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深宫实录-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鱼龙漫延又称鱼龙曼衍,这实际上是一种假形戏舞。这一类节目除了鱼
戏以外,还有龙戏、虎戏、龟戏、豹戏、熊戏、罴戏、象戏、猞猁戏、大雀
戏。这些动物,有的由人扮演,有的由马扮演,每一种假形戏都有一套相应
的服饰道具。上场表演时,所演动物一边舞蹈,一边前进,喷吐彩焰的火树
在前面引路,旁边还有一些小演员怪模怪样、戏乐逗弄动物,还有时有伎人
立在动物背上耍弄长橦,玩耍杂戏,旁边还伴以幻术串演。秦汉三国至隋唐
时,和鱼龙假形戏齐名的还有在奔驰的马背上表演的骑术;五张案桌上翻筋
斗、拿大顶的安息五案和掷倒十二叠案的掷倒叠案伎。

汉宫中燕乐歌舞的名目极多,著名的舞蹈便是巴渝舞、七盘舞、长绸舞、
折腰舞等。巴渝舞是四川巴渝地区賨族人的舞蹈,此舞粗犷、矫健,舞步生
风。賨人帮助汉高祖刘邦平定关中有功,建汉以后,其舞蹈受到了刘邦的看
重,进入了宫廷,直至晋唐时期,巴渝舞在宫中仍旧流行不衰。七盘舞就是
盘鼓舞,在地上分两排倒置七盘,并置一鼓,舞者在鼓上腾跃,以此发出节
奏鲜明的鼓声,且要在盘上纵蹑,完成一个个高难动作。长绸舞又叫公莫舞、
巾舞,舞者双手各执一条长绸,长绸一端竖裹短棍,起舞时长绸翻卷,呼呼
生风。折腰舞是腰部为主的舞蹈形式,一般和翘袖舞并用。汉高祖戚夫人就
善翘袖折腰舞。

汉宫中还有一些歌舞别具魅力,包括剑戟舞、蹋鞠舞等。剑戟舞是舞蹈
和武术相揉合,可以说是舞蹈化的武术。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有关于剑就舞
的描绘:画面上有两个人各执一柄剑、戟,彼此攻防为戏,这便是剑戟舞。
蹋鞠舞是舞蹈和蹋鞠相结合。河南方城东关汉代画像石墓中,有生动的描绘
蹋鞠舞图:图中有两人,均头戴汉冠,身穿紧身衣,相向蹋鞠起舞;下有一
球物和鼎形器,一人甩袖叉腰,脚尖蹋球;一个舒展长袖,箭步上前,紧张
激烈的防御情态似乎是惟恐球物落入鼎形器中。

汉代以后,宫廷的乐舞机构专设象人,充当百戏中由人扮演的动物角色。
宫廷娱乐活动中头戴假面具的游乐,面具上也要画着象人扮演的动物画面。
同时,也有扮演人的时候,男扮女装时也要头戴面具。后世将这种游戏渐渐
衍变成将假面用色彩直接画在脸上,后来便发展成戏剧脸谱。

中国百戏的发源地是民间,兴盛和繁荣也在民间,只是偶尔进入宫廷作
节庆表演,藉以助兴。中国宫廷中只有一些零星的擅长百戏技艺的演员,因
此,相对于占重要地位的宫廷乐舞来说,其中的百戏乐舞只属于杂舞和俗艺,
但这些杂舞和俗艺却正是中国古代丰富多采的戏曲的源头。可以说,中国戏
曲艺术的繁荣是从古代的俗艺发展而来。百戏中的歌舞后来衍而为以表演故
事为主,再由表演故事过渡到杂剧,成为中国戏曲的雏形和前奏;与此同时,
杂技和魔术成为另一支单独发展的艺术。

魏晋时期,中国便出现了具有人物、情节和剧情发展的歌舞。其代表性
的歌舞便是表演鸿门宴的公莫舞。公莫舞在南朝宫廷中十分流行,北朝则产
生了另一出脍炙人口的歌舞戏:踏摇娘。踏摇娘以丰富感人的故事情节表达


了人生不平际遇的无限哀叹,它直接取材的便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苏姓
的男子,自号郎中,相貌丑陋,酒糟鼻子,瘦骨嶙峋,面如瘪尸。这位男子
表面上老实,愁闷下喜好喝酒,每饮必醉,每醉必痛殴其妻。苏姓男子的妻
子温柔美丽、善歌善舞。她不堪丈夫的虐待,经常顿首摇身,唱起哀怨动人
的忧伤曲。因此,人们感叹之余,渐渐将这个故事编成剧目,定名为踏摇娘。
剧中的丈夫是一位丑角,难看的酒糟鼻,蓬头赤面,活脱脱一副醉鬼模样。
剧中的妻子由男子扮演,画上假面,涂脂抹粉,美丽动人,且歌且舞。每唱
一段,末尾都有和声,和者齐唱:踏摇和来!踏摇娘苦和来!这种和声便是
后来的帮腔和旁白。踏摇娘这个剧目在唐宫中是最为著名的保留节目,三百
年间长盛不衰。唐宫中最擅长演踏摇娘的教坊艺人是张四娘。踏摇娘后来改
名为谈容娘。唐宫中以诙谐的表演见长的优伶们有一出拿手的节目,便是讽
刺戏参军戏。参军戏没有歌舞,只是用语言充分表达。参军戏旨在讽刺贪官,
其典故出自汉代。东汉和帝时,馆陶令石耽犯赃,和帝惜其才,免予治罪,
但为了让他汲取教训,命他穿上白夹衫,在宴饮时被优伶玩耍、戏弄和羞辱,
一年以后才结束这种处置。后赵石勒在位时,参军周延任馆陶令时贪污官绢
数百匹,被捕入狱,但因是皇帝石勒的属官而宥罪。后来,周延在内廷便成
了伶人嘲弄的靶子。宴饮席前,优伶们头戴介帻,身穿黄绢单衣,周延夹役
其中。优伶问:汝为何官,在我辈中?周延按规定回答:我本为馆陶令。然
后,指着优人的黄绢衣说:正坐取是,入汝辈中。众人大笑。由贪官直接扮
演的这类宫廷讽刺戏,后来便由伶人扮演,参军就成了贪官的代名词,故称
参军戏。参军是丑角,嘲弄参军的角色叫苍鹘,是一种凌厉的鸟名。唐宫中
擅长参军戏的优伶有黄幡绰、张野狐、李仙鹤、曹叔度、刘泉水等。宋时,
参军戏叫加官戏、跳加官。

宋元时期的戏剧活动走向成熟,由于产生于民间,而且包括歌、舞、说、
做等多种形式,因而称为杂剧。宋代宫廷中,歌舞音乐渐渐让位于杂剧,杂
剧进入了帝王后妃们的生活。南宋教坊十三部中,唯以杂剧为正色。宋代杂
剧中的戏头称为末泥,就是男主角;然后是副净、副末、孤。副净的职责是
装痴卖傻,作各种滑稽表演。副末是由苍鹘的形象演化而来,帮助副净作滑
稽的言词动作。孤是指官员,装孤便是装扮、扮演官员。女主角称为旦。每
一场杂剧演员凡四、五人。演出时,引戏人先说一段寻常熟事,把话题引上
该戏,称为艳段;接着,开始演出正剧,由两段构成。全剧表演的故事追求
一种令人发噱喷饭的效果,尤其是在御前表演,更要以精彩的演技和幽默的
对答博得龙颜大悦。

杂剧到了金代深受宫廷帝后美人们的欢迎。金代宫廷中的杂剧之盛宫词
有这等描述:传奇杂剧竞排场。末旦装成出教坊。元代时的杂剧活动是中国
戏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杂剧在元宫的繁荣和兴盛,有一首宫词作了生
动的描述:初调音律是关卿,伊尹扶汤杂剧呈;传入禁垣官里悦,一时咸听
唱新声。元代宫中的演艺机构是教坊,教坊艺人达几千人,杂剧的角色行当
至此基本齐全,包括末、旦、净、外、杂、丑。元杂剧时人称为传奇戏,大
剧作家关汉卿等创作了许许多多前所未有的情节生动曲折的剧目。

明代宫廷戏班是由一色的宦官组成,即宦官机构钟鼓司的成员。学艺太
监凡二百余人,剧目多是金元时期流传下来的院本。明代宫中演出剧目,很
少是整场演出,在大的节庆仪式上一般只演一部戏的几回几出。明宫中的钟
鼓司太监经常在御前奉命执板,有板有眼地打逗清唱。钟鼓司的演艺水平比


不上在宫外竞争中占优势的戏班子,因此,在有些时候,宫外的戏班子会奉
召进宫献艺,崇祯年间皇后生日时,沉香班优人就曾入宫演出《西厢记》《玉
簪记》。

明代钟鼓司在御前演戏不光起娱乐作用,还可通达民情,开启圣聪。明
代宫中规定,秋收时节,钟鼓司要演出打稻戏,以使皇帝知稼穑之艰。皇帝
每年秋日时驾幸旋磨台无逸殿,观看打稻戏。打稻戏由宦官扮演,农夫、村
妇收割打稻,管田官吏前来征租,纳租时双方发生口角,演得生动,逼真,
村庄和稻田的真实场景也奇迹般地再现于深宫。

除了打稻戏以外,帮助皇帝在九重深宫中了知世态百相、博闻广识以顺
天恤民,还有一部重要的戏剧:过锦戏。过是指一一登场。锦是指各色人物、
事物的典型。明宫的过锦戏约有一百回,每回上场七余人,各有引旗一对,
锣鼓送上。戏中扮演的各色人物极多,包括少女、妇人、平常男子、市井工
匠、流氓无赖等,用故事情节展示他们的生活和冲突,备极世间骗局百态;
同时,又穿插杂耍、百戏;结尾时极尽滑稽,使观者在笑声中收场尽兴。

明神宗在万历初年,为了孝敬西宫太后,特在宫中设立四斋,集中宦官
艺人,演习传奇戏。后来,明代皇帝又在玉熙宫开辟演剧场所,专习民间发
展起来的戏种。从宋以后,南戏日渐壮大,成就很快超过了包演过元代杂剧
的北曲。南曲是由唐宋大曲发展而来的,是结合宋词和南方民间曲调发展而
成。用南曲演唱的南戏在明代民间声势浩大。明万历时,南曲有几个著名的
分支,包括弋阳腔、海盐腔、昆山腔等。明宫玉熙宫中的三百名宦官演员职
在学习上述流派,在宫中演出。

清顺治帝福临在顺治十六年裁革教坊女乐,女乐职责全由宦官担任。到
清乾隆时期,宫中女伎已无一人。清代内务府的习艺太监称为内学。乾隆皇
帝以风雅自居,仿唐明皇梨园教演弟子的故事,将宫中习艺太监安置在长街
南口植物花草茂盛的所在,称为南府,习艺太监人数约有一千五百人,清嘉
庆时,将内学和随皇帝出行演艺的外学移至圆明园。道光七年,将在景山习
艺的太监并入南府,改名升平署,仍在南府旧址。

任何一个新入署的习艺太监都由总管首领等人审视其材质,看在哪一方
面可堪造就,适合演学哪一种角色,便令其拜相应的年长艺人为师,随师父
住在一个房内学习。学艺时,每天有早、晚两次课程,酷暑时并为一次。上
课时,以场面人打鼓为号,称为点鼓,然后学生各从其师学艺:先念本子,
念熟后再教白口唱法、身段,称为上散学。学生分别按各自的角色将一出戏
中个人所唱的身段、唱白练熟以后,再聚在一起,相与对白对唱,称为唱对
某戏。唱对时,师父点说其间过渡的过场。然后,再按程序,由其师父口念
锣鼓,带说过门,指示学生在何种锣鼓点内出场,直到唱、做完毕,称为过
某戏、说排。一段时期后,师傅请首领临视学生表演,经认可后方加以锣鼓、
带髯口、穿靴子、手执道具,实地排演,但面部不上妆,称为响排。最后阶
段便是站某戏,全按演戏规定实地操练,完成各项。总管鉴定通过以后,则
书此戏在进呈单上,称为安单,可备承应。

清宫的戏曲承应节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月令承应,一类是庆典承应。
月令承应包括元旦、立春、上元各节承应和花朝、浴佛、赏荷等特殊承应。
元旦承应主要是演祥瑞例戏,包括寿山福海、椒柏屠苏、开筵称庆。立春承
应则是早春朝贺、对雪题诗一类。上元节戏目是伴随欢筵助兴的,包括嘉夜
戏游、灯月交辉、紫姑点福、海不扬波、御花献瑞。特殊承应针对性较强。


花朝日演万卉呈祥、千春燕喜;浴佛节演佛化金神、光开宝座;重九演九华
品菊、众美飞霞。庆典承应包括法宫雅奏和九九大庆两类。法官雅奏是指内
庭各种喜庆承应,如皇帝定婚、大婚、册立后妃、皇子降生等。九九大庆是
指帝后的寿节承应,是群仙贺寿之类。


二、帝王骑射功夫

射的历史可谓古老而悠久,它伴随着人类的进化,是人类的文明象征之
一。中国有著名的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羿是中国古代的射箭能手,射法高
明,百发百中。传说圣主唐尧时,天上有十个太阳,轮流照射。天下大旱,
地上的庄稼都一一枯死了,凶猛的禽兽穷凶极恶,危害人民。唐尧派人请来
了羿,羿射落了九个太阳,消灭了危害人民的野兽,万民安居乐业,于是,
天下举尧为天子,羿成了尧治下的一个部落首领。

羿是古代的民族英雄,但他的弟子逢蒙却是一个心怀邪恶的奸人,逢蒙
是羿的众多弟子中射术最好的一个,他嫉妒羿,以为除掉羿便可以取羿而代
之,成为全国景仰的射箭英雄。逢蒙射术高强以后,日夜想除掉羿。一天,
羿打猎归来,逢蒙躲在树林里,一连向羿连射十箭。事出突然,暗箭难防,
射艺超人的羿神奇地躲过了九支箭,到第十支箭射近咽喉时,羿一低头咬住
了箭簇。这等出神入化的技艺连逢蒙也目瞪口呆,不得不低下了头。这便是
盛传古代的逢蒙学射。中国的古代史书《列子》中还记载着著名箭师飞卫教
授高徒纪昌学射的故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