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深宫实录-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盛传古代的逢蒙学射。中国的古代史书《列子》中还记载着著名箭师飞卫教
授高徒纪昌学射的故事。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骑射便在一场场征战、厮杀中进入了日常生活,
成为古代重要的军事技术。春秋、战国时期的射箭活动蔚然成风,善射高手
因而层出不穷。在这个才人辈出的英雄时代,最著名的就是楚国养由基的百
步穿杨的射穿七札。《左传》记载说,养由基是楚国的一位小军官。晋楚鄢
陵大战时,他一箭射死了晋国大将魏锜,从而阻止了晋军的凌厉攻势,受到
楚共王的厚赏。楚军中另有一位神射小将,名叫潘党,不服养由基的射艺,
找养由基一比高低。射圃中立起了靶子,两人站在百步之外,各射十箭,都
是箭箭中的,不分胜负,靶场边有一株杨树,有人染红一片树叶,让两人射
这片红叶。结果,潘党没有射中,而养由基却一箭穿杨。潘党认为这是凑巧,
提出比射胸甲。潘党叠五层胸甲,一箭洞穿;养由基叠七层胸甲,也是一箭
穿透。

中国自西周以后,学校教育中专设射御以教授皇子和贵族子弟。但皇子
和贵族子弟习射主要是用于健身的,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后来有部分贵族
子弟担任武车士、武骑士,指挥战争,军中骑射也渐渐发展到民间,成为一
项广泛的富国强兵活动。古代学者墨子提倡射御,他说:欲众其国之善射御
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
古代中国很重视射御,当时挑武车士的条件十分苛刻:选车士之法,取年四
十以下,长七尺五寸以上,走能逐奔马及驰而乘之,前后左右上下周旋,能
缚束旌旗,力能彀八石弩,射前后左右皆便习者,名曰武车之士,不可不厚
也。

天子习射在中国一直被赋予很高的意义。中国史书《射义》上说:射者,
仁之道也,求诸正己,己正而后发。著名的书籍《白虎通》也说:天子所以
亲射,何?助阳气达万物也。中国的皇帝一般都有过硬的马上功夫,善于骑
射,即便文治和平时代,皇帝们也不敢将武艺坐废。创业的皇帝长于骑射和
能从容的驾驭武士这是无庸置疑,而生活安逸的守成皇帝被中国繁重的礼制
所约束,礼制要求射御是皇帝们的必修课,是君临天下的必备修养,被纳入
礼仪,被认为是中国皇权中雄威的象征。在春风吹拂的禁苑后宫,闲暇中的
帝王在侍从的簇拥下练习骑射也是一种十分有趣的健身活动。


秦始皇豪情盖世,以摧枯拉朽之势剪灭群雄,荡平中国,获得了空前的
大统一。秦始皇志满踌躇,造高台四十丈,在台上装饰华丽,射猎飞鸿,称
为鸿台。四十丈的高台依旧容不下那颗高傲的心,秦始皇带着浩大的车队,
四出巡游。终于,在沙丘的荒漠尘沙中,秦始皇和他的威武车队走到了尽头,
江山易手汉室。汉时的鸿台虽然依旧傲视苍天,但不过只是一座曾经显赫过
的土丘。

汉高祖刘邦困于白登,三十万精兵覆没,匈奴的铁骑自此令汉室闻风畏
惧,强大的汉王朝在无奈之下,只好用皇室的美女和亲,以换取安宁。在这
种屈辱下,汉室的热血男儿自然发愤图强,苦练骑射。皇室中长于武艺的刘
彻脱颖而出,成为一代文才武略的圣主汉武帝。汉武帝雄才大略,在他的麾
下有许多杰出的骑射高手。第一个当推飞骑将军李广。

东汉也是一个开疆拓土的英雄时代。流传至今的东汉铜车马武土俑群依
旧重现着当年所向无敌的威风。东汉末年,曹氏父子曹操、曹丕开创曹魏江
山,骑射成了他们的看家工夫。曹丕的射艺胜过曹操,不同凡响。他曾同父
亲曹操一同出猎,不期当头遇上了一只饥肠辘辘的饿虎,饿虎四蹄生风,迫
扑这两位不可一世的天子。曹氏父子纵马飞奔,落荒而逃。曹丕处变不惊,
策马奔逃的时候及时张弓搭箭,回身满弓射出,风声嚯嚯,一箭中的,饿虎
应声倒地,一场灾难就这样避免了,惊魂稍定的曹操感念儿子的挚勇,命曹
丕统领骑兵。曹丕即为后来的魏文帝,他曾得意地自述:少好弓马,逐禽辄
十里,驰射常百步;于邺西猎,终日获獐鹿九、雉兔二十。

中国组建大规模骑兵部队的皇帝是赵国的第六代国君赵武灵王。赵武灵
王即位时,赵国国力虚弱,处于强国的包围之中,处境十分不妙。赵国不仅
遭受大国的威胁,甚至于北方的游牧民族的胡人马队也时常入境骚扰,其精
锐的骑兵确实威风凛凛,锐不可挡。最令赵国感到屈辱的,是弹丸之地区区
中山国,也敢无视赵国的存在,公然耀武扬威,向赵国挑衅。

赵武灵王是刚毅决断、体察民情的皇帝。他直视现实,发现赵国财乏兵
弱,而兵弱直接导致邻国的欺凌。赵国的兵力是沿袭西周以来的古老格局,
以步兵和战车相结合,兵士身穿长袍铠甲,簇拥于战车左右,而骑兵寥寥可
数,但强悍的北方军队却不同,拥有强大的骑兵,来去倏忽,如天兵天将,
个个骁勇:他们身穿胡服,动作灵活,行动快捷,尤其是丘陵河谷作战,更
是纵横驰骋,神勇无比。

赵武灵王决心富国强兵,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他说服一些顽固的
权贵,强令改变国俗,国人需胡服骑射。赵武灵王率先身穿胡服,纵马骑射。
很快,赵国组建了一支精悍的骑兵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变了赵国虚弱
的国力,赵国迅速强大。这项军事改革对中国影响很大,汉唐以至明清的帝
王们由此得到启示,都很注重纵马骑射。

北周武帝的姐夫窦毅有个相貌奇特、机智过人的女儿。窦毅认为这个女
儿非同一般,将来一定前途无量。窦毅说:此女有奇相,何可妄与人?但色
艺具佳的女儿遐迩闻名,求婚者络绎不绝。为了选择乘龙快婿,窦毅在自家
门上画了两只孔雀,公开征婚。求婚者须射出两箭,但入选的标准他没有点
明,是射中哪里方可?他心里当然清楚,只能射中孔雀的两只眼睛。数十位
应征者一一试谢,都不中意。最后,来了一位深沉勇武的年青人,他不发一
语,搭箭开弓,两箭各中孔雀一目,这位青年入选了,他便是后来的唐高祖
李渊,窦氏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


唐太宗李世民的勇武善射超过了他的父亲。这位虬须隆鼻、有着北方民
族血统的皇帝对于骑射非常沉醉。在唐太宗的生活中,骑马射猎是一件无可
比拟的开心乐事。闲暇的时候,他便常常张弓挂矢,用特大号的箭,以后苑
小门的门扇为靶,射箭取乐。唐太宗长于骑射,他也希望他的大臣精通此道。
文臣萧瑀以文得宠,却素来不会射箭。有一天,太宗忽发奇想,想戏弄一下
这位疏于骑射的宋国公。他把萧瑀召入宫中,给他一筒箭,让他试射。君命
不可违,萧瑀奉旨从命,勉强完成了射箭动作,但没有一支箭射到了不远处
的箭垛。侍从一旁的文臣欧阳询才思奔涌,忍不住写了一首诗,嘲讽萧瑀:

急风吹缓箭,弱手驭强弓。

欲高翻覆下,应西复更东。

十回俱著地,两手并擎空。

借问谁为此?多应是宋公。

唐太宗骑术高超,箭术出众,经常自恃武艺冒险狩猎。中国汉代和唐代
都设有专养禽兽的皇家苑圃,苑圃狩猎自然动辄涉险。汉元帝曾在虎圈斗兽
时,突然有一只熊逸出,攀槛而上,元帝吓得魂飞魄散,惊恐万状,好在沉
着冷静的冯婕妤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从容地将元帝挡在身后,众侍卫抢上
救驾,一场险事才变为一场虚惊。唐太宗在后苑中射猎,也经历了一场在生
死中徘徊的令人后怕的险境。

有一天,唐太宗游猎后苑,追杀一只猛兽。不意从斜刺的丛林里窜出一
群惊惶失措的野猪。野猪毛发直竖,双眼血红,拼死地向拦住去路的唐太宗
扑来。唐太宗镇定自若,张弓搭箭,四发四中,连续射杀了四只野猪,但毫
不畏惧、近于疯狂的一只雄性野猪却依旧如狂风一般地向唐太宗袭来。在这
千钧一发之际,随从狩猎的武士唐俭翻身下马,徒步和疯颠的野猪搏斗,唐
太宗也驰奔过来,挥起一剑,结果了这只胆大妄为的野猪。唐俭作为一位侍
从御驾的赳赳武夫,经历了这场险境,也惊出了一身冷汗,这场事故以后,
唐俭等侍臣对太宗的狩猎忧心忡忡,太宗看出了唐俭的心事,笑着对唐俭说:
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耶?何惧之甚?唐俭回答说:汉祖以马上得之,不
以马上理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岂复逞雄心于一兽!太宗听后觉得有道理,
便决定不再狩猎。

唐玄宗李隆基是位仪容俊伟的皇帝。他多才多艺,长于书法,熟谙音律,
尤其精通骑射。武则天极喜爱李隆基,但武氏危害唐室,李隆基心怀大志,
便阴结才勇之士,厚交万骑豪杰,秘密图谋匡复社稷。经过一番拼杀,李隆
基终于登临宝座,为唐玄宗。玄宗退朝后便与兄弟们饮宴博弈,斗鸡走狗,
击球骑射。玄宗好动多能,骑马能射杀走兔,虽经常骑射游乐,但没有一次
像他的曾祖父那样冒过生命危险。唐肃宗也是一位骑射高手,能三发三中。
唐宣宗更是一位了不起的骑手,他能在百步之外一箭穿竹。

宋太祖行武出身,日夜在鞍马上奔波,骑射技艺超群。登基以后,太祖
射艺不减,裁政之暇还偶尔在大臣面前一逞雄姿,往往七发连中,其射艺不
亚于一个神射手。宋太宗也是一个雅好骑射的皇帝,习射和观射是太宗日常
生活的一大喜好,后宫玉津园就是他常去习射的地方。宋代的后苑、琼林苑
经常由卫士表演射柳,尤其在景致宜人的琼林苑中,太宗常摆酒设宴,和进
士们共饮,酒宴旁由卫士身着劲装,表演射柳技艺,体现所谓文武并举、风
雅长存的古意。

宋代后宫中美目盼兮的宫女习射可能是一件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事,但


却是历史的事实,不过,这一“壮举”恐怕创自风流多情的宋徽宗。徽宗政
和五年,首辅大臣们有幸目睹了宫女射箭的风采,这些文采风华的大臣便将
这一盛景用华美生动的文字记载了下来。徽宗赵佶嬉游无度,终日耽于游乐。
政和五年,徽宗心血来潮,在宣政殿举行规模盛大的后宫宴会,在宴会上又
出人意料地召集宫女,排列殿下,一展她们精彩绝伦的射技:她们鸣鼓击柝,
跃马如飞,以矫健的身姿剪柳枝、射绣球、击丸弄剑,据鞍开神臂弓,令人
叹为观止,眼花缭乱,以至于侍立一旁的赳赳卫士也都面现愧色,喟叹弗如。
骑射打猎也是宋代宫女们一项重要的内容,她们打猎的迷人风姿更令大臣们
目瞪口呆。大臣王珪为此写了一首宫词,生动地赞叹着这群出类拔萃的女中
豪杰的飒爽英姿:

数骑红妆晓猎还,销金罗袜镂金镮。

佯佯走马穿花过,拂试雕弓对御弯。

宋代宫女们骑马游猎当然不是真正的奔突射杀,而是游戏性的。她们身
穿猎装,手挽雕弓,在从容悠闲中更注重的是骑马游猎的迷人风姿和新鲜感
受,而不在于是否收获猎物。宋代宫女们游猎的范围仅限于宫禁,不会超出
后苑。宋代宫廷御苑中依山傍水,树木丛生中蓄养着无数的珍禽异兽。宫女
们踏着晨雾,在苑囿中飞马拉弓,自有一番惬意和情趣。

北方少数民族的君主无一不是在赫赫武功中建立自己强大的国家,他们
弓马娴熟,无一不是以武艺卓越、骑技超群而赢得下属的拥戴。匈奴人刘曜
武艺过人,曾以强悍的兵力扫荡西晋,成为前赵的君主。刘曜膂力出众,能
将一寸厚的硬铁一箭洞穿,被称为射神。北魏孝文帝聪敏好学,一心向往汉
族文化。孝文帝少年时就长于骑射,且膂力不凡,年仅十余岁便能以手指弹
碎羊髆骨。胡太后以母后的身分临朝听政,还居然能在群臣面前表演射针孔、
象牙簪。

北部辽、金君臣都善骑射。辽兴宗耶律宗是一位骑射高手,有一次在黄
花山游猎,射熊达三十六只之多。回宫以后,兴宗临御元和殿,出试题:日
射三十六熊赋,考试进士。清代的帝王们来自白山黑水之间,他们的祖先就
是以游猎为生。他们入主北京以后,除在紫禁城和后宫苑囿骑马习射,还在
热河围猎,兴致不减当年。


三、水上秋千

水嬉指水上活动,是古代越深水渡江河的技能,也就是游泳。游泳源于
远古时期的渔猎生活。中国最古的诗歌总集《诗经》即有关于游泳的诗句: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中国古时的思想家庄子说:夫
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列子也记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