教学区域这么长时间了,竟没有一个人来过问一下。

教学不规范,虽然采取了标准化的教学课程,可那些老师似乎很多都没有啥责任心,时常能见到有偷偷溜出教室的学生来。

此外,校园环境、后勤管理等方面也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带着满腔的怒火,宇文小麻杆儿转了两圈,终于找到了义学的两大副校长,沈君道老头和徐德言老头。结果,宇文小麻杆儿却发现,这俩老头正和一群的大小老头们聚在一堆儿,争争讲讲地争吵着什么呢。

仔细听了片刻,宇文小麻杆儿这才听明白,原来,这群老头们,正在校书呢。

原来,前番张罗兴办义学之时,宇文小麻杆儿弄出了一套的标点符号。

做为文艺老头,徐德言和沈君道二人自然知道这套标点符号意义非凡。等到后来,义学筹建完毕,眼见教学工作似乎开始步入正轨了,这俩老头便各自召集了一群亲朋故旧的知识分子老头,大家聚到一起,开始商量起给各种经史典籍做句读加标点及注释的事情来。

这些老头,好多都是曾经名动一方的才子,各自在学问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建树,故而存在分歧也就理所当然了!

若在平时,不论有啥分歧,各自保留自己的意见即可,犯不着和对方吵架。

可眼前的情况不一样啊!一旦某本书校注完成,那可是要雕版印刷出来的,如果印刷的数量够多,影响够大的话,可以说,这校注的观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就会成为主流正统观点!其它方面的理解,很有可能会从此就沦为歪理邪说,这些老头们自然要寸步不让地争论起来!

对于这种事情,宇文小麻杆儿也有些无可奈何,听了一会儿,见徐德言和沈君道俩老头都没有留意到自己的意思,便打算就此拉着高老头离开。

哪成想,宇文小麻杆儿刚一转身,却发现,那高老头已经挤进了那一群老头的堆儿里,拿着一本书卷,指指点点地问这问那,不过片刻,高老头便脸现恍然之sè,旋即又脸sè一转,和身旁的某个老头争论起了什么。

高老头这一开口,立即遭到了周遭几个老头的围攻,而高老头呢,也毫不气馁,遇强则强,很快便将嗓门提高了几个层次,以一当十地和那几个老头相互喷起了口水。

“唉!老小孩儿丫!老小孩儿!整这一帮老头过来办事儿,果然,不咋靠谱啊!难怪这义学被折腾成了这个样子!”

找到了办学失败的缘由,宇文小麻杆儿也不在这儿多做停留了,自顾自地转身而去。

当宇文小麻杆儿命人把魏征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找来之时,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了1

原本,魏征等人都是有大才的,若是用心打理的话,随便哪个,都能把这义学打理的井井有条。

可是,目前这三人不在管理岗位上,而是跑到了教学一线去。

盖因这义学的标准化教材才刚刚全部完成编撰没多久,具体如何教学的问题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结果,沈君道和徐德言俩老头便把这三个小青年发配到了教学一线,总结教学经验去了!

身为武侯府的府丞、长史和主簿,堂堂五品大员,居然跑到一个民办学校来当老师,当真是有些大材小用了。不过,这哥儿仨却没有对此表示有太大的意见,反而像小黄牛一般的,很是任劳任怨。盖因宇文小麻杆儿早就有对这三人讲述过办义学与科举的利害关系,并对这三人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如今眼见宇文小麻杆儿这当老板的终于亲自来义学查看教学成果来了,魏征等人都非常的兴奋,还没等宇文小麻杆儿开口询问,便一个个献宝一般地向宇文小麻杆儿讲起了这段时间来的教学成果。

强堆着笑脸听完了三人的述职报告,宇文小麻杆儿又揉了揉有些笑得抽筋儿的脸,这才缓缓开口道,“嗯,这义学,从无到有,又做到了如今这有这六万多学员的规模,众位功不可没!”

“如今,陛下已经准备把推行科举提上rì程。但这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这面的义学要培养出一批品学兼优的学子,并且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科举制度!”

“这些事情,全都要依靠你们来完成!”

“可以说,一旦科举制度付诸实践,你们几个必将留名青史,永垂不朽!”

似乎没听出宇文小麻杆儿言语之中的歧义,三个小青年被宇文小麻杆儿忽悠得很是热血沸腾,两只眼睛都直冒绿光!

身为读书人,十年寒窗,最终目的,还不就是为了名和利么?

如今,三人都不过才二十出头,就已经是五品大员了,虽然是给宇文小麻杆儿当跟班,可跟着宇文小麻杆儿这个潜力股,那也是前途无量的跟班啊!

利既然有了,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利,如此,剩下的那就只是名了!

而以三人的见识,自然也能够看得出,如果真的推动了这个科举制度的实施于完善,留名青史,只怕当真不是啥问题!

满意于三人的表现,宇文小麻杆儿继续忽悠道,“可能你们还不知道,陛下已经决定,请动前左仆shè、齐国公高颎高老头重出江湖了!”

“啊?”

很是配合宇文小麻杆儿的语气,三个小青年尽皆露出了惊诧莫名之sè。

“而此番高老头重出江湖的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动实施科举制度!”

“啊!”

三人的惊诧迅速转为惊喜。

“而高老头呢,刚刚就已经跟随本将军来到了我们的义学考察调研!现在,正在楼上和沈君道徐德言那帮子老头们在讨论如何办好义学并进一步推动科举的事情呢!”

“啊!……”

“不过呢,高老头参观了我们义学之后,对你们的教学工作并不是很满意,具体问题如下……”

第二卷在长安第二百六十三章龙门书院

接下来的几天里,宇文小麻杆儿对义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外观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原本开放式的小镇被一大圈的篱笆墙封闭了起来,而且,已经有雇请来的数以万计的民夫开始在篱笆墙外砌围墙。

而最先造好的,则是那汉白玉的正门。

正门造好之后,原本连一个正式名字都没有的宇文氏义学,终于挂出了一个正式的招牌,上书四个大字,“龙门书院”。

两侧是一副对联,“知识改变命运,鲤鱼能越龙门。”

正门之内,迎面是一个高达数丈的汉白玉石坊,上面银钩铁画地刻着几行朱漆大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下面非常可耻地刻有一行略小一号字迹的署名,宇文成龙。

事实上,被宇文小麻杆儿定下做为龙门书院校训的这句话,可不止牌坊上这一处有,而是随处可见。

所有教学楼、宿舍楼的正门,每间教师内的正面墙壁上,被刷得到处都是。

按照宇文小麻杆儿的说法,那就是,让这句校训,深入到没个学员的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