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深宫实录-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付匠者为之。又自制微型宫殿,用木条巧妙搭成,高尺余、栋梁楹榱,
宛转皆具。元顺帝亲自设计制作的水晶宫漏最能代表他的技艺水平。宫漏高
约六、七尺,宽长三尺,“造木为匮,阴藏诸壶其中,运水上下,匮上设四
方三圣殿,匮腰立玉女,捧时刻筹,时至辄浮水而上。左右立二金甲神人,
一悬钟、

一悬钲,夜则神人自能按更而击,无分毫差。当钟、钲之鸣,狮凤在侧
者皆翔舞,匮之东西有日月宫,飞仙六人立宫前,遇子午时飞仙自能耦进,
度仙桥,达三圣殿,已而复退立如前。其精巧绝出,人谓前代所鲜有”。这
种巧夺天工的宫漏,元顺帝做过不只一个,元亡后,明司天监长官进献给朱
元璋一座元顺帝所制的水晶宫漏,朱元璋过目后,对侍臣说:“废万机之务
而用心于此,所谓作无益害有益也。使移此心以治天下,何至灭亡?”命人
砸碎之。

明熹宗天启皇帝,集上述皇帝的偏好与禀赋于一身。明熹宗不好女色,
夜宴结束后,又兴致盎然地欣赏杂戏,霄分(子夜)始就忱。有时夜间兴奋,
在灯下舞刀。上树掏鸟巢,曾失足堕地,裂裳破面;又曾于太液池上摇浆,
风起船翻,险些溺死。在宦官的唆使下,熹宗常以残杀猎物为乐,有时照例
视察太学,大臣还未赐茶就匆匆回宫,到十库后打猎,抓住狐兔后,挥刀使
其身首异处,而眼睛尚在转动,众宦官称贺欢笑。玩弹弓、放马铳,也是天
启皇帝的乐事,近侍宦官也常常手持马铳习射,一次暖殿(宦官职名)王进
在御前放铳,铳身被高温烧断,落下,打落其左手,熹宗险些遇难。

“龙凤旌旗左右分,广场排列阵如云”。宫中的广场有时会变成演兵场,
天启皇帝要与皇后同御同操,天启统率宦官三百人,旗帜绘龙,列左;皇后
统率宫女三百人,旗帜绘凤,列右,张皇后秀慧沉静,变成操练场上的女将
实非其所愿,不得已勉为其难。有一次她姗姗来迟,称病,熹宗很是不快,
不多时她又先告辞回去了。熹宗没能被皇后扫了兴致,仍旧欢笑如初,命宫


女中丰硕者代替皇后,一个宫女难以服众,索性选出三名宫女共为统率。宫
女、宦官们各持战具,在操场上来回奔跑。

天启皇帝最拿手的是木工和机械,可与元顺帝论短长。他对水傀儡戏有
所创造、设计用方铜池,长、宽各三丈,贮水浮竹板,板上立各色傀儡。池
侧设有一帐,钟鼓司的习艺宦官隐身帐内,引动傀儡机关,傀儡便活动起来。
后场有鸣锣鼓者,代傀儡道白者。当时常演的傀儡戏有“东方朔偷桃”、“三
宝太监下西洋”等。

铜缸水戏在当时可称为奇技,可见天启皇帝之聪明绝顶。他在盛水的铜
缸(或大木桶)下,凿孔设置机关,用机关操纵,缸中的水或泻如瀑布、或
散若飞雪、最后则亭亭直上如玉柱,类似今日的人工喷泉。有时从下面涌上
一只圆木球,核桃大小,在水尖上,随水的运动而高下跳荡,久而不堕,宫
女们欢笑惊叹:

御前呼笑不胜喧,惟看君王弄水盘。

瀑布喷残飞雪霁,玉竿高处拥金丸。

耗费朱由校最多精力的是木工,好造漆器、砚床、梳匣等精巧器具,尤
在雕刻上见工夫,作品施以五彩,精致妙丽,出人意表。在做工上,他对自
己要求极严,制成一件作品后,先是欣喜,后又不满意,弃之,再做,毫不
厌倦。有时宦官拿着急切章疏来呈奏,却见皇帝正得意地“工作”,天启不
愿让烦人的政事打断他的“工作”,便令识字女官朗诵奏疏上的官职、姓名
和大学士所拟的批语,然后对送奏疏来的秉笔太监王体乾说:“我都知道了,
你们用心行去”。由此,皇帝裁决政事的卐笔便拿到了弄权的宦官手中。

明熹宗做了那么多精美的器物,他自己并不知道有何用途,只是一味地
做。有时他让宦官拿到市上去卖,其实他并不缺钱,也不象万历皇帝那样贪
财,只是给作品找个去处。既然卖,自然不能太便宜,他的护灯小屏八幅和
雕刻的“寒雀争梅戏”,让小太监出去卖,叮嘱他,御制之物,价须一万。
第二天,小太监如数把钱呈上,熹宗大悦。

熹宗死后,崇祯以异母弟身份入继大统,见到先皇留下的一座沉香假山,
上面池台林馆悉具,灯屏、香几精美依旧。崇祯低声说:

“亦一时精神所寄也”。

倡优在古代一贯受到鄙视,有些皇帝却在后宫以演戏为乐事。这种戏分
为两个层次,宫中秘戏不可为外人道也,不能归作文艺项目。西汉的周仁因
病而成为宦官,得以参加后宫秘戏;北宋的佞臣蔡攸、王黼曾参与过宫中秘
戏,或侍曲宴,身着短衫窄裤,面部涂青抹红,杂倡优侏儒,道市井淫物谑
浪语。层次稍高的戏有艺术成份,但皇帝主要当作游戏为之。后唐庄宗李存
勖是个最好演戏的皇帝,他艺名“李天下”,演戏的爱好在幼年形成,称帝
后更能尽情演戏。他的戏多是自编自演,乐在能够装成各色人物。皇后刘氏
与父亲失散多年,其父刘山人身份低贱,到宫门前认女,而刘皇后拒不认父。
后来庄宗以此为题材,戏弄皇后,他穿着一身破旧衣服,背负蓍囊、药笈(刘
父为卖药人),让儿子提着破帽随其后。刘皇后正在午睡,庄宗径直来到她
卧房,说:“刘山人来省女!”刘皇后猛醒、惊愕,然后大怒,打了儿子。

宋徽宗与蔡攸等人在内廷学俳优们演戏,有一次他们演参军戏,徽宗扮
演参军,疾步走出,蔡攸戏语道:“陛下好个神宗皇帝!”徽宗找来一根棍
杖予以回击,回敬蔡攸:“你也好个司马丞相!”看来这未必是预先编好的
内容,徽宗闲逸风流,时时作戏,又时时弄假成真,与他的书、画修养相比,


显得荒诞不经。

辽兴宗耶律宗真常常夜间酣饮,有时加入到伶人乐队中自娱自乐。一次,
他兴致高昂,入乐队弹奏,命后、妃们换上女道士衣服,在席上表演。皇后
父亲萧磨只觉得很丢面子,说:汉番百官都在场,让后妃演戏,不太合适!
辽兴宗当即给了岳父一耳光,说:我都上场了,你算什么!

清代道光、同治都曾演过片断戏,据说都与孝道有关。道光皇帝为了娱
悦生母,在母后生日时,演斑衣戏彩一阕,挂白须、衣斑连衣,手持鼗鼓作
孺子戏舞状,对着母后唱老莱子那一段,剧情采自老莱子作孺子憨态博父母
欢悦的故事。同治演戏也是为了其母,慈禧嗜好观戏,尤好淫剧,同治帝随
着年龄增长,深以为耻,但又难以阻止母后点淫戏。一天,慈禧又点“翠屏
山”,同治闻之,便到后台化妆扮演石秀,开演之后,石秀的戏被他草草了
结,戏词削减大半,而潘巧云的戏也不得不潦草完成,又一日,慈禧又点了
出“双摇会”,

同治扮戏中劝架之邻居,戏词是他有意加上的:“你我两家邻居,相处
多年,你家大爷年纪也不小了,家庭里若是这样常常闹笑话,闹个不了,非
但不成体统,也未免太不给年轻的人留地步了!”慈禧在台下听得难受,却
不便发作。其实,同治皇帝若无演戏的爱好,是不敢临时赶场的,既有演戏
的爱好,就不会只为其母而演。野史上说,同治好演戏却不能合关目,每演
必扮戏中无足重要之人。一日演打灶,载徵(恭亲王奕醖长子)扮小叔,某
妃扮李三嫂,而同治皇帝则扮灶君,身着黑袍,手执木板,为李三嫂一詈一
击以为乐。

皇帝历经的乐事多了,总想发现、尝试新的乐事。有的以伤人为乐、杀
人为乐、观人丑态为乐,例如唐敬宗李湛喜欢观赏激烈的角抵,以伤人为乐,
或夜里出外自捕狐狸,谓之“打夜狸”。北齐文宣帝高洋正为找不到新的乐
事而烦恼,逢其弟高淖入朝,高洋问:以什么为乐?高淖说:捉蝎子最乐。
高洋立即实践,一夜就收集蝎子五斗,放置在一个大浴斛中,将一无辜者脱
衣投入浴斛。那人周身爬满了密集的蝎子,痛苦至极!哀号宛转,徒劳挣扎。
高洋观赏了人被蝎子螫死的过程,后来飞书给高淖说:有这样的快活事,怎
不早说?


第十一章皇宫节令风俗


一、岁首吉庆活动

宫中习俗,展示的是后宫作为一个大家庭、小社会的风俗活动。帝王宫
廷是以特殊的家庭形式,存在于社会的顶层。社会上的各种习俗,即民俗、
民族风尚,在宫中也有保持的必要,事实上构成宫中习俗的主要内容。

皇帝居于家和国之上。每逢重要年节,皇帝要以家、国之主的身份,代
表人间的当政者,恭祀天、地、祖先等各种神灵。皇帝从事的这些只有皇帝
才具资格完成的活动,无疑是反复证明他的唯一性、神圣性。这些活动被编
入国家的典章制度,列为皇帝最重要的政事。这似不能归入帝王宫廷(后宫)
生活的内容,不过对皇帝来说,家事国事统而御之,并无严格的区分。朝廷
的各种年节规则、定例,也被典制所容纳,皇帝以至宦官、宫女都不能怠慢。
所以,宫中习俗又与民俗不同,自成一统。

夏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是岁之首、时之首、月
之首,无论贫富贵贱都要以最隆重的方式贺岁。

宫中岁首朝贺,起自于汉高祖,是日举行君臣大朝会,行礼作乐,并筵
请外藩使节。元正大会的仪式在外朝的正殿举行,皇帝身着衮冕,郑重出席
仪式。届时,设仪仗,备太常雅乐,百官在御前列队(北宋俗称“排正仗”),
太子、王公、宰相代表百官向皇帝贺岁、执酒上寿,诸国使臣献礼朝贺。然
后赐宴,上演乐舞、百戏。

明代大朝会的仪式规定为:“先一日,尚宝司设宝案于座之东,鸿胪寺
设表案于殿东中门外,主客司设外藩贡方物案于丹陛左右,钦天监设定时鼓
于文楼上,教坊司设中和韶乐于殿内东西,设大乐于皇极门内东西,俱北向。
至期,锦衣卫陈卤簿仪仗于丹陛丹墀东西,设羽扇于殿内东西,陈车辂步辇
于皇极门丹墀中道,北向。金吾等卫列甲士军仗于皇极门外、午门外丹墀东
西,旗手卫设金鼓于午门、皇极门外,御马监设仗马,锦衣卫设驯象于文武
楼南,东西相向。钦天监设报时位于丹陛之东。鼓初严(天未明,四刻捶一
鼓为一严),百官朝服列班午门外。鼓次严,百官次第由左右掖门入,谐丹
墀序立,鸣鞭卷帘。鼓三严,导驾官前导,尚宝司捧宝前行,乐作,奏‘飞
龙引’之曲,上衮冕升座。外赞排班,班齐鞠躬。大乐作,奏‘风云会’之
曲,再奏‘庆皇都’之乐,三奏‘喜升平’之乐。赞摚司瞎璧福薰虺
山呼,赞出笏,俯伏四拜兴。礼毕鸣鞭,奏‘贺圣明’之乐,驾兴。尚宝司
捧宝,导驾官前导至中和殿,驾还宫。”

在出席大朝会之前,皇帝先在明堂和祖庙祭告。例如清代元旦一早,皇
帝到堂子(祭祖之所)行礼,然后出席大朝会。外廷仪式结束后,回内廷,
接受皇后率领嫔妃行礼、皇子皇孙行礼。

清雍正始行元旦明窗开笔之典。元旦的子夜在养心殿(寝殿),开笔濡
染翰墨,先用硃笔书字,再提墨笔,书吉语,以祈一岁之政和事理。乾隆每
年元旦,例行抄写《心经》一册。

明宫内,正月初一五更,穿着葫芦景补子和蟒衣的宫眷、宦官们焚香放
炮。这一日内廷跳荡着一片欣喜气氛,人们将门闩或木槓向空中抛掷,以三
次为度,称为“跌千金”。与民间一样,互相拜祝,贺新年。食物丰盛而特
殊,饮椒栢酒,吃水点心,叫做吃“扁食”,其实就是水饺。扁食中暗包银
钱一、二于内,吃到的人便会认为一年吉利。食物还有百果,“百事大吉盒
儿”中装着柿饼、荔枝、圆眼、栗子、熟枣。还有吃驴肉之习,也用小盒装


驴肉,民间俗称驴为鬼,宫中也是同样,于是吃驴肉就叫做“嚼鬼”。

清代沿自关外的习俗,在元旦当日,皇帝与外藩王、贝勒、辅臣、六部
正卿吃祭神肉,又称跳神肉。肉中以髀体为贵,皇帝用御刀切割肉骨,然后
自奉。王和大臣们分别吃各自盘上的肉。元旦的例餐水饺,清宫叫“煮饽饽”,
饽饽中也有包藏银锞的,皇帝御膳中的饽饽,碗面上的一、两个便是此馅,
皇帝自然会吃到,以此为喜。元旦的团圆饼是清宫的特色,饼以淀粉制作,
内裹肉馅。有时皇帝以团圆饼赏赐大臣,以示恩宠。

立春,在元旦的稍前或稍后时,是为古人的春节。春天将万物生发,阳
气上升,一片绿色,所以在立春来临时,有迎春、迎气的习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